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房遍地開花說明了什麼問題?

白眉鷹派


說明了第一開藥房賣藥很賺錢,買藥吃的人越來越多,市場需求大!

第二,更多的人不注重保健,以為吃藥可以延年益壽,而且還是亂吃藥,這是意識的問題

第三,中國即將進入老齡化社會,各種老年病慢性病高發,藥物給人的感覺是可以治病的,殊不知有些症狀較輕的患者根本不需要藥物,例如一些普通感冒,更多的人不關注藥物帶來的副作用!


大健康自媒體張明偉


說個我親身經歷吧:由於年輕時工作原因,在單位跑長途車,飢一頓飽一頓,最後落個胃病,時不時的給我來一下。有種胃藥對我很管用,所以常備。前段時間藥完了,再去買,價錢整整翻了一倍多,漲幅達120%。就是這種藥,同名不同廠家,數量一樣。最便宜買過一塊二毛錢的,最貴的買過二十六塊錢的,看看有多大的差價?老家小區不遠有排商鋪,數了一下共十八個門面,不同公司開的藥店就有七家,其中一家公司有兩個分開的門店。如果藥店不是暴利,商家會開那麼多店嗎?

再說一件親歷事情:母親年事己高,身體有病,離不開一種常用藥。一次我買了十盒常用藥及其他藥。當售貨員給我開票時,我順口和小姑娘開了個玩笑:我買這麼多藥,給我優惠多少?小姑娘猶豫了一下說:這十盒藥,每盒給你優惠五毛。我直接暈了!藥店的藥還能搞價?大部分人買藥,都不搞價,我也從沒搞過價,這次真長見識了。我一聽有門,就說叫你們店長來,我來和她說。店長來了,說了半天,店長給這十盒藥,每盒降一塊錢。我還不死心,我對店長說:這藥是常用藥,以後就在你家買了,我謝謝你給我的優恵,但你這個藥現在給我的價,比在哪哪的還貴,我隨便報了個地方,蒙她了一下。說:你給經理打個電話,問問我報的這個價能拿不?磨了店長一會,她撥了一個電話,經過請示,最後每盒藥優惠了兩塊錢。光這十盒藥,就省了二十塊錢。這真的是顛覆了我對世界的認知!

此後我不論在哪個藥店買藥,如法炮製。最誇張的是,一次給母親買了五盒藥,標價三十六,最後三十一拿下,每盒竟了省五塊錢。由此可見,藥房是多麼賺錢!

提醒各位朋友,如果是周圍有多家藥店,多問幾家。同一種藥,每家的藥價不一樣。上面所說的七家藥店,同一種藥,有的價差在一兩塊左右,多的差三四塊錢。再一個,有個醫界的朋友告訴我,中藥有產地之分,功效不一。西藥同一種藥,哪個便宜買哪個,因為配方成份基本上是一樣的。他說的也不一定對,自己定奪。還有,同一種藥,數量不一樣,現在手機都帶有計算器,算一下,平均每粒多錢。我親歷,某種藥有七粒裝十粒裝,看似七粒裝價便宜,算下來十粒裝比七粒裝每粒省兩毛多。家中有老人常用藥的,冤枉錢真不敢算。買藥多跑幾家藥店,省下的可全是真金白銀!當然沒病更好!

祝大家都平安健康!


渭河飛雁


個人認為主要是管得不嚴,錢也好賺。說一點個人看法,我住的地方12.3分鐘的路程,路兩邊的藥店就7個,小區裡面還有。附近的小區新開發的多,入住率也一般。這麼多藥店,不排除有自己家有房子的,但是肯定有租房子的,這房租,人工,水電費……要是不賺錢,早不幹了。


天天一胡胡一天


親身經歷,社區旁一挺大的銀行,有時有些業務經常跑跑,一次剛去過沒多久,再次去居然關門撤點了,正在裝潢,一看改成一家藥店了,周圍已經有三四家藥店,還開還能生存,說明藥店的利潤絕對比銀行高,估計全國都一樣,其他行業都難以為繼,藥店雨後春筍


潯陽江頭尋江頭


確實,藥店在實體商鋪中的比例越來越高了。換一種說法:藥店在實體店中很少看到有倒閉的,反而經常看到新開的。

綜合分析一下,有如下幾個原因:

1、早期國家對醫藥政策的開放,允許個體在一定的條件下經營一定類別的醫藥產品。這是第一波藥店的紅利。

2、初期對藥店的經營的類目等有比較嚴格的規定。後來逐步開放,特別重要的一點是允許在醫院看病的病人,在取得藥方後去藥店買藥。這是第二波紅利。

3、在電子商務的這一波衝擊大潮中。藥品是不允許網上銷售的類別。直到目前為止,都沒有明確的信號要開放藥品的網上銷售。

4、大部分的藥品都有嚴格的標準,嚴格的用法,用量。甚至要專人指導,不可兒戲。藥店也配備了專業的執業證書人員,這樣買藥的人更放心。

5、國人的保健意識漸濃,願意在身體上花錢,也花得起錢。人們購買保健品通常的渠道也是自己信賴的藥店。

6、無論是藥品還是保健品價格成本都不透明。利潤很高,有的甚至暴利。有利可圖,投資者,投機者都想分一杯羹,不是嗎?



