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李世民要把女儿嫁给尉迟恭,尉迟恭为啥打死不敢娶?

五月_Jo


对于常人来说,能被帝王召为驸马,那简直是前世修来的福分,家族的莫大荣光。然而在历史上却有一些“不上道”的人,对于跟公主结婚却采取婉拒的态度,比如唐朝开国元勋尉迟恭便是其中的典型。尉迟恭在拒婚的同时,还说过一句感情真挚的话,让唐太宗深表赞叹。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尉迟恭字敬德,本是并州军阀刘武周手下的大将,在刘武周兵败被杀后投降唐朝,归属于秦王李世民麾下,并随着南征北战,屡建殊功。在“玄武门之变”中,尉迟恭因对李世民有救命之恩,并在事后胁迫唐高祖立李世民为太子,因此受到唐太宗的信任。尉迟恭因功官至右武侯大将军,封鄂国公,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位列第七。



尉迟恭性情憨直、居功自傲,见到宰相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人时,常常会当面讥讽他们,有时甚至还会在朝堂之上跟他们厉言争辩,影响非常不好。太宗虽然优宠尉迟恭,但对他的言行很是担心,为了不让其走“邪路”,必须要对他进行敲打。


某日在内廷会见时,太宗故意对尉迟恭说:“有人对朕说爱卿要谋反,这是为什么呢?”尉迟恭听后勃然大怒,气咻咻地跟皇帝说:“微臣的确要谋反!想当年微臣跟随陛下征伐四方,身经百战,所受刀箭创伤不下百余处。如今天下已经安定,陛下竟开始怀疑微臣要谋反,这是什么道理呢?”



尉迟恭越说越气,索性把上衣脱光后扔到地上,向皇帝展示满身的疮疤。太宗心中很是愧疚,于是便流着泪跟他讲:“爱卿穿上衣服,朕正因为丝毫不怀疑你,所以才跟你这么说,爱卿又何必如此恼怒呢?”随后,太宗又重赏尉迟恭,算是平息了这场风波。


上尝谓敬德曰:“人或言卿反,何也?”对曰:“臣反是实!臣从陛下征伐四方,身经百战,今之存者,皆锋镝之馀也。天下已定,乃更疑臣反乎!”因解衣投地,出其瘢痍。上为之流涕,曰:“卿复服,朕不疑卿,故语卿,何更恨邪!”见《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五》。



太宗虽然表面上消除了对尉迟恭的猜忌,但内心里还是对他有所怀疑,为了能监控他的一举一动,便跟尉迟恭说准备把女儿嫁给他,让君臣间的关系更进一步。可尉迟恭虽然看上去像个大老粗,但久在朝中陪王伴驾,对皇帝的心思还是能揣测一二,知道皇帝名义上是把女儿嫁给自己,但真实的想法,不过是在自己的身边安插一个监控他的眼线罢了。


更何况,尉迟恭此时已年过半百,比皇帝还要年长十几岁,如果娶了公主,势必要向皇帝执子婿礼,到时候老脸往哪里搁?所以尉迟恭并没有考虑多久,便婉拒了皇帝的“好意”。可在皇命如山的时代,拒绝帝王的“好意”往往意味着站在后者的对立面,要承担极大的风险。好在尉迟恭有所准备,为防止皇帝翻脸,早就想好了拒娶公主的合法理由。



且说尉迟恭听完皇帝的话后,马上便跪地叩头、口称谢罪:“陛下赐婚给微臣,实在是微臣莫大的荣光。只是微臣的妻子虽然庸俗浅薄,但却与微臣在微贱中结合,并一直相守到今天,微臣不忍将其抛弃。微臣虽然不学无术,但听闻古人富贵之后也不会休妻另娶,微臣心中倾慕不已,所以迎娶公主之事,并非微臣所能享受的福分。”太宗听完后点点头,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便终止想要把女儿嫁给他的想法。


