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16條財務報表裡的常識,每個投資人都應該掌握


這16條財務報表裡的常識,每個投資人都應該掌握

財務報表的分析是投資一家企業之前必須要核查和分析的內容,但是,很多投資人都不是專業的財務人士,具體的財務核查需要專業的機構或者人員去做,不過,投資人也需要有一些基本的財務思維和知識,今天讀了陳瑋關於財務核數的文章,就來梳理一下投資人應該掌握的財務報表裡的常識的邏輯和內容。

1、會計數據的邏輯有時候並不能真實反映企業的實際經營狀況,特別是看到有超越行業水平的“優異”財務指標時,投資人必須在企業的商業模式、經營或管理上找到合理的解釋,並輔以行業信息進行判斷,否則就可能意味著企業的財務數據不真實。

2、高於行業的利潤率,首先需要從其產品成本、價格或服務上找原因,如果沒有,就要了解其具體的業務模式和管理水平,如果還沒有合理解釋,企業的利潤率便很可能存在問題。

3、有的企業為了增加利潤而不將支出費用入賬,光從賬冊本身入手難以發現,這就需要在分析行業收入、費用配比的基礎上,從業務規模、人員薪酬、銷售方式、業務管理流程等方面去匡算其合理的費用

。如果項目企業的經營狀況在會計循環系統內難以得到滿意的答案,而會計憑證、報表和核算系統又不能說明問題的話,結合項目企業的經營循環進行考察就成了最好的驗證方法。

4、會計政策的選擇和會計處理方法的不同,會導致企業利潤的不同。比如,不同折舊年限的選擇、存貨的不同計價方法等會計算出不同的利潤。再者,利潤中可能包含政府補貼、稅收優惠等很多非經常性損益的內容,把這些利潤也乘上市盈率來對要投資的項目企業進行估值,肯定不合適。從這個角度講,在很大程度上利潤並不具備很好的可比性,息稅折攤前的利潤對評價企業真實的經營狀況或許更具參考意義

5、收入是客戶用真金白銀給企業的投票,是最能反映企業價值的指標,很難想象一家企業收入持續增長卻不賺錢。此外,判斷收入真實性的最重要依據是收入是否有真實現金流支持。投資人有時甚至要將收入、費用的確認基礎從權責發生制調整到收付實現制,來驗證企業的收入、費用、成本與現金流的配比,原因在於權責發生制雖然有利於業績評估,卻也常常為項目企業的會計造假所用。

6、看資產負債表要特別關注項目企業的資產流動性,流動性越強的企業,財務彈性和贏利能力越好。然而,很多中小民營企業喜歡把企業從普通公司做成集團公司,喜歡將單一業務變成多元化經營。此外,還有一個普遍現象是很多企業家骨子裡都有當“地主”的心理,喜歡批地、買地、蓋樓,重形象而不注意企業的資產結構配置,使得資產負債表上流動資產與固定資產的比例失衡。要知道,企業的利潤直接來源於流動資產的“流動”而不是固定資產的“折舊”,因此,對於那種資產規模很大、流動性卻很差的企業,要特別小心

7、項目企業的經營性現金流是現金流量表上最為重要的指標,如果企業有很大的銷售量,但應收賬款過大、經營性現金流長期為負,就會出現有利潤沒有現金的尷尬情形。持續的現金流動能力是企業生命力和競爭力所在,只賺利潤不賺錢的企業不是好企業,這些企業會經常面臨很多經營性的問題

8、驗證項目企業收入的現金配比有時光有銀行對賬單、收款憑證還不夠,要驗證收入的真實性,客戶的訪談調查也是必不可少的手段

。我們曾經碰到一家企業,報表顯示其利潤率挺高,現金流也不錯,從會計的角度看不出什麼問題,但後來我們調查了它的重要客戶和供應商,從工商局查詢了註冊信息,並親自去了註冊地,發現公司的管理層實際就是這些重要客戶和供應商的股東,註冊地是居民樓,完全沒有經營的跡象,這讓我們對其收入的真實性打了問號。還有一家利潤率很高的製藥企業,賬面現金流很好,但我們從客戶那兒瞭解到的銷售情況和公司的說法大相徑庭。上述案例表明,經營情況才是核數的基礎,PE需要小心被偏離經營的、甚或經過審計的財務報表所矇騙。

9、公司的利潤率很高,超過了40%-50%以上,我們需要特別關注,除非企業有技術、成本、管理上的超高壁壘,否則高利潤率很有可能有水分。

10、部分財務指標遠高於同行業的其他公司的時候,也需要格外的關注,比別人聰明一點已經不太容易了,要聰明很多更是難上加難

11、具備成長奇蹟的公司也要格外小心,就是公司號稱除了缺錢其他都不缺,如果資金到位,則會每年以50%以上的高速度增長,互聯網企業會有爆發增長的拐點,成長到一定階段,用戶積累到一定階段會有爆發增長的時期,但是,這種公司畢竟還是少數。

12、項目企業不會做投入產出不對稱的事,出現這種現象往往意味著資產的虛增;企業的高利潤率一般意味著企業在產業鏈上擁有強勢地位,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就會盡量佔用上游客戶的資金,而不給下游客戶很長的賒賬期,如果這兩者背離,往往意味著其高利潤率不真實

13、賬期長於行業平均水平的應收賬款要特別予以關注,企業不會輕易讓客戶拖欠貨款,長期收不到款的收入基本是有問題的——或者是雙方有糾紛,或者是發生壞賬,甚至當初確認收入時就是虛構的。

14、企業也不會輕易庫存過多的存貨,除非該存貨是稀缺或有呆滯的。因此,存貨量過大往往是高估利潤的表現;同時,企業也不會選擇增加當期稅負的會計處理方法。

15、對自己高成長有信心的企業,債務融資一定是其首選,當然,有時候輕資產的 企業在短期內很難進行債務的融資

16、企業利潤和現金流之間應該有一個行業配比關係,如果看到一家項目企業的應收賬款餘額遠大於淨利潤,對其進行賬齡分析核查就顯得特別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