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雄信被殺時,大罵結拜的秦瓊等人,為何只喝了程咬金的送行酒?

用戶69288570


賈柳樓四十六友之中,綠林人士和官府之人,差不多各佔一半。

當初結拜,也不是因為情投意合,結拜之前,大老程甚至還挑唆綠林瓢把子單雄信和北羅成幹了一架,要不是傻英雄羅士信的貿然闖入,黑白背景的雙方,肯定要打個頭破血流。

真正能把這黑白分明的兩撥人結合到一起的,是義薄雲天,肯為兄弟兩肋插刀的小孟嘗秦瓊秦叔寶秦二爺。

而四十六人之中,立場或者說背景,不那麼鮮明的,有幾個人。

老大魏徵,老二秦瓊,老三徐茂公,老四大老程,還有排名二十八的小白猿侯君集。
老大,老三,是那種心懷天下的人,深謀遠慮,結交秦瓊,可能是真正交心,至於其餘人,未必見得,尤其是老三,執掌帥印,殺伐果敢,理智的絕情,或者說本來就絕情。

至於秦二爺,不必多講,是真的講義氣,頂天立地的男子漢。對於有殺父之仇的老楊林,尚且心懷仁慈,數次求情,救一窮二白的杜義杜文忠,救李淵一家,染面塗須鬧登州,可以說,說唐的前半部,秦二爺就是一根主線,衍生了很多故事,例如傻英雄羅士信,大錘公子秦用,甚至英勇無敵李元霸,見了秦瓊,也要畢恭畢敬滴叫一聲恩公。


大老程按照背景來劃分,應該屬於綠林中人,可是他入行不久,結交的人裡,除了結交了尤俊達,不管黑白兩道,都被他劫過,吃生米的大老程,讓人忍俊不禁。

而至於小白猿,剛下山,和其它人,都是生疏的。後來瓦崗散將,小白猿孤身一人下山,可見他和眾人的關係,一直是不冷不熱。

黑白不相容,單雄信是個要臉面的人,而羅成,不多評價,心狠手辣,對於自己的老義父丁延平都能痛下殺手,秦二爺聽了這一段,都不禁心想:表弟,你的心可真毒啊。

說句好聽的,叫各為其主,難聽點的,都有自己的打算。

隋唐演義裡真正能為兄弟兩肋插刀的,可能也只有秦二爺和大老程了。

大老程是一個很現實的人,一直都是,很莽撞,也很坦誠。能高能低,能彎能伸,卻也是坦蕩蕩的一條漢子,從徐茂公用計欺騙裴翠雲和大老程結婚,大老程在洞房裡和裴翠雲說的一番話裡就能體現出來。

秦二爺能為自己的殺父仇人老楊林能數次求情,而單雄信卻不肯接受殺害自己兄長的李家的饒恕。胸襟氣量,差別不小。

單雄信死於自己的恨,對老李家的恨,更死於自己的面子,其他兄弟都勸他降,只有大老程一人勸他死。

倘若秦二爺在場,局面會更加地難以處理,單雄信一心求死,而秦二爺,肯定不會讓他死,甚至會替他死。還有一個和單雄信結局相同的人,就是勇三郎王伯當,如果說單雄信死於對李家的恨,那麼王伯當就是死於對李密的愚忠。


白話閱微草堂筆記


寧學桃花三結義,不學瓦崗一爐香。李世民要殺單雄信時,當時李唐有很多將領都是瓦崗寨出身,沒有一個人站出來為他求情。當單雄信被處斬的那天,秦瓊等人來送最後一程,單雄信看不過這幫背信棄義的兄弟破口大罵。這時程咬金上前說了一句話:願來世你來殺我們。單雄信才喝程咬金的送行酒,然後被處斬。

桃園三結義時,關羽被吳國將領呂蒙擊殺。關羽的結拜大哥劉備不顧當時吳蜀處於聯盟的狀態,傾全國之力攻吳,結果在夷陵被陸遜大敗而歸,丟失三個郡的領土。回到蜀郡一年之後就病逝,並且臨終託孤把蜀漢大權交給諸葛亮。

不過小說之言豈可相信,秦瓊、羅成、程交金根本就沒有和單雄信結拜為異性兄弟,相反單雄信在瓦崗寨的時候應該是他們的上司,而歷史上真正和單雄信交好的是徐世勣。如果真是結義兄弟,又怎可分道揚鑣,一個在王世充所部一個在李唐兵戎相向,做出手足兄弟相殘的這等慘事。最終王世充兵敗投降李世民,單雄信被綁在牢裡等候處理。徐世勣雖然向李世民為單雄信求情,但是沒有效果王世充手下的將領全部被殺。


陸棄


既然題主問的與《隋唐演義》有關的問題,那麼,咱就正史,演義一起來吧。

有句話叫"寧學桃園三結義,不要賈樓一炷香"。

同樣是結拜,差距咋就那麼大捏?

