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有的年輕人很容易得憂鬱症?我感覺自己也有憂鬱症了?

樂寶西


年輕人情緒更不穩定,壓力也大,我自己最近也很抑鬱。

今天上午女兒上統一的網課,課間居然也給我出難題。其實女兒提要求也正常,她想住有木地板的大房子,嫌我們的房子又破又小。我告訴她我們有大房子,要等她上大學以後我們才會去住,因為那裡離我們的學校特別遠。

女兒說她可以早起,我說那樣太耽誤時間。我說要不我們週末和假期去住,她說住的時間太短,還是住舊房子的時間長。我也想不出好主意來了,心裡好抑鬱。

我最近感覺好累,一方面是因為睡覺晚,最重要的原因還是腦袋裡心裡真的沒有空間,整天呆在一個十多平的小屋裡,到處滿滿登登,簡陋得不能再簡陋,別說孩子,我也早夠了。

原來也動過離開父母搬出去的念頭,可母親給我算成本,一個月差不多多花三千多塊錢,母親留得不遺餘力,我是迫於經濟壓力,才三番五次打消了獨立出去的想法。

可是,我越來覺得越不舒暢了,母親應付不了女兒的早飯,一年看到頭看到餘生的日子,我也過夠了。並且長此以往,破七爛八的環境,心能大得了嗎,能走出大格局的孩子嗎?況且母親天天專注地盯著我們的風吹草動,我也很不舒服,況且也讓父母“焦心”。

下午跟女兒下樓跳繩,給我的一個同學打電話,她說無論是我還是孩子,都需要獨立的空間,確實應該出來,對我日後的生活也是轉機。在狹小侷促的空間裡,什麼事都沒法進行。

那就走出第一步,疫情結束,裝修房子,早入新居。

有心事,看👉陳大大新語,我們一起聊一聊吧!


陳大大新語


因為現在的人越來越多的是到了晚上不睡硬挺著,玩遊戲,看手機!後來挺著挺著就失眠了,在挺著挺著就抑鬱了!其實不光年輕人,老年人也開始熬夜了。最後都說自己抑鬱了。

其實說到底可能是多數人白頭覺得沒有自己的時間,於是就剝奪晚上🌃,挺個一段時間也就抑鬱了!



愛威威


我來回答一下。

去年大概有幾個月的輕度抑鬱。那幾個月都是痛苦的失眠,痛苦的想死,害怕黑暗,害怕一個人!

我覺得那時主要是因為連續長時間的加班,工作壓力大。但是沒有很好的調整自己,就回導致心理上崩潰。

我覺得主要是自己心態的調整,當生活上,工作上都壓力很大時,很有可能導致抑鬱。緊張的情緒需要及時釋放,才能更好的工作。

其實年輕最好的生活方式就是認真的過好每一天。


完畢憂鬱



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很容易得抑鬱症?這也是一個複雜的間題,與遺傳,環境,生理,心理,家庭,學校,社會等等有關。

第一,在人生的某個階段人都會有抑鬱的情緒,但不要當做抑鬱症去考慮。抑鬱症有遺傳的傾向,有的性格內向,有什麼事好悶在心裡,有的性格外向叫微笑的抑鬱症。

第二,個人生活原因:不愛運動,晝夜顛倒,三餐無律,宅家太久,想的太多,常看手機,信息紛雜且碎片化。如果生活規律了你的抗壓能力就強。

第三,腦力勞動者抑鬱的多,而體力勞動者抑鬱的少,一個喝牛奶的沒有送牛奶的人身體健康,愛運動的人往往有毅力,有活力,睡眠好。

第四,家庭,學校,社會對孩子的影響較大,猶其是家庭,家長對孩子太溺愛,沒有責任感和抗挫能力,對孩子管得太多,他們喪失了自由而得不到快樂,成了空心人,抑鬱人,繭居人。


第五,社會用分數,掙錢,成功,出息等一把尺子去衡量每一個人,不成功的就很自卑很焦灼,成功的和上面比也很焦慮,這樣就陷入了壓力大皆焦慮的時代。

總之,即然來到這個世上,你己是億萬分之一,你就要感到自信和驕傲,大千世界天生我才必有用,不要去攀比。陶淵明給我們的啟發是:生活是最大的事業,自由是最大的追求。


空谷幽蘭666666666


家和子貴訪談:如何療愈抑鬱症

主持人:各位家長、各位老師、各位網上的朋友,大家好!今天我們有幸請到家和子貴的李幸福老師為大家講解抑鬱症療愈的相關知識。

李老師,你好,據目前情況來看,全國抑鬱症的發病趨勢非常嚴重。對此,您是怎麼看的?

