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义小说中,尉迟恭、呼延赞、呼延灼和孙立谁的鞭法更厉害?怎么排名比较好?

骑蜗牛走高速


尉迟恭、呼延赞都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都有确切记载,而孙立、呼延绰(呼延灼在有本记录中的名字)则是野史性质的《大宋宣和遗事》里参予宋江起义的三十六位里的人物,后被施耐庵老先生拿来又成了水浒传里的经典造型。

我看过这么一句话,就是说:是野史并不一定就不是真实的历史,很是认同,况且梁山起义宋江三十六人这个确有其事吧,没有人能否定这个历史史实吧。

好了,闲话少叙,回答题主问题,还是较时髦的倒计时法🙏🙏🙏

孙立

呼延灼

呼延赞

尉迟恭

注:孙提辖在榜尾并不是历史考究,而是水浒传作者施老爷子的写作构思安排。


虫仔爱老钱


古梁镛解答。

小哥出品,必属精品!

尉迟恭是开唐元老,呼延赞是北宋开国元老,呼延灼是呼延赞的后代,同时,呼延灼和孙立同在《水浒传》里面出现,并且有过交手,那么,演义小说中,尉迟恭、呼延赞、呼延灼和孙立谁的鞭法更厉害?怎么排名比较好?

古梁镛详细解答。



开唐元老尉迟恭

尉迟恭也就是我们熟知的门神尉迟敬德,在隋唐系列演义小说中,尉迟恭的武艺非常高。

隋唐系列小说,比较著名的有《说唐》《兴唐传》《隋唐英雄传》,比如我们熟知的隋唐十八条好汉、隋唐四猛四绝十三杰,其中隋唐十八条好汉,尉迟恭位列第十六位,这是什么概念?要知道隋唐十八条好汉,第一为李元霸,第二位宇文成都,第三位裴元庆……在这样的名单中,尉迟恭位列第十六位,其厉害程度可想而知。

抛开演义小说,唐李世民时代,秦琼、敬德就是李世民手底下战斗力最强的两位,两人有三鞭换两锏的故事传说。传言尉迟恭不仅鞭法高超,同时还会一种“空手入白刃”的擒拿功夫,他曾经用此功夫夺过很多人的兵器,在尉迟恭未投降李唐之前,他在宋金刚麾下效力,并且多次击败李唐军,阻止李唐军前进,并夺走很多李唐地盘,战事陷入焦灼,后来李世民亲自率领殷开山、秦叔宝对敌宋金刚,尉迟恭最终被击败,投入李唐麾下。



北宋铁鞭王呼延赞

呼延赞是呼延灼的老祖宗,也是北宋开国红尘,他被宋太祖赏识,特别提拔,曾多次跟随太宗亲征,为北宋立下汗马功劳, 他武艺娴熟,作战勇猛,多次担任兵马先锋。

据《宋史·卷二百七十九·列传第三十八》记载:

从征太原,先登乘城,及堞而坠者数四,面赐金帛奖之。

呼延赞在跟随宋太祖征讨太原的战役中,奋勇当先,在攻打敌方城池的过程中,他曾经四次率先攀上城墙,到达城墙的石堞,但是被打的掉了下来,大家可以想象,从城墙那么高的地方掉下来四次,还能起身搏命带头攀城,可想呼延赞这人有多勇猛。太宗对呼延赞的表现非常赞赏,破城之后赏赐金帛无数。

及作破阵刀、降魔杵,铁折上巾,两旁有刃,皆重十数斤。绛帕首,乘骓马,服饰诡异。性复鄙诞不近理,盛冬以水沃孩幼,冀其长能寒而劲健。

呼延赞不仅仅武艺高强,他的四个儿子也兵马娴熟,呼延赞一方面统兵打仗,一方面还研发新的武器,这些武器都比较沉重,他训练士兵的方法也很特别,隆冬时节用冰水洗澡,期望这些士兵身体健康,四肢矫健。

呼延赞因功勋卓著,被誉为铁鞭王呼延赞,时至今日,有很多争论到底是呼家将厉害还是杨家将(杨业一门)厉害,因为在不同的演义小说中,两家武力功劳都不相同,但是不可否认,他们都是北宋功勋。



双鞭呼延灼VS病尉迟孙立

呼延灼是历史上真正存在的人物,而孙立则是小说《水浒传》中人物,那么,双鞭呼延灼和病尉迟孙立,谁的鞭法更高呢?

很多水浒谜认为孙立的武功被严重低估,排名被宋江刻意打压,因为孙立用单鞭曾和呼延灼的双鞭打成平手。

孙立的武功到底如何呢?施耐庵先生对他的评价是:石秀武功不低于孙立。石秀位居三十六天罡第三十三位,距离呼延灼第八位的排名,还是有很大的距离。



孙立战平呼延灼,是因为呼延灼之前和林冲相斗五十回合,之后又和扈三娘打了十个回合,随后孙立对战呼延灼,有些人因此觉得孙立武功和呼延灼相近,这是非常错误的,对于林冲,我很早就有评价,在关胜上山之前,每逢战事,林冲斗志昂扬,战斗力强盛,关胜上山后,林冲内心不平,战斗力有所保留。

