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是文化還是科學?

Mis梁


中醫是文化也是科學!文化的定義:文化是相對於經濟、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品。中醫是人們生活中的一項經濟活動,救人治病維護安定是政治中的一門重要課題,是人們社會活動中的智慧結晶,所以說是一種文化;科學是關於發現發明創造實踐的學問,是人類探索研究感悟宇宙萬物變化規律的知識體系的總稱。中醫實踐中探索了世間萬物與人體的相互關係,創造了世間萬物對人體疾病的醫治療理,發現了人體奇經八脈、陰陽變化對人身的作用關係,所以也是一種科學。其實文化脫離不了科學,科學離不開文化,文化脫不了科學,科學也離不開文化,只有文化、科學觸為一體才是真正的文化、真正的科學。


雲開山夫


對於這個問題,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

首先說一個真實的故事,中國的一個記者在德國出了車禍,西醫經過診斷和治療,宣佈放棄治療。

在記者的請求下,我國的中醫前去治療,經過治療,這名記者可以回國了,最後經過中醫調理,已與常人無異,回到了工作崗位。

我們再開始回答這個問題,首先看一下科學的定義是什麼?所謂科學,就是能正確反映世界本質與規律的理論。

現在一提到這個詞,人們首先想到的是用西方的標準去衡量中醫的理論,聯繫到前一段時間所發生的事情,即世界衛生組織把我國的中醫藥大學除名的事情

這個組織除名的理由就是,無法用西醫的理論和儀器去驗證中醫和中藥。其目的就是阻止中醫在世界各地的傳播。

那麼我們可以從科學的定義去看中醫,既然是正確的反映世界本質。那麼,難道只有西方的理論才真正的反映這個本質嗎?

顯然,這種說法是片面的,現代西方科學也有很多解決不了的。

如果說存在數千年的中醫是不科學的,那麼可以說出來,但不要用西方的那一套標準!

西方的科學,包括西醫,都是在發展,現在也是在發展的過程中。

既然是在發展過程,我們就不能說它是完全正確的,這難道就是科學嗎?

中醫的理論基礎就是中國的傳統文化,歷經幾千年發展,可以說已經成為了我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

其實,文化是科學,科學也是文化,這有時候並不矛盾,這兩方面不是一個非黑即白的關係。

當然,也有堅持西方科學才是真正科學的人,他們堅持科學必須經過西方標準的檢驗,必須從西方文化吸取營養。

在中醫治療體系中,有一些看似荒誕的醫藥,但就是在這種醫藥中,屠呦呦提取出了青蒿素。

現在,那些迷信西方的噴壺,可以開始噴水了!


觀易國學


中醫是科學、是文化、是技術、是哲學也是系統方法。

一、中醫是科學。

中醫從多維度揭示人類健康的科學,經過2500多年的實踐檢驗,證實中醫是科學。

中醫從陰陽、情志、經絡、五臟六腑等以及天體運動、地理、環境、季節等多維度揭示健康與疾病的規律,所以很多人認為中醫很難學,因為我們很多人用三維去研究多維的中醫,就是用算術去解方程式一樣。

二、中醫是文化。

中醫是從《易經》演變而來,是人們對健康和疾病的真實的客觀反應,是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

三、中醫是技術。

在調理某一種疾病的時候,中醫是技術,如針灸推拿按摩。

四、中醫是哲學。

寒極生熱,熱極生寒,疾病是在不斷變化,隨著病情的變化而調整藥的量的變化,以及調整用藥。

五、中醫是系統方法。

中醫的整體觀,把自己身體看做一個整體,五臟六腑的12經脈是12個子系統,每個子系統不但相互聯繫,還有相生相剋相乘相侮的相互作用,優於現代系統論的只有聯繫,每個子系統用模糊數學做模型,這是區別現代系統論的一個方面。