我想單雄信被殺的時候,也會有這樣的感慨。

在評書《隋唐演義》裡,單雄信可是個了不得的人物,一出場就是綠林的"總瓢把子"。論地位的話,那也是個團本的關底BOSS級的人物了。因為王伯當的關係,在他還沒有認識秦瓊的時候,就對秦瓊仰慕已久。而在兩人相識以後,單雄信對秦瓊更是尊敬有加。後來,在機緣巧合之下,一眾英雄在賈家樓擺設香案,結拜為生死弟兄。

參與結拜的一共有46位,因此也稱為"賈家樓四十六友"。所謂"賈樓一炷香"就來源於此。其中,老大是魏徵(徵),老二是秦瓊。老三是徐懋公,也就是李績,李世績,徐世績。老四是程咬金。本文的主角單雄信位居第五。而排在最末的是少年英雄羅成。提羅成,是因為後面會用到他。

原本這一眾兄弟聚義瓦崗山,輔佐李密,翟讓與其他各路反王一起逐鹿天下,是非常有希望問鼎中原的。怎奈,在最關鍵的時刻,瓦崗寨內部出了問題。最終導致了瓦崗寨分崩離析,眾弟兄各侍其主,反目成仇。

這一切,源於一個女人。這個女人就是隋煬帝的愍皇后蕭氏,也就是大名鼎鼎的蕭皇后。李密對蕭皇后一見傾心,這也李密造反的動力。後來十八路反王鬧揚州,隋煬帝被幹掉以後。李密以放棄所有所得和應得的一切為代價,最終抱得美人歸。李密的這個舉動使得瓦崗寨內部產生了裂隙。而自認為"革命成功"了的李密在之後就有些飄飄然了,並且開始了"從此君王不早朝"。

而另一個瓦崗首領翟讓則是個綠林出身,他造反的目的就是圖財。他本身也沒有問鼎中原的雄心大志。兩人隨著瓦崗寨的勢力越來越大,產生的分歧也越來越多,最終導致了李密對翟讓痛下殺手。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殺掉了翟讓並清除了翟讓一黨。單雄信也在被剷除之列。最終,單雄信因為下跪求饒且李密愛其才而躲過了這一劫。

經此變故,瓦崗眾將對李密徹底寒了心,魏徵,徐懋公留書出走,秦瓊,程咬金等人歸順王世充。賈家樓四十六友就此分道揚鑣。

那麼,單雄信呢?

說來也巧,單雄信離開瓦崗山以後,來到了洛陽,適逢王世充的女兒招親。單雄信一路過關斬將,最終成了王世充的駙馬爺。王世充喜得悍將,而單雄信也瞬間志得意滿。

此時,賈家樓四十六友分成了四大塊:留守瓦崗山的,投奔王世充的,投奔大唐的和賦閒在家的。

只是,王世充這個人為人奸詐,不怎麼像個成大事的人。秦瓊,程咬金等人在看清了王世充的為人後,便心生去意了。此時,作為大唐說客的徐懋公出現了,經他遊說,幾人決定投奔大唐。而羅成因為生病了,只能繼續留在洛陽養病。

作為單雄信來說,他怎麼都想不到自己的結拜弟兄會這樣在自己背後插一刀。而真正讓單雄信徹底對這幫結義弟兄失望透頂的是接下來的一件事。

唐高祖李淵大旗一揮,秦王李世民兵發洛陽,準備攻打王世充。王世充聯合四路反王準備決一死戰。結果,病癒了的羅成臨陣倒戈,打了王世充,單雄信翁婿倆一個措手不及。最終李世民大獲全勝。王世充,單雄信被俘,還捎帶手的抓了一個來幫忙的倒黴蛋竇建德。洛陽一役,是大唐定國的最後一戰,之後,天下初定,中原再也沒有大唐的敵手了。

被俘的反王王世充,竇建德肯定是活不了了。而單雄信呢,也夠嗆。因為李世民執意要殺掉單雄信,儘管徐懋公不惜代價的為單雄信求情,也沒能保住單雄信的命。最終,單雄信被殺。

那麼到底是單雄信因為不投降而被殺呢,還是李世民不管單雄信降不降都要殺了他呢?而秦瓊又為什麼沒有替單雄信求情呢?單雄信被殺時為什麼要大罵他們呢?

