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為止,哪部電影最感動你?

解憂雜影鋪


你好,隨著我們的成長經歷,我們也會陸陸續續看到很多非常不錯的影片,尤其是在當今社會,電影更是成為人們休閒娛樂的一個方式。看的電影多了,對電影也幾乎是有點“免疫力”了,好像實在是無法來真切的感受電影的內涵。所以說,最感動自己的電影可能是人生中比較期待的,並且劇情內容豐富,傳遞信號非常震撼人心的電影了。而我,認為最感動我的電影就是小學時期看的臺灣電影《媽媽再愛我一次》吧。

具體為什麼是最感動自己的電影原因,其實也是當時電影放映很少,人們娛樂方式也很匱乏的緣故吧。相信很多70後的都能感受到,在小的時候看電影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每當村中大喇叭吆喝,晚上有電影時,大家都會抓緊吃晚飯,而後馬上搬起凳子早早的等待著。而小孩則是連晚飯都不吃了,拿個饅頭就爬到樹上等著看電影,那時候真的是“望眼欲穿”吖。

《媽媽再愛我一次》是小學五年級時候看的一部電影,記得當時大家都人手一個手帕,據說是用來擦眼淚的。當真正看電影的時候,手帕也的確起到了作用。不論是男生、女生,甚至老師,大家哭的是昏天黑地的。當時也真的是沒有完全電影的真正內涵,只感覺小強和他媽媽十分的可憐,主要看到小強與母親分手後他們之間互相的思念和牽掛,體會小強和他媽媽之間的深厚親情吧,尤其是在兩人相遇時而不能相認,那個場景真的是讓人哭的哇哇的。畢竟當時人們的情感還是很細膩的,大家也好像沒有看到過此類電影。

真的現在想想當時看電影的場景,仍然感覺很舒服和溫暖,不知道你看過這部電影嗎?

以上就是我個人的一點看法,謝謝


瀟瀟秋水無塵


2010年的時候出了一部電影,這部電影讓我哭了好幾個月,每當想起電影中的情節的時候,我就會流眼淚,我本身也是一個淚點比較低的人,當時去電影院看這部劇,看的哭出聲來,那時候沒有覺得丟人,因為電影院裡很多人哭,連我身邊的男同士都問我要紙巾擦眼淚。

這部電影講的是1976年的唐山發生的地震時,是以一個母親選擇保兒子還是保女兒展開的電影,這部電影的開頭是媽媽有兩個番茄,但卻只給了弟弟吃,其實小女孩子也很想吃,能夠看的出來,母親應該是兩個孩子都愛的,但多少還是有些偏心。

那天夜裡大家正睡的香,突然地動房搖,原來是發生了地震,而後丈夫死了,房子倒塌下來時,正好壓住了兩個孩子,女兒在裡面兒子在外面,這時候有人說只能選擇救一個,並且讓母親儘快做選擇,母親哭著說兩個都是她的命,她兩個都要,女孩子虛弱的喊著媽媽媽媽,這時候媽媽喊著女孩子的名字,說對不起女兒,她要替方家留個根,說她爸爸已經沒了,方家不能沒有人了,於是媽媽選擇救女兒。

這時候女兒聽到媽媽說救弟弟,棄她的時候沒有說話,但嘴唇動了幾下,然後眼淚就往鼻子嘴巴里流,最後女孩子奇蹟般的活了,別人都以為她死了,但她卻在死人堆裡站了起來。

這時天下起了雨,女孩子穿著破破的短袖,回頭看向媽媽走的方向沒有流眼淚,眼睛裡全是絕望。再後來她被收養了,大概是因為小時候的經歷她活的很不開心,怎麼說呢,看完這部電影,我真的不知道應該怎麼表達我自己的心情,我只能感受到身為女孩子被母親放棄的絕望。

可以說如果她死了,那就是她媽媽親手殺死的,而她媽媽後來的幾十年也是很痛苦,覺得對不起女兒,最後女兒找到媽媽,媽媽跪下求女兒原諒時,那時候我在想如果是我我會不會原諒她。