天下事深圳情


藥店遍體開花說明了什麼問題呢?首先說明開藥店有利可圖,而且利潤不菲。在當前高房租下,實體店紛紛倒閉,藥店還能一枝獨秀,呈現出畸形的繁榮,背後一定是有原因的。平時我們看藥店,幾近門可羅雀,鮮有人來,為什麼還能經營下去呢,光顧藥店的都是些什麼人呢?以本人觀察兩大類人,即有醫保的人和沒有醫保的農民工。①有醫保的人去藥店主要購買保健品,非處方類藥品,藥店開的是藥品名,賣的是保健品,這類人往往是大手筆購買,反正是刷醫保卡不付現金,藥店利潤豐厚,這類人是主顧客。②其次是沒有醫保的農民工,這類人群由於經濟拮据,異地不能報銷,醫院過度檢查,頭痛腦熱,小病小災往往去藥店買藥自行解決,既快捷又能省下一點錢。本人見過有醫保的人從醫院取藥再低價賣給藥店,雙雙賺錢。以上就是藥店遍地開花的主要原因


酷炫寶貝6


我也來說幾句。

現在大街小巷真是藥店比比皆是,可謂五步一“哨”,十步一“崗”如雨後春筍般地開放。

在各種經營不得力狀況下,藥店卻強勢而上,試想無有利益,怕不會起早吧?!

到處是藥店的確方便了大眾,培養了依懶性的“保健意識”;更有“電話叫,藥送到”的商業策略和廣告語,加上兌換積分領禮品的推波助瀾。使我們的藥店業蒸蒸日上?好不厲害。

與之相比的是書店在萎縮在掙扎,鮮有人去光顧,更別提看書學習了。

社會在進步,各種養生專家在灌輸,保健醫生在坐診,免費檢查都以相當理由使“患者”相信藥和醫的神奇?而放棄了人自身的調節能力。這難道這不是一種無知和悲哀嗎?

再說藥店能遍地開花,如若不允許怕也不會這麼擴張吧。凡事不能僅看一個面,就像豐富的菜品供應一樣,如何監管菜蔬的安全性才是要做好的大問題!

藥店多了未必是好事,大眾又缺乏相應的醫學知識,人云亦云,為了健康那是捨得下本錢的。與我們過去的理念相比,現在真怕你不病,沒關係,可以保健一下嘛。

站在大街上舉目四望,唯藥店醒目“靚麗”,諾大一中國,“藥”食同源否?!


風清雲淡6663343995


你問的是為什麼藥房越開越多,遍地都是,我問一句:為什麼水衝式廁所,找也找不到?話說回來了,藥房的營業證是那個單位批核的,為什麼會批准怎麼多的房一張執照,開出分店有十幾家,是怎樣批出來的,一張證你收好處費有幾萬元,外邊風風雨雨很大,該論到你交待的時候了,希望你不要吃啞吧虧,早坦白比遲坦白好,請三思吧,外面反音很大,你自己決定吧!


眭海泉1


藥店遍地開花說明了什麼問題?我認為說明了以下幾點:

首先:有需求才有產能,藥店的遍地開花說明了我國經濟的的發展欣欣向榮,蒸蒸日上。經濟增長帶動消費升級。遍地藥店是消費升級的產物。

第二:說明了現階段我國的主要矛盾是經濟的快速增長和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和物質需求之間的矛盾。由於我國經濟快速發展,人們的消費需求已經從過去的吃飽穿暖變成了吃得好,吃的健康和穿的好,穿的時尚。人們對於自己的身體健康的關注度也達到了新的高度。不單單是藥房,關係到民生的每個領域都是如此,譬如住房,教育。房地產中介公司,各類教育培訓機構都是鱗次櫛比,一個接著一個。

第三:說明了市場競爭的激烈。隨著資金的不斷湧入這些民生行業,這就要求每個經營者必須樹立牢固的競爭意識和努力為顧客服務的意識,稍有懈怠,將被他人所取代。


lu05100


最近,一家叫“藥藥好”的大型電子商務網站上線。按照新的模式運作,藥價將比現有水平降低30%以上。不過“藥藥好”並非面對消費者的B2C型電商,而是面對醫院、診所、藥店等終端的B2B和O2O類網站。其實,直接面對消費者的賣藥網站,早就在淘寶上遍地開花了,銷量還挺不俗。只是,這藥能隨便買嗎?