李興福老師:是的,據有關部門統計,我國青少年的抑鬱症發病率達到8%點多,還有人統計,成年的抑鬱症據說能到2個億多。所以說,抑鬱症是當今社會普遍存在的問題,它已影響了人們日常的生活和學習。

主持人:李老師,您認為國人之所以大面積地患抑鬱症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李興福老師:我想是這樣的,抑鬱症的產生,我認為和我們文化有關係。也就是說,我們這個民族它是一個有優秀的傳統文化的一個民族,這種文化掩藏在我們中華民族每個人的基因裡邊。但是,近一百多年來,我們學了很多西方的文化,接受了西方文化的灌輸,就沒有學習優秀的傳統文化,於是,那麼西方的文化和我們血液基因裡邊的文化相牴觸,實際上是價值觀念相牴觸。比方說,現在大城市那些培訓的,場面搞得熱熱鬧鬧,都是美國的心理學行為科學改頭換面的那一套,實際上不解決人的思想問題。心理諮詢解決不了抑鬱問題,而現實社會發展的速度又那麼快,舊的問題沒有消除,新的問題又不斷產生,於是,她就心裡發生衝突。這樣,有心理問題者的人際關係、事業發展、婚姻、教育等等問題就越來越嚴重,時間久了,持續下去,於是就抑鬱了,基本上是這樣的。這是成人方面的情況。

那麼,兒童這部分,也是說明傳統文化沒有普及,他沒有得到很好教化,因此產生抑鬱,我是這樣理解的。這和剛才講的成人是一樣。我們觀察一下,就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孩子如果得了抑鬱症,或者有抑鬱情緒,你會看到這個家庭的父母,尤其是母親,從小到大和孩子說的話都是比較錯誤荒謬的,換句話說就是孩子沒有聽到幾句正確的話。因為孩子的認知能力弱,家長說的話假如是錯誤的,他就不能及時辨別。他用自己的價值判斷對家長說的話進行一個自我的解釋定義,於是,把這樣的語言句子定義完之後就存儲到大腦,大腦有個機制,一般存儲好之後就不易刪除了。如果類似這樣錯謬的信息,在孩子大腦裡邊存了200條,咱們假設了,我們的孩子帶著這些不健康的信念,然後闖入到成人的社會里邊和人溝通,和同學老師溝通起來,就會相互矛盾就會產生激烈地衝突,無法互相接納融合,這個衝突,有的孩子會用暴力的形式表現出來,有的孩子卻不說,然後藏在內心裡邊,時間久了,然後,他就會抑鬱。

換句話說,按理說他們大多是大孩子了,但是他有時也知道什麼對什麼錯,因為他小時候定義的這些錯誤信念時時會干擾他,讓他無法來接受正確的信息或者是新鮮的事物,它無法在心裡頭來規範這些個信念,於是,就和周圍的人無法進行思想的那種融合,繼而發生衝突。那種自然的行為一旦跟不上,就會大大地落伍,然後,他在班裡那麼就會被邊緣化,回到家裡,家長又不懂他,回家還是抑鬱,學校家裡都抑鬱,時間久了,他就會輟學。這是李老師我對青少年抑鬱研究的一個基本的認知觀點。

主持人:那麼,李老師,現今社會,抑鬱症問題已經是令社會家庭極其頭疼的一件事情,它的發病率高,涉及人群廣。現在社會,由於人們的生存壓力大,我們多多少少都會有一點小抑鬱。那麼,對於抑鬱症的治療方面,可以說手段有很多,方法也有很多,嚴重的有時甚至要使用藥物。那麼,您認為目前社會上的這些抑鬱治療方法,它真的能夠起到作用嗎?

