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最牛气的宦官是谁?为何连皇帝都称呼他为父亲?

文史砖家


汉朝最牛的宦官非张让莫属,因为汉灵帝曾说道:“张常侍是我父”。张让这个阉人,居然让灵帝甘心叫他为爹,你说牛不牛?

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明朝大太监魏忠贤,虽然被人称为“九千岁”,但他再牛也不敢说:我是皇帝他爹。

张让这厮哪来的魅力?居然敢让堂堂大汉天子称他为爹呢?这就得从东汉时期的宦官专权说起。

东汉是刘秀以地方豪强身份起家,联合地方豪强力量夺取的天下,刘氏此后皇族和高门不断联姻,于是产生了外戚。外戚势力庞大,盘根错节,以至于对皇权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偏偏东汉皇帝短命者多,幼年皇帝之多历代无出其右,于是未成年的小皇帝加上辅政的权臣舅舅就变成了经常性的政治现象。在这样的情况下,东汉各皇帝为了能遏制外戚势力,不得不扶持一支属于自己的势力,以抗衡这些外戚,在这样的情况下,宦官就出现了。

到了汉灵帝时期,宦官专权达到高潮,张让、赵忠、夏恽、郭胜、孙璋、毕岚、栗嵩、段珪、高望、张恭、韩悝和宋典这十二个宦官将汉灵帝玩弄于鼓掌之间,以至于灵帝说出“张常侍是我父,赵常侍是我母”这样丢他先人的话来。

张让等一干宦官抓住了灵帝年幼无知、昏聩无能的契机,大献殷勤,将皇帝玩弄于掌股之中。

为了让身居后宫的灵帝玩得嗨,张让特地组织了一场“选美”比赛,只不过这次选的不是美人,而是俊美的驴子,最终有四匹驴子得以进入皇宫大内,成为灵帝的玩乐之物。

汉灵帝从小长在深宫之内,从没见过毛驴,因而喜不自胜 、爱愈至宝。随即张让等宦官又为灵帝找来一架驴车,供其玩乐。这件事传到民间,京城许多达官贵人争相效仿,以为时尚,一时洛阳驴贵,民间驴子成为最为炙手可热之物,价格陡涨。

不久灵帝就对驾驴车失去了兴趣,宦官们见此,灵机一动,忙找来一只狗,给狗戴上贤冠、穿朝服、佩级带,大摇大摆地带上了朝。待灵帝认出是一只狗时不禁拍掌大笑道:“好一个狗官!”

土可杀不可辱!言者无意,听者有心,这不是变花样辱骂群臣百官吗?然而宦官专权,皇帝尚且不过是他们手中一个玩偶,虽然大多数大臣官员不堪忍受此等奇耻大辱,却只能心中怨愤,敢怒不敢言。

不仅如此,在朝堂之上,张让等宦官胡作非为,横征暴敛,卖官鬻爵;在地方郡县,宦官及其家人更是无法无天,他们的父兄子弟遍布天下,横行乡里,祸害百姓,无官敢管。

当时郎中张钧曾进言称黄巾起义就是因为这些宦官专权导致的,这些宦官的亲属被放任到各州郡,从而独占财物,侵夺百姓,使得百姓的冤屈无处申诉,因此迫于无奈之下,这些百姓才聚积成为盗贼,可见当时宦官的权势之大。

以张让为首的“十常侍”,把持朝政,为非作歹,以致天下人心思乱,盗贼蜂起。大将军何进想要杀了这些宦官,可惜事败,“十常侍”先动手杀了何进。后来,袁绍袁术兄弟听说何进被杀,带兵闯宫,尽杀宦官。

张让等宦官劫持皇帝作为人质逃到黄河边上,后边追赶得急迫,前边又有董卓大军,张让估计逃不了了,遂投河自尽。

随着十常侍为首的宦官之乱被铲除,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宦官时代宣告终结。从公元159年十三个宦官封候,到公元189年宦官全体被杀,共三十一年。但此时的大汉江山已经被他们搅了个天翻地覆,再也无法回到正轨,等待大汉帝国的将是一个风起云涌,军阀割据,豪杰辈出的末日乱世。


独钓秦时月


《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为彰显曹操胆大心思、机警权变的性格,特意为他设计了一出“谋刺董卓”的好戏,虽然没有成功,但为国除奸的精神却甚是可嘉。然而,正史当中并没有曹操谋杀董卓的记载,他真正刺杀过的大人物,其实是大宦官张让。那么,张让究竟是怎样一个人物?曹操因何想将他置于死地?