所以中醫是科學,是文化,是技術,是哲學,是方法,只是從不同的領域看中醫罷了。

中醫也有其不足的地方,理論體系太複雜,需要創新,有的還要重新定義,如經絡裡的氣是什麼物質?什麼是經絡等等。


相約在健康直播間


誰說中醫不科學了。中醫有汗、吐、下、和、溫、清、消、補八法。我今天就用科學方法的來解釋一個古代的名方,犀角地黃湯。這個方子就是治熱邪入血的。當熱邪重到一定程度,津液就會被蒸乾,血脈會變的淤滯,所以舌頭表現為紅絳,甚至嘴唇表現的瘀暗之色。就像一鍋粥,它不動,就是瘀滯。你怎麼樣讓這鍋粥活動起來?一方面要用筷子攪,這叫做活血化瘀。一方面還要在粥里加水,這叫做滋養身上的津液。另一方就是撤火,不能太熱,太熱把水分會熬幹。犀角是解熱的,等於把火調小,牡丹,芍藥活血化瘀,等於筷子攪拌。生地養陰生津,等於給給鍋里加水。就這四位藥,就包含了中醫的三大理法,中醫怎麼就不科學呢。


小柴胡顆粒1985


中醫既是一種文化有是一種科學。

中醫首先且主要是一種科學,因為它是對人體的生理、病理和醫治的客觀、正確認識,即它主要是能夠治病。

中醫其次又是一種文化,因為它包含著對客觀事物正確認識的思維方式,比如包含著陰陽學說、五行說的思維方式,再如尊重客觀的診斷辨症方法,從整體出發的辯證施治方法等。


惠舒旅社老闆


以下內容是傳統中醫的現代應用,造福於全世界。看完以後你還會認為中醫不科學嗎?絕不僅僅是青蒿素,還有很多。請看後面內容。\r

攻克瘧疾的“東方神草”\r

藥名:青蒿素\r

貢獻:全球唯一有效的抗瘧疾藥物\r

科研人員: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屠呦呦等“523”項目組成員\r

1985年2月,屠呦呦在進行試驗\r

2015年,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屠呦呦因創制新型抗瘧藥——青蒿素的貢獻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這是中國創新藥在世界舞臺的“高光時刻”,此時距離青蒿素的發現已有40年。\r

青蒿素源於中藥,惠澤世界。利用雙氫青蒿素進行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試驗的負責人、北京協和醫院內科學系主任張奉春教授告訴健康時報記者,“青蒿素從發現到研究成功,完完整整是中國人自主創新的成果。”\r

上個世紀50年代,瘧疾在全球肆虐。據世衛組織當時的數據,每年約有2.5億起瘧疾病例和近100萬例死亡。\r

中國政府於1967年5月成立了“523”抗瘧項目組,彙集了當時全國60個單位500多名科學家。“榮譽不是我個人的,還有我的團隊,還有全國的同志們。”屠呦呦發表獲獎感言時,說起自己當年參與的是一場“軍民大聯合的項目”。\r

1969年1月,當時的中國中醫研究院中藥研究所參加523項目,屠呦呦任研究組長。屠呦呦的研究組科研人員收集了2000多個藥方,整理了640餘種可能的中藥,從包括青蒿在內的200種草藥中獲得了380多種提取物。\r

“開始並未考慮使用青蒿,直到看到東晉葛洪《肘後備急方》中將青蒿‘絞汁’用藥,從而得到啟發。”《屠呦呦傳》中這樣記錄,經過反覆試驗,最終分離獲得第191號青蒿提取物樣品,顯示出對鼠瘧原蟲100%抑制率。\r

1972年,科研團隊開展了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的臨床研究,30例惡性瘧和間日瘧病人全部顯效。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後被命名為“青蒿素”。在20世紀,“青蒿素”被世衛組織稱為“世界上唯一有效的瘧疾治療藥物”。\r

據世衛組織的統計數據,自2000年起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約2.4億人口受益於青蒿素聯合療法,約150萬人因該療法避免了瘧疾導致的死亡。在西非的貝寧,當地民眾都把中國醫療隊給他們使用的這種療效明顯、價格便宜的中國藥稱為“來自遙遠東方的神藥”。如今,青蒿素的價值挖掘還在繼續。2018年,屠呦呦團隊發現青蒿素對盤狀紅斑狼瘡有效率超90%、對系統性紅斑狼瘡有效率超80%。\r

2005年,《抗藥性惡性瘧防治藥物雙氫青蒿素複方》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017年1月,屠呦呦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r

