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張角為什麼要起義,為什麼教徒眾多卻失敗?

《三國演義》第一回開始就說道——張角,張角是東漢末年黃巾起義軍的首領,早期道教派別太平道的創始人,可是他為什麼要起義呢?

《三國演義》中張角為什麼要起義,為什麼教徒眾多卻失敗?

  • 張角識字有文化有頭腦

《三國演義》中記載,張角是一個不第秀才,這說明張角識字,讀過一些書籍,有一定的知識蘊底,放在東漢時期的張角,比起文盲率極高的老百姓,那他就是有文化的人,再看他僅僅憑藉著三卷天書《太平要術》就能取得如此壯舉,也是因為他能夠在熟練應用自己所學知識。

再看他發展組織的方式方法,因為他自己本身通醫術,所以他的佈教方式就是,以給人治病來擴大自己的影響,並讓自己的兩兄弟張寶、張梁跟隨,宣傳自己,自稱為“大賢良師”,然後以能夠為人驅散病魔吸收信徒。

《三國演義》中張角為什麼要起義,為什麼教徒眾多卻失敗?

就在信徒逐漸增多的同時,張角創建了太平道,併為太平角設置了綱領、目標、教義、口號、稱號等等,這樣全方位的組織,沒點頭腦在那個年代誰會想得到,張角還將自己的信徒按照地區,建立了軍政合一的組織“方”,全國設有三十六方,各方均設有首領“渠帥”,這樣的做法在以往的農民起義中是無法想象的。

張角還根據當時的國內形勢,提出反對剝削、反對壓迫、反對斂財等等主張平等互愛的學說觀點,從而得到廣大窮苦大眾的擁護,他的教徒當時佈滿青、徐、幽、冀、荊、揚、兗、豫八州,徒眾達數十萬人,雖然主要是窮苦農民,但是也有城鎮手工業者、個別官吏、甚至宦官,這也說明著張角的深得人心。

  • 張角得高人指點
《三國演義》中張角為什麼要起義,為什麼教徒眾多卻失敗?

《三國演義》中記載到,張角是因為入山採藥,遇見一老人,授予三卷《太平要術》,並告誡到只可救濟超度世間之人,不能起不好的心思,否則受到惡報的。而告誡張角的老人便是南華老仙。

南華老仙何許人也,在唐代人們敬畏莊子為“南華真人”,昇仙之後的莊子便被人稱之為“南華仙人”,而莊子也被譽為中國古代道教的始祖之一。

南華仙人在《三國演義》中,有著一身『太平遁甲』的本領,可以逆天改命。他有三位徒弟,分別是張角、于吉、左慈,三卷天書太平要術傳給張角,讓他普救世人,並把太平清領道給了于吉,還有遁甲天書給了左慈。而這三人都是《三國演義》中有名的術士。

因為有高人的指點,才能突出張角的能力之強悍,並且給予出師有名的感覺。

  • 張角打擊東漢政權
《三國演義》中張角為什麼要起義,為什麼教徒眾多卻失敗?

張角隨著信徒越來越多,並且瞭解過幾次其他地區的起義形勢,也完美的制定了自己的起義計劃,因為這時的東漢政權經歷幾次短命並年幼的皇帝,使得大權旁落,外戚和宦官勢力嚴重,並且大力搜刮民脂民膏,而且連年的旱災、水災、蝗災等等自然災害接踵而至,朝廷絲毫不關心百姓死活,也讓人們的怨言達到了頂點,於是張角看到東漢政權的動盪,開始有稱王的想法,於是帶領信徒準備起義。

叛徒的出賣,讓黃巾軍的起義並不順利,只能倉皇起義,就是這樣的張角以“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為口號,正好符合了百姓們的意願,開始打擊東漢政權,十幾萬的黃巾軍應聲而起,讓東漢政權開啟了群雄割據時代。

  • 張角的失策
《三國演義》中張角為什麼要起義,為什麼教徒眾多卻失敗?

第一:張角忽視了起義軍全部都是農民,統一指揮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民以食為天,起義的百姓們為了的生存,為的是一口飯,而不是賣命。

第二:張角沒有想到叛徒的出現,起義軍中很多的叛徒,也致使起義軍內部並不團結,東漢政權也提前準備好,應對起義軍,可以說給了起義軍沉重的打擊。

第三點:很多人認為南華仙人曾說過,《太平要術》只能用來救人,而張角用作爭天下,已經違背了南華仙人的意願,所以他才會在失敗起義沒多久就死的原因。

《三國演義》中張角為什麼要起義,為什麼教徒眾多卻失敗?

張角開始的救死扶傷得到了人們的認可,但是轟轟烈烈的黃巾起義也最終以失敗告終,但是卻給了腐朽的東漢政權敲響了警鐘,也給了群雄逐鹿的舞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