逗一逗十年少


有部老電影叫《九香》,是宋春麗主演的,講的是一個單身母親帶著幾個孩子,家裡窮的要死,連張好被子都沒有,個個露著棉花,吃的就更不用說了,有一段我記得特別清楚母親做的玉米麵餅子給孩子當上學的乾糧,等孩子走了以後看孩子吃剩的碗裡還有沒喝乾淨的玉米麵糊糊,捨不得直接拿水刷,就一個一個的去舔碗裡的玉米糊糊,無意中被其中一個孩子看到了,孩子就拿自己帶的餅子硬往他母親嘴裡塞,可母親就是捨不得吃。當時我看這部電影時哭的稀里嘩啦的,後來有個一直幫忙照顧這個家的男人想和這位母親再成個家,可是得不到孩子的理解最後也散了,到最後孩子長大了都不在身邊一個人孤苦無依的,有首歌《懂你》的MV就是這部電影的鏡頭。




劉行者


到目前為止,最令我難忘的影片是《無蟬的夏天》,最美好的電影,沒有之一。

從10年至今,看得電影不多可也積累了不少。從那以後,再也沒有一部電影像無蟬的夏天這般溫婉、細膩、觸動我心。這部電影給我的淡淡的樸實的卻深刻的感覺,一直陪了我10年。

淡淡的開始,淡淡的結束,深深回憶,久久難以忘懷。

男主角談陽不是特別驚豔的帥,卻總想聞聞他衣服上是不是有陽光的味道,和期待生活中也有這樣的朋友,不求多,只要一個。

我時常會懷念那個夏天,期待每個夏天,像無蟬的夏天那般純粹,純粹到沒有一點人工的、別的東西。

那種溫潤如水、最平淡的故事,才是最經得起時間推敲的回憶。



我們的八零年代


第一次看《媽媽再愛我一次》,是很多年前小時候一個冬天的夜晚,父親打著手電筒,拉著我的手一起去隔壁村看這個在當時是很隆重的節目。我至今還記得那晚父親把自己的厚棉襖披在我身上自己卻躲在後面吡吡發抖的情形。今天我強忍淚水看完《媽媽再愛我一次》這部電影,很感動,內心久久不能平靜。

故事的主人公叫小強,他媽媽獨自一人含辛茹苦把他養大。小強上幼兒園時學了《世上只有媽媽好》這首歌,回家唱給媽媽聽,因此這首歌深深印在了媽媽心中。小強上學了,當初不要他們母子的爺爺家,因為沒有後代延續香火,不擇手段要把小強帶回去。為了小強能受到好的教育,媽媽忍痛把他送回富裕的爺爺家。小強天天都想著媽媽,就從爺爺家偷偷跑回去找媽媽。媽媽也天天想小強,可是為了讓小強回到爺爺家不再偷跑出來,她卻把小強打了一頓,叫他以後別回來,否則自己就躲起來不要小強了。可小強實在太想媽媽了,忍不住對媽媽的思念之情,又偷偷跑回去找媽媽。但是他到了家門口卻不敢進去,怕媽媽躲起來,就去了王爺廟。媽媽知道小強不見了,發瘋似的到處找他,最後在王爺廟前找到了因發燒而暈倒的小強。小強的爸爸趕緊帶他去看醫生,媽媽卻怕再一次失去孩子而過於激動,不慎從臺階上摔了下去,得了精神病。後來,小強長大從美國留學回來,到一所精神病院工作,在那裡見到了自己的媽媽。他滿懷深情地唱起《世上只有媽媽好》這首歌,一下子喚醒了媽媽的記憶。母子倆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團聚在一起。

通過觀看這部電影,我深深體會到母愛是多麼偉大!母親是負責、慈愛、勇敢、辛苦的,因為她有了自己的孩子,為了孩子可以付出自己的一切。想想我們自己,天天在爸爸媽媽的呵護下幸福地生活,每天爸爸媽媽為了讓我們生活得更加幸福而辛苦工作。可是我們還經常埋怨他們嘮叨,有時甚至還衝他們發脾氣。我們要體會父母望子成龍的苦心,珍惜現在的美好時光,更要珍惜媽媽給我們的愛,學會感恩。我以後要聽媽媽的話,好好學習,長大了一定要孝順媽媽。願天下所有的孩子都能好好報答媽媽,願天下所有的媽媽都永遠幸福快樂!


