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潤武鋼總醫院呼吸科主任李欣:對新冠肺炎的認識


抗疫一線 | 華潤武鋼總醫院呼吸科主任李欣:對於“新冠肺炎”的認識

原標題 抗疫一線 | 2019年12月26日,我收治了第一例新冠病毒感染病人

2020年02月07日


“現在提起這第一例病人,我確實很驚訝,因為從他身上一點看不出人傳人的情況,他在來我們醫院之前,他就已經開始發燒了,當時我們全程沒有想到這是感染性、傳染性的疾病。”

抗疫一線 | 華潤武鋼總醫院呼吸科主任李欣:對新冠肺炎的認識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圖片:2020年1月31日上午,華潤武鋼總醫院呼吸科主任李欣在總醫院呼吸科病房查房中

華潤武鋼總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李欣舉起了手中的CT影像學片子,甚為驚訝:“肺部情況怎麼這麼嚴重。”

這一天,是2019年12月26日。

此刻,距離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鍾南山公開表示新型冠狀病毒存在人傳人現象,還有25天。

李欣完全不曾想過,她面前這例來自華南海鮮市場的病人感染的病毒,會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後,讓人聞之色變。

彼時的李欣,還不曾想通,為何這名病人在自行去社區門診求醫的過程中,治療了數天,體溫依然沒有明顯下降。

很快,她接到了地方衛健委的電話。

他去過華南海鮮市場,當時並未人傳人

經濟觀察報:您收治的第一例病人的情況是什麼樣的,可否做一個疫情時間線的回溯?

李欣:當時真的是蠻意外的,我記得2019年12月26日,收了一個病人,我的醫生給我看了CT影像學的片子,確實肺部看起來很重。病人此前因為發燒,已經治療了好幾天,體溫都沒有很明顯的下降,我們也挺納悶,畢竟他還蠻年輕的,才四十多歲,不至於恢復這麼慢。

大概過了幾天後,我們就接到了衛健委的電話,當時還沒有直接說與華南海鮮市場有關,只是說有與華南海鮮市場存在相關性的這樣一種病毒性肺炎,就這樣告訴我們,是不明原因的。

我們就問這個病人的活動軌跡,結果他真的和華南海鮮市場有過聯繫,他家開了一個餐館,他去海鮮市場進過貨。這就是我們接觸到的第一個病例。

經濟觀察報:

您收治的這例病人,是否感染過醫護人員,是否出現過人傳人的現象?

李欣:現在提起這第一例病人,我確實很驚訝,因為從他身上一點看不出人傳人的情況,他在來我們醫院之前,他就已經開始發燒了,他就只覺得可能是感冒,在門診吃過感冒藥,又打過針,但是體溫下不來,不停反覆。

於是他又做了一個CT,發現有影像學的改變,肺情況好重,就收入院了,當時我們全程沒有想到這是感染性、傳染性的疾病,他的家人,包括他的愛人和父母,都和他待在一起,在他住院期間,都有看護他、照顧他,我們的醫護人員也在接觸他,包括他在我們醫院住的3人間病房中的其他兩位病人,這麼多人都接觸過他,但是這些人都沒有被感染。我可以這樣說。

經濟觀察報:您剛才說接到衛健委電話,除了衛健委的介入,當時還歷經了哪些環節,哪些討論?疫情預警上的明顯變化,從哪個時間節點開始?

李欣:具體時間節點我不記得了,這個病人是12月26號入院的,在我們這住了有一週,便轉到定點醫院去了,當時的疫情情況逐漸變得明朗,因為開始發現越來越多和華南海鮮市場有關的病人,社會上開始傳得很厲害,說可能是SARS重新出現,他家人也很緊張,要轉到定點醫院,所以我們就幫忙聯繫了武漢金銀潭醫院,轉過去了。

抗疫一線 | 華潤武鋼總醫院呼吸科主任李欣:對新冠肺炎的認識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2020年1月31日的上午,華潤武鋼總醫院呼吸科主任李欣在總醫院呼吸科病房查房中

經濟觀察報:從疫情發生開始,直到今天是2020年2月5號,您一直在華潤武鋼總醫院?

李欣:對。

經濟觀察報:後續病人怎麼治療的?去向方便透露嗎?

