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維護王朝的大統一,宋朝為何會施行轉員制度?

為了維護王朝的大統一,宋朝為何會施行轉員制度?

“懋功疏賞”的意思是指盛大的功績但是給予相對薄弱的賞賜。懋,《書·大禹謨》予懋乃德。《注》禹有是德,而我以為盛大也。疏,是粗疏、薄弱的意思。“用勞次遷”指的是根據官員的年勞來決定升遷的次序,就是說是升職還是降職。

“懋功疏賞”與“用勞次遷”構成了宋代吏治當中官員制度的主要內容,其中尤其是對於宋朝的軍人來說,戰功和年勞是影響官員升遷的兩個最為重要的因素,宋人“戰多則懋功疏賞,平居則用勞次遷”,從中也可見一斑。

宋朝建立以後,為了防止統一的國家出現混亂的局面,內部從藩鎮割據、外戚專政、宦官專權、大臣干政,到外部遼、夏等國家的侵襲等全方面進行預防,借鑑了梁唐晉漢周短命王朝的經驗和教訓,從中央到地方、從政治到軍事,採取了一整套全面的措施,為的就是逐步加強中央集權,

避免前朝的悲劇再次發生。

宋代統治者在這樣的政治背景下,為了維護王朝的大一統,從官員制度上開始改革,不僅避免了許多大臣專權的局面,也為後世官員制度的變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首先在中央與地方的關係上,宋代中樞機構進行了變革,設立中書和樞密院兩個機構,稱作“二府制”,由文官和武官分管地方。“中書”是中書門下,是當時宰相辦公的地方,樞密院則是對外的涉及軍事方面的機構,一般來說宰相多為文官,而樞密院多為武官,但是宋朝的情況是樞密院的主要官員也多為文官,只有一些不太重要的副職才會任用武官,由此可見宋朝重文輕武的官職特點。

為了維護王朝的大統一,宋朝為何會施行轉員制度?

其中主管財政的最高機構為“三司”,是負責鹽鐵、度支和戶部三個部分的機構,宰相主管民政部分,樞密使負責軍政。朝廷對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官員分別訂立了磨勘、敘遷、蔭補等宗法,其中宋代各個朝代對於考核官員政績的方法又分別進行了改革。

一、宋代轉員制度是什麼?

宋代施行的轉員制度是朝廷的禁軍在軍職序列內部進行的官職的升遷和轉移,儘管是在沒有外國勢力威脅和戰爭迫害的和平年代,朝廷仍然需要補充軍隊,訓練軍人,提高本國在軍事方面的實力,所以在軍事方面的投入和耗費仍然是巨大的一筆開支。

一支軍隊是需要時刻準備備戰的,不僅是軍人的數量,帶兵訓練的頭領也很重要。首先是朝廷軍隊的數量,和平年代百姓們都能夠保證自給自足的生活,所以朝廷除了徵兵能夠保障朝廷禁衛軍的數量之外,需要考慮如何設置能夠像吸引百姓們自願加入軍隊守衛國家的制度。

那麼就要保證宋代百姓們成為職業軍人之後能夠有專屬於他們的晉升通道,即使是在沒有戰爭可以作為軍功晉升的和平年代,仍然能夠在朝廷吏治中獲得屬於自己的謀生的權力和力量。而宋代的轉員制度就是宋朝職業軍人加入朝廷軍隊之後向上晉升的一個主要的途徑,而作為升遷與否的依據,戰功和年勞就成為了評估的主要的因素。

為了維護王朝的大統一,宋朝為何會施行轉員制度?

宋代的專員制度在設立是就規定了兩個無法更改的特點,一是三年一遷的頻率,所有的軍人都分別有三年一次的集體專員的機會。二是軍人升遷與否是經由地方軍官按照要求遴選合適的人進行評估最後需要上交給皇帝,所以經由皇帝親自審閱通過就是另外一大特點。

二、為何宋代會施行轉員制度?

1.政治上——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

宋朝自建立時起,統治者就以之前滅亡的短命王朝的教訓為警示,從一開始就通過各方面各層次的變革來避免前朝王權傾覆的局面出現,到宋朝尤其是在官員制度上對於中央集權的重視和加強。宋代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在歷史上也發展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基本上消除了前朝傾覆因素諸如藩鎮割據以及威脅皇權的各種因素。

為了防止大臣、宦官、外戚、文臣、武將等因素對於皇權造成的威脅,

宋代統治者從兵權、財權、司法權等各個層面加強了對中央集權的控制,自此,歷史上的中央集權也是逐漸加強的。因此在這樣的政治背景下,統治者發展出宋代轉員制度也是從根本上加強中央集權的表現。

2.制度上——完備的科舉制度

宋代官制從中央上就可以看出是文官和武官分治的機構,中央是由宰相所管轄的中書省和樞密使管轄的樞密院分管的,地方則又分為六部來治理。

為了維護王朝的大統一,宋朝為何會施行轉員制度?