工常修


,生在農村的我,我相信大多數的人都喜歡看電影,那時農村生活的沒啥娛樂的,,電影便是農村人的唯一生活樂趣了,我是一個心比較比較善的那種,幾得有一部電影叫,媽媽在愛我一次,,,,在場的人都眼淚稀里嘩啦的看完的,看完回到家我的眼睛都腫了


xie0710


電視劇暖春的電影版小花,那是我初一剛進入寄宿學校後,獨自在外看的第一部集體電影,哭的稀里嘩啦,現在想也許不是因為真的有那麼感人,也因為在那種情景下摻雜了自己很多的個人情緒,人的記憶就是這樣,若現在問我哪個電影最感人,我還是會第一時間想起它


李小嫻


《雄獅》

如果你曾經被奧斯卡金像獎電影《貧民窟的百萬富翁》深深打動過,你一定不會忘記那位叫戴夫·帕特爾的少年。他眼神中的誠摯讓人過目難忘,小麥色的皮膚襯托出他本人的堅韌與執著。

《雄獅》根據暢銷書《漫漫尋家路》改編,故事源於作者薩羅·布萊爾利的一段真實經歷。

五歲時薩羅在印度的火車上不小心與家人走散,他在加爾各答的街頭流浪了幾個星期,之後被送進一所孤兒院,並被澳大利亞的一對夫婦收養。25年後,他開始憑藉隱約的記憶,用谷歌地球去尋找過去的家。

奧斯卡影后妮可·基德曼飾演薩羅(戴夫·帕特爾 飾)的養母蘇,先後憑藉《龍紋身的女孩》《卡羅爾》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最佳女配提名,並拿下戛納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的魯妮·瑪拉則飾演薩羅的女友露西。

這是一場尋根之旅,也是一場尋找自我的旅程,更是愛的旅程。

在失落、迴歸的過程中,年輕的薩羅和我們每個人一樣,經歷過孤獨恐懼的時刻,卻因為愛得到拯救,也在愛的支持下勇敢地走過最艱難的旅程。

無論身處何方,不變的故土與永恆的愛,總會成為我們一生的牽念,引領我們回到最開始的地方。

一個普通男孩的成長之路為何會讓人感動落淚?請你到影片中尋找答案吧!


檸檬姐看電影


1、《血戰鋼鋸嶺》是梅爾·吉布森執導的第五部作品,距離上部《啟示錄》(2006)近十年。

2、影片故事背景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中傷亡人數最多的——沖繩島戰役,改編自上等兵軍醫戴斯蒙德·道斯的真實經歷。

3、《血戰鋼鋸嶺》被梅爾·吉布森戲稱為“百分百澳洲血統的電影”。雖然《鋼鋸嶺》講述了一個發生在弗吉尼亞州林奇堡和沖繩島的故事,但是影片全部在澳洲取景,工作人員和大部分的演員都是澳洲人。

4、為了真實再現那片慘絕人寰、屍橫遍野的戰場,梅爾·吉布森選中澳大利亞悉尼西南部郊區布倫格利的一個農場,並不惜花斥資5000萬美元重金將其炸燬,偽裝成鋼鋸嶺的頂端,成功拍出了幾萬平米的浴血戰地場景。

5、鋼鋸嶺戲份均採用實景拍攝,尤其是“火燒鬼子”的戲份,也是採用特殊火直接“噴燒”真人。

不枉電影的大陣仗,這部影片確實成功還原了二戰中最為喪心病狂的一場戰役。美軍傷亡4.8萬人,死亡和失蹤1.2萬,日軍傷亡11.2萬,死亡和失蹤9.5萬,說是人間煉獄一點不為過。

我們一起來看看故事的情節吧

1919年,戴斯蒙‧道斯出生於美國弗吉尼亞州。

他來自於一個對《聖經》信仰非常堅定的基督徒家庭,爸爸參加過戰爭,在一種複雜的情緒當中,一方面捨不得戰友的離去,為國家的馳騁沙場,為國效力,另一方面又沉溺在酒癮之中無法自拔。

就像道斯的媽媽說的,其實有時候他在家裡這樣的殘忍和暴力,他自己也恨自己卻無法自拔,而作為一個媽媽,持守著上帝的信仰,她的忍耐和寬容一直影響著道斯。

他小時候和兄弟一起打鬧,失手差一點把哥哥打死,當他看到家中那副《主禱文》的壁畫,上面寫著: 不可殺人,他沉默了下來。一個有信仰的人,偶爾會犯錯,但每一次真正回到上帝面前,便會開始懊悔,認識自己和認罪。

