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白切雞斬好後感覺肉很乾?

新生命HGH


  

我覺得白切雞斬好後肉質發乾,要麼雞沒選好,要麼火候過了。

  白切雞是粵菜系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種菜品,屬於浸雞類。其肉質緊實爽滑,雞皮脆口,鮮香不油膩。是兩廣人的最愛。凡大小宴席必定會有一道白切雞,有“無雞不成宴”之稱。

  前年我表哥相親,提著兩隻土雞去了女方家裡。本來想露一手廚藝,結果女方家也挺客氣,讓客人坐著,自己下廚。土雞炒木耳,燉蘑菇。 我媽知道後直感嘆,這麼好的雞不是白切?可惜了可惜了。  對於她關注重點的偏離,我們也是無語了。

  白切雞做法簡單,主要是整雞清洗乾淨,在開水和冰水之間三進三出,再放進開水裡浸泡半小時,然後再放冷水雞裡浸泡二十分鐘即可。斬塊蘸料就可以食用。白切雞最難的就是選雞和火候,只要這兩點其中一點沒做好,就會碰到題主說的情況,雞肉發乾,發柴,沒有雞肉鮮香味。


  白切雞到底怎麼做才會皮脆肉滑,鮮香清甜?

  一、【選雞很重要】大道至簡,最好的食材只需要最簡單的烹飪方式,就能吃出食物的鮮香。就像大閘蟹只需要清蒸,放養的羊肉只需要清燉,就能讓人垂涎三尺。反過來也一樣。最簡單的烹飪必須有好的食材。

  ①(按品種分)、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幾種雞有廣西巴馬土雞,湛江雞,清遠雞,龍門鬍鬚雞等,它們都有一個特點,雞的個頭不大,成年後大概三斤左右,肉多骨頭小,皮下脂肪比較少,皮脆肉嫩。比較適合做這道菜。有些品種的雞個頭特別大,肉質發柴發乾,不清香,即便是農村土養,也不好吃。

  ②(按飼養方式看)、自然是走地雞最好,雞經常活動,吃米糠玉米長大,在戶外經常能吃蟲子植物葉子,肉質緊實,肥油少,骨頭硬。用來白切最好吃。如果選擇的是一隻關著養的飼料雞,皮下全是油,肉質鬆散發乾發柴,即使是星級大廚,也全無辦法把它做好吃。

  ③(新鮮程度)、白切雞必須用新鮮的活雞,只有新鮮的食材才有鮮香味。冷凍的雞肉那是神仙也救不了了。不僅發乾發柴,還香味全無,肉質發酸,好吧,估計換個樣子你都認不出是雞肉。



  ②【火候至關重要】火候到位的白切雞,皮脆肉白,骨頭裡的骨髓泛著紅色,處於半凝固狀態,這樣的白切雞才是極品。正宗的白切雞是浸熟的不是煮熟的。用煮的方式很容易煮過頭,過熟以後雞就會發幹發柴,沒有爽滑的口感了。

  《美味白切雞》——皮脆肉滑,鮮香美味,喜歡的朋友歡迎收藏轉發。

  【主料】整雞一隻

  【輔料】蔥一把,姜一塊。

  【調料】鹽適量,魚露一勺,兩勺黃酒,半勺雞精,一勺鹽焗雞粉。


  ~開始製作~

  一、買回來的新鮮整雞放盆裡,加入清水,用鹽把雞皮表面的黃衣搓掉,然後洗乾淨,檢查雞毛有沒有拔乾淨。(注意,檢查肚子裡的雞肺有沒有掏出來,一定要掏出來)

  二、燒一大鍋水,水裡加入五根蔥花,五大片薑片,兩勺黃酒,一勺魚露,一大勺鹽。(注意,魚露是為了給雞提鮮,沒有可以不放。黃酒去腥,沒有可以換成白酒或者料酒,花雕酒)

  三、雞清理乾淨後,把雞腳塞進雞肚子裡。水開後,手抓著雞頭把雞身放進水裡,左右搖擺浸泡大概五秒鐘,然後提起來五秒鐘。繼續把雞身子放進水裡左右晃動搖擺浸泡五秒鐘,再提出來。反覆三次,稱為“三浸三提”。


  完成三浸三提以後,整雞提出來浸冷水,使雞皮快速收縮,過後吃起來才更脆。

  四、浸泡過冷水以後,再次重複三浸三提,然後把整個雞放進鍋裡浸泡。火關掉,雞浸泡半個小時。(注意,為了保持水溫,整鍋水量一定要多點,水太少溫度下降快,很可能泡不熟。家裡沒有大鍋的話,水量儘量多些,開小火讓水微開,煮的時間相應縮短,筷子插入雞腿,拔出來以後沒有血水流出就熟了。注意翻面。)

  五、在浸泡雞的同時可以準備蘸料,姜拍碎剁成沫,再切點蔥白沫混合,加入半勺鹽焗雞粉,少量鹽,雞精,麻油,一起攪拌均勻,燒花生油滾油淋入蔥姜沫,拌勻即可。

  六、用一個乾淨大盆,裝一盆冰水,沒有冰塊用冷水,加入適量鹽。雞浸熟了以後提出來趁熱馬上泡入冰水中,二十分鐘以後撈出來斬塊擺盤即可。

  (注意,順著雞的紋理斬塊,味道更加滑嫩,口感更好。)


  答疑解惑☞你問我答

  為什麼要把雞肺掏出來?

  答,白切雞是不留雞肺的,因為貼著雞肺的地方通常很難浸泡熟,看起來紅通通的,不好看,不敢吃。

  為什麼用鹽搓掉雞皮上的黃衣?

  答:這是雞的皮下脂肪,主要是油脂,搓掉是為了上菜美觀,懶得弄也沒關係,可以吃的,煮的時間長也會散掉。

  為什麼要兩次三浸三提?

  答:第一次三浸三提,是為了給雞皮定型,雞皮在短時間內突然高溫水煮,容易破皮,所以用三浸三提的方式。讓它有個適應過程,慢慢定型以後,後面的浸泡水煮都不容易破皮了。

  然後浸到冷水裡,讓雞皮收縮,吃起來更脆口。

  第二次三浸三提,是防止它剛剛泡過冷水,突然長時間加熱,不適應溫度而破裂。三浸三提,讓它適應溫度後再放進水裡浸泡。

  雞熟了以後為什麼還要再浸冰水?

  答:熱漲冷縮,從熱水裡撈出來浸冷水裡雞皮快速收縮,吃起來更脆。剛提出來雞有餘溫,散熱慢,為了防止雞的餘溫使雞更熟,需要冷水及時給雞散熱。雞完全熟以後肉質發乾發柴,並不好吃。

  蘸料為什麼要用熱油澆?

  答,這種蘸料是廣州本地人比較喜歡的吃法,熱油澆一下更能激發姜蔥的香味。其他地方也有用香菜沙姜配生抽。或者蒜蓉香菜蔥花配生抽加小米辣。蘸料按個人口味調即可。好的白切雞隻需要簡單的蘸料調味,即可引出雞的鮮美。


  寫到最後

  白切雞最重要的還是選雞,雞的肉質好壞直接決定菜品的成功與失敗。最好能用小個頭品種的走地雞,新鮮宰殺烹飪,甘甜清香。

  兩次三浸三提,兩次過冷水,那麼麻煩,一切都是為了雞皮!雞皮是白切雞的精華所在。香脆嫩滑,最好吃的部位。(對於我二嫂那種吃雞隻吃燉雞,還把雞皮全扒掉只要瘦肉的這類人,請自己略過……)

  不管是浸熟還是小火煮熟,一定要在旁邊看著,估計時間差不多了就用筷子插入雞腿試試有沒有血水,沒有就趕緊起鍋。(你要是邊看電視劇邊小火煮,過後你會發現只有雞湯能喝,雞肉是全廢了,跟啃棉花一樣。)

  嗨,我是深度美食文作者安心,想了解更多製作美食乾貨請點關注,更多精彩內容持續更新中……

  看到這裡的朋友,點個贊再走唄,寫了小兩小時了,給個鼓勵唄嘿嘿嘿……完了祝你新年快樂全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安心美食錄


白切感覺肉乾,煮過火了,煮太久了,煮柴了,或是選的雞種。

白切雞一般煮時是三熱三冷,即是放熱水裡一下,再拿冷水過一下,同樣三次後,再放熱水裡煮至七八分熟,關火,泡十五分鐘,撈岀來斬即可。以往六七分熟,現在建議全熟,殺菌衛生,但不能煮得太熟,太熟就感覺肉柴了。

再就是選雞種也很重要,選土雞,最好是蔬菜玉米養的土雞,清遠雞,湛江雞,文昌雞等,白切好些。

如覺得三熱三冷工序多,分亨一下自家過年簡單白切雞做法。
一、選了農村親戚自家圍養的土雞,主食玉米,洗乾淨備用,大鍋放入清水,燒五分鐘,有點熱氣,把雞放入,全泡水裡,再放薑片,少量料酒。

二丶中火慢煮大概十五分鐘,再小火煮十五分鐘,關火,泡十多分鐘。根據雞的大小,掌握煮的時間。

三丶用筷子插入雞腿處,拔岀沒有血水流岀,就可以了,有血水流岀的話,再泡久些。泡好了,斬成塊擺盤如圖,一盤香噴白切雞就做好了。


吃貨小快樂


正宗白切雞的做法

白切雞是一道非常好吃的家常菜,很多朋友都喜歡吃,但是不知道是怎麼做的,今天的這篇經驗給大家分享一下正宗白切雞怎麼做,希望可以幫助到喜歡的朋友。

食材

三黃雞

一隻

小蔥

20g

150g

50g

雞粉

10g

胡椒粉

5g

方法/步驟分步閱讀

1



雞洗淨,內臟去幹淨。

2



姜拍成蓉,小蔥切碎,留少許蔥姜做邊角料。

3


鍋中倒入清水,沒過雞,加入蔥姜、鹽、胡椒粉大火燒開。

4

把雞放入水中,小火煮10分鐘,再關火,再開水中泡20分鐘。

5



準備一盆冰水,把雞撈出泡在冰水裡10分鐘。

6



鍋中放油15克,大火燒至冒煙關火。

7


鹽、雞粉、胡椒粉攪拌均勻,澆上剛才製作好的油汁料。

8



把涼透的雞斬塊裝盤即可。


我是王小雨


白切雞又叫白斬雞,是中國八大菜之一粵菜系雞餚中的一種,始於清代的民間酒店。
白切雞通常選用細骨農家雞與沙姜、蒜茸等食材,慢火煮浸後,晾乾切塊。
成菜後,色潔白帶油黃,皮爽肉滑骨香,清淡鮮美。

做