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中的良心發現


遭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中的良心發現

遭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中的良心發現

解筱文

“非典”過後,幾乎沒有人相信或者想到,時隔十多年後還能有類似突如其來、更強的、範圍更大的病毒性傳染疾病如此深刻影響中國人,特別是影響這個日益現代化、更趨強大,未來必然躍升為全球經濟總量之冠的國家。

在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打贏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阻擊戰中,我們有理由相信,這次硬仗肯定會取得勝利。因為,再大的災難,終將會成為過去。但災難帶來的慘痛損失,以及對國人未來的思想和行為影響,或許比“非典”更要深刻和持久。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險象環生,輿論紛飛,悲壯、感動、反思交織。我想說的是,很多逝去無力迴天,很多損失難以挽回,但是更多的官員、專家學者、企業家、資本方,更多可能影響決策、影響輿論的人群,應該有更多的良心發現和良心落地!那麼整個國家和民族,才有可能真正化悲痛為力量,化災難為財富,更加穩健走在實現全面小康的路上,邁進在無堅不摧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

所以,經歷此疫,我們應該具有這樣的良心共識:


遭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中的良心發現

第一,市場化不是發展的萬能手段。對涉及國計民生的行業及企業,大規模由公向私轉變,全面推進國企混改,應該慎之又慎。這次抗擊疫情,公立醫院發揮了極端重要的頂樑柱作用。假如此疫情沒有發生在今天,而是發生在數年後,公立醫院數量減少更多,私立醫院佔據主導力量的情景下,誰還可能有如此的奉獻和擔當?

此戰役中,還有一些公益性較強、私有化程度不高的行業及相關企業也發揮了重要的參戰作用。比如,鐵路順應民情,急國家之急,在交通行業率先放棄自身利益,引領性、長時期不收取退票費及客票保險費,並集中統一調度,不計得失,全力參與應急保障物資和人員主通道快速運輸。如果中國鐵路被拆分,所謂市場化發展,那麼還能如此高風亮節?

第二,高質量發展並不是盲目去產能。適度儲備一定高於正常生產規模的產能是必須的,因為市場不是一成不變的,也有熱脹冷縮,得留有迴旋餘地,不能過度追求利潤和資產效率,忽視所謂過剩產能和落後產能的社會功能和社會價值,而武斷“削峰成地”。

很多傳統的、貌似落後的產能並不是一去了之,在應急之需之下,還是需要一定的傳統產能予以保障性支撐。從短短數天,武漢火神山、雷神山兩座醫院相繼問世,這就是關鍵時刻,中國強大產能的重要見證。沒有類似這樣的產能,如何鼎力支撐一個龐大國家的運行。

如果真要去產能,我認為有一種產能需要系統去除,一定可以推動高質量發展。這就是去除我們生產不擔當不作為等問題幹部的這種能力。從抗擊疫情中,各地查辦處理的一大批幹部中可以真切感受到,我們多麼需要提升生產錘鍊優質幹部的這種“產能”。


遭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中的良心發現

第三,發展並不是越開放越好。發展是永不止步的,但並不是越開放越好。中國作為人口大國、全球第二經濟體、現代化發展突飛猛進者,在今天這樣一個資源匱竭、增長乏力、環境惡化的風險社會,必須全方位樹立高度的警覺性,有所開放,也有所保留,要有必要的憂患意識和危機意識。

俗話講,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面對現今全球發展環境,經濟戰、輿論戰民眾能較好理解,但生物戰、基因戰等不見得能認同。尤其在分析一些重大事件中,陰謀論的可能往往被批駁,徹底否定,讓很多專家學者及研究機構不敢不能分析這種可能,這令人擔憂。

事實上,陽謀好防,陰謀難測。無論是敵對勢力的陰謀,還是大自然給予人類的陰謀,我們都應該有所警惕。不僅要研究陽謀,更要分析陰謀,這才能尋找到大國安全生存的萬全之策,才可能知己知彼,做好積極應對和防範。否則,很可能集體性誤國誤民。


遭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中的良心發現

第四,讓人民滿意不是一句空話。讓人民滿意就是要讓人民真正享受到安康保障和幸福享受,不僅不斷持續得到發展的紅利,更重要的提高人民智識,幫助其獲得更為長遠的利益。有些時候,為了長遠效益,各級為政者需要為人民作出正確決斷,甚至短時期被人民群眾錯誤責怪,但我們需要這樣的定力和擔當。如果形式化作秀,或者一味迎合人民,而不在根本問題上下真功夫,缺乏必要的擔當作為,則很有可能喪失人民群眾長遠利益。

幾年前,火車票實名制的推行,因涉及多方面因素,曾一度被群眾牴觸和反對,但多部門從社會管理的更深層次上認知,卻堅定推行了下去。還有公共安全管理部門在城市街區、公共場所等加強安防監控設置,不斷消除管理盲區,提高信息技術手段等加強安全管理,一些人認為是侵犯隱私等。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有利於社會治安和公共安全管理的舉措,逐漸得到更多人理解和支持。