李欣:遇到這例病人後,我們請了同濟呼吸科教授過來會診,教授考慮肺部影像學的情況後,當時認為可能還是屬於病毒性肺炎,便讓我們按照病毒性肺炎來治療。當時疫情的確是剛開始,加上華南海鮮市場的地理位置,和我們不是一個區,離我們的區域比較遠,我們接到的消息相對也就比較晚,不是那麼確切。

後來知道更多的疫情信息後,對病人馬上採取了隔離措施,又和衛健委進行溝通,後來轉到武漢定點醫院,金銀潭醫院去了。然後大概過了十幾天,病人痊癒出院了,是從金銀潭醫院出院的。

經濟觀察報:這例病人在您這例裡,當時採用了什麼治療方法?用了什麼藥物?

李欣:就是用的一般的平時常規藥物,抗感染的抗生素,再就是抗病毒的一些普通的藥,然後也用了一點糖皮質激素,希望能夠減少他肺部的滲出,因為他肺部滲出的面積挺大的。

經濟觀察報:和非典時期用的糖皮質激素相同嗎?

李欣:應該是一種,但是我們用的劑量比較小。非典時候用的大劑量,大概是500毫克,幾百毫克那樣,我們用的量比較小,大概是40毫克。

抗疫新藥還需更多臨床觀察

經濟觀察報:除了您剛才說的,治療過程中用過的常規藥物,根據您瞭解的最新疫情研究情況,您關注的特效藥包括?比如瑞德西韋、抗艾滋藥物等,您的專業分析和評價是?

李欣:以抗艾滋病的藥物為例,艾滋病本身也是一種病毒,和新冠病毒有一些同源性,都是RNA病毒,所以會把抗艾滋病毒的藥物拿出來用。不過,畢竟藥物拿出來用的時間還不是很長,本身你想艾滋病就不是那麼廣泛的病,至少我們臨床用得比較少,這個藥物的療效到底有多麼好,還缺少比較成熟的臨床觀察的評價。

再就是用了以後,對病人後續的肝腎功能影響是多大,也還需要觀察。我記得當年非典時候,糖皮質激素用得比較多,為什麼用那麼多,肯定是為了救命,能夠救一大批病人的命,才用。不過用了後續觀察發現,不少人出現股骨頭壞死,甚至出現別的什麼病。

所以說,這些藥物還要一個比較長遠的觀察,才能確定到底有沒有療效和副作用,從現在正在使用的藥物來看,時間比較短,而且受眾也不太多。

經濟觀察報:那瑞德西韋呢?2月2日,中日友好醫院發佈公告稱中日友好醫院在武漢疫區牽頭開展瑞德西韋(Remdesivir)治療2019-nCoV新型冠狀病毒臨床研究,三期臨床會由中日友好醫院曹彬教授牽頭,預計4月27日結束。從您專業臨床醫生的角度看,這會不會成為首個特效藥?您的預判是什麼樣的?

李欣:這個我還真不清楚,我這裡沒用過這個藥,我也沒有參加臨床研究,所以沒有接觸。我給不了你要的判斷。

經濟觀察報:有消息說,武漢當地的醫院,有時候只收重症病人,不收輕症病人?是這樣嗎?

李欣:那是在疫情早期,也就是2019年12月底到2020年元月初,還沒有敲定定點醫院時候的一種說法。以我這邊為例,基本上,畢竟我是在住院部,病情比較重的才會來住院,比較輕的去門診治療,所以我接觸到的多是重症病人。

後來政府設立定點醫院後,相關病人就被安排去定點醫院救治,我們這邊就相對沒有那麼一床難求了。

經濟觀察報:現在的床位和病人情況是什麼樣的?

李欣:現在我們是兩個病區,當然,我們也有發熱門診,現在門診也有核酸檢測,如果出現陽性的結果,還是要去政府要求的定點醫院。如果是疑似病例,我們會收進來治療,重複再查核酸檢測,萬一有需要會再轉到定點醫院。

經濟觀察報:從您接診新冠病毒病患以來,在您的醫院,治癒率和死亡率方面,有沒有一個數據上的匡算?

