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對考生報考醫學類專業產生什麼影響?

浪淘沙liu


我們一直鼓勵兒子今年報考醫學院,疫情發生後,孩子自己卻更堅定了去學醫的意願!


綠源happy


老穆認為,此次疫情或多或少會影響一些學生報考醫學院。

老穆上網查了一下,截至2019年7月底,全國醫療衛生機構數達100.8萬個,醫院3.3萬個。

要知道,我國每年的醫學畢業生有八九十萬,可是到醫院當醫生的,有編制的,卻少之又少……

當然,這並不影響人們報考醫學院的熱情!

報考醫學院,不一定非要當醫生,從事跟醫學有關的工作,也是不錯的選擇。

比如科研、教學、社區保健、衛生防疫、衛生行政事業管理等工作。

“我就是當年那個經歷了03年非典而學醫的人,現在主治醫師了,目前在醫學隔離觀察點工作。”

老穆認為,今年報考醫學專業的考生或許會多一些。

同時,老穆也呼籲眾醫學院能夠出臺一些優惠政策,讓更多優秀的人才加入到醫學大家庭中來。

比如像教育部直屬六所師範院校那樣,也搞個六七所公費醫學大學,不是很好嗎?

在醫學專業中,有四個專業備受人們的歡迎,分別是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影像醫學和護理學。

當然,優秀醫學院中的熱門專業,分數自然也會有所要求。

所以有志報考醫學院的學生們,一定要努力了!還有四個月就要高考了,加油哦!


老穆說語文


“新冠肺炎”過後,我覺得會影響一批人從不想學醫而改成想。這次疫情,我是一個集中隔離點的工作人員,我在基層機關單位上班,跟醫學一點點關係都沒有,起初根本不知道怎麼去防護,心裡很惶恐,不停的在網上找這方面的嘗試。漸漸懂那麼一點了,就不怕了,我甚至後悔我當初為啥不去學醫。這就是我的一點看法。


琨玉的秋霜


疫情來臨,84歲的鐘南山院士臨危受命,親臨抗疫第一線;73歲的李蘭娟院士率先團隊,奮力攻堅,取得了可喜的成效。疫情當前,這兩位院士,成了人們心中的定海神針,他們才是青少年最該崇拜的明星和偶像。


有位11歲的女孩不愛讀書,春節期間,待著家裡不能出去,爸爸每天都給她講鍾南山爺爺的故事,講醫護人員奮戰在抗疫第一線舍小家,顧大家的感人事蹟,孩子慢慢懂得了學習的重要性,明白了只有學習好了,長大有本事了,才能治病救人,為國家做貢獻。於是,小女孩愛上了學習,捧起了書本。

一個11歲的小女孩尚且如此,何況已經懂得事理,即將參加高考的學生。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中,可能就有他們的爸爸、媽媽或者其他親人,孩子們從他們的實際行動中,感受到醫護人員救死扶傷的神聖和偉大,從而也會萌生學醫的想法,堅定學醫的決心。


電視上、手機上每天都有關於疫情的最新消息,都有醫護人員救死扶傷的感人事蹟,也必將讓一部分考生受到感動,受到教育,受到激勵,從而產生學醫的強烈願望。從這個角度講,今年報考醫學院專業的學生會適量增加。

醫學專業,特別是臨床醫學專業,一直就是倍受考生青睞的專業,每年醫學專業的錄取分數線居高不下,就說明了一切。

當然,學醫並不容易,想當個好醫生更是難上加難。但是,這也阻止不了部分學生學醫的熱情。真正選擇醫學專業的學生,必定是發自肺腑地對醫學專業的熱愛。因為熱愛,再苦再累再難,對他們來說都是一種享受。


靜靜助學


李蘭娟院士說:從這次疫情以後,希望國家給年青一代樹立正確人生導向,高薪留給才德兼備科研,軍事人員,控制娛樂圈所謂的“明星”動則上千萬的片酬。

相信在這樣正確的思想觀念的引導下,在這次疫情之後,報考醫學類專業的學生可能會稍微多一些。

不過現在我們還無法確定到底是報考醫學類的學生更多一些還是更少一些,我們可以給出兩種猜測:

更多的原因:

很多的青少年受到這次專家學者的感召,認為醫生可以拯救世界,拯救國家,拯救社會,拯救人類,這是一個高尚偉大的職業,尤其是這次有很多醫學工作者在疫情中表現的積極勇敢,但當讓很多人看在眼裡,佩服在心裡,尤其是青少年在他們的心中唯一,醫生或者是專家為榜樣。

這有可能會促進不少青年學子積極投入到一些領域當中來,而且現在還有人呼籲在疫情結束之後設立一個“鍾南山獎”,獎勵那些在國家危難之際能夠全身而出的醫學工作者,這也會使很多學生投身醫學的一個動力。

更少的原因:

如果報考一些的學生人數變少的話,可能這個阻力就來自於廣大家長,因為這次疫情的發現,很多家長都會發現一個問題,學醫的,學生在面對疫情的時候,他們衝在第1線,本身就是非常危險,現在醫護人員是最容易被感染的一類人員。

而且現在醫患矛盾也比較多,很多人對醫生這個職業有很多的誤解,同時醫學專業的報考分數又相對較高,花費的時間和金錢又比較多,很多一些專業都要求本碩連讀,學醫的學歷要求也特別高,也是很多人放棄的一個原因。

最後一句:

無論是報考醫學專業的考生多或者是少,這都是正常現象,我覺得廣大家長和學生一定要理性面對這件事情一定要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來決定報考什麼樣的專業不要頭腦發熱一時衝動否則後患無窮。


宇宙最好老師


首先我先說這一次的疫情不僅僅只是一場病毒那麼簡單,這是對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更是對人性的一場較量,甚至是國與國之間的博弈。

新冠肺炎是對全人類的一場挑戰,對於想考醫學類的考生更是一場考驗,經過這場戰役,會過濾出一些沒勇氣擔當的,但也會挑選出更勇敢更愛國的學子,一個真正愛國的中兒女不會因為這場疫情而不去考醫學,反而引起學子們的雄心鬥志。

另外我還想說,在醫學領域的各個部門的人員,希望政府部門給於他'她們更多的支持和關懷,正是因為有了她'他們,在我們面對毫無徵兆的災難病毒面前,她'他們挻身而出,一次次擋在我們的前面,那種視死如歸的精神可歌可泣。

所以我說這次疫情對想考醫學類的考生是一種思想的提升,能夠考醫學類的學必定是我中華的優秀兒女,何懼之有?


生命因你更精彩


我個人認為:從這次疫情來看,會引起家長和考生對報考醫生職業的關注,關注的是醫學臨床醫學專業。 第一,通過疫情的考驗,提高了醫生的職業價值,使學醫更具現實意義。

第一,醫生的職業價值不僅體現在救死扶傷方面,更體現在這個職業是否能獲得大從的尊重。這次新冠狀病毒疫情來勢洶洶,部分地區的醫院醫生數量明顯不足,同時也考驗出了醫生的綜合素質並不高。面對疫情,國家一定會對培養醫生的現行體制進行深刻反思,不僅要加強學科建設,更重要的是醫學專業的培養模式定會有新變化,這變化就是朝著高精尖方面發展。相信很多學子一定能看到這些積極的變化,既而選擇報考醫學。

第二,從近十多年來報考醫學專業的考生數量變化,能看出今年會大幅增長。

《中國教育統計年鑑》統計了2006年至2016年近10年的醫學院校本科招生人數以及畢業人數。2006年醫學本科招生人數155242人,畢業人數107020人;到了2016年,醫學本科招生人數則多達至232452人,畢業人數也增加到了208905人。從這些數據中能看出,在疫情之後,會讓很多報考的學子把目光投向醫學專業,自然今年報考的人數會有一個很大的提高。

第三,一場疫情會淨化人心,完善對醫生的職業保護法理機制,讓從業者無憂。

近幾年,醫患關係日趨複雜,這就是使很多想報考醫學專業的學子不得不考慮一個現實,學醫是否有足夠的心理安全感。通過這場突出其來的疫情,再結合2003年的非典疫情,相信疫情會進一步重新審視醫生的社會職業地位,當人們普遍開始尊重醫生職業時,再加上國家定會對醫生的職業保護法理機制進一步完善,才能夠讓從業者無憂,得到更好的尊重。鑑於這些因素皆對從醫有利,相信今年報考醫學專業的人數會增加!