上又尝谓敬德曰:‘朕欲以女妻卿,何如?’敬德叩头谢曰:‘臣妻虽鄙陋,相与共贫贱久矣。臣虽不学,闻古人富不易妻,此非臣所愿也。’上乃止。”引文同上。


经过以上两件事后,尉迟恭心中很明白,皇帝这是对自己很不放心,一旦自己稍有过错,难免会招致杀身之祸。所以没多久,尉迟恭便以老迈多病为由,向皇帝提出辞官归隐的想法,太宗虽然没有恩准,但对他的做法很是欣赏。



尉迟恭为彻底消除皇帝的猜忌,晚年遂沉迷于炼丹术之中,每天研磨金石、吞服云母粉,忙得不亦乐乎。同时,尉迟恭还在府中开挖池塘、扩建楼台,用大量的丝绸来装饰楼台阁第,并学着演奏清商乐曲以自我娱乐。尉迟恭在府中闭门谢客、“逍遥快活”达十六年之久,终在唐高宗显庆三年(658年)去世,享寿74岁。


史料来源:《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


文史砖家


尉迟敬德堪称李世民手下的头号马仔,对李世民是忠心耿耿,毫无二心。在玄武门之变中,尉迟敬德居功至伟,射杀了齐王李元吉!

尉迟敬德作为李世民的头号打手,又多次救过李世民的性命,那是大大的功臣,难免有些居功自傲,动不动就想当年,相当嚣张跋扈,就连李唐宗室李道宗都被他揍过。

李世民虽然知道尉迟敬德忠心,但见到尉迟敬德居功自傲,难免还是有些忌惮的,因此尉迟敬德是既用且防。

当天下尚未安定之时,李世民对于尉迟敬德们那可是礼贤下士,掏心窝子的好;当天下趋于稳定,尉迟敬德们这些是开国重臣就开始引发李世民的忌惮,是时候要敲打敲打了!

李世民在有一次召见尉迟敬德的时候就说:爱卿,有人说你要谋反!

尉迟敬德虽然大老粗一个,但是在政坛待久了,也听出来李世民话里有话,刷刷刷就把自己上衣给拖了,露出满身的伤疤,对李世民说:我当年跟着陛下南征北战,帮助陛下平定四海,留下这满身伤疤。如今天下安定了,陛下竟然怀疑我要造反!

李世民很尴尬,只能装出一副愧疚的样子说:我就是相信爱卿,才会把别人说你要造反的事情告诉你!

经过这次事件后,尉迟敬德看出了李世民对他的猜忌,只能夹着尾巴做人。不过李世民对于尉迟敬德还是不太放心,还要再敲打一下。

李世民又召见了尉迟敬德,说是要把自己的一个公主嫁给尉迟敬德,来个亲上加亲。

尉迟敬德一听,当时就慌了。李世民可不是真要把女儿嫁给他,要知道尉迟敬德比李世民大大13岁,李世民怎么会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一个老头子。除非,尉迟敬德的权势大到让李世民不得不下下嫁女儿来拉拢。

很明显,事情不是这样的,尉迟敬德的权势并没有如此之大。而且,李世民对于自己的女儿们是非常疼爱的,怎么可能嫁给一个比自己还大的人,嫁给尉迟敬德的儿子们还差不多,就比如:

高阳公主嫁给了房玄龄之子房遗爱,豫章公主嫁给了臣唐俭的儿子唐义识,城阳公主嫁给杜如晦之子杜荷,清河公主嫁给了程咬金之子程怀亮。

很明显,李世民说要嫁给女儿给尉迟敬德,是来试探尉迟敬德的。

尉迟敬德有妻子有儿子,他要是答应了娶李世民子女,恐怕是再也抬不起头来,成为一个攀附权势的无义之人,随便被人弹劾一下就没了!

尉迟敬德当然知道其中要害,不过也不好直接拒绝李世民,只能说了一大堆“糟糠之妻不可弃”之类的大道理来婉拒李世民。

李世民一见试探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也就作罢了!