李欣:我們醫院不是定點醫院,所以我們首先接診的都是叫做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根據肺部影像學看的一些情況,病人出現發燒等症狀的,我們就收進來,然後再對他進行病原學的檢查,檢查出來是陽性後,就會轉到定點醫院去治療。

所以有一部分病人轉到了定點醫院,還有一部分病人轉到了武鋼二醫院,那裡也是定點醫院。

這和非典那個時候還有所不同,我們武漢不是重點疫區,但是當時從新聞、報紙上了解到,北京,包括香港,出現過搶救某一個非典重症患者之後,搶救他的醫生護士很快就得病,而且醫生護士中有為此而犧牲的。

但是現在的情況,以我一直在武漢的情況來看,我們救治這些病人的過程中,醫務人員不是說沒有中招的,但沒有非典時候那麼嚇人,也沒有說中招後進很快進入重症,要搶救才能活過來,如果不搶救就去世的情況,好像沒有。

當然,可能我們醫院不是定點醫院,重症病人沒有那麼多。這些因素都要考慮在內。

從我們醫院轉出去的病人中,我聽說有去世的,也有現在還在治療的,最終結局和詳細數據,我沒有繼續去考證。我們現在也很忙,病人從我們這裡轉出去以後,沒有更多時間進行回訪。

經濟觀察報:您收治的新冠病毒的患者一共有過多少例?您現在這裡的重症病人又有多少例?

李欣:我們前後確診的幾個病例,按照要求都轉出去了,轉到了定點醫院。我這裡現在用呼吸機的重症病例有五六個。

CT不可代替核酸檢測作為診斷標準

經濟觀察報:向您求教下,CT可否代替核酸檢測,作為診斷標準?為什麼?

李欣:我個人認為不能。

經濟觀察報

:為什麼?

李欣:因為CT能夠診斷的,充其量只是病毒性肺炎,病毒性肺炎有他的影像性特徵。但是病毒性肺炎還分很多種病毒,並不只有新型冠狀病毒。所以這怎麼能夠替代核酸檢測?

打個比方,我不能說根據CT,看到這是病毒性肺炎,那就肯定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吧?因為病毒還有好多種。包括我們現在看到,甲流、禽流感等,這些的肺部影像學改變是類似的。

我的意思是,病毒性肺炎是一大類,CT可以篩查出來,只能這樣說。但是它代替不了核酸檢測,也不能確定到底是哪一種病毒。

經濟觀察報:CT提高確診案例的甄別效率?我這樣理解可以嗎?

李欣:能夠甄別你是否是病毒性肺炎,但是不能確定你是否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經濟觀察報:您對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的研發和攻關,有什麼建言?

李欣:以流感疫苗為例,我會建議有慢性疾病的人、疾病抵抗力比較差的病人去注射。但是這種新冠病毒,我們目前還不知道它是否會每年都捲土重來。

我不知道當年的非典是否研究出疫苗,然後動員所有人打呢?我對這個印象不深了,當年非典疫情很嚴重,死亡率比這個高,但是也沒有聽說研究了疫苗,每年都讓人打。

不知道有沒有這個必要,對於這個病情,今年剛剛有,是否以後每年都會有,還是怎樣,需要再觀察。

經濟觀察報: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是否會成為季節性病症,以後有捲土重來的可能性嗎?

李欣:我不確定。不過你看非典當時席捲了好多地方,不光是國內,國外也有病例,但也就那一年,後來並沒有捲土重來。沒有人能預測。

經濟觀察報:對於新型冠狀病毒,臨床診治過程中,您的隱憂和困惑還有哪些?

李欣:我先明確一點,按照規定,確診的病例都轉出去了,在定點醫院的治療有哪些難點,我不確定。

我只針對我這裡的疑似病例來說,有時候我把體溫什麼都控制挺好的,但是病人呼吸功能的影響比較難以糾正。

因為病毒性肺炎,有時候病人只能躺到床上不動,起來上個廁所就喘得不行,有時候在肺部的損傷面積比較大的話,病人就會出現呼吸衰竭的早期症狀,嚴重的時候我們也有上呼吸機。

總體來說,這次病毒感染後,肺功能恢復可能有很長的病程,對於病人的後期恢復,這的確是一個難題。

拐點最晚在春季末到來

經濟觀察報:身為此次抗疫一線的醫生,您有過哪些隱憂和無奈?