丹尼小豬影視作品


新冠肺炎疫情對於今後高考考生報考醫學類專業基本上沒有多大影響。雖然現階段醫學類專業一直是熱門專業,但醫學熱門專業中僅僅是涉及到臨床醫學、口腔醫學等專業的選擇,但考生選擇專業的主要依據是根據就業形勢進行理性選擇,並沒有從過多的角度出發,拓展性的考慮。

新冠肺炎病毒感染的爆發是突然的,要攻克病毒,研發病毒感染機理,主要依靠國家醫學研究院等機構的醫學科研人員和團隊;要進行病毒醫治需要廣大醫院醫生和護理人員第一線進行全面診療、救治、護理、預防。



醫學類高校數量眾多,而且大多數醫學類(醫藥類)高校並非研究型醫學類高校,大多數醫學類院校最主要的是培養具備醫學基本相關專業知識體系的醫療專業人員,但由於各方面綜合因素,醫學類部分專業畢業生就業率形勢不容樂觀。特別是一些專業,例如中西醫結合、中藥學等專業,就業狀況並不是十分良好。

目前爆發的疫情,具有突發性和傳播速度、傳播範圍廣和快等特點,讓人們措手不及,特別是武漢疫情最為嚴重的患者集中區域,突然會顯得醫療衛生設施不全,醫務人員數量不足,專業護理人員數量嚴重短缺,醫療器械不足等情況,其它各省份也是這種情況,特別是醫護人員數量短缺最為嚴重。但這只是暫時的,等待病毒疫情被攻克,疫情防控措施得力,眾多的患者被治癒,疫情徹底解決,一切又會恢復如初,剩下的只有進行全面的疫情鞏固和繼續宣傳預防。



也許2020年高考志願填報之時,此次疫情事件會對於部分考生高考志願填報之時對於醫學類個別專業的選擇會產生一定的導向作用,例如護理專業。

護理專業本來就是一種不瘟不火,護理專業的就業率和就業形勢一種比較良好,經過這次疫情防控和疫情救治過程中呈現的狀況來看,醫療護理人員短缺是最為直接的。又因為護理專業的錄取分數線比較多,而且護理專業有本科和專科層次的專業,因此也許報考考生人數在原來的基礎上會有所增加。



時光匆匆微微甜


學醫和從事醫療工作太辛苦了,是值得每個人尊重的人。人都是自私的,我有一兒一女,不希望女兒學醫,不管是女護士還是女醫生,都要導晚班,對於女孩子真的是太辛苦了,但如果她喜歡這個職業,並能從工作中得到快樂就另當別論了。但我特別希望兒子長大後能夠成為一名醫生,救死扶傷,能夠把患者從死亡線上拉回來,多麼神聖和值得自豪的事情,人生也更有意義,而且男孩子辛苦一點也沒什麼。總之如果我的孩子是發自內心的喜歡醫學,願意為醫療事業奉獻一生,我還是會支持他們。


林林和燊燊


學醫的,說說個人觀點吧,其實還是要看個人的喜好,如果孩子本身對生物,化學就不感興趣,那就不要報,如果喜歡這兩個科而且屬於比較有人際交往能力的建議報考,如果只是喜歡這兩個科目但是不喜歡應酬的建議報考相關基礎科研專業,如果雖然這兩個課很好也很有能力,但是對其他科目更加感興趣,建議報考其他。專業報考上,只有感興趣才能讓你走得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