首先,單雄信寧死不降,原因很簡單,一個是李淵父子誤殺了單雄信的大哥。儘管李淵父子做出了補救,但殺兄之仇,不共戴天。另一個則是因為他徹底對自己這些所謂的結義兄弟寒心了,恥於與這些人為伍。單雄信也深知王世充的為人,只是他選擇了幫親不幫理。

其次,李世民也是執意要殺單雄信。為什麼呢?因為天下已定,李淵父子已經到了該殺功臣的時候了,他們還需要繼續招攬人才為之所用麼?何況李淵父子先是殺了單雄信的大哥,又殺了他的老丈人。招降單雄信就等於自己在自己身邊放了一個定時炸彈。因此,單雄信一定要殺。

第三,秦瓊並未參與洛陽之戰。未參與的原因,說法很多,有的說在洛陽之戰之前,秦瓊中伏受傷,有的說秦瓊其實是詐傷,目的是為了避免和單雄信正面衝突,也有的說是徐懋公的刻意安排,目的也是為了讓秦瓊避開單雄信,總之,秦瓊沒有出現在洛陽之戰的戰場上。單雄信被俘以後,徐懋公一方面苦求李世民刀下留人,不惜放棄一切,一方面則苦勸單雄信歸降,結果兩頭都不同意。期間,秦瓊沒有發表任何意見,其實說了也是白說,因為他知道洛陽一役的意義,也知道李淵父子已經不需要降將來為自己打天下了(小編注:此段為重新編輯,原文有抹黑秦瓊之嫌。見諒。)。

第四,李密,王伯當等人死於大唐手下。李密兵敗以後,帶著王伯當等人也投奔了大唐。但沒有受到重用,李淵只給李密安排了一個管祭祀的小官,還是個虛職。惹得李密非常不滿,找了個藉口,帶著王伯當等人又離開了長安。李世民得知消息以後,馬上派人半路伏擊李密等人,結果,李密,王伯當中箭身亡,瓦崗寨就此全軍覆沒。這在"義"字當頭的單雄信看來,效力大唐的這些結拜兄弟簡直就是不可饒恕。

這也就不難理解單雄信被殺時會大罵他的結義弟兄們了。

還是那句話,同樣是結拜兄弟,差距咋就那麼大捏!?

補充一點,單雄信為什麼喝程咬金的送行酒,這是因為程咬金曾經當過大德天子,混世魔王。單雄信曾經對程咬金稱過臣。因此,二人之間既有結義之情,又有君臣之份。單雄信雖然是王世充的人,但也是個頂天立地的漢子,也是一個知情知禮的英雄。因此,哪怕於兄弟之情,單雄信不想喝,於君臣之禮,單雄信也不會拒絕。


陌上雲白


小說中的單雄信形象,是一個完完整整,明明確確的【綠林總瓢把子】形象,匪氣十足。

這樣有些偏執、強勢的形象,要被殺頭了,又怎麼會喝把自己擒來的眾兄弟的酒。



單雄信被擒,眾兄弟與秦王力勸,望其投降,但單雄信就是這麼有“骨氣”,面對著殺兄的仇人,寧死不屈。還怪眾兄弟沒義氣。



怎麼說呢?從單雄信這方面講,眾兄弟是沒義氣。可是跳脫出來講,眾兄弟做的也沒什麼毛病。


王世充心胸狹窄,難成大事,還生性多疑,派人監視。有沒有輔助明主,以成大事的心先不講,但凡是個平常人也受不了這樣的對待,所以他們轉唐,沒什麼不仁不義,難道為了單雄信就要留在王世充這?