李興福老師:是這樣的,一個孩子如果得了抑鬱症,特別是比較躁狂這種,他肯定是要用藥物。年齡大的患者砸傢俱,還會傷人,那你不用藥物來控制就不行。但是,用藥物它只能起個緩解作用。就是說,這個藥物服進去了之後,它起個舒緩的作用,暫時就把它那種躁狂的情緒,那種不開心感覺消除了,但是他的根本問題還沒有解決。再說,廠家在研究這些藥的時候,就沒有向你保證說這個能根治抑鬱症。所以說,我們會發現很多抑鬱患者就是在醫院住的時間長,回來要長期服藥但卻不能根治,而這藥物對人體還有害,這是一方面。還有一個就是心理諮詢,這個已經沒有什麼希望治癒。我剛才前面講了,心理諮詢師學的都是歐美的那一套,我們國人的骨子裡是排斥的,但是他們不知道他排斥,因為他你看他諮詢完了,他沒有改變,它改變不了,實際上他內心是在排斥這些的,不接受他的文化體系。這樣,心理諮詢還是幫不到抑鬱症患者,以前我就知道這個事情是這樣的。

主持人:那麼,李老師您認為怎樣才能真正地解決這個抑鬱症的問題?

李興福老師:我想這個問題是這樣的,如果一個家庭有了抑鬱症患者,比方說孩子中學抑鬱了,首先我們家長一定要知道這個孩子是怎麼抑鬱的,問問我們的家庭環境或者夫妻之間的關係,以及我們平時對他的價值觀的教育是否正確,這個你要徹底分析。要知道,他是由於錯誤的信息太多導致的。你要能這樣這點的話,我想這個問題就已解決一大半了。現在很多得抑鬱症的青少年不從家庭根源上來解決是沒辦法治癒的。也就是說它是怎麼得病,我不知道,我們就怪罪他,不學習就怪罪他;不上學就怪罪他;砸傢俱,就怪罪他;玩手機,就怪罪他。這樣就只能是停留在抱怨這個層面上,永遠解決不了問題。嚴重的還是把孩子或者成人送到醫院,醫院也是這樣一個情況,醫院他也不解決你信念的問題,他只解決你抑鬱舒緩問題,讓你不發作而已。

依我之見,孩子之所得抑鬱症,成年人之所以得抑鬱症,是他大腦的信念體系出了問題,也就是它容納的信念和社會格格不入,無法來接軌,溝通不了,於是他就會抑鬱。當然了,還有一些是突發事件引起的,比方說女孩遭到性侵,類似這樣的惡性突發的事件,也算一種,但大多數就是孩子大腦儲存了太多的不健康的信念,而且這些信念已經定義在大腦裡邊,換句話說,它已經存儲到細胞的記憶當中。我們家長首先要下來把孩子送到課堂上來學習。當然了,有的孩子是不樂意的,十個抑鬱症患者當中可能有兩三個需要動員,只要他能來學習,消除細胞中的有害記憶,我想是完全可以治癒的。

主持人:太好了!今天,李老師給我們大家講解了這麼多療愈抑鬱症方面的知識,實在是非常感謝!各位朋友,如想了解更多有關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識,請關注屏幕下方的公眾號,我們會有更多的內容分享給大家,謝謝大家。

李興福老師:謝謝!

詳細看鏈接:


科學教育法


1、最早我們提起來精神病和神經病幾乎是意指同一種病。雖然我們普通大眾不能說出來區別,但是我們被告知,精神病或者神經病是不正常的,應該遠離。從這種大眾認知我們可以得知:在那種吃飽穿暖就是幸福的年代,大家對精神類疾病是缺少正確認識的,而實際上

【神經病和精神病是完全不同的兩類疾病,神經病側重生理,神經系統組織發生病變或者機能障礙,比如腦癱,帕金森,癲癇,一般思維和判斷能力是正常的。可以簡單理解為生理病變導致的行為異於常人。而精神病,指的是人的精神世界,特指情感、意識、思維,意志等心理活動出現持久的明顯異常,顯得古怪,在這種病態心理支配下,會攻擊自己,自殺,傷害他人,自知力缺乏等,因為很少有器質性病變,所以只能通過症狀來判斷病因】

所以,在最早時候,大家都知道無論是精神病還是神經病,總之和大家不一樣就對了。而因為缺乏知識,恐懼未知,盲目從眾,只關心溫飽,所以那時候對精神病和神經病患者都是缺少理解和關注的。尤其是精神類病,因為沒有明顯的生理變化,所以不容易被發現。可能最多被認為是脾氣古怪,性格不好。大家對精神類病是敬而遠之的。哪怕真的自己不舒服,也不會給自己貼標籤。因為在一個對精神病有芥蒂的時代自爆精神病無異於“自取其辱”,所以能憋著就憋著,能不讓人知道就不讓人知道。但這個群體少嗎?未必少,只是不被關注,不被看到,不被認識罷了。




