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前的柱子屹立了“500年”,作用到底是什麼?古人太聰明瞭


不知道有沒有小夥伴們好奇,天安門前屹立了500年的大柱子,就是那兩根被稱為是華表的柱子,到底有什麼作用?

故宮前的柱子屹立了“500年”,作用到底是什麼?古人太聰明瞭

眾所周知,天安門最早的名字叫承天門,是明朝永樂年間開始建立的。但是卻很少有人知道,其實對於華表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更久之前!

故宮前的柱子屹立了“500年”,作用到底是什麼?古人太聰明瞭


據悉,堯舜禹時期就有對它的相關記載了!當時帝王為了安撫民心,就創建了這種能夠提醒帝王時刻不忘初心的華表,那也是為了勸誡君主的。到後來天安門前後分別見到了兩根,一根朝內一根朝外,分別代表了不同的寓意。

故宮前的柱子屹立了“500年”,作用到底是什麼?古人太聰明瞭


眾所周知,很多帝王都是需要微服私訪體察民情的。這兩根柱子其中一根的寓意,就是要提醒帝王不要貪圖享樂,要時刻想著天下百姓,必要的時期就要到民間去走一走,體恤一下百姓的疾苦,瞭解民間的大小事宜。

並且也勸誡帝王,不要太貪圖後宮的美好生活,一切以江山為重。

故宮前的柱子屹立了“500年”,作用到底是什麼?古人太聰明瞭

另一個柱子的寓意,又代表了另外一種意思。深宮雖好,但是待的久了難免也會無聊無趣,甚至深宮內的很多人都覺得活的很壓抑。畢竟和外界不能直接的聯繫,那種孤寂是可想而知的。

故宮前的柱子屹立了“500年”,作用到底是什麼?古人太聰明瞭


第二根柱子的作用,是時刻提醒帝王不要太貪圖民間的自由,不要忘了做一個帝王身上所擔負的責任。而這種思想從很早之前就有了,很多帝王也是想方設法想要提醒自己,不能忘了自己身上擔負的責任。

故宮前的柱子屹立了“500年”,作用到底是什麼?古人太聰明瞭


所以才有了華表存在的意義,有了那麼多創建盛世的明主!不得不說古人真的太聰明瞭,有勇有謀又這麼有遠見,這也是後代人值得學習的地方。其實不僅僅是帝王需要如此,所有人都要時刻提醒自己不忘初心。對此小夥伴們說對不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