古人的枕頭為何是瓷器做的?夫妻同床共枕也是如此,不難受嗎?

lingzisea


我是日航君,為您解答。

說到這個瓷枕,我不陌生。因為我們家就有一個瓷枕,是呈硃紅色,空心的,雕刻成一個小娃娃的樣子。小時候我躺過這個枕頭,很硬,不太舒服,而且只能平躺。唯一一點就是涼快,在夏天躺在上面很涼快。我姥姥跟我說這個枕頭是人們為了避暑才發明的。小時候我也頗信這種說法。後來發現瓷枕沒有那麼簡單。

大家睡覺的時候會發現,有個東西枕著睡覺總是舒服一些,在遠古時代,人類沒有枕頭髮明,因此就枕著一塊石頭睡覺。後面漸漸發展,人們開始打磨這塊石頭讓它變得平整一些,大小合適一些用來睡覺。後來材料不斷豐富,枕頭的材質也變得豐富起來。瓷枕應該是從石枕不斷髮展而來的。

瓷枕的用處之一就是消夏避暑。瓷枕比較普及的時候是在宋代,可能是當時是夏天納涼避暑時候使用的,李清照也有寫“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而且根據我的切身經驗,瓷枕躺起來確實冰冰涼涼的很舒服,因此有消夏避暑的作用。

另外,大家都聽過一個故事,就是司馬光的“警枕”的故事,裡面說司馬光用木頭做成的圓枕頭,睡覺的時候一旦睡熟,警枕一滾,人就驚醒了,然後趕緊起來學習,為了表示珍惜光陰,不耽誤學習之意。我們試想,這個瓷枕非常硬,睡起來很不舒服,因此當你有睏意之時,睡一會就會因為枕頭不舒服然後起來了,這樣就可以節約時間起床學習,取的是一個學習之時不能太過安逸,要有危機意識。因此瓷枕的作用之二就是督促人們去學習,減少睡眠時間。

當然,如果想睡個好覺怎麼辦?那就可以在枕頭上墊一塊布,這樣睡起來會舒服不少。

還有一種瓷枕是用來把脈的,叫做脈枕。古代中醫把脈之時,都把一個瓷做的枕頭墊在手腕之下,然後進行把脈。瓷枕的作用之三就是用於中醫把脈。

另外,瓷枕還常常被作為冥器陪葬在墓中,在一些宋墓中比較多見。

另外,從瓷枕上,我們還可以一窺古人的思想文化。我見過的瓷枕,一般都不是孤零零的,上面必然還要寫幾句話,寫幾句詩,畫幾幅畫。瓷枕一般都是中下層人民用的,我們從上面的詩句和畫中可以一窺古人的志趣。

文:日航通鑑 圖:來自網絡與站內,侵刪


日航通鑑


看過古裝電視劇的,我們都會發現一個問題,古人的枕頭為什麼是陶瓷做的呢?感覺陶瓷又硬又高,睡起來肯定不舒服,難道古人就不覺得難受嗎?古代人都是用陶瓷做枕頭嗎。

還記得第一次看到陶瓷枕頭的場景是夏天很熱一個貴婦人,頭枕在陶瓷枕頭上,侍女在一旁輕輕的扇著扇子,我當時就問媽媽了,媽媽說古代人枕陶瓷枕的都是有錢人家,你看陶瓷枕上還有各種各樣的花紋和詩句呢?而且陶瓷枕高高的有“高枕無憂”的寓意是個好彩頭喔!心裡不由的佩服我媽媽的博學嘍!

其實古人的枕頭不都是陶瓷的,要知道陶瓷是宋朝的時候才大量製作的,宋朝之前人們枕的枕頭,大多都是繡花枕頭,木頭或者石頭打磨更有更有富裕的還用玉石做枕頭呢!

陶瓷枕第一:是因為當時文人雅客的一種推崇,因為陶瓷上可以刻各種花紋,還有詩句,顯得非常雅緻,深受喜愛!

第二:古時候沒有風扇,更沒有空調,當然連涼蓆都沒有,而陶瓷質地冰涼,枕在頭下可以提神醒腦,很適合在夏天用!