這段劇情,其實03版《隋唐英雄傳》其實改編的挺好的,單雄信明白眾兄弟要走,但沒有阻攔,被擒之後,不只是為了殺兄之仇,而是提到了忠字。單雄信一生歷事程咬金、李密、王世充,已經幾經事主,更重要的是王世充非常的器重他,還將女兒許配於他,所以於情於理,單雄信就不再降唐了。

而原著中的總瓢把子單雄信,這麼一身的匪氣,也很有特色,形象非常的鮮明,寧死不降自然有他的命數。



為什麼獨獨喝了程咬金的酒。

程咬金過去就說話比較圓滑,不得罪人,比較愛攪和。所以在勸降單雄信這件事上,單雄信沒對程咬金有多大仇恨值,而程咬金與秦瓊降唐也是被徐茂公拉走的。



而看當時程咬金說的話也非常對單雄信的胃口,敬了三杯酒,都是順著單雄信的思想說的:

第一杯:不解釋兄弟情,就說單雄信為人爽快,寧死不降有骨氣,小弟這杯酒能喝留喝,不喝就不喝了。

第二杯:願二哥來生做一個有本事的好漢,來報今日之仇。

第三杯:願來世將這些沒情意的朋友一刀一個的殺了。

可見,說話是門藝術。



有人又會提到【寧願桃園三結義,不學瓦崗一炷香】

藉此來表明瓦崗眾人沒情意。

我只想說幾句話,四十多個人本就志向不同,性格迥異,難道四十多個人會去一個陣容嗎,這樣的可能性少之又少。



如果桃園結義有十幾個人,也都沒法一直跟隨劉備。

再說唐營中不有秦瓊、程咬金、羅成、徐茂公、魏徵等一堆人嗎?還不夠三結義?


望十安的酒


倒也不是大罵,是單雄信沒有想到同樣是一起除開打天下的兄弟,彼此之間最後竟然刀兵相向,關鍵他還是失敗被俘的一方,說起來就有點尷尬了,畢竟當初單雄信與落成、程咬金和秦瓊等人,那是磕過頭的兄弟。(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這也是後來人詬病“不燒瓦崗一柱香”的原因所在,江湖兄弟就講究個江湖義氣,但是瓦崗寨四十多人的拜把子兄弟規模,在歷史上都是很少見的。而且亂世要是4

江湖情江湖義有多牢靠,基本上誰認真誰輸。

顯然單雄信就是一個認真的人,當被自己的拜把子兄弟抓住的時候,單雄信覺得自己不必然就死了,因為秦王李世民一直看得起他,雙方的“結”主要在於李世民他爹李淵曾經把單雄信的哥哥給殺了,單雄信一直覺得自己有義務為哥哥報仇。


因此當李世民提出要收服的時候單雄信的時候,單雄信想著自己的一眾拜把子兄弟好賴得替他求個情,地上都得跪滿人,單雄信本來還想借那個“坡”下驢呢,結果一個人都沒站出來,弄的單雄信惱羞成怒,對著李世民就是一通無名火――要啥要刮隨便,給爺爺來個痛快的。

李世民雖然善待人才,但對這個犟種其實沒多少好感,想死就如你意好了,到了刑場,幾個弟兄們還是送的比較積極的,最開始是落成,但單雄信都沒理他,接著是秦瓊,單雄信同樣不理會。

最後就到了程咬金,程咬金這人情商還是比較高的,他對單雄信直說了一句話――願來世你有機會殺了我們這幫忘恩負義的兄弟,一下字說到單雄信的心窩子裡面去了,因此果斷喝了程咬金的斷頭酒!


歷史三日談


這是一個非常殘酷的問題,因為,這個問題挑戰了中國人最看重的一個“義”字。所以,這個問題的答案也是非常殘酷的,比較玻璃心的朋友,以及比較優秀的朋友,還請遠離,免得傷心!

在回答這個問題時,必須要明白,單雄信是單田芳老先生在《隋唐演義》中精心打造的一個最悲劇人物。當然,所有的悲劇人物,都是作者精心打造的,因為,但凡不上心,其想要打造的悲劇效果就出不來了。因此,可以這樣講,單雄信的悲劇,是單田芳老先心刻意為之,而單雄信最後上法場,也是悲劇的高潮!而因之推出來的一個道理,也正是單雄信之所以罵徐茂公、羅成,但卻喝程四哥酒的原因!