當他從酒醉的父親手中奪下槍支保護母親,在他的心中便開始憎恨殺戮,那時上帝就在他心中做工,那副畫一直印在他的腦海裡:“不可殺人。”也就是從那個時候起,他便下定決心要開始救人。

珍珠港事件爆發後,他在1942年加入美國陸軍。帶著女友特蘿西送給自己的《聖經》,前往訓練基地,他們約定第一次休假時就結婚。

從參軍開始他就一直持守自己的信仰,堅持不碰搶。也正是因為他的堅持,所以他在軍中飽受凌辱。戰友挑恤他,罵他,在睡覺的時候差點沒把他打死,連長官也想盡辦法,惡眼待他讓他離開軍隊……。

但是他從未想過報復,仍舊堅守自己的信仰。

堅守信仰有時候的確是一件難事,他被告上了法庭,面臨著不僅僅不能上站場,反而可能入獄。但他依舊堅定地說:“即使整個世界都分崩離析,我還是一點點把他拼湊回來……”

他被視為“膽小鬼”,“懦夫”,在這個影片的過程中,連我們也會跟著質疑,這樣的人真的適合上戰場嗎?他會面臨什麼?他是堅守信仰,還是因為內心的“驕傲”?

他還是沒有放棄,甚至連她的未婚妻都不理解他的時候。他說了一句刻骨銘心話 : “如果我不堅守我的信仰,我不知道怎樣活下去。”

終於上戰場了,這也是觀眾最大的期待。

我第一看到如此真實的戰爭血腥的畫面,一切都是真人真槍。被炸飛的斷肢殘骸,在說話間被擊穿的頭顱,瞬間倒下冰冷的屍體……那一刻忽然覺得,人的生命像紙一樣脆弱,不堪一擊。

我們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這一切多麼來之不易,有多少人付出了鮮血和生命,我們是幸運的,也是最應該懂的感恩和珍惜的。

日本人禽獸似的進攻讓他們損失慘重,而他們中很大一部分人已經失去了生命,和日軍交織在了一起,美軍不得不退下。

最讓人感動的一刻終於來了,當道斯看到屍橫遍野的戰場上還有人在呻吟,他沒有退下,他不是“膽小鬼”和“懦夫”,他臨危不懼,獨自一人堅守在徵地上,救出一個一個的戰友。

他的手上沾滿了鮮血,日本人的屠刀險些刺入他的肺腑……一個又一個驚心動魄的時刻,即使他精疲力竭,還在默默唸著:“上帝啊,讓我再救一個。”他在日軍的槍林彈雨中一共救出了75名戰友,還有受重傷的日本敵軍,沒有一個人不為他的信仰而感動,他是戰場上真正的英雄。

最後一次進攻前是讓人最感動的一副畫面,戰友排列成行,等待著他祈禱完畢,而沒有他在,大家都不願意上戰場。

從一開始信仰被踐踏,但此時此刻被大家尊重和承認,他始終不渝地堅守著,最終贏得了信仰。道斯的這一切,是因為他堅守著他說的:“當別人奪去生命的時候,我要去挽救生命。”

最後在戰爭上,他再一次救了戰友,他負傷了,被放在擔架上,他唯一沒有忘記一件事,“我的《聖經》”。一個有真正信仰的人,無論在面臨多大的危險,都始終堅守著自己的信仰,他再一次讓所有的觀眾感動。

他們最終贏得了戰爭的勝利。

世界著名的雜誌《名利場》說:“《鋼鋸嶺》”是和平主義者的戰爭史詩。影片告訴大家,在血肉橫飛的戰場上,一個堅守信仰的人,也同樣可以為國家做出非凡的貢獻,這正是此片的高明之處,他的信仰贏得了所有人的尊重。

道斯一生獲獎無數,在1945年從美國總統手中接過了最高榮譽勳章,成為美國曆史上最偉大的二戰英雄,1962年蒙美國總統肯尼迪的接見。

他一直堅守耶穌基督的信仰,努力實踐著聖經的教導,努力活出基督徒該有的樣式,他的事蹟感動和影響了很多人,更沒想到自己死後還被拍成了電影,這一切都源於他無論在哪裡,對信仰始終不渝地堅守……。



雨林自媒體


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有很感動的電影,要馬上說出來迄今為止最感動的電影,我想是梅爾吉普森導演的《啟示錄》,儘管時間很長,畫面血腥,可裡面有一個人類恆古不變的信念:不管多難都要活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