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書練《顏勤禮碑》,行書選什麼帖練好?

蛟龍192114780


《顏勤禮碑》是顏體的經典楷書作品。學習行書有很多選擇。有人認為學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不過本人覺得練習《聖教序》是最好的選擇。而《蘭亭序》筆法變化太多,不建議首選。

《聖教序》為唐朝懷仁和尚集王羲之行書字而成,歷代書家倍加推崇。其書法高雅遒勁,筆勢流暢,氣韻生動,是學習行書的極好範本。


帖哥們


楷書練紮實以後,可以接著練行書懷仁集王羲之書《聖教序》。由於是集字,上面集合了王羲之行書的所有特點和韻味,其中有幾十個字也是從《蘭亭序》中搜集來的,代表了王羲之書法較高的成就。

王羲之的書法練好後,如果想寫大字,可以繼續推薦練米芾的《蜀素帖》和《苕溪詩帖》,筆法變化跳躍較大,對以後寫大字作品也有幫助。





藝術寶庫美術


從顏楷入門的最好先學下趙孟頫的楷書過渡一下,學習行書《集王聖教序》是必學的一本字帖。進而學習一些二王的手扎及二王一路的行書。








永州農村農業


歷史上流傳下來的書法作品,行書恐怕是各種字體裡最多的了,甚至坊間有天下第一行書,然後第二、第三……等說法,王羲之《蘭亭集序》、顏真卿 《祭侄文稿》、蘇軾《黃州寒食詩帖》、王洵《伯遠帖》佔據前四位。從藝術性上看,這肯定都是無可爭議的經典之作。

對於初學者,學習書法當然要從臨摹開始,書法不等同於我們平常簡單的寫字,這一點必須要理解和明確。無論行書還是楷書的臨帖,從大處說臨哪一家都可以,因為書法最基本的無非是用筆和結字,筆畫的抑揚頓挫和每個字的間架結構,繼而考慮整篇都章法。這一點可以說是書法的宗旨。

臨帖有沒有統一的標準,這是在書法圈也沒有的權威定論,這個主要看個人審美和興趣,說白了你喜歡哪一個就臨摹哪一家,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你喜歡的書法風格,寫起來不煩不累,進步說不定還更快。

有一點題外話,現在學習書法,有很多前輩並不主張從楷書入手,而是從篆書開始,也不無道理。

至於行書,具體要從哪家入手,也不好說。綜合歷代流傳下來的行書特點,趙孟頫的《洛神賦》《妙嚴寺記》,亦楷亦行,新手寫起來相對容易些,二王或者宋四家,最好有一定基礎再去學習。因為題主說楷書是從顏真卿開始的,那不妨繼續從顏真卿的行書入手,比如上面說的《祭侄文稿》,還有《祭伯父帖》、《述張長史筆法十二意》、《裴將軍帖》等等。畢竟是一家,一脈相承,用筆結構等是相同的。囉裡囉嗦,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陌上人709


楷書練習一定基礎後,可以學習練習行書。

關於行書,首先簡單介紹一下公認的最好的兩個字帖:

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

《蘭亭序》又名《蘭亭宴集序》、《蘭亭集序》、《臨河序》、《禊序》、《禊貼》。為三大行書書法帖之一,系中華十大傳世名帖之一。法帖相傳之本,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結構、筆法都很完美,是他三十三歲時的得意之作。後人ping道“右軍字體,古法一變。其雄秀之氣,出於天然,故古今以為師法”。因此,歷代書家都推《蘭亭》為“天下第一行書”。

天下第二行書——《祭侄稿》

《祭侄稿》全稱《祭侄季明文稿》,顏真卿書於唐乾元元年(公元七百五十八年)。麻紙本,行書 縱28.2釐米 橫75.5釐米,二十三行,每行十一二字不等,共二百三十四字。因為此稿是在極度悲憤的情緒下書寫,顧不得筆墨的工拙,故字隨書家情緒起伏,純是精神和平時工力的自然流露。這在整個書法史上都是不多見的。

但是我個人覺得趙孟頫的行書更適合新手入手練習,首先因為他的字帖墨跡比較多,可以臨的貼也多,並且很多經典字帖廣為書法愛好者喜歡。代表作《前後赤壁賦》,《岳陽樓記》,《秋興賦》,《洛神賦》等。





廬州小馬學書


《聖教序》

《聖教序》全稱為《懷仁集王羲之書聖教序》,《聖教序》為唐朝懷仁和尚集王羲之行書字而成,雖是集字成碑,且缺失之字為拼接組合而成。但是因為是由當時存世的王羲之真跡中直接摹寫上石,所以歷代書家倍加推崇。其書法高雅遒勁,筆勢流暢,氣韻生動,是學習行書的極好範本。我認為你最好用《聖教序》來練行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