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新冠病毒氣溶膠傳播≠空氣傳播,重視但不用恐慌

專家解讀|新冠病毒氣溶膠傳播≠空氣傳播,重視但不用恐慌

氣溶膠傳播不等於空氣傳播,而對於非醫護人員而言,在實際生活中,只有達到極高數量級的閾值,部分病毒才能由黏膜進入人體。

2月8日,上海市政府舉行疫情防控新聞發佈會。發佈會上,衛生防疫專家確認,目前可以確定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傳播途徑主要為直接傳播、氣溶膠傳播和接觸傳播。

中科院地球環境研究所研究員、中科院氣溶膠化學與物理重點實驗室主任、國際氣溶膠學會秘書長曹軍驥接受科學網採訪時表示,氣溶膠是人日常說話、大笑、唱歌等過程中排出的液滴,呼吸、咳嗽、打噴嚏和大小均會產生液滴。其粒徑一般0.1毫米及以下,呼出人體後很快(1秒甚至幾十毫秒內)蒸發,形成飛沫核(粒徑幾微米),且飛沫核長期懸浮在空氣中並隨空氣遷移,其傳播距離可達數百米甚至更遠,增加了無接觸傳播的風險。

更早前的2月5日,衛健委發佈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中,關於傳播途徑在先前的“經呼吸道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是主要途徑”基礎上增加了“氣溶膠和消化道等傳播途徑尚待明確。”

在2月5日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有記者提問,為何增加了上述相關表述。國家醫療專家組成員、北京地壇醫院感染性疾病診療與研究中心首席專家李興旺表示,氣溶膠的傳播在呼吸道傳染病中是可以看到的,但是對於新型冠狀病毒有沒有氣溶膠傳播的情況,目前是不明確的。

“在糞便中查到病毒,這種腸道的傳播途徑會不會有?目前沒有更多的證據。所以診療方案中寫的是‘氣溶膠和消化道等傳播途徑目前尚待明確’。”李興旺說。而第五版診療方案對於傳播途徑的描述,也是基於對該疾病的臨床特點和發生發展特點,及時將經驗納入到方案中,以指導臨床的實踐。

“氣溶膠”這一專業的術語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頻繁出現在大眾面前。

1月21日,國家衛健委赴武漢專家組成員、北京第一醫院呼吸和危重症醫學科主任王廣發教授確診新冠肺炎。痊癒後,王廣發分析自己的發病過程,表示回京後最早的症狀是左下眼瞼的結膜炎,由此懷疑病毒先進入結膜,而後再到全身。

雖然尚未有消息明確表明王廣發教授被感染的過程,但是已有聲音猜測,眼結膜感染,很可能是飛沫傳播或氣溶膠傳播的一種形式。

近期也有多例感染者引起關注,其中寧波市一未戴口罩被感染者僅與未戴口罩的確診患者近距離駐留15秒被感染。

此前SARS、H5N1等很多病毒均被認為是能夠通過空氣或氣溶膠傳播。

2003年,香港淘大花園E座發生321人感染SARS病毒,致死42人,由於中高層居民感染風險高於底層居民,不適用隨機傳播,被認為極大可能是含SARS病毒的糞便通過排汙水管道進行的氣溶膠傳播。

既然如此,我們是否就要特別緊張,甚至陷入恐慌?

四川大學社會科學院教授李後強撰文表示,由於氣溶膠顆粒比較大,一般大於10微米,50微米以上的最多,因此一般醫用口罩(或者防範霧霾的口罩)可以阻攔這種粒子。特別小的氣溶膠粒子(半徑小於0.1微米),重量輕,主要分佈在高空(來自土壤的靠近地面),隨風飄走了,人呼吸到的可能性不大。另外,氣溶膠質點比表面能很大,又有電荷,病毒很容易被破壞,存活度不高。

而對於非醫護人員而言,在實際生活中,只有達到極高數量級的閾值,部分病毒才能由黏膜進入人體。同樣,通過氣溶膠形式懸停在衣物、皮膚的病毒,只有極微小的比例能通過手部觸摸進入眼口鼻,病毒量能致病的可能性不高。

針對目前的傳播途徑,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長曾群呼籲居民,居家防疫要做到“七個要”:

一要取消一切社會活動聚集,要勸阻重點疫區的親朋好友推遲出訪計劃;

二要常開窗,多通風,保持室內空氣的流通;

三要做好日常家庭消毒:對門把手、桌椅、馬桶坐墊等重點部位用75%乙醇或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四要講個人衛生:飯前便後用流動的水、肥皂或者洗手液來洗手,咳嗽打噴嚏時用紙巾或手肘彎曲遮掩口鼻;

五要避免空氣和接觸傳播:家庭成員要避免接觸可疑症狀者身體分泌物,不要共用個人生活用品;就餐時,公筷分餐,快進食,少說話,相互交流不宜近,避免握手和擁抱,拱手微笑講禮儀;

六要嚴格做好居家隔離:外地人員要配合相關部門調查,準確報告實情、主動接受隔離;需要居家隔離、觀察的,應儘量與家人分住所居住,條件有限的,要分房間居住,單間隔離,同屋居住的全部家庭成員都要帶好口罩;

七要密切關注家庭成員健康狀況,如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應自覺避免接觸他人,佩戴好口罩後儘快到就近的發熱門診就診,全力配合治療。

記者:金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