能治白血病的砒霜\r

藥名:三氧化二砷\r

貢獻:在國際血液學上掀起了一場革命\r

科研單位: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等\r

1997年,陳竺在上海血液學研究所工作\r

如同青蒿素,治療血癌的“砒霜療法”早已世界矚目。三氧化二砷(來源於砒霜),是古今中外知名的毒品和藥品,我國民間一直有“砒霜可以治療白血病”的說法。\r

早在20世紀70年代,中國科學家就開始了砷劑治療白血病的探索。1973年,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張亭棟教授、韓太雲藥師用主要成分為三氧化二砷的“癌靈1號”治療了6例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病人,症狀都有改善。隨後的臨床試驗中,張亭棟等人確定了砒霜單體化學分子三氧化二砷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最有效。\r

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曾是一種極為兇險,死亡率高,單純依賴化療患者複發率高,總體生存不足30%。20世紀80年代,血液病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振義教授與中國科學院院士陳竺教授(原衛生部部長)帶領團隊將全反式維甲酸與砷劑結合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使得這一疾病五年無病生存率躍升至90%以上。\r

“全反式維甲酸治療血癌的核心理念是‘誘導分化方法’,這不是殺死血癌細胞(比如化療),而是讓血癌細胞‘棄邪歸正’。”王振義教授曾向健康時報記者介紹。\r

全反式維甲酸與砷劑的結合有效治療白血病,是一次中西醫為數不多的成功結合。2000年,該研究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陳竺教授在國際權威期刊《Cell》發文講述了研發過程:我們從東西方智慧的融合中受益匪淺。實踐“以毒攻毒”的想法似乎有些投機取巧,但如果找對方向,嚴謹仔細,你可能取得最令人振奮的成功——拯救生命。\r

保肝護肝的五味子\r

藥名:雙環醇\r

貢獻:首個上市的具有國際自主知識產權的抗肝炎Ⅰ類新藥\r

科研人員: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劉耕陶、張純貞等\r

雙環醇課題組在進行科研工作 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圖\r

五味子是一種中藥和木蘭科植物,《本草經疏》中曾提到“五味子主益氣,肺主諸氣,酸能收,正入肺補肺,故益氣”,而如今,五味子已成為治療肝炎的寶貝!\r

雙環醇研發人員之一、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研究員李燕告訴健康時報記者,雙環醇這款藥的發明就是來源於在我國已有2000多年臨床應用歷史的中藥五味子。\r

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孫漢董院士帶領的課題組,潛心研究五味子20多年,從中分離鑑定了425種新化合物。\r

“當時,研究所的前輩從五味子中分離出來了上百種新的化合物。哪個化合物有哪些活性,都需要大量反覆的基礎實驗。”李燕介紹,藥物研發過程往往是枯燥的,常常需要去做大量的實驗。\r

上個世紀70年代,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著名藥理學家劉耕陶院士和藥物化學家張純貞教授首次發現,對於肝炎治療來說,五味子丙素的活性最強,後來又研發了其衍生物——聯苯雙酯。\r

在此基礎上,經過30年的研發,2001年9月,雙環醇及片劑(25mg)獲得了國家藥物監督管理局批准,於2004年4月生產上市,用於治療中國慢性病毒性肝炎引起的轉氨酶水平升高的患者,能夠減輕肝臟病理損傷。\r

時光荏苒,劉耕陶院士和張純貞教授為新藥研發奮鬥了一輩子。2001年,雙環醇科研成果發佈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酸、甜、苦、辣”,當時,69歲的劉耕陶院士用四個字道出了新藥研發之路的不易。\r

雙環醇是我國第一個上市的具有國際自主知識產權的抗肝炎Ⅰ類新藥,也是首個在歐美國家申請專利保護的化學藥物,具有抗肝炎病毒和抗肝細胞損傷兩方面的作用。\r

2010年12月,雙環醇片列入《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的“抗炎、抗氧化和保肝治療”推薦用藥。2016年12月,雙環醇片列入原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發布的6項肝病臨床路徑。\r

另外,從2004年後,雙環醇先後在烏克蘭、越南、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等九個國家上市。李燕感嘆,雖然故人已逝,但正如當初兩位老前輩所期望的那樣,雙環醇讓我們民族製藥業在世界上爭取到了一席之地。\r

2006年,“國家一類抗肝炎新藥雙環醇的研究”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r

從天然產物中找到的哮喘良藥\r

藥名:麻黃鹼\r

科研人員:北京協和醫學院藥理系陳克恢等\r

陳克恢博士(1898-1988)\r

中國地大物博,無論是青蒿素,還是雙環醇,都是從天然產物中創新研發的新藥。這其中,從天然產物中尋找先導化合物,然後進行優化,開發出的第一個新藥,就是麻黃鹼。\r

麻黃,因“其味麻,其色黃”而得名,是一味古老的中藥。早在秦漢時期,我國第一部藥學著作《神農本草經》就記載了麻黃除風寒、去邪止咳的作用,南朝名醫陶弘景也曾將麻黃譽為“傷寒解肌第一藥”,《本草綱目》則記載,麻黃有“發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腫”的功效。\r