在揭底這個原因之前,先說明一事,在法場上,單雄信並沒有罵不在場的秦瓊,他理解秦瓊的選擇,所以,他至死都想再見秦瓊一面,而秦瓊飛馬趕回之時,也因單雄信已問斬而吐血暈倒摔下了馬。

在法場上,單雄信只是罵了在場的徐茂公、羅成,他對這兩人是恨之入骨的:本來秦瓊、程咬金人、羅成三人都在為王世充、為單雄信效力,但徐茂公卻來拆臺,拉走了秦、羅、程三人,因此,單雄信認為徐是首惡!而他恨羅成,則是因為是羅馬將其扎傷之後又抓住並因之勾起了以往的怨恨!所以,他罵徐、羅二人。而他之所以沒有罵程咬金,還喝了他的酒,因為,他是個明白人,他理解程咬金就像理解秦瓊一樣!所以說,單雄信是一個愛憎分明的人。

這些,都是稍微一觀察,就能留心到的,是單老先生想表揚單雄信愛憎分明這一優點的:單雄信之所以被世人尊敬,就是因為他愛憎分明,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

然而,仔細研究單田芳老先生在法場情節的設計,就會發現一個單老精心打下的伏筆:單雄信的悲劇,何嘗不在於他對朋友的嫉妒?!

單雄信確實英雄,愛憎分明,但他卻有小肚雞腸之嫌:為一己愛憎,容不下天下黎民所需要的唐主及和平;因為嫉妒羅成的身世和功夫,他一直和羅成不和,並因此在最後時刻大罵智計超過他的徐茂公和武功身世超過他的羅成!

英雄如單雄信者,都不能免俗的嫉妒生死相交的朋友,在讓“賈柳樓’結拜的四十六友成為大笑話之際,也將一個嚴肅的問題擺到了諸君面前:有那麼多的人都希望出類拔萃,不就是想超過周圍的人嘛?!你還敢在朋友面前表現的那麼優秀嗎?

很優秀的朋友們真的小心了:木秀於林,風必推之,而這先吹風后點火之人,很可能就是和你在一起玩、但卻不甘於你下的朋友!

都說傻人有傻福,所以,秦瓊後來吐血而亡,羅成萬箭穿身,而神經大條、只有三板斧功夫的程咬金卻能混得那麼好……所以,抱朴守拙,真的很有道理呀!


郭宣翻譯


單雄信死後,賈柳樓的46友以及瓦崗寨的英雄際會,成為了後人口口相傳的笑料。而每每談及這段歷史的時候,總會有人把桃園三結義拿來作比較。桃國三結義,彪炳千古、義薄雲天,瓦崗聚義,益字當頭,樹倒猢猻散。所以單雄信的結局有人同情,也有人嘲笑。同情的人認為,單雄信是一位嫉惡如仇、不附權貴的漢子,而嘲笑的人說單雄信是一個不識抬舉、剛愎自負的蠢夫。其實,單雄信的死與當時的時代背景有莫大的關係,因為身處亂世之中的人們既可以聚在一起成為熱血沸騰的英雄,也可以成為四散奔逃的鳥獸。歸根結底世人熙熙皆為利來,世人攘攘皆為利往,也許這就是不可避免的時代悲劇,而處於這個時代洪流的人沒有誰可以做到免俗。



正史中的隋唐英雄沒有細膩的人物刻畫,所以也不會有百轉千回的情感糾葛,而民間演義主觀上會融入藝術的渲染、感情的鋪陳。所以普通大眾只知道小說就是歷史,而不知道歷史不是小說。無論正史也好演義也罷,其實單雄信並沒有罵秦瓊以及其他人,因為他不能用自己的家仇去綁架別人的道德。何況為了挽救單雄信性命,所有人都在李世民面前求了情,而單雄信執意赴死,眾人也就無可奈何。為了殺掉單雄信,李世民頗費心機,因為他知道秦瓊和單雄信的關係遠超生死,而秦瓊在李家又有很高的威望,因此李世民有意支走了秦瓊,如果秦瓊在場,李世民能不能殺了單雄信還是個未知數。也許調走秦瓊的主意就源自於徐懋公,所以在世人眼中瓦崗兄弟沒有生死關頭的患難真情,只有各奔富貴的落井下石。


影視劇中,單雄信行刑的場面悲壯而豪邁,觀眾看的一度熱淚盈眶。因為沒路英雄總會喚起人們的同情,同時人們也會感慨世事的無奈。所以,徐懋公割下來自己的二兩肉,程咬金端來一碗酒。有酒有肉,有兄弟壯行,黃泉路上雖然孤單,二十年後又是一條好漢!

感謝朋友點贊、關注!歡迎發表不同看法!