此后,尉迟敬德果然是老老实实做人,回家养老,不问世事!


小镇月明


看了上面的回答,有人疑惑李世民女儿跟尉迟恭年龄的差距,那就先来说说李世民要把女儿嫁给尉迟恭,尉迟恭不接受的事,这事靠谱吗?从记载来看,此事记载在北宋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中。《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五》载:

上又尝谓敬德曰:“朕欲以女妻卿,何如?”敬德叩头谢曰:“臣妻虽鄙陋,相与共贫贱久矣。臣虽不学,闻古人富不易妻,此非臣所愿也。”上乃止。

《资治通鉴》虽没有被列入二十四史,但其记载多为信史,从这一点来看,这一段记载应该是可信的。

至于李世民女儿跟尉迟恭年龄的差距问题,的确,尉迟恭生于585年,李世民生于598年,尉迟恭比李世民都要大上13岁,更何况李世民的女儿。那为什么李世民会有将女儿许配给尉迟恭的念头?

其实,李世民根本没有这样的念头,李世民一共有21个女儿,所嫁夫婿基本都是和皇室门当户对的青年,比如襄城公主下嫁宋国公萧瑀长子萧锐,萧瑀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九位,只比尉迟恭低两位。

此外,李世民的亲家还包括房玄龄、魏征、高士廉、柴绍、杜如晦、长孙无忌、程知节等凌烟阁功臣,但这些人没一个是李世民的女婿。李世民对女儿可宝贵着呢,即使和亲也是嫁的宗室之女,不舍得把自己的女儿嫁出去。

所以如果李世民是要跟尉迟恭联姻笼络的话,也应该是把女儿嫁给尉迟恭儿子,绝不会是尉迟恭本人。而如果是这样的话,相信尉迟恭也不会拒绝。

李世民是君王,伴君如伴虎,就是因为君王经常会生出疑心,有疑心他们就会进行试探,李世民提出把女儿嫁给尉迟恭,这就是一种试探。

而尉迟恭表面上是给猛将,其实粗狂的外表下掩藏着一颗细腻的心,察觉出李世民的意图,并当即表明立场,说我是个念旧情的人,不舍得糟糠之妻。

李世民这才打消疑虑,说起旧情,他跟尉迟恭交情可深了,他救过尉迟恭的命,而尉迟恭也是他的救命恩人,更是随他东征西讨搞政变,立下汗马功劳。尉迟恭对李世民也的确是忠心耿耿,据《旧唐书》记载,李建成想收买尉迟恭,但尉迟恭看都不看,就给推辞了。后来的玄武门之变,尉迟恭更是出了大力,斩杀李元吉,功劳第一。

当然,仅仅只有旧情是不够的,因为尉迟恭实在太放肆了,恃宠而骄,很有几分不把皇帝放眼里的架势,他居然敢在酒席上当着李世民的面,差点把李道宗的眼睛打瞎,为此李世民严厉警告:“朕观汉史,尝怪高祖时功臣少全者,今视卿所为,乃知韩彭夷戮,非高祖过,国之大事,惟赏与罚,横恩不可数得,勉自修饬,悔可及乎!”

轻描淡写几句话,勾勒出李世民的意思,汉高祖刘邦杀功臣,似乎也不仅仅是他的错吧?!

嫁女的试探发生后,尉迟恭很识相地回了家,退出大唐军政两界,闭门炼丹,不问政事,也不交朋结友,实实在在当了十六年宅男。李世民也很默契地没有再启用他,也就征伐高句丽的时候去逛了逛。

尉迟恭虽然宅了十几年,但是高寿74岁而终,也算圆满了。


平沙趣说历史


唐朝风气开放,公主大多比较刁蛮放荡,甚至婚前就有男宠,比如房玄龄之子房遗爱妻高阳公主,公然与和尚搞在一起。所以驸马都比较惨,谁都不愿意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