而讓全球都認識到這味“東方神藥”的藥用價值,是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事。\r

1923年,現代中藥藥理學研究的創始人,藥理學家陳克恢博士(1898-1988)剛剛回國工作,便開始著手研究中藥麻黃。\r

“那時我像一名勤奮的研究生,夜以繼日,不懈努力,我們對麻黃鹼作用的研究進展迅速。”在1974年,陳克恢博士為《美國中醫雜誌》撰文時寫到,僅用了短短不到6個月的時間,就在美國實驗生物與醫學學會北京分會上,就麻黃鹼的擬交感神經作用作了初步報告。\r

1923年至1925年,在中國,藥物科研事業進展與成果幾乎為零。正是對藥物研發的飽滿熱情,讓陳克恢博士首次發現,麻黃鹼具有擬交感神經作用,他首次正確揭示了麻黃鹼的藥理作用,這種物質可使其頸動脈壓長時間升高,心肌收縮力增強,血管收縮,支氣管舒張。這一原創性的工作得到全世界藥理學界公認。\r

口服有效、作用時間長、毒性更低,基於這些發現,麻黃鹼在臨床上被廣泛用於治療過敏性疾病、花粉病、支氣管哮喘以及脊椎麻醉等,作用是可以防止血壓下降。\r

自20世紀30年代起,麻黃鹼相繼被各個國家的藥典收錄,並出現在各類醫藥學教科書中。麻黃鹼和它的各種衍生物,成為迄今為止在全世界銷量最大的、由中藥中取得的單體化學藥物。\r

據不完全統計,含麻黃鹼類成分的藥品品種至少有500種以上,多為感冒藥、止咳平喘藥、治哮喘、滴鼻劑和外用膏劑等。\r

源於芹菜籽的腦血管創新藥\r

藥名:丁苯酞\r

貢獻:中國腦血管領域第一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藥\r

科研人員: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馮亦璞、楊靖華、楊峻山等\r

繼青蒿素、雙環醇之後,丁苯酞是我國第三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家Ⅰ類新藥,也是中國腦血管領域第一個國產創新藥。\r

馮亦璞研究員與學生討論丁苯酞研究工作\r

丁苯酞已累計為一千多萬腦卒中患者解除或減輕了病痛,併成為《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8)》推薦用藥。在臨床實踐過程中,專家發現丁苯酞不僅對缺血性腦卒中有良好療效,還可以延緩腦血管疾病導致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病程,對改善其整體認知功能和生活能力有一定效果。\r

丁苯酞的研發是國產創新藥歷史上不可磨滅的記憶。丁苯酞的研製人之一、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研究員馮亦璞告訴健康時報記者,丁苯酞的研發是一個“靈光一閃、柳暗花明”的故事。\r

丁苯酞的發明與天然植物芹菜有著深厚的淵源。《本草綱目》中有載,芹菜有平驚、涼血之功效。比如,民間就有流傳“用出海帆船的帆布與芹菜籽一起熬水喝治療癲癇”的方子。20世紀70、80年代,中國醫科院藥物研究所研究員楊峻山教授看到了這個民間驗方,並從芹菜籽中分離出芹菜甲素。\r

1980年,該研究所研究員楊靖華教授首次化學合成了丁苯酞。但是丁苯酞用於抗癲癇的治療劑量與毒性劑量接近,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因此丁苯酞的藥物研究被擱淺。\r

直到1986年,一直從事腦血管領域的專家馮亦璞研究員發現丁苯酞對腦缺血具有一定療效。\r

“做了幾次實驗,我發現芹菜甲素的化合物對於缺血性腦損傷有很好的效果,但是在國內外都沒有類似的藥物研發。”剛開始的時候,馮亦璞也擔心,將丁苯酞用於腦血管疾病領域,會不會如之前的研究一樣走不下去。\r

“當時,國內外的專家都不看好此藥的研發前景。”馮亦璞介紹,但是作為主要研究人員,我瞭解丁苯酞在腦血管領域的療效,我堅持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r