韋添獻


我身邊就有朋友是抑鬱症。她主要是家庭不幸福,攀比心比較強,不付出努力想財富從天而降,從小就一直內向。

現在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貧富差距也很大,要自己調整自己的內心態,這個誰也幫不了你,必須你自己想得開。





靜思默想aaa


時代飛速發展,為了緊跟時代的步伐,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陷入了焦慮中:工資漲幅趕不上通貨膨脹、工作沒發展前途、做生意沒有承擔風險的本錢、房貸車貸……

這些普遍性問題,相信大多數年輕人都為此焦慮過吧。如果不能及時宣洩,長期積壓就會有抑鬱症的可能。


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輕人,工資看似比小城市高很多,然而大城市房租高、消費水平也高,仔細算下來,除去房租和必要的花銷,再加上有時必不可少的人情往費,更要給父母寄回去一些,自己就真的所剩無幾了。

或許你會說,我已經在大城市買房子了、定居了,可以省去很多費用。的確,但大部分奮鬥中年輕人得常態還是普遍的那樣,能定居大城市並且生活的很好的年輕人畢竟為數不多呀。

在小城市奮鬥的年輕人,工資普遍不高,花銷同樣不少,消費水平也沒比大城市低多少,面對的壓力也同樣不小。

無論身處哪個城市,奮鬥中的年輕人面對的壓力大體相同,面對如此普遍的壓力,焦慮在所難免。

但願面對壓力的我們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宣洩方式,合理排解焦慮情緒。歡迎評論區留言,我們一起遇見更好的自己。


若晞能量社


近些年來在年輕人中的精神疾病患者在不斷的攀升,曾在藥店工作的我最多接觸的就是患有雙向情感障礙疾病的患者,而所謂的雙相情感障礙就是我們所說的躁狂抑鬱症。

男人和女人有平等的機會被診斷為這種疾病。男性的第一集往往是狂躁症,而女性更容易首先經歷抑鬱症。雙相情感障礙發病的估計平均年齡在20歲左右,事實上,躁鬱症患者大約有五分之一出現在20歲以前。後者基本上是一種不太極端的躁鬱症和輕度抑鬱發作的躁鬱症。雖然患有循環系統症狀的人表現出不太強烈的症狀,但其中將近一半的人會發展為全面躁狂發作。年齡較小的患有完全躁狂發作的患者被稱為青少年雙相情感患者。

遺傳學和一個人的家族史似乎對被診斷患有雙相性精神障礙的可能性有一定的影響。雙相障礙在那些有兄弟姐妹或父母患病的家庭中以及患有心境障礙的幾代人中更常見。雙相情感障礙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遺傳,神經化學和環境因素可能在很多不同的水平上相互作用,在躁鬱症的發作和進展中發揮作用。目前的想法是,這是一種主要發生在大腦特定部分的神經生物學障礙,並且是由於某些大腦化學物質(在大腦和身體中都會發生)的故障造成的。三種特定的大腦化學物質已被牽連 - 血清素,多巴胺和去甲腎上腺素。作為一種神經生物學障礙,它可能處於休眠狀態,並可能被自發激活,或者可能由生活中的壓力源觸發。


藥療君


一、社會現狀

數據顯示二三十歲的年輕人抑鬱症比例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因財政壓力導致抑鬱、焦慮,013年以來抑鬱症比例增加了47%。剛步入社會的那三年需要承擔的太多,大學時期有父母做後盾,只需要學習和玩樂。剛步入社會,收入低,支出高,一面徘徊迷惑人生,一面被催相親結婚,彷彿要在20~30歲之間事業有成、家庭圓滿、兒女雙全,然而事實是在大城市買不起房,甚至沒有存款,在小城市又不甘,父母逼的更緊。

二、心理原因

大多數的年輕人是孤獨的,他們住在一間租的小屋子裡,每天上班下班,麻木而又機械,幾乎不與人交流,漸漸地,有了社交恐懼症,有了對現狀的不滿,開始覺得生活無趣,思想負擔加重,開始失眠心慌,逐漸抑鬱。

解決抑鬱最好的辦法就是想開點,人生短短几十年,最重要的是讓自己快樂,遇到什麼事情都想開點,提高滿足感,知足常樂,充實自己的生活,培養愛好,或者可以養一隻小動物,讓生活的重點有所轉移,有所寄託。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用,祝您生活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