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你怎樣理解?

55e4680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語出《道德經》第十二章。

五色,泛指繽紛色彩,人之分別五色,正是眼之識,眼流逸奔色,心隨物而去,目中之所見必亂,心中之見已忘失其正見,真理不見,故曰“目盲”。追求外在的形色,將離去本性的靈明。譬如,聲色貨利本是身外之物,但是,受到眼睛物慾的影響,就會流逸奔馳。因此,五色使人的本性趨於迷盲,就是這個原因。

耳隨音而去,心亦隨音而去,則耳根未能清靜,流逸於奔聲而失其真聞,故曰“耳聾”。此正是:貪求外在的聲色,也會使人本性矇蔽,一旦矇蔽了本性,正法的聲音就難以聽入心靈之中,像這種人不是好像耳聾的人一樣嗎?


一真講堂


《道德經》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在這裡老子是在教會我們道的運用。怎麼用呢?就是空心!

心怎麼空呢?首先要看心裡都裝這啥?

五官是心領的窗戶,耳眼排第一。

眼是看色的。

五色指的是青、赤、白、黑、黃五種顏色。若一個人在眼上執著,看到什麼以後,可能會產生因喜歡而沉醉或因討厭而煩惱,前一念看到的色彩就會障礙自己的心,若不及時清空回到當下,我們就看不到當下的目標。如同眼瞎一樣的障礙,雖視而不見。

所以眼要及時空,才有心的靈性。

同樣的道理,耳朵在五官中排老二。

它是聽聲音的。以音樂來說,音有五音。這裡泛指一切耳朵能聽到的聲音。

古代五音即:宮、商、角、徵、羽五種聲音。若一個人在聽到什麼以後,或煩惱或喜歡而產生了執著心,他就會產生聽力障礙,後邊的聲音他就入不了心。這如同耳聾了一樣的。

五味指酸﹑甜﹑苦﹑辣﹑鹹五種味道。

我們品嚐新的食品前,最好把原來吃的食物嚥下去再說,否則也是吃不出味道的。

老子在《道德經》中提到了我們的眼睛、耳朵和舌頭,其他像鼻子,觸覺都會同理髮生障礙。

特別是我們的意識心,若我們不清空頭腦,就無法繼續新的記憶和思考。

在這裡我們不得不敬嘆,在兩千五百多年前,在喜馬拉雅山東方的中國,以及西方的印度,出現了兩個偉大的聖人:老子與釋迦牟尼佛幾乎是同事,會用不同的語言闡述了同樣的真理。

你看釋迦牟尼佛在《心經》中怎麼說: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心無掛礙。

這覺不是巧合,而是真理的發現沒有國界。

《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三教合一像


仝靜德


老子的“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實際上是揭示了過度滿足私慾的結果,如果拋開人的慾望,從客觀層面來說,實則也在告訴我們,好東西,未必對我們個人的身心發展就好,一旦極端了,即便是美麗音樂和美好景色,也會讓我們變得又聾又瞎。

因此,老子這句話,我們一方面可以提煉出這是老子告誡我們,私慾氾濫,會毀了自己;另一方面,從為人處世來看,則是告誡我們,做事要講求“度”,過度了,“好東西”也會變得致命,由此來看,老子思想就比較深刻了。

1、老子心中令人目盲的五色和令人耳聾的五音

在《老子》一書中,記錄著這樣一段文字: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老子這是在說,漂亮的五顏六色,看多了,眼花繚亂,最終會讓人目盲;而好聽的音樂混合在一起,最終會聽得耳朵失聰;美味佳餚吃多了,人的味覺會喪失;騎著馬去打獵,人將失去冷靜,變得發狂;難得的寶貝會讓人心生惡意,做出不好的行為來。

上面的一段議論十分深刻,也展現了老子洞悉世事的獨到與深刻。世人奔波一生,所求的不過就是一個“好”字,吃好的,喝好的,看好的,聽好的。奔走一生所求的一切,許多時候不過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本來,人生而有欲,這並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餓了的話,人就會要吃飯,冷了就要加衣,但是,吃飯要吃山珍海味,穿衣要穿錦羅綢緞,如果是生活條件比較富有的人,也還好,但是,打腫臉充胖子,甚至在社會上掀起一種“奢靡”的風氣,就很不好了。

而在老子那個年代,人們的生活兩極分化得厲害,為上者錦羅綢緞,為下者吃飯穿衣都成問題,因此,錦羅綢緞的生活成為人們汲汲所求的生活,不管貧窮還是富有,多為了“美食”、“美音”等等去爾虞我詐,社會爭端必然出現。而“美音”聽多未必是好事,“五色”看多了反而目盲。讓人變盲和變聾的,大抵就是人對“人無我有,人有我優”這些東西的追求太過,也就是所謂的私慾。