誤區一:實體店沒得賣,才去網上買

<strong>

並不是所有店家的藥都可以買。在中國,網上售藥必須要具有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核發的《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凡是向個人消費者零售藥品的,首先應當是實體藥品零售連鎖企業,符合自建網站審批管理規定。取得在網上售藥資質的企業,都應該在自己網站的醒目位置上標註資格證書編號,供消費者查詢核實。也就是說,網上買藥,除了比價,還得看看店家的資質。

誤區二:普通快遞送貨上門也很正常

此外,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要求,送貨人應當是藥店自己的配送隊伍。藥店員工送貨上門,還可以進行面對面的藥學服務。藥品是特殊商品,儲存運輸都有專門要求,目前普通快遞公司的管理水平和條件還達不到藥品配送質量要求,快遞藥品在途風險難以管控,出現藥品質量問題難以界定責任。在這一點上,並不是所有消費者都清楚,即使是快遞送貨上門,許多人也並未覺得不妥。

誤區三:迷信海外代購

<strong>

有人代購奶粉,也有人代購國外藥品。抓住媽媽們迷信國外產品質量的心理,許多母嬰代購網店,都列出了保健品、藥品的類目。雖然價格有優勢,但灰色渠道難辨真假,做代購的也談不上什麼資質,是否正規都無法保證。

案例:星星媽媽看過很多海淘攻略後,也跟風敗了一款熱門滴鼻液,在寶寶鼻塞的時候派上了用場。“那個滴鼻液的口子太大,寶寶又一直動,沒滴到鼻子裡,流在了臉上,寶寶開始大哭,不停擦眼睛。”星星媽嚇了一大跳,擔心流到了眼睛裡,抱去醫院,被醫生嚴肅地批評了一頓。“我沒見過這藥,我們也不知道藥裡面是什麼成分、怎麼處理。藥怎麼可以亂買呢?”

好在星星的眼睛並無大礙,只是虛驚一場。不過自此之後,星星媽再也不敢網上海淘藥品了。“就算藥是真的,但萬一沒有對症用藥,出了問題,國內醫生又搞不清我們買的藥是怎麼回事,不知道怎麼處理就麻煩了。”

誤區四:奇葩藥,買個情趣

除了藥物真假難辨,網上還有許多藥店裡買不到的“奇藥”——“後悔藥”、“長生不老藥”、“絕情丹”等等,很是刺激眼球。這些藥到底是什麼?其實所謂的“長生不老藥”、“賣萌咀嚼片”、“腦殘片”等等,就是糖果或口香糖。吃了雖無大礙,但藥效肯定也是指望不上的。可就是這樣的噱頭,卻有不少人為它埋單。

有人認為花錢買塊糖,圖個樂子,甚至當做特別禮物送給朋友或另一半,也不失為一種情趣。然而,就算買塊糖,也要留個心眼,看它是否質量過關。

TIPS 網上如何買藥

一、看資質。可以通過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官方網站的“數據查詢”欄目中查詢詳細名單,核實是不是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批准的售藥網站。

二、多諮詢。網上藥店一般都配有專門的諮詢藥師,您可以通過在線諮詢專業藥師,詳細說明情況,獲取有關購藥建議。此外,對店家推薦的不熟悉的產品,應該確認是否有藥品批准文號。

三、最好不要在網上買處方藥。即使是藥師也不具備判斷病情和開處方藥的能力。而且藥品是特殊商品,各國都對處方藥銷售有嚴格管理要求,不憑當地醫師處方不能從正規渠道買到。因此,網上聲稱代購外國抗癌藥等處方藥的,其採購渠道十分可疑,藥品真假和質量毫無保證,正規網上藥店不會設立這種業務。根據地方藥監部門既往查辦案件取得的經驗,網上代購境外抗癌藥約有75%被證實是假冒藥品,輕則貽誤病情,重則造成更大傷害。因此,網上代購境外藥品是完全不可信、不可取的。

四、注意驗收。首先看藥品外觀有無破損,必須當面開包驗收。其次看產品的名稱是不是您訂購的藥品,再次看產品是不是在有效期內,最後在極寒或極熱天氣裡看藥品的送貨條件是否能保障適宜溫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