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疫情,我們能做什麼?這個村莊的做法值得我們學習

據目前的官方統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目前確診的全國人數已經達到了34627人,疑似病例達到了27657人,死亡723人。面對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疫情牽動著我們每一個國人的心。各級政府拿出了前所未有的決心和行動,所有的醫務人員幾乎不眠不休的奮戰在一線,各行各業都在貢獻屬於自己的一份力量。而今天,作為普通人的我們,能做什麼呢?我想,下面的故事也許能夠給我們一些啟發。

面對疫情,我們能做什麼?這個村莊的做法值得我們學習


在14世紀中業的歐洲爆發過一次比我們這次疫情嚴重幾百倍的瘟疫傳染病,它叫黑死病。有多嚴重呢?死了2500多萬人,整個歐洲30%幾的人都死於這場瘟疫。比較一下你就知道厲害了。全球公認最大規模的人類戰爭“二戰”歐洲人也就死了5%左右,也就是說這次黑死病相當於打了6—7次二戰死亡人數的總和比例。而且這場瘟疫幾乎是橫掃整個歐洲。

然而就是在這樣嚴峻的形式下,英國的英倫半島中北部卻倖免於難。這是什麼原因呢?

有人說那時候英國就一個島國,這個傳染病根本過不去。事實上,以英國倫敦為中心的英倫半島南部正好就是歐洲黑死病的重災區,那為什麼同一島的中北部就突然沒事了呢?如果你今天到英國中部的亞姆村去旅遊,你就會看到這麼一段2米高的石牆,正是這段石牆擋住了當年黑死病前進的步伐,你還會看到這一大片幾百塊墓碑。每塊墓碑上都寫著感人至深的話。正是這些墓碑的主人把黑死病牢牢的拴在了這個村子裡面,讓中北部的廣大地區倖免於難。

面對疫情,我們能做什麼?這個村莊的做法值得我們學習


當年,當黑死病在倫敦周邊爆發的時候,一塊布料商人把這個瘟疫帶到了亞姆村,當村子裡面開始死人的時候,全村人心惶惶都打算往北逃命,這時候村裡有位叫威廉-莫柏桑的牧師就勸說大家不要逃離。他說:“因為我們誰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已經感染了瘟疫,我們的逃離必將給人家北邊的同胞們帶去災難。所以我們應該在家裡隔離。把那些已經得病的人集中起來,其他的人都待在家裡”。經過勸說,他的倡議得到全村人的響應。於是牧師就帶領全村在村子的北面修了這一道2米多高的圍牆。不僅他們自己不過去,也不准許路人過去。

面對疫情,我們能做什麼?這個村莊的做法值得我們學習


但現在問題來了,這些村民哪裡也不去,時間久了他們的糧食供應就跟不上了,正當他們一籌莫展的時候,北部各個村的村民們都自發的紛紛把食物送過來,就放在這個圍牆邊上今天立牌子的這個地方。不幸的是,這位牧師和他的妻子後來都感染了這種疾病。最後整個村子344人,死了267人,只有77人活了下來。而且其中有33人是16歲以下的孩子。

面對疫情,我們能做什麼?這個村莊的做法值得我們學習


可以想象這個村的村民都是一群什麼樣品質的人呢?我想,人的有些品質都是在極端危難的情況下才能體現出來。難怪當時德比郡當地的一家報紙連續十幾天,都以“賢者之鄉”的名譽在頭版頭條上歌頌他們,頌揚他們。

面對疫情,我們能做什麼?這個村莊的做法值得我們學習


這塊墓碑就是莫泊桑的墓碑,上面寫著“請把善良傳遞下去”。每塊墓碑上都有一句感人至深的話。就是這位牧師要求村民給自己寫的墓誌銘。十年以後,英國國王查理二世聽到一名來自亞姆村的女僕談起當年她父母的實際,感動的淚流滿面。隨即要求全國周知,並且特赦亞姆村後代世襲永遠免稅。後來在無數的詩人、畫家的藝術裡面,這個亞姆村的村民一直被冠以【賢者善人】的代表。

面對疫情,我們能做什麼?這個村莊的做法值得我們學習


所以,為了你那一分永不泯滅的善良和我們中華五千年的大國美德,你今天就應該在家休息。作為一個普通人,我們能做的也許微乎其微,可這也是最強大的力量。當我們能夠照顧好自己的同時,不給國家和社會添堵的時候,這也是一種平凡人的偉大。

這次疫情的突然爆發同時也打亂了所有的節奏,整個社會來了一次急剎車,40年來,我們努力工作拼命賺錢,生活節奏越來越快,把錢當成幸福是唯一的標準。人只有在兩種東西面前才不把錢當回事。第一是健康,第二是自由。而現在這兩種挑戰同時擺在我們面前。在這有錢都難買東西的日子裡,是不是可以思考一下人生了?

面對疫情,我們能做什麼?這個村莊的做法值得我們學習


當年,黑死病這個瘟疫爆發的時候,牛頓正好在倫敦劍橋大學讀書,也因為這場瘟疫,劍橋大學也放了假,並且一放就兩年,到處找不到口罩買的牛頓,被迫在家裡進行自我隔離,他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每天在家讀書、思考。這不就才思考出了萬有引力定律嘛,從此就奠定了他在經典物理學世界裡面的霸主地位。

所以這次疫情實際是一次難得的機會。能讓我們真正的靜下心來學習和思考。也許,這一生,你都很難得會有這樣的一個環境,可以長時間不被瑣事打擾,不為身外事煩憂。所以,利用這段時間,不斷的成長自己,也是不錯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