從文官上來說,宋代完備的科舉制度是文官制度的基本制度,朝廷通過科舉制度來選拔人才,其實也可以算得上是從根本上杜絕了文官對於皇權專制的威脅,文臣們無法依靠自身原本家族的勢力使得朝中大臣站隊,實際上就是幫助朝中的統治者制衡了勢力。

科舉制度公平和強制的特點實際上對於統治者招募人才給予了相對來說比較大的優勢,而恰好也是宋代高度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給科舉制度能夠充分發揮效能提供了框架。

而文官以科舉制度得以制衡之後,武官則也是從軍人上開始進行隔絕,確保無法形成對於皇權的威脅,故而針對宋代軍人的轉員制度也是由皇帝親自決定和審核升遷的名單和資格,這樣的制度不僅能夠為朝廷招募到軍隊,在更大程度上保證了對於軍事方面內部的控制。

3.外交上——周邊勢力的威脅

宋朝建立以後,統治者的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如何加強中央集權的舉措上,對於威脅朝政的外部勢力其實注入的關注比較少,一方面是由於剛建立新的王朝,

各方面都需要建立屬於宋朝的新的機構,尤其是穩定國內的朝政大綱,所以自然不會先從外部進行鞏固。

為了維護王朝的大統一,宋朝為何會施行轉員制度?

而宋朝朝綱得以穩定之後,尤其是在朝代更迭之後,夏國等周邊的勢力也經過許多年的積澱有了很大的發展,足以對皇權造成威脅,因此即使是在和平年代,統治者對於軍事的準備也不得不提前鋪墊,對於軍隊來說,人數便是最重要的力量之一,所以宋代轉員制度的發展也是因時而生,對於軍隊統治也發揮出了前所未有的功效。

三、從宋代轉員制度的特點探究“君主”的想法?

1.與中央集權專制主義相輔相成

宋代轉員制度是依靠宋代的中央集權才得以建立的,宋代時,皇帝的權力相當大才能夠決定地方的官員制度,三年一遷的名單和資格才能夠準確無誤的傳達的皇帝手中審核和確認。

其次是宋代中央集權並不是單純的由皇帝一人管轄所有的部分,只是皇帝是最後能夠做出決策的人,而三省六部的機構設立組成其實也是從根本上分離了文官和武官的權力,而且若有若無的使得文官和武官站在了對立面,所以不需要擔心文官和武官勾結造成的對於皇權的威脅,所以宋代的轉員制度實際上在武官方面也加強了中央集權。

2.只適用於特定時期的侷限性

宋代轉員制度是通過戰功和年勞來判定軍人是否可以升遷的標準的官員制度,

三年可以有一次判定是否可以升遷的標準,年勞尤其是扮演者重要的角色,而功和勞的搭配組合便是不同情況下轉員制度的靈活性的表現。宋代轉員制度的適用性比較廣泛,而且在各種不同的情況下都能夠使得軍隊朝著積極的方向發展,其實在當時是利完全大於弊的。

為了維護王朝的大統一,宋朝為何會施行轉員制度?

轉員制度在北宋時期相當普遍,發展到南宋時,由於地方軍權開始分散,

很大程度上軍人升遷的權力都掌握在地方長官手裡。而轉員制度最大的侷限性就是隻適用於和平年代軍人的升遷,在戰亂紛爭的年代,軍人來保住性命都是奢望,根本沒有辦法獲得升遷的資格,而戰功雖然仍然能夠作為判斷是否可以升遷的標準,然而戰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擁有的,勝仗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保證的。

即使保障了戰爭的勝利,勝利是每個軍人的貢獻,但是軍功只能落到首領的頭上,這其實也造成了軍人之間的矛盾和混亂,不能夠對於中央集權和國家安定產生促進作用的因素都是不利的。

四、結語

宋代轉員制度是宋朝武官制度的基礎,對應於文官選拔機制的科舉制度,轉員制度在宋朝初始時期產生了非常有利的作用,不僅對於加強中央集權,中央對於地方的控制以及朝廷對於軍隊的控制,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是後期轉員制度的弊端開始顯現,朝廷一時無法消除長時間轉員制度帶來的影響,所以後期中央集權也由此開始削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