第三:古代人為何要使用枕頭?為了保護頸椎,枕上一個硬枕頭,硬硬的陶瓷枕對頸椎有保護作用,不想軟枕頭那樣把脖子窩在裡面。而且硬枕頭還能防止駝背,古代人都重視身量,要挺拔,要背直,而陶瓷枕正好能滿足這一需求。

第四:陶瓷枕對於愛美的女性來說是一種福音!古代人的頭飾繁雜,一個頭發得弄很久,很是費時,睡上一覺發髻就鬆了很是麻煩,而陶瓷枕正好解決了這個問題,睡陶瓷枕雖然硬硬的,不會弄亂髮型,可以一天都美美噠,女性自然求之不得!

對於男性來說陶瓷枕也有好處,我們都知道古代人都是留長頭髮的,不管男女頭髮都是不能隨便剪的,那就只能留著,陶瓷枕光滑又堅硬,不像軟枕頭那麼愛出汗,自然也不用那麼勤洗頭髮,要知道古人洗一次頭髮很費事,所以也就深受人們喜愛!

既然陶瓷枕這麼多優點,所以夫妻同床共枕時用也就順理成章了!


一史千金


枕頭是人們最常見的床上用品,現在枕頭一般都用棉花、腈綸製作,其目的就是保證舒適度。因為大家都明白,太硬的枕頭會讓人睡覺都不舒服。但令人驚訝的是,古代竟然出現了瓷器枕頭,瓷器硬度是非常大的,人躺在床上,枕在瓷器枕頭,能夠舒服嗎?現代人都會不由自主的搖頭。那麼古代為何用瓷器做枕頭呢?

其實枕頭從瓷器到棉花、腈綸的變化,在人類發展中是一個不斷演變的過程。

在遠古時期,為了使睡覺舒服,因此發明了枕頭。最早的枕頭都是石頭做的,硬度更大,但是能夠抬升人的頭部,因此人睡覺還是比較舒服。但是不久石頭硬度大的弊端就暴露出來,後來人發明了用毛髮、麻等做枕頭,雖然這些物質比較鬆軟,舒適度大大提高,但是也有致命的不足,就是容易腐爛。人在睡覺之後,頭髮比較散亂亂,並且頭髮因為與腐爛物質靠著太緊,常常帶著一股難聞的味道。而古代沒有洗髮水等,異味是非常難以去除的,這使得古人感到非常的煩惱,因此用毛髮、麻等物質做枕頭,就逐漸地被淘汰了。

到了封建社會,瓷器已經進入了尋常百姓家,不僅喝茶、喝酒等杯具是以瓷器為材料,而且枕頭也是瓷器的。那麼人在瓷器枕頭上睡覺舒服嗎?以現在人眼光,當然不舒服。但在古代,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頭髮都是比較長的,所謂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能隨意裁剪,因此頭髮正好可以作為人的頭部與瓷器枕頭之間緩衝物,使得人頭枕在頭髮上,而不是瓷器上。

古代人對於睡姿也是有要求的,一般端正平躺,而現在人喜歡側臥,其實側臥在古代是不被允許的,如果被發現了側臥等睡覺姿勢,會受到懲罰。在古代人心目中,端正平躺代表著正直,代表著端正大方,因此睡覺姿勢在古代也是一種學問。較之側臥,平躺在枕頭上,即便枕頭較硬,也不會那麼難受。

除此以外,睡瓷枕頭也有許多好處。

一是瓷器枕頭造型,可以保持人的髮型。

古代人頭髮都是比較長的,尤其是對於女人來講髮髻非常的多。如果頭型變亂了就非常難以收拾,而瓷器枕頭的造型,能夠保證女人的髮髻不發生散亂,因此有人認為瓷器枕頭是專門為女人設計的。當然其實古代男人也是用瓷器枕頭的,甚至夫妻共同使用同一個瓷器枕頭。因此,瓷器枕頭髮明其實是為了人的生活。

二是瓷器枕頭可以糾正睡姿

通過上文分析可以知道,正確睡姿對於古代人來說非常重要。而瓷器枕頭的造型與硬度,決定人一旦沒有正確的睡姿,就會被驚醒。例如,人在熟睡的時候,突然潛意識的想要側臥,而瓷器的造型與硬度定然使你驚醒。從而使人使人糾正睡姿,並使人養成“良好”的睡姿習慣。