在這次抗擊疫情中,火車票實名制、城市街區監控、通信運營商、互聯網企業等海量大數據信息,為排查疫情隱患,加強風險管控,及時果斷處置問題,發揮了重要作用。如果沒有這些信息和手段,要打贏這場戰役,很可能還需要更長時間,我們的損失可能會更大。


遭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中的良心發現

第五,輿論生態建設需要精耕細作。輿論是重要的戰略資源,在牢牢把握正確輿論導向前提下,要加強輿論生態建設,注重科學管理,減少簡單一刀切粗暴操作,不能盲目禁言禁聲,而大幹快上,追求所謂純粹的“正能量”,要耐心性子精耕細作,促使社會整體的正念正力潛滋蔓長。對問題、訴求、質疑、建議等輿論聲音,要保持高度寬容,從中鏡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不斷改進工作,這或許是更高價值的正能量。當然,也必須對於心存惡意,利用輿論製造問題,造謠生事者,依法嚴懲,促進輿論生態健康發展。

此次重大公共衛生事件,如果不是媒體和社會輿論參與推動,倒逼真相;如果還像傳統時代,媒體單一,社會溝渠渠道少,那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問題勢必將更加嚴重。媒體及輿論的推動,雖然在某種程度產生了人們的恐慌,帶來一定的此生災害,但還是引起社會足夠重視,才集中各種力量,全面抗擊。多媒體形態的廣泛參與,架起了社會溝通的橋樑,為科普宣傳、查實問題、問計於民、精準施策提供了重要幫助。

第六,沒有強軍夢難成中國夢。強大軍隊,是我們維護和平、遏制危機、打贏戰爭的重要保證。無論在戰爭年代還是在和平時期,人民軍隊都是一道堅不可推的鋼鐵長城,保衛著祖國的安寧、人民的幸福。在抗擊此次疫情關鍵時刻,人民軍隊聞令而動,緊急出征,雷厲風行,敢打硬仗,積極支援地方疫情防控,成為最美的逆行者,為人民群眾所充分讚許。

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需要建設一支強大的人民軍隊。在應對新的形態戰爭和處置新的複雜社會危機中,人民軍隊的建設與發展的步伐需要更為加快,全社會需要更加支持人民軍隊建設,以早日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始終站在時代前沿應對戰爭,打贏戰爭,維護和平,護佑我們的安全穩定和發展成果。


遭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中的良心發現

第七,中醫國粹不容自黑。中國文化的自信,最重要的自信之一當屬中醫自信,因其關乎生命健康。中醫以陰陽五行作為理論基礎,將人體看成是氣、形、神的統一體,強調人與自然的關係,整體與局部的關係,使用中藥、針灸、推拿、按摩、拔罐、氣功、食療等多種治療手段,使人體達到陰陽調和而康復。幾千年來,被人類反覆驗證,是中華文明中最為閃耀的珍寶。毋庸置疑,中醫是完整的系統科學體系。

對於中醫我們應該有自己的清醒判斷,不能因為現今西醫盛行、中醫良醫少、一些搭著中醫幌子行事的騙子存在等,而責怪中醫,自黑中醫,自毀長城。此次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中,中醫主導參與、中西結合方式治療的武漢市金銀潭等醫院,其效果要優於純西醫醫院,這就是最好的事實例證。可以預見,抗擊此疫,中醫發展必然迎來新的希望。

繼承發展中醫,我們要走以中為本,中體西用,綜合創新之路,推動中醫新時代價值生成,為人類持續創造健康福祉。


遭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中的良心發現

第八,確保體制優勢充分發揮。“堅持全國一盤棋,調動各方面積極性,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顯著優勢”是中國政治體制可以屢創奇蹟的最重要特點。在大災大難面前,中國體制優勢是無與倫比的,所迸發的力量是巨大的,事實反覆證明可以駕馭任何複雜局面,創造一個又一個奇蹟。這就是在此次重大公共衛生事件中,人心向背,竭力抗擊疫情的信念和力量之源。

當然,中國體制優勢的充分發揮取決於正確決策,取決於堅持改革創新、與時俱進,善於自我完善、自我發展,取決於將新時代新思想真正務實落地,建設維護好體制強勁的生命力。只要如此,我們才能更加自信和豪邁,我們的事業才能充滿活力,穩固增益、永續前行。


遭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中的良心發現

第九,時刻敬畏和關愛人民群眾。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群眾是真正的英雄。我們的老百姓是最可敬的,他們相信黨和國家,相信會戰勝這些重大災難。他們是社會建設的參與者,也是社會穩定的基石。

此次疫情,大範圍影響到各行各業的人群生產生活,但很多人舍小家為大家,捨生忘死,奮勇參戰,高度團結,自律協作,奉獻愛心,我們應該感到欣慰。無數不知名的你我他,默默支撐著這場硬仗。走過坎坷,我們應該更好地維護和發展人民群眾的利益,時刻敬畏和關愛人民群眾,特別是更多關心關愛社會底層人民群眾,關注弱勢群體的命運和發展,真正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盡心盡責規避重大社會風險,讓人民群眾享受到更加健康安全,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


遭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中的良心發現

解筱文:評論人、作家、戰略學者。主評時政、商業、鐵路、文化。微信公眾號:zgmjply(中國民間評論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