然而,上個世紀80年代,我國的藥物研發水平比較低,那時候科研條件非常艱苦。\r

“3、4個實驗組的研究人員共用一個18平方米實驗室。”馮亦璞回憶到,有一次,做實驗時他的手套破了,皮膚接觸了同位素。當時他也沒有考慮是否有毒性、放射性,一心撲在了實驗上。\r

1991年,代號“911”的研究課題正式啟動,丁苯酞用於缺血性腦損傷的治療研究正式開展。隨後,丁苯酞獲得了國家科委“1035工程”和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r

在1996~2002年期間,完成丁苯酞軟膠囊I、II、III期臨床研究,並取得國家I類新藥證書和試生產文號。\r

2005年,丁苯酞軟膠囊(商品名:恩必普)正式上市。2009年12月,“丁苯酞原料及軟膠囊”項目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r

缺血性腦卒中是人類三大致死病因之一,每年死於腦卒中的患者約150萬人。丁苯酞上市後以療效顯著、安全性高迅速佔領市場。\r

2018年,其銷售額達48.7億港元(約合人民幣43.6億元),已讓百萬中國患者獲益。\r

藥名:小檗(bó)鹼\r

貢獻:成為中國的“他汀”與“二甲雙胍”\r

科研人員:中國醫學科學院醫藥生物技術所蔣建東,南京市第一醫院魏敬,中國醫學科學院醫藥生物技術所孔維佳、宋丹青等\r

中國醫學科學院醫藥生物技術研究所所長蔣建東進行試驗\r

說起小檗鹼,可能對大多數的人來說不太熟悉,但其實它還有一個名字,叫黃連素。\r

黃連素,又叫鹽酸小檗鹼,自古以來就是中醫手中的一味清熱解毒良藥,此類藥物性涼,能清除邪熱或虛熱,清除有害毒物。從中藥黃連、黃柏或三顆針中提取的黃連素具有抑菌作用,對痢疾桿菌作用最強,常用於治療細菌性胃腸炎、痢疾等消化道疾病。因為安全有效,黃連素成為我國的非處方藥,一直是基層最常用和廉價的抗菌消炎藥。然而,過去20年來,我國科學家發現黃連素有更多的臨床價值。\r

2004年11月,中國醫學科學院醫藥生物技術研究所的專家與南京市第一醫院的醫生驚喜地發現,黃連素是一個新機理的降脂藥物,由此開啟了國內外學者對黃連素再定位的研究熱潮。\r

臨床研究表明,黃連素可以降血脂,其中降甘油三脂的效果優於他汀,安全性好,沒有他汀類對肌肉和肝臟的副作用。接受黃連素治療的高膽固醇血癥患者,在口服黃連素3個月後,血清總膽固醇、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下降20%~28%。\r

另外,黃連素還可以降血糖,其降脂降糖改善代謝的作用,還帶來了其他的臨床益處,如,減少脂肪肝、降血壓等。\r

“大量的臨床研究表明,用黃連素治療三高可以獲得良好的效果,而且安全性好。”蔣建東告訴健康時報記者。\r

實際上,由於糖脂代謝紊亂與多種慢病相關,越來越多黃連素的臨床藥效作用正在被發現,也在國際上引起了高度的關注。有的專家認為,黃連素可能成為來自中國的二甲雙胍或他汀,並有望用於與他汀類藥物聯合治療心血管疾病。\r

2012年,蔣建東等5位專家研究的“小檗鹼糾正高血脂的分子機理,化學基礎及臨床特點”項目,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記者瞭解到,這項原創工作正在走向更高的研究階段。\r

手足口疾病的剋星\r

藥名:腸道病毒71型滅活疫苗\r

貢獻:全球第一支預防手足口病的疫苗\r

科研人員: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李琦涵研究員等\r

李琦涵研究員指導團隊成員觀察EV71病毒顆粒形態 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圖\r

“每年春秋都是手足口病的高發季節。”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處研究員張靜介紹。現今手足口病最有效的應對措施就是預防。\r

“從2008年安徽阜陽出現大規模手足口病疫情,我們就開始了EV71滅活疫苗研發。”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黨委辦公室主任吳俊告訴健康時報記者,這場“攻堅戰”一打就是8年。EV71疫苗上市前,全球範圍內手足口病預防都無任何藥物,沒有先例可循。據全球學界研究,共20多種病毒都可能引發手足口病,若分別進行疫苗研發,研發時間將遙不可盼。“擒賊先擒王”,研發團隊決定選擇最容易引起重症和死亡的腸道病毒71型(EV71)作為攻堅重點。\r