2、老子之“為目”與“為腹”的對比:私慾過剩害人害己

老子通過觀察到人因為追求好聽的音樂,好吃的美食而導致“眼盲耳聾”,或者說得更加直接一些,也就是所謂的“心盲”,而這種“心盲”最後的指向,大抵就是“麻木不仁”了,於是老子發出了呼籲:

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老子這是在告訴我們,因為聖人明白過度追求耳目口舌的慾望,會導致眼盲耳聾,讓自己的內心也跟著“盲”了,人會變成被慾望奴役的人,這樣下去,人將陷入名利爭鬥圈中不能自拔,身心不得自由。於是,聖人因為沒有過度的私慾,往往會順其自然滿足自己的“自然之慾”,也就是老子所說的拋棄那個“為目”,採取這個“為腹”。

其實老子這裡“為目”與“為腹”之對比,實則就是過度之私慾與適當的欲在進行對比,而老子用聖人之“為腹”不“為目”來告訴我們,生命最理想的狀態,當是順應自然之慾,而非放縱自己的慾望。或者說得再通俗一些,老子是在告訴我們,過度的私慾不僅會引發爭端,還會讓自己沉溺在慾望中喪失體會“美”的能力,繼而變得眼盲耳聾心也盲。

3、一個難點和一個總結

還是需要多說一句,理解老子“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這句話中對“縱慾”的批判,的明確一個理解難點:我們要明白,老子反對的“縱慾”並非是叫人摒棄所有的“慾望”,也不是說贊成一個十分富有的人穿破衣爛衫,這是沒有必要的,老子更加在乎“度”的把握,所謂的“縱”便是過了“度”,而過度的壓抑,也是過了“度”,這不符合老子的初衷。所以,“多大能力做多大的事”,把握自己內心之慾的度就好。至於度在哪裡,就需要大家根據實際情況來具體把握了。

最後做一個小小的總結,“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這句話,我們大抵可以看出由淺到深的兩層含義,第一層,比較淺顯,大抵是老子告誡我們,要抑制自己過度的慾望,否者氾濫的私慾反過頭來會傷害自己;第二層,相對深刻一點點,大抵就是,世人趨利避害,殊不知許多害是生於“利”的,我們對美好東西的渴求,同樣要注意度。


顏小二述哲文


老子道德經第十二章講:

五色令人目肓,

五音令人耳聾,

五味令人口爽,

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

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

故去彼取此。

解釋如下:

貪淫好色,傷精失明,五色使人眼花目肓。

五音雖然悅耳動聽,但過度好聽淫音,使人腎水耗損,和氣難存,故能使人耳聾失聰。

五味都是後天之物,雖然使人口爽,但人嗜五味於口,則使脾胃失和,耗損脾土,使人口亡,口亡則失於味道,口舌生瘡。

長時間騎馬奔馳于田野上捕獵,使人興奮不已,耗損心中陽氣,心中陰火旺盛,可使人心發狂,故馳騁呼吸,精神散亡,人心發狂。

世之珍寶,奇異之貨,雖能滿足人慾,如人心貪婪,不知滿足,使人心失去平靜,耗損肺氣,一定會傷身受辱。

故修道之聖人,能除情去欲,養神明,目不妄視,妄視精耗於外,常虛其心,實其腹,實其腹不是吃飽肚子,而是腎精充滿於下丹田,陰精永不外洩。不為目就是除情去欲,內視返聽,心無妄念。

去彼之妄視,取此實其腹,精神內充,長生久視得矣!


逍遙谷逍遙


此語兩句話可解。

當你的眼睛在同時段看到了多種耀眼的色採,你會感覺都入眼好看,你欣賞不夠。在這樣的情況下,你的眼睛就很難分辨出哪種顏色最好看。都不相上下,各有特色。讓你選擇一種最美的色彩你就難以定奪了。

當你的耳朵在一個時間段裡聽到了多種美妙的音樂。你會喜不自勝。每種音調都十分入耳好聽並且十分的怡人。若在這多種音樂之中讓你選擇捨棄一種時,你便難以決擇了。每一種你都不想捨棄。原因是幾種音樂都有特點,你失去了分辨雅俗音調的能力。所以你便分辨不出好壞了。

它的引申之意在於領導對人物和物質的觀查分析及聽音分別人心的能力等不被外在的表象所矇蔽的警醒之意了。


福自福地來wjf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這段話有很多人解釋,我就不在這裡解釋了,免得浪費讀者眼神。