國史春秋


本問題是按照演義說書的設定來講的,在這個設定中,單雄信被殺時並沒有罵秦瓊——按照故事的說法此時秦瓊被故意支開去去押解糧草了不在現場——而是罵了李世民、徐茂公和羅成,並喝了程咬金的送行酒。

為什麼這樣?其實說複雜複雜,說簡單也簡單。

李世民、徐茂公和羅成敬單雄信酒,說的話中反映出來的訴求要麼是『你我之間的冤仇也就從此化解』,要麼是『也算是咱們以往兄弟一場了』,不難發現這些話都是為了求自己心安理得,並不是單雄信的痛點和需求,單雄信臨死本就脾氣不好,加上和李家的殺兄之仇以及對結拜兄弟們感到心寒,自然不領情,不願意給面子。

而程咬金是一個草包活寶的路子,這樣的人本來就讓人很難對他生氣,加上程咬金敬酒的時候說的是『喝了這碗酒保管你死後靈魂上天台』以及『轉世後再來對付不講義氣的兄弟』,請注意,這與李徐羅等人的說法恰恰相反,是站在單雄信的立場和需求上的說法,並不是央求單雄信,也和程咬金自己的利益無關,直爽的單雄信喜歡這樣直爽的程咬金,也就給了他面子。

為了便於理解我們不妨設想這樣的場景,某集團的單總商戰失敗,窮途末路之際,在酒會上邂逅原來的合作伙伴但背後下過絆子的李總徐總羅總,這三位過來敬酒說我們也是沒辦法你喝了這杯我們冰釋前嫌,而另一位程總平日就是郭德綱風格,過來只是說『單總你喝了這杯酒,大不了重頭再來』。

喝誰的酒不喝誰的酒,不就很清楚了嗎?!


談古論金


點贊最高的那個純粹胡雞巴扯,看過鎖五龍,聽過大隋唐嗎,就敢這麼扯,點讚的也瞎?

回答問題。必須說的是,題目就錯了,單雄信一直沒罵秦瓊,秦瓊當時在運糧,只晚了一步,所以秦瓊回來罵帳。

單雄信喝了程咬金的酒,有的版本是喝三碗,是這樣喝的:

第一碗,程咬金說你(單雄信)眼睛瞎了,交了一幫狗屁朋友,大概意思吧,程咬金把把兄弟一頓罵,給單雄信解氣,喝一碗。

第二碗,程咬金去救了單的老婆,單五奶奶懷著孩子呢,要上吊,程咬金給救了下來,程咬金說給單家留了後,以後好歹有個人能報仇,為這,單雄信喝了第二碗。後來單雄信的兒子單天常出世,那是羅通掃北的事兒了,後話。

第三碗,程咬金說是替秦瓊敬的,單雄信二話沒說,叫了一聲“好漢哥”,喝了


苗欣宇寫歷史


咱們需要這樣分析,首先,單雄信和秦瓊等人是結拜兄弟的交情,之後就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李密,翟讓的火併,瓦崗寨的分崩離析,最後的各為其主,這裡我要說的就是大罵結拜兄弟這件事情,有這作秀和無奈的行為,咱們從隋唐演義最開始的介紹,單雄信黑道的總瓢把子,以信義著稱,難道會因為各為其主自己成為了階下囚而對一幫生活了十幾年的老兄弟破口大罵,不會,絕對不會,說不定還會安慰老兄弟們別為他求情,自殺呢,但是為何會出現歷史上有名的這一幕呢,要從單雄信的經歷來說起,他是王世充的女婿,官場上的人心也是耳聞目染的掌握到了些許精髓,大傢伙想想,假如他的結拜兄弟都為他求情,然後李二大大因為手下戰將都是這樣,咱們的太宗心裡會這樣想,以後再出現這種事兒,我是不是還要這樣,我到時候還是我嗎?這些人都是不利因素呀,古人誠不欺我,狡兔死,良狗烹,我打下江山後,弄死你們,這可能是單雄信腦補出來的,而且最主要的是那時他也不想活了,與其給大傢伙造成不好的結果,還不如自己一通操作讓他們都有臺階下,最後,因為咬金的性格,或者是李二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吧,咬金代表所有兄弟給他送行。都這樣的操作了,在後面的煙雲閣功臣裡面的排序都體現出來了太宗心裡的不舒服,名氣這麼大的秦瓊在最後一位,單雄信一幫老兄弟在前面的有幾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