三是瓷器代表著生活品質。

人枕在瓷器枕頭上,會有一種高質量生活的感覺。而且古代文人,以瓷器枕頭來勉勵自己,古代人都講究三更燈火五更雞。但是在深更半夜,人會容易發睏,讀書人為了珍惜自己寶貴的時間,就躺在瓷器枕頭上看書。每當自己想要睡覺的時候,頭會發生偏移,因此會被瓷器枕頭弄醒,然後醒了之後接著讀書。瓷器枕頭對於讀書人來講,頗有點頭懸梁錐刺股的味道。因此瓷器枕頭在讀書人中是一種勤學品質的象徵,非常受到歡迎。

雖然現代人對於瓷器枕頭不敢認同,因為硬度實在是太大了。無論男人或者女人都接受不了,但是在古代對於瓷器枕頭是非常歡迎,作為一種文化,我們要辯證的看待瓷器枕頭的歷史意義和實用意義!


日慕鄉關


古人的枕頭確實是有用瓷器做的,這個在博物館,在墓室當中,都是有發現過的。但是,需要注意到是瓷器做的枕頭,僅僅是所有枕頭中的一種而已。

在我們想來瓷器是很硬的,這樣的枕頭真的能用嗎?

不得不說這樣的枕頭,不但能用而且還很涼爽。當然了這種瓷器做的枕頭,主要是用在夏天。

夏天用瓷器的枕頭的好處如下:

  • 瓷器的保溫性比較差,這也就意味著它的散熱比較快,夏天的話用這樣的枕頭比較涼爽。

  • 瓷器做的東西比較美觀,光滑。夏天枕著它睡覺更舒服。若是想要睡的更舒服,瓷器上也是可以搭上一塊布的。

  • 瓷器的枕頭,並不是任何人都可以用的起的,一般只有大戶人家才用得起這種枕頭,可以說這是一種身份的象徵。

這就是古人為何要用瓷器枕頭的原因。

那麼,即便是這種瓷器做的枕頭,也是夫妻共同枕的嗎?

當然不是了,瓷器的枕頭本來就小,畢竟這是燒製而成的。一般都是男女各自擁有一個,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夠享受到瓷器枕頭給自己帶來的涼爽。

所以說瓷器僅僅是用在夏天的。

畢竟夏天沒有空調,室內的溫度比較高。瓷器的散熱性比較好,用它們燒製成枕頭當然是很有必要的了。

冬天的時候,就是令外一種棉布做的枕頭了。


不才講史




古人的枕頭有石枕、木枕、磁枕、玉枕等等,也有類似現代人用的軟枕,能看出來中國古代枕頭文化的一種歷史演變。不過夫妻同床共枕是用軟枕的,當然就不會覺得難受了。

01

♦️古人用瓷器做枕頭是有原因的。

古人當然也知道睡軟枕舒服,但是那個時候農業生產力低下,棉花很少,用棉花填充枕頭,那得是家境好的人家才能用的起。



窮人家還是用木枕和石枕的較多,因為材質結實經久耐用,價格便宜。硬枕頭還有多種材質,因為木枕、石枕都是實心的,非常重,搬挪起來不方便。瓷枕因為是空心兒的,相對重量輕,被古人所喜愛。所以瓷器最常見,玉枕就比較金貴了。

瓷枕不僅硬而且還高,古人為什麼還喜歡用呢?瓷枕一大功能是消暑納涼。古代沒有空調電風扇,所以熱的時候這種瓷枕就能派上用場,能睡個舒服覺。這種材質就躺上去涼涼的,非常適合春夏秋季節使用。




瓷枕還有另外一個功效,就是保持髮型不變。

古代不論男女都會束髮,特別是女子,頭髮會梳成髮髻,梳髮髻非常複雜,如果為了午睡還要拆掉的話,那就太麻煩了,而這種瓷枕就可以很好地保證髮髻不亂。

02

♦️夫妻同床共枕用軟枕。

因為古代農業生產力比較低下,棉花是很金貴的,沒有人捨得用棉花做枕芯,有人就用乾草做枕芯。



枕套有布料的、獸皮的、絲綢的等等。在古代勞動生產力低下的時候,絲綢這些材質,也就富貴人家用得起,棉花傳到中國之前,麻布可能是更常用的布料。

所以,古代的枕頭文化歷史淵源流長,也充分顯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瓷枕在相當一段歷史時期內都起到了它應有的作用。瓷枕上精美的圖案、雕刻無不展現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文化底蘊。