所以说,呼延灼对战战力全开的林冲五十回合不败,这是非常消耗体力的事情,因此孙立随后依然拿不下呼延灼,可见呼延灼武功远高于孙立。

结论:尉迟恭、呼延赞、呼延灼、孙立,根据演义小说的描述,四人鞭法高低依次为尉迟恭、呼延赞、呼延灼、孙立。

谢谢大家。


古梁镛


演义小说中尉迟恭和呼延赞都是历史上真实的名将,呼延灼和孙应是水浒传中的两位名将。四位鞭法最厉害的唐朝名将尉迟恭,依次排名为:唐朝名将尉迟恭排第一,北宋名将呼延赞居第二,呼延赞的后人、梁山一百零八将之一呼延灼名列第三、梁山好汉孙立屈居最后。


小龙女5505


在古时冷兵器时代,涌现出众多神兵利器,鞭就是其中的一种,它分为单鞭、双鞭、软鞭和硬鞭,软鞭多为皮革编制而成,而硬鞭多为铜制或铁制,一般武将所用的鞭,大多指硬鞭。题中尉迟恭、呼延赞、呼延灼和孙立都是小说演义中使鞭的高手,那么他们之间到底谁的鞭法更为厉害呢?



尉迟恭

尉迟恭(公元585年 —— 658年),字敬德,朔州鄯阳(今山西朔城区)人,是唐朝李世民手下大将。尉迟恭小时候以打铁为生,力气很大,他擅使一对重达45斤的水磨竹节钢鞭。还有说他经常使用龟背驼龙枪和槊这两种兵器。小说《说唐》中尉迟恭“单鞭夺槊”救唐王深入人心。

尉迟恭勇猛彪悍,史书记载他“每单骑入敌阵中,敌丛槊刺之,终莫能伤,又能夺敌槊返刺之,”属于万人敌类型的猛将。

呼延赞

呼延赞人称“铁鞭王”,是北宋时的名将,他力大如牛,史书中说的双鞭重十数斤,非一般兵器可比。史书曾记载“赞具装执鞬驰骑,挥铁鞭、枣槊”,可见呼延赞除了使用铁鞭,还使用枣槊。

呼延灼


(双鞭呼延灼)

呼延灼是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更是宋朝开国名将铁鞭王呼延赞嫡派子孙。因为他善使两条水磨八棱钢鞭,故人称“双鞭”呼延灼。呼延灼原为大宋汝宁郡都统制,上梁山后为梁山五虎将之一,其人有万夫不当之勇。

孙立

孙立也是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他擅使一条竹节虎眼鞭和一杆点钢枪,江湖上人称“病尉迟”。原是大宋登州兵马提辖,上梁山后任马军小彪将兼远探出哨头领。

这四员使鞭的猛将究竟谁更厉害

🛡先比较尉迟恭和呼延赞。这俩人其实是师徒关系,尉迟恭是呼延赞的师父。

在小说《杨家将演义》第二回《李建忠力救义士 呼延赞梦神教武》中,尉迟敬德托梦教呼延赞功夫。原文:

“赞领诺上马,将平生所学显出。那将笑曰:“此不足为奇。”唤左右牵过自己马来,谓赞曰:“吾与君较一较胜负。”赞自思思:“适间留一路枪法未使,且与他比较刺之。”乃上马与那将场中比较。二人斗上数合,赞挥起钢枪,被那将转过骅骝,挟下马来,连喝曰:“吾弟牢记此一法。”赞愕然觉来,却是梦中,视身上衣甲尚在。……赞于次日带小卒来看其庙,见牌额写道:“唐尉迟恭之词”。步入殿上,见神像与夜来所梦无异。”


(铁鞭王呼延赞)

由此可见,尉迟恭要强于徒弟呼延赞。而作为呼延赞后人的呼延灼肯定是不及先祖的,毕竟鞭法传了多年,有些缺失很正常。

🛡再比较呼延灼和孙立。水浒中孙立虽然与呼延灼打了三十多回合不分胜负,但在三打祝家庄时,作者施耐庵一句“石秀武力不低似孙立”就彻底让孙立的武力上限定在了石秀的水平。因此,身为五虎将的呼延灼当然要强于身为八彪骑的孙立,这个毋庸置疑。

综上所述,演义小说中,尉迟恭、呼延赞、呼延灼和孙立这四人的鞭法当属尉迟恭最厉害;他们的排名由强到弱依次是尉迟恭、呼延赞、呼延灼、孙立。


(孙立)

本文参考文献:《说唐》、《水浒传》、《宋史》、《杨家将演义》


墨雪问心


尉迟恭在小说和正史上主要兵器是槊,小说中孙立也使枪,按小说和演义排,第一应是呼延灼,第二应是尉迟恭,第三呼延赞,第四孙立,按理双鞭王呼延赞应排第一,但小说中描写他的武功,和高怀德高怀亮,孟良焦赞差不多,尉迟恭的武功在小说中也排不上前十,孙立外号病尉迟,更是排不上,呼延灼在小说中到是武力前十,五虎上将第三,单挑没输过谁,排第一应是正常。


归家的绵羊


这个问题就是关公战秦琼,谁答都不行。虽说这四位都是用鞭的祖宗,可压根就不是一朝代的人。四人中只有两位能高下立判,呼延灼一鞭把孙立打于马下,困为是在一部书里面。剩下的就不能判断了,双鞭呼延灼和他先人铁鞭王呼延赞都无法区分,更何况隋唐的大老黑了。


东瓜西瓜马来瓜


四人鞭法高低依次为尉迟恭、呼延赞、呼延灼、孙立。


焱火舰队不要哭


鞭法都厉害,难分胜负。排名,要么按历史年代顺序,要么按门第高低。


孟散人命


呼延灼


南腔北调湘音重


尉迟恭第一,呼延赞第二,呼延灼第三,孙立第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