张让是颍川郡人,生年、出身情况不详,大概在汉桓帝即位之初,便已经净身入宫。汉桓帝在位时(142-168年),大宦官单超、左倌、王甫等人依仗着皇帝的宠信大肆干政,气焰甚是嚣张。虽然资历很浅,但张让很懂得逢迎巴结之术,因而得到单超等人的青睐,没多久便当上小黄门。虽然职位低微,但张让却能经常在皇帝身边服侍,因此实权并不小。



汉桓帝驾崩后,因为没有子嗣继承帝位,因此窦皇后经与父亲窦武商议后,便扶立解渎亭侯刘志为帝,是为汉灵帝。由于汉灵帝年龄尚幼,所以窦氏便以太后身份垂帘听政,并进拜父亲窦武为大将军,命其与太傅陈蕃一起执政。窦武、陈蕃鉴于汉桓帝因宠信宦官而导致国政败坏的教训,因此一上台便准备诛杀大宦官曹节、王甫等人,以彻底清除祸患。


非常不幸的是,窦武、陈蕃的计划还未正式实施,便被曹节的耳目探知,由此为后者提供提前发难的机会。曹节、王甫既然不愿坐以待毙,便联合同僚张让、赵忠等十余人劫持汉灵帝,然后以皇帝的名义发兵击杀窦武、陈蕃,并将窦太后迁居到南宫云台居住,时在建宁元年(168年)九月。



政变结束后,汉灵帝为奖赏宦官们的功劳,便进拜曹节为长乐卫尉,王甫为黄门令,并任命张让、赵忠等12人均为中常侍,史称“十常侍”。作为利益共同体,“十常侍”与曹节、王甫抱团作恶,倚靠着汉灵帝的宠信,不仅大肆干预朝政,而且还公然贪污受贿、卖官鬻爵,并将亲属们全部安插在州郡的重要岗位上,任由他们鱼肉百姓、为害地方,把大汉朝搞得乌烟瘴气、民不聊生。


虽然“十常侍”和曹节、王甫全都权势熏天,但在汉灵帝的心目中,他们的地位还是有所差别的,其中最受尊崇的,莫过于“后起之秀”张让、赵忠。汉灵帝对二人宠遇如此之深,以至于经常对身边的侍臣们讲,张让就好比他的老爹,赵忠则好比他的老妈(“帝常云:‘张常侍是我公,赵常侍是我母。’”见《后汉书·卷七十八》)。



其实张让、赵忠并没有过人的才能,只不过是比其他同僚更善于察言观色、迎奉主子,能把汉灵帝哄得服服帖帖罢了。但就是凭借着这套溜须拍马的“神功”,张让、赵忠得以长期得宠,并因此大肆作恶,对帝国进行敲骨吸髓式的祸害。正因张让、赵忠作恶多端,所以很多正直之士都将他们恨入骨髓,想刺杀他们的人很多,其中便包括青年曹操。


曹操虽然跟宦官集团关系密切(大宦官曹腾的养孙),但在青年时期却也是一个嫉恶如仇的汉子。为了替天下人除害,曹操曾经潜入张让的府中行刺,可惜没能成功。面对汹涌而来的卫士,曹操挥舞着手戟,从庭堂一路打将出来,让张府的卫士们竟无法靠近。曹操且战且退,最后纵身跳出墙外,全身而退(详情见孙盛《异同杂语》)。经此一事,曹操的名气大涨,受到天下名士的交口称赞。



虽然深受汉灵帝的宠信,但张让却是个典型的“两面派”,眼看着汉家气数将尽,竟然偷偷地开始跟黄巾军首领张角暗通款曲,不仅泄露国家机密给对方,并且还允诺替黄巾军做内应,以帮助后者夺取洛阳。虽然张让的阴谋被人揭发,但汉灵帝却只是将他召过来一顿臭骂,却并没有进行深究严惩,由此可见张让对皇帝的魅惑之深。


张让之所以能飞扬跋扈,关键在于他能操控汉灵帝,而一旦这个“资本”丧失,等待他的只能是灭顶之灾。中平六年(189年),汉灵帝驾崩,少帝刘辩即位,国政则由大将军何进执掌。何进执政后,听从部将袁绍的建议,准备率军入宫铲除所有的宦官,但遭到何太后的阻拦。张让等人担忧何进最终会采取行动,索性先下手为强,派人将何进诓进宫中斩杀。



何进遇害后,部将袁绍、袁术兄弟率军作乱,率兵闯进宫中搜捕宦官,无论老小统统斩杀。张让等人为阻挡袁氏兄弟的追杀,便劫持少帝刘辩、陈留王刘协(汉献帝)作为人质,然后想渡过黄河避难,却发现没有船只可以渡河。面对着越来越近的追兵,张让等人自知大势已去,便纷纷投河自杀,时在当年九月。作为东汉最有权势的宦官,张让最终落得如此下场,实属罪有应得。


史料来源:《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


文史砖家


张让(?—189年9月24日),东汉宦官,颍川(今河南禹县)人。桓帝、灵帝时,历为小黄门、中常侍等职,封列侯。在职时以搜刮暴敛、骄纵贪婪见称,灵帝极为宠信,常谓“张常侍是我父”。中平六年(189年),何进谋诛宦官,事泄,他和其余几个常侍设计伏杀何进。袁绍、袁术等人闻何进被杀,入宫杀尽宦官,张让走投无路,投水自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