妖百慧1


想必大家在看古裝劇的時候都會注意到這樣一個畫面,古人睡覺的時候所用的枕頭一般都是瓷器枕頭,這就不免讓人感覺到奇怪了,為什麼古人的枕頭是瓷器做的,而且夫妻同房的時候也是用瓷器枕頭。

我們在查閱考古資料的時候可以發現,瓷器最早出現的時代是在隋朝,金朝元朝時期瓷器枕頭才逐漸的流行起來,然而到了明清之後瓷枕就越來越少了。

瓷枕做工精細,在瓷枕上會有各樣的花紋圖案,都是各有特色。有的事刻畫出一種比較勵志的內容,也有一些是非常具有文人氣息的圖畫,當然這種枕頭多流行於文人雅士之中或者是一些達官貴人的家庭。

古人在夏天的時候睡覺就會用瓷枕。瓷枕有清涼沁膚,使人爽身怡神的功效,所以頗受人的喜愛。而且瓷枕還有著許多的形狀,比如說將瓷枕製作成男孩的形狀。據傳乾隆皇帝也是非常的喜愛瓷枕,他在得到一件宋代時期的孩兒枕之後非常高興,便即興題詩一首:“瓷枕通靈氣,全勝玳與珊。眠雲渾不覺,夢蝶更應安。”

古人之所以會喜歡瓷枕也是和當時的社會發展有關的,在古時沒有讓人可以消暑的工具,瓷枕就起到了非常好的消暑納涼的作用。而且瓷枕通常都是用作短時間休息所使用,因為在瓷枕上躺著睡覺的時候,由於瓷枕的硬度,人在翻身的時候,就會很容易讓人醒來。


尉霖


鋪張涼蓆上面放個瓷枕清清爽爽的,在南方一定是貪它夏天夠涼快,還方便古代在腦後梳有一大坨頭髮的婦女安枕。睡慣了就慣了。

其實不用說到古人那麼遙遠,我爸就有一個,他老人家如活著也l1O歲,他生前睡覺一直是枕個瓦鼓(瓷枕)。它的底色是鴨旦青,是個扁長方型。在它六個面中,前後一對面相對寬大(這面,估摸著,有華為手機面的長與寬各擴大至1倍半細點,瓦鼓的厚度比手機寬稍為窄一些,看下去好順眼的,應是運用了黃金分割的0-683吧),這兩面算是瓦鼓的正面也是看點,各有一彩色橫幅工筆古畫。畫中有一小叢芭蕉,蕉樹下有塊太湖石,石旁還站兩著個美女。畫得還算精緻。

睡覺時是把瓦鼓,有畫的那面立起來放。而上下兩個的窄長面,下面安放床上,上面枕人。在餘下的兩個小側面,一側上有個小巧縷空的金錢,估計是作通風兼裝飾用,因瓦鼓中間是空心的,在另一側挖出個很好看長方形的洞,洞口的邊緣很圓滑不拉手,這口派上大用場,大男人也可以輕鬆自如地把四個手指頭伸進去和在外面的大拇指扣起,就可穩穩當當地把它提來提去,不會讓你不失手。

瓦鼓的內籠可以放紅包或香囊,也見過放想些隨手就拿得到,又稍有保存價值的記事紙張。


小笙常談


導語:以前小時候經常看電視劇,在古裝片裡面基本都會看到劇裡的人在他們睡覺的時候床上放的枕頭都特別的高,還是瓷器做的,梆梆硬,搞不好晚上有人偷襲的時候還能用來砸人,就我現在睡得海綿枕頭有時候都會落枕,難道他們就不會嗎?

什麼是瓷枕

古時候的枕頭一般都有兩種。

一種是軟枕,這樣的枕頭都是由絲綢、布之類很柔軟的料子來做成的,跟我們現在的區別也不大,當然在古代勞動生產力低下的時候,絲綢這些華美物料,尋常百姓肯定也用不上,棉花傳到中國之前,麻布可能是更常用的布料。

相比之下,另外一種硬枕就非常普及了,這種枕頭最開始是由木質演變而來的,先是過渡到玉枕,後來因為瓷器的發展,就有了我們看到的一些瓷枕。

其實在古代,像這種硬枕頭有很多的材質,瓷器是非常常見的。如果要說玉枕的話,他就是比較昂貴金貴的東西了。現如今,雖然瓷器枕頭離我們越來越遠,但是它成了我們中國的一種文化。他最早的時期,最早出現的枕頭是石頭做的。然後在新石器時期,古人都已經想到要用枕頭睡覺了。從那以後,枕頭的材質越來越多,最早是起到墊子的作用,古人他們會用乾草,石頭,獸骨,或者一些皮毛做枕頭。可以說枕頭的款式越來越多,而且材質也越來越不同了。同時這也體現了古人的經濟在發展。他們對生活質量要求越來越高。由於時代久遠之前,用皮毛,乾草這些東西做的枕頭大部分都已經腐化了,我們很少有記錄。