李欣:因為現在疫情還沒有得到控制,所以確實還是有一些無奈的。一開始,病人源源不斷在過來,我們很心驚,從來沒遇到過這麼多相同的病症和病情,真的很心驚,確實覺得很心驚,畢竟資源有限,床位緊張,看病排隊時間長,特別是有些病情可能很重,我們不能那麼及時給所有重病人看,病人全都在跟前,他說他重病,但是稍微輕一點的病人說,我是先來的,醫生確實有一些無奈,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我現在的想法,也是想對武漢的同行說的話是,首先要保存實力,我們要做好自我防護,醫護人員不要減員,堅持就是勝利。

疫情有季節性的,冬季最多到春季末,我覺得就會自然逐漸減退了,隨著氣溫的升高,怎麼也不會到夏季,甚至持續全年。醫護人員如果能保存實力,堅持到底的話,這場戰役是能夠打下來的。

經濟觀察報:我能理解為這是拐點嗎?

李欣:對,我覺得應該是這樣。拿非典來舉例,非典期間,我當時也在發熱門診,一直持續到夏天,當時挺熱,那個時候我還穿著隔離服,和現在的隔離服不一樣,那時候是厚厚的帆布隔離服,我每天熱得一身汗,那個時候已經沒有多少病人了,雖然發熱門診還在。

經濟觀察報:這次的新冠病毒和當年非典,從您的感受來說,防控上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李欣

:非典,當時我覺得和武漢有一點遠的,因為武漢當時也就確診了幾個例子,不像現在說,有那麼幾個例子,很快擴散開了。

非典病例傳到武漢時,已經是疫情的末期,沒有對人造成這麼大的恐慌,現在這一輪,確實病例數相對較多。還有非典時候北京等城市如何做防護,以及防控措施如何,我並沒有特別切身的感受,而且一晃這麼多年了這麼多年過去了,記憶比較模糊,一晃這麼多年了。

不建議自行隔離

經濟觀察報:現階段的防控重點在於哪些方面?如何防止疫情進一步蔓延?

李欣:我覺得最要關注的,是怎麼樣能減少傳播。以家庭傳播為例,一個人得,很恨不得一家好幾個人都得,有些人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怎麼得的,覺得自己哪都沒去,怎麼就得了新冠肺炎。

經濟觀察報:也就是說家庭防控是目前防控的重點之一?除了家庭防控,其他方面呢?

李欣:說實話,我也覺得這個挺困難的,到底採取什麼樣的措施。還有我是臨床醫生,每天就曉得病人那些事情,對於這一點,想得比較少。不過確實防控已經是迫在眉睫了,如果防控做得不好,病人只會越來越多,但是到底要採取什麼樣好的措施,讓大家都能接受,並且很容易遵守。這個還是要好好研究下。

我分享一個病例。我們這裡住著一位90歲左右的病人,平時基本上都是在醫院度過的,他的女兒照顧他。

後來他的女兒老公得了肺炎,在我們武漢的一個定點醫院治療,他女兒探望過自己老公後,又過來探望自己爸爸,結果這位90歲左右的病人,就得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值得注意的是,他女兒啥事都沒有。

這位病人的女兒,根本沒發病,現在還是經常給他買營養品,一點事沒有。只是這位病人年紀大,抵抗力比較差,雖然他女兒是個健康人,可能帶毒攜帶病毒,就把他感染了。

這起病例中的傳播途徑,確實很值得關注。

經濟觀察報:所以從這點上來看,您不會建議自行隔離。這可能導致一家人都感染?

李欣:是的,可能一些人抵抗力很好,自己不發病,但是你身邊的那個人抵抗力比較差,他就可能被感染。

經濟觀察報:您每天工作多久,如何保證自身的安全?每天都會回家嗎?您是如何保護自己家人的?

李欣:我上長白班,早上7點半到醫院,到晚上7、8點左右全部搞完,每天平均工作12小時。我這不算什麼,醫院倒班的同事比我更加辛苦。這段期間,我們醫護人員都統一住在酒店,為了保護自己的家人。

經濟觀察報:從您醫院臨床的情況看,最近接診的病人數量有何變化,工作負擔是否在加重?

李欣:嚴謹地說,我們醫院還不是政府規定的定點醫院,所以從我們醫院,看不出整體疫情的全部走勢。

剛開始我們這裡的病患很多,只要是呼吸科的疾病,都會來我們這邊,以及住院。

後來隨著病情發展,政府規定了一些定點醫院之後,病毒性肺炎病人便去指定定點醫院就診,這時候,我們的病患就出現了明顯的減少。

現在病人全部都去那些定點醫院,病人非常多,有的排隊好幾個小時都看不上,畢竟都集中在那邊,我們這裡的病人比疫情初期要少一些。

所以從我們這裡你不能看出這次疫情的整體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