現代科學分析光波不止“五色”,而是七色:赤、橙、黃、綠、青、藍、紫。各種顏色是光波波長的不同,它們是自然存在現象。聲音也不是五音而是七個音階,它們都是物質發出的不同音頻。同科學相比,老子完全從感官判斷,錯誤頗多。

老子的思想就是讓大家吃飽了肚子就行,不要有其他慾望,他認為其他慾望都是有害的。

人的慾望是什麼?慾望就是思想。人只要活著思想就不會停止,每時每刻都不會停止,即使睡覺夢中也在進行不完全不協調的思維活動。思想就是生命的本質,是生命的表現。阻止慾望是完全不可能的。慾望停止就是頹廢。道教佛教都主張廢除慾望,和人性存在根本衝突,每次都以失敗告終。

慾望並不都是惡。慾望產生科學,創造財富,引導巨大的生產力和生活方式變革,改變了人類艱難地生存狀態,提升了健康水平,也創造了現代法治文明。慾望推動人們追求真理,使人類成為精神富有者,成為食物鏈頂端的動物群體。也產生控制慾望的慾望,許多人能夠實現自我控制——自律,並且引導他人自律。在人世間,已能完成一項救贖工作,正視真理,不需要等待死亡的來臨,也不需要來世,已能將我們由肉身中救出,能克服過去,也能創造未來,不需要像老子那樣倒退回原始時代,也不需要像佛教那樣等待來世再生,也不需要麻煩一超自然的能力來救援,這就是今人應有的認識能力和道德襟懷。希望迷信老子的朋友還是多讀些書,最傑出的思想家有許多高見等待我們去認識和接洽,等待我們去改變自己的弱智,變成現代文明的使者。


我思故我在我在我必思


一種意見說,老子從反對統治階級腐朽生活出發,得出一般結論,即反對一切聲色,否定發展文化。持此觀點的人認為,老子所謂“為腹不為目”的說法,是把物質生活和精神文明對立起來,是他的愚民思想的一種表現,即只要給人們溫飽的生活就可以了,這是徹底的文化否定論。

另一種意見認為,老子所說的“五色”、“五聲”、“五味”、圍獵之樂、難得之貨,並非都是精神文明,所以不存在把物質生活與精神文明對立起來的問題,這些反映了奴隸主貴族糜爛生活那令人目盲、令人耳聾、令人心發狂的腐朽文化,這種文化的價值也不過等同於打獵之樂和難得之貨。

這兩種意見都有自己的道理,有理解上的差異,也有學者價值觀的區別。不過,此處的爭論倒是提醒我們今天在發展物質文明的同時,重視精神文明的發展,反對物慾橫流引起的精神腐蝕。





w王大大


我的理解也不是很正確。五色五味是人生命中必須的外在。人也自然具備著神感。觀察力和品嚐力。但人的神感是很脆弱的。經過五色五味的刺激就會麻木。就會更加要求。就像人吃辣椒,一開始用舌頭舔一舔。然後吃一個小尖兒,最後一口吃一個辣椒也覺不出辣。這樣,神感就越來越減弱。越減弱就越要求更濃更豔。而且還會變的暴躁。不用馳騁畋獵,也會發狂。所以,聖人明白這個道理,也會加強理性。掌控自己。並能教化普通人。朋友們,我們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科學飲食。特別是小孩子,小食品,冰糕,冷飲。看手機。都會導致孩子心情浮躁,不聽話。學習成績下降。所以大人也要少看手機或不看,配合幼兒園,配合學校。比方說,不亂扔垃圾,不闖紅燈,實際訓練等。努力培養自己的孩子成才。對於道德經,很難理解,我們沒事兒的時候可以讀一讀大學,中庸,論語。而且我們自己首先要把弟子規學明白了。因為弟子規不是單指小孩子。八十歲不如十歲的小孩子明白道理,那麼,八十歲也是弟子。


庸人L


話是好話,道理是好道理,就是做起來有難度。

縱情聲色享受人生是很多人拼命追求的夢想,就算明知後果不好,會讓人跌入慾望的泥潭,喪失做人的操守,變得貪婪,虛榮,放蕩,狂妄,道理都懂,就是做不到像聖賢那樣只注重內在,無視皮囊;也不能像聖賢那樣摒棄享受生活的機會,去過平淡安定的日子。

《道德經》可以說字字珠璣,是精煉的人生哲理。我沒有聖賢的智慧,能做到的就是不沉迷享樂,好看的,好玩的,好吃的……可以在不損別人的情況下適當追逐,而且要堅決和家人至親一起分享。



丨無為


色彩不必太過絢麗——

太多就會晃迷眼睛。

音色不需太雜——

繚亂的雜音混淆人的初衷。

君子之道,取之有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