那麼為何要使用瓷枕呢

在古代這種瓷質枕頭最為普遍,幾乎家家戶戶都在用,當然也有一些有錢人比如有錢的商人,有權的官員或者皇室之中的人,會選擇比較珍貴的玉枕,但不管是瓷質的還是玉的都是特別硬的,但古代人依舊習慣用。

其實人們之所以是用這樣的枕頭有一個特別的原因,跟當時的社會條件有很大的關係。那個時候沒有電扇更沒有空調,但是夏天的天氣跟現在一樣炎熱,人們能依靠的就只有手搖扇了,在皇宮當中還有冰塊用來消消暑,偶爾還可以吃些冰鎮的水果。但是對於普通人家來講就沒有這麼好的條件了。白天太熱了就只能在涼水裡泡泡,但是晚上要睡覺,在水裡泡著肯定睡不著啊,所以就得想其他的辦法了,古人還是很聰明的,他們想到了用瓷枕來消暑。

而且瓷枕頭還有一個很好的好處。在古代,我們都知道他們女子的髮簪比較多。這種瓷器枕頭他可以保證自己的髮型不亂。

這種枕頭古代的讀書人會用,在古代考取一個功名太難,沒有今天我們所看到的有那麼多擴招大學可隨意選擇。當時才是千軍萬馬擠獨木橋,很多讀書人讀了大半輩子窮經皓首還是一事無成,但還是有很多讀書人前赴後繼的去考取功名,往大了說光耀門楣,往小的說就是自己一生富貴,所以他們就需要寒窗苦讀,背誦古文,研究學問。

所以偷懶對於他們肯定是不行的,他們就想到了很多的方法來讓自己靜下心學習,頭懸梁錐刺股那太誇張,還有一些人為了讓自己有個更清淨的學習環境,乾脆將自己的書房搬到了遠山古剎裡面。

假如有一個獨特造型的硬枕,也是他們的一個不錯的選擇,這種硬枕稍微一翻身就會醒,睡大長覺應該不太舒服,偶爾小憩十分合適,這對讀書人來說,基本也能當鬧鐘用。

總結:古人的智慧真的是無窮無盡啊,瓷器枕頭也代表了我們中國悠久的歷史,也體現了我們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一個枕頭貫穿了古人兩大重要時刻:金榜題名,洞房花燭。時刻鞭策自己保持清醒的頭腦嗎?並且瓷枕從花紋還是形狀上看,確實是蠻有文化氣息的,可惜我沒有親身體驗過,不能帶來更多實質性的分享,不過我們睡慣了軟枕的人,還是不要輕易嘗試的好,你們覺得呢~


野袍子仙女


古代的瓷器枕頭有其特別的用途,夫妻同床的時候一般不會用到瓷器枕頭。

說到瓷器枕頭,我記得小時候家裡有一個,但現在已經找不到了,是白色青花紋,上面有一些圖案,具體什麼圖案已經記不清了。那個枕頭非常小,長度大概和一張A4紙這麼長,寬度有A4紙寬度的三分之二,厚度也就和一個磚頭差不多,但枕頭上會有弧度。

以前一直不明白為什麼要把枕頭做這麼小,還這麼硬,每次拿來枕的時候都特別難受,枕一小會就感覺脖子很痛。那個枕頭家裡也就爺爺會在夏天的時候拿來用,奶奶從來不去用的,不過爺爺也不是隻有一個枕頭,除了這個瓷枕,他還有其他枕頭。

古人為何要製作瓷器枕頭?

在馬未都老師的一個節目裡,有一位收藏者拿了一個瓷器枕頭過來鑑定。當時馬老告訴他這個枕頭是給已故的人使用的,因為枕頭很小,躺著根本沒辦法翻身,而死人是不用翻身的。

看完這個節目,我感覺後背發涼,因為自己小時候經常枕家裡的瓷枕啊!後來細想,為什麼家裡會有這個瓷枕呢?而且爺爺還會經常拿來使用,難道爺爺不知道這是給死人用的嗎?

