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野釣,什麼餌料配方好?

智鍋zhiguo


您的問題我來答,我是小魚大亮,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河流野釣的魅力在於未知性,你永遠猜不到的下一竿所釣的魚種與大小。進入四月份後升溫明顯,所有的魚種都開始進食,小魚開始鬧窩。此時再使用蚯蚓、紅蟲之類的活餌,浮漂就會來回的上頂、斜拉、黑漂,猶如“跳舞”。選擇一款可搓可拉的商品餌既可減少小魚的干擾,又可留窩誘魚,一舉兩得。我也是個痴迷河釣的釣魚人,雖然家鄉的河裡資源不是太好,但咱去釣首先空不了軍,再者咱一般還都比周圍的釣友釣的好。我將最近常用的配方寫出來供您參考一下

配方1:

30%野戰藍鯽+50%九一八野戰腥版+20%速攻2號

老三樣經典配方非常廣譜,鯽鯉草鯿通殺。這個比例腥味重,誘魚迅速,留魚持久

在不鬧小雜魚的情況下,我多用於垂釣個體在3兩左右的鯽魚。

配方2:

50%九一八野戰篇+30%九一八野戰腥版+20%速攻2號

這個配方味道香腥,味道不像配方1那麼的濃重。在鬧小魚的情況下或對大個體膽子小吃食謹慎的魚效果明顯,我多用於垂釣半斤以上板鯽和鯉魚。

配方3:

40%4號鯽+30%6號鯽+30%藻元素

這個配方我是在這個季節野釣鯉魚用,用大量的藻腥代替蝦腥能明顯的減少小雜魚鬧窩,藻元素也是野生鯉魚特別愛吃的一種餌料。

有的釣友也可能說:“小魚大亮你說的配方怎麼好怎麼好,廠家直接生產這樣的不就可以了還用你寫配方?”為什麼會有配方的出現,為什麼每款餌料要有一定的比例,這是根據魚情和水情的不同隨時變化的。沒有一款餌料可以獨步江湖,只有釣魚人靈活運用才能傲視群雄。

以上就是我最近釣魚常用的配方,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最後,祝天下釣友2020大鯽大鯉,魚獲多多。


小魚大亮


野河的魚口沒那麼刁,一般的商品餌都能上魚。關鍵是窩料效果要好能誘魚能留魚,餌料品牌很多平常好用的(華氏的4+6)、藍鯽+速攻+918大野戰、伏鯽+黃金鯽魚套餐、冬釣鯽+鯽魚套餐+超誘這些餌料都是表現不錯!




梅西阿建


戶外野釣,餌料作為垂釣過程中直接與魚接觸的環節,重要性不言而喻,也是釣魚人投入精力最多的部分。但魚的食性偏好並非固定不變的,而是時刻變化、調整的,因此延伸出各位用餌問題。回到釣友的問題“河流野釣,用什麼餌料配方好”為更全面、更細緻地回答這個問題,筆者結合野釣經驗,從以下幾個方面分別展開,具體如下。

1、河流野釣,影響魚食性(餌料)偏好的幾個重要因素

2、河流野釣,如何巧選餌料

河流野釣,影響魚食性(餌料)偏好的幾個重要因素

前文提到,影響魚食性偏好的因素眾多,但野釣環境中常見且起到主要作用的並不算多,具體如下。首先是水溫因素。冬季水溫低時,魚的活性低,需要強刺激的味型餌料刺激魚的攝食神經,與其他味型相比,腥味通常扮演這一角色,這也是為何大部分淡水魚,在冷冬喜歡腥味食物的原因;夏季則不同,水溫提升,魚的活性提高,另外水中的浮游生物、小蟲、植物碎屑豐富,食物相對豐富,此時魚更偏好香、甜、谷香等味型食物。其次是魚的個體大小也是影響魚食性的關鍵,野釣經驗豐富的釣友清楚,釣釣魚與小魚在用餌方面差異明顯。最後像魚生活在水體環境的區別,也是影響魚食性的重要因素,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魚”並非沒有道理。