臨床試驗表明,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們研發出來的手足口病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免疫持久性。接種後,可預防由EV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及其重症保護率達到97.3%。免疫後的兩年觀察期中,疫苗免疫人群的臨床保護率已達100%。\r

2016年該疫苗獲國家藥監局批准上市。它是我國自主研發的全球首個腸道病毒71型滅活疫苗。\r

消滅小兒麻痺的糖丸\r

藥名:脊髓灰質炎疫苗\r

貢獻:全面消滅脊髓灰質炎並長期維持無脊灰狀態\r

科研人員: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顧方舟等\r

團隊成員一起進行Sabin株脊髓灰質炎滅活疫苗檢測實驗 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圖\r

脊髓灰質炎又稱小兒麻痺症,是繼天花之後人類擬限期消滅的第二種傳染病,其消滅計劃的推進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入當前最為重要的工作之一。\r

在我國,由於小兒麻痺疫苗的成功自主研發,在上個世紀90年代就已成功阻斷本土脊髓灰質炎病毒的傳播,而它也是我國第一支自主研發的疫苗。\r

“真的很感謝科學家顧方舟,與我同齡的許多人,當時都面臨著小兒麻痺症的風險。”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開發處處長程永浩頗有感觸。\r

顧方舟研製出脊髓灰質炎疫苗後,為驗證有效性,他和同事們拿自己的身體試驗。為證明對孩子有效,顧方舟的兒子成為第一個接種小兒麻痺疫苗的孩子。1959年12月首批500萬人份疫苗生產成功,在全國11個城市推廣開。1994年9月在湖北襄陽縣發生最後一例患者後,至今沒發現由本土野病毒引起的脊髓灰質炎病例。\r

2000年世界衛生組織確認中國已消滅脊髓灰質炎,成為“無脊灰國家”。2001年,小兒麻痺疫苗相關研究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r

“絕密”級研製的人工麝香\r

藥名:人工麝香\r

貢獻:含麝香的國寶級中藥得以流傳\r

科研人員: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於德泉、朱秀媛、柳雪枚、李世芬等\r

人工麝香研製人之一的於德泉院士(左)正在工作 新華社/圖\r

麝香在《神農本草經》中被列為上品,以麝香為配方的中成藥處方佔《全國中成藥處方集》11%以上,高達433種中成藥,如六神丸、麝香保心丸、安宮牛黃丸等都需要麝香為原料。然而,“麝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人工麝香研製及其產業化課題組第一完成人、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於德泉院士表示。\r

為了解決供求矛盾,1975年原衛生部組織課題組以“絕密”項目開展人工麝香的研製。這在當時並非易事。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院副院長王曉良曾介紹,找什麼代替麝香,替代物還要滿足有效且無毒低毒,這非常難。\r

好在1994年人工麝香獲批上市,幾十年的推廣應用確認了人工麝香可完全替代天然麝香使用。據國家藥監局網站公佈的數據,目前總計有含麝香的中成藥433種,其中431種完全用人工麝香替代了天然麝香,替代率達99%以上。2015年12月,“人工麝香研製及其產業化”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r

後記:說起這些藥物研發的成功,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的專家認為,大部分中國原創新藥的研發都遵循一個指導思想,就是“古為今用,洋為中用”。除科研機構外,我國製藥企業的新藥研發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在快速追趕西方發達國家,一些自主研發新藥已經用於我國重大疾病的臨床治療,也獲得了世界同行的讚譽。如抗癌藥物埃克替尼、阿帕替尼、西達苯胺,以及治療黃斑病的康博西普等


天堂麗鳥


答,很簡單,中醫不是文化,他是真正的科學,文化治不了病,中醫能治病,中國中醫源遠流長,五千年文明全靠中醫保駕護航,在沒西醫的年代,中醫為人民做出非凡的貢獻,中國中醫博大精深,黃帝內經,本草綱目等,都是中醫藥學經典,華佗,李時珍,張仲景,扁鵲等都為祖國中醫學做重大貢獻,現在獲得諾貝爾獎的屠呦呦,用中草藥研製出治療瘧疾的青蒿素,造福世界人民,中醫是純科學非文化。


新中有數389


中國人對自己老祖宗留傳至今,救命醫學競然一無所知?中醫同西醫是一樣治病救人的醫療方式。它是臨床實用科學,也是中國燦爛文化瑰寶!用西藥治療疾病,尤其是對於細菌性疾病,西藥可以說是首屈一指。西藥尤其是抗生藥物對於相對細菌性急性疾病治療快速高效。也就是說,西藥對於摸得到看得見(包括一切細菌,真菌)的疾病非常有效。然而,對於病毒,它卻顯得無能為力。在西醫對病毒來說,必須在病毒發生後,才能針對病毒特點性狀進行剖析研究相對抗的疫苗。而中醫卻不然。中醫運用中醫手段,通過觀察,切脈,問、聽診斷來確定病症


。中醫不但能有效的治療細菌性疾病,而且對病毒性疾病非常善常,通過診斷,能作出快速反應進行對症下藥。對於病毒病來說,中藥有大量中性藥,解表藥物,西藥是沒有的。尤其對人體感染的各種病毒,他們能快速、及早地將病毒從患者身上驅離,使患者儘早康復。可悲的是,很多中國人都忘記了中國老祖宗給自己留下的治病方法。競然有的人認為中醫是哲學?讓人笑掉大牙!


桑天永


中醫與佛教一樣,都是實踐與人智慧湧現結合,不論讀書和文盲,均可以某世界一角治癒一切病。佛教一位文盲農民成六佛祖慧能,而中醫已知千年來,千千萬萬文盲民眾是中國主力醫生,這在電影一九七五年《春苗》,廣大農民培訓,是聞名世界赤腳醫生。是落實毛主席衛生路線勝利,毛主席指示;把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去。今日,呼籲民眾非法無證傳醫一切疾病有效救治,對雷鋒式奉秘方者,莫問師資法不法,國家應給予鼓勵,補證,去了非法帽,醫院醫生護士等為正規軍隊,民間的全民中醫業為民兵,這是消滅疾病魔鬼“全民皆兵"的人民戰爭,這是毛澤東的醫學思想,沒看過病會看病,沒指揮過作戰會指揮戰爭取勝,沒畫過畫,會畫畫,………………中醫真科學進展,………




餐霞逸客古道西風


中醫準確的說是真醫學。

具體的是科學?哲學?文化知識學?傳統醫學?玄學?神學?巫學?道學?經驗學?等等。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從觀現代中醫學界各種種資料,沒有準確答案,甚至上世紀末,偉大的科學家錢學森,都受國家領導人所託,傾心專注,集結全國知名學者,探索探討,最後肯定中醫是大系統學,是人類醫學的未來!但究竟準確具體的也沒有明確。

不過一個超人的科學家,他的調研肯定給我們帶來啟示和指導。他的文章中有個細節,就是曾與國家領導人談關於“道會門“的認識。我想起一個詞:“歪門邪道“,即不是正門正道罷。

錢老提到政治影響,即解放前反動勢力利用教會門,組織反動勢力被打擊,解放後,還有隱藏的反革命勢力,用“道會門"蠱惑人心,陰謀破壞,遭到嚴勵的打擊和取諦。

翻看古書和各關於教會之類的正反題材,進行一番研究,發現這些教會除反政府的反動思想外,都是有嚴格的活動,其精髓也是練武,練氣功,進行內修。除去迷信的糟粕外,有對身體有益的成份,(不然就沒有吸引力,集聚信教徒)。

當健康的思想不為矇騙,真心誠修是可“得道"的,身體虛弱,有病的可恢復健康的。若有心的人,將其提純記載,就是一個地道的"中醫單方",民間的祖傳大多應就是這樣來的(個人研究認識)。它沒有精深的中醫理論,但因方法地道便為絕招,也真實傳承了中醫。

從古書記載,不管是傳說,還是神話,先賢,醫聖,真人,神醫,包括《內經》中的岐黃傳說人物,都是有“道痕"的。都是修道得道高人,儘管都談人與自然,但都不是直觀談世界,而是談的人,談人體自然與外部自然的聯繫。即人體修悟感的自然髒象,與自然相生的象。這就也明白告訴我們,中醫是門內修感悟的"道"學,人體感悟的自然氣脈學。是門最科學的醫學。

道,可道,非常道,道法自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