其實瓷枕並非死人專用。在查閱了一些考古資料我們會發現,瓷枕最早出現在隋朝,到了金、元時期的時候開始流行起來,而明清以後就越來越少了。但從我家那個瓷枕來看,當時還是比較新的,估計是清朝時期的產物。

那麼瓷枕到底是古人的專用枕頭,還是有特殊的用途呢?我認為,瓷枕應該有別於普通枕頭。

  • 首先,瓷枕非常小,正如馬未都老師所說,枕上去以後無法翻身。無法翻身的枕頭能用來做什麼呢?答案就是可以用來短時間休息。在瓷枕上睡覺的時候,如果習慣了枕頭的硬度是可以入睡的,但是一翻身就會醒來,因此用來作短時間休息的時候還有鬧鐘的功能;

  • 其次,瓷枕做工精細,上面的圖案花紋也是各有特色,有些畫著勵志的內容,有些則是花鳥魚蟲,特別有文人氣息。因此瓷枕應該流行於文人圈,或者是一些達官貴人的群體之中;

  • 最後,我個人認為瓷枕在古代讀書人中使用比較多。因為我爺爺以前是個讀書人,雖然他從來沒告訴過我關於瓷枕的內容,但我覺得瓷枕應該與讀書人有關。古代的讀書人都非常刻苦,頭懸梁錐刺股,而瓷枕也是在限制著讀書人的睡眠時間,每天在瓷枕上睡一個翻身覺就要起來繼續攻讀。

我們都知道古人的一生中有兩件非常重要的事,一個是金榜題名,一個就是洞房花燭。當讀書人考取功名後,他們就不再需要繼續寒窗古讀了,因此瓷枕也就不會再使用,而是換更舒服的軟性枕頭。

另外有人說古代的瓷枕是專門為女人設計,因為古代女人有髮髻,躺在瓷枕上可以保持髮髻不會亂。但我可以非常肯定的說,我家的瓷枕只有我爺爺使用,我奶奶從來不用!所以我還是更堅定的認為,瓷枕是讀書人勵志的標誌!


水煮汗青


瓷枕,在中國古代用的比較多,流傳至今的,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傳世,另一類則是出土。傳世的多為活人所用,而出土的便是壽枕了。當然,還有一些是在窯址挖出來的,這些量不大,且“陰陽”兩用均有。

那麼,古人為什麼喜歡用瓷枕呢?現在,咱們先聊聊壽枕:在古代,人去世後基本上都是土葬,將屍首放入棺材裡,頭下都要墊上個枕頭。王公貴族或許用的玉枕,地位低一些的,便是瓷枕了。為什麼用瓷枕呢?我以為可能是用家裡通常用的如“蕎麥皮”枕頭許是愛朽的緣故,而瓷枕則是千百年都不會壞的了。另一個壽枕通常都做的比較高,那麼,是否有“人死後便可以高枕無憂”之意呢?

下面,咱們再探討一下當時人們日常生活中所用的瓷枕。我以為大家喜用瓷枕的原因如下:在北方,土炕非常普及,人們的一日三餐也都是在大灶上做,而灶和炕又基本上都是連成一體的。冬天,熱炕頭固然滿足了人們取暖的需要,那麼夏天呢?一日三餐照做不誤,熱炕上再枕個大蕎麥皮枕頭?恐怕還是枕個瓷枕更涼快兒、更愜意些吧!

在南方,人們都是在床上睡覺,且床面多是用竹蓆、或者是棕席製成。大夏天的,人躺在透氣的床面上卻抱個大棉枕頭?(因南方潮溼,不便用蕎麥皮枕頭,故多用絲綿枕頭)所以,瓷枕顯然更適合一些。另外,無論是北方還是南方,在農耕社會時,伏天裡都是需要歇晌的。在北方,男人們多是把大春凳搬到大槐樹下,而南方人用的更多的則是竹榻。您想這兩種歇晌的用具上哪個適合放個大枕頭呢?

隨著社會的進步,室內夏天降溫的條件基本上都已具備,瓷枕這種既不方便拿放且又愛碰壞的用具漸漸退出了它的歷史作用。而壽枕也隨著土葬的取消而早已失去了作用。故而在當今,瓷枕也就變成為了人們家中陳列、擺設的藝術品了!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不對之處請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