河流野釣,如何巧選餌料

前文介紹了影響野釣選餌、用餌的幾個重要因素,那麼如果具體到具體環境如何選餌、用餌呢?具體如小。

1、根據季節(水溫)變化,選餌、用餌

同一目標魚,在同一水域,不同季節、水溫下,反應出的活性狀態不同,甚至差異顯著。與之相關的魚食性偏好,也不斷變化。

比如冬季、早春時段:這三個時間段水溫低,像北方河南、河北等地,直至驚蟄時分,水溫絕大部分時間維持在0-10℃,魚的活性、攝食慾望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像鯉魚、鯽魚、鯿魚等雜食性魚,對其他味型餌料幾乎毫無興趣,但腥味、含高蛋白的餌料或葷餌卻受它們的偏愛,原因正是前文所說的腥味能激發它們的攝食慾望。值得注意的是,商品餌料儘量蓬鬆、霧化好,提高餌料適口性,便於輕口魚的吸食;如果用蚯蚓、紅蟲,儘量保持它們的活性,利用蠕動的特點,刺激魚的視覺,激發捕食慾望。

比如晚春、夏季時段:這個時間段,水溫高,野外水域綠色枝葉、小蟲、瓜果多,加之魚活性高,儘管攝食迅猛,但對味型比較挑剔。像上文提到的鯽魚,此時更偏好香腥或奶香餌料;鯉魚對穀物類食,比如嫩玉米、麝香味玉米或者發酵小麥等興趣大增。這與冬季用餌有顯著差異。

2、根據魚種類、大小,選餌、用餌

上文稍有涉及,同一魚種,個體間的差異,對食物偏好也有不同。當然如果是兩種魚,那差距更明顯。

比如大小鯽魚的用餌:大小鯽魚在攝食器官成熟度、完善度是有差異的,並且對食物的興奮度也不同。通常小鯽魚多喜歡或腥或香氣味突出、濃郁的食物,但大鯽魚在不同,對味型的偏好是逐漸變淡的,像一些穀物類的食物,比如嫩玉米、發酵小麥也是能接受的。有經驗的釣友,如果遇到小鯽魚鬧窩,將餌料替換成小麥,起到很好過濾小鯽魚的效果。

比如魚種顯著差異下的用餌:鯽魚、鯉魚屬於雜食性魚,對肉食餌料能接受,但不強烈。像黑魚、鯰魚等喜歡攝食肉食,像雞肝、鴨腸、大黑蚯蚓、螺肉等都是垂釣它們的上佳餌料。通常這種餌料現制現用,也需要肉食窩料提前打窩誘魚,這樣魚情會更好些。

3、特殊水域下的選餌、用餌

魚的食性偏好受到水體環境的顯著影響,因此對這些特殊水域的用餌選擇,需要結合具體環境而定。

比如肥水塘:肥水塘的特點是腐殖質較多,像植物根莖、藻類微生物、小蟲等也不少。活躍在這裡的魚不缺少食物,一般個頭肥大,呈焦黃或淡黑色,因長期攝食味型較重的食物,總有換個口味的衝動。像味型偏淡或本味餌料很容易引起魚的興趣,如果再結合傳統釣法的逗釣,上魚頻率提升明顯。

比如瘦水塘:瘦水塘水質清澈,水體中含有的食物包括微生物都很少,棲息在這裡的魚,通常體型偏瘦,飢腸轆轆,像氣味濃郁、突出的餌料,對魚的吸引力極大。筆者曾多次遇到這種瘦水塘,有時稍微撒幾把窩料,香腥餌料入水,不一會就有鯽魚上鉤,甚至能連竿。

比如特定環境下的用餌:如果一片水域,四周都是麥田,那麼生活在這裡的魚群,很可能對穀物類食物更感興趣。這就是因為長期接觸、攝食,被風或流水衝擊下來穀物的原因。所以可嘗試有谷香味的餌料,或者鉤刺發酵後的穀物,常有不錯的效果。

寫在後面

本文首先介紹了引起魚食性偏好變化、調整的因素,接著對野釣環境下,如何選餌、用餌做了描述。但野外垂釣,選餌、用餌僅僅是垂釣過程中的一個環節,像浮漂調釣、釣點選擇、線組搭配等同樣重要,只有將各個環節都有所兼顧,相信會有不錯的漁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