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月8日,我市101家在产企业未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


截至2月8日,我市101家在产企业未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

2月9日下午,泰安市六部门负责人就疫情防控有关工作回答了媒体记者提问。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 黄正玉表示,截至2月8日,我市101家在产企业没有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

一是早部署。1月27日,我局制定下发《关于安排部署企业防疫物资生产保障的通知》,各企业积极行动,泰安路德工程材料有限公司制定六条疫情防控措施;特变电工与所有合作方签订了协同防疫承诺书,每日定位监控员工所在地点、进行体温测量;德泰机械在厂区主要通道配备了便携体温测温计、口罩和消毒物品;润通机械、生力源利用自有库存口罩,加大职工配发力度。连续生产企业进一步加强对员工的检查力度,加强企业员工流动管控,密切关注节日期间留守及节后回流员工的身体健康状况,特别是武汉及武汉周边地区和确诊病例地区回流员工的身体状况。加强对厂房、企业职工生活区的检查,采取经常消毒、通风换气、加强监控等措施,做好卫生防疫工作。

二是明确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标准。按照中央、省、市决策部署,2月7日,我局下发了《关于组织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的条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防控机制要到位,企业要明确疫情防控的内部责任机制,建立疫情防控管理体系,明确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及部门车间班组负责人的工作职责,制定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和工作措施。员工排查要到位,企业要组织对每一名员工的籍贯和14天内去向进行排查。对来自或者去过疫情重点地区的员工建立重点监控类清单,并规劝留在当地暂不返泰复工,鼓励员工延迟返泰上班;对来自或者去过疫情重点地区的返厂返单位员工要排查其抵泰时间,按规定完善落实企业内部医学观察、自行隔离等措施,确保其隔离观察14天并经体温测量正常后方可上岗。设施物资要到位,企业要准备必需的防控物资,购置快速红外体温探测仪、消毒水、口罩等疫情防控物资。要落实隔离场所,设置有集体宿舍的企业,要设置临时隔离场所,安排单人单间、相对独立房间作为疫区返岗人员临时隔离场所;不具备条件的企业,要按照辖区街道办事处的统一安排,确定具体的隔离观察地点并向所在社区报备。内部管理要到位,企业要制定疫情防控管理规定,包括员工健康管理、消毒管理、通勤管理、商务旅行管理、就餐管理等具体措施,企业原则上实施封闭管理,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本单位生产办公场所;每日对全体上班人员进行入厂、入单位前体温检测,在入口处使用快速红外体温探测仪,对所有进入企业的人员开展体温探测,并按规定上报复工复产人员情况、重点监控类人员情况、员工健康状况等;做好场地的通风、消毒和卫生管理及隔离区管控,建立和落实复工上岗前个人防护知识全员培训制度。

三是实行复工复产报备复核制度。工业企业复工复产,要在具备上述条件的前提下,开工前须至少提前2日(自然日)进行报备。企业报备需提交以下材料:企业疫情防控管理规定、企业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复产人员清单、员工重点监控类清单、防控设施物资清单。县市区工信局(功能区经发局)对工业企业提报材料审核通过后,组织局机关及街道、乡镇工作人员到企业现场进行审查,企业条件符合规定的,下达《同意复工复产通知书》,方可复工复产。从2月9日开始,经报备同意,我局已派出7个督导组到县市区、功能区督导指导,确保拟复工复产工业企业疫情防控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实现工业企业有序复工复产。

【泰安日报社·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张建】

截至2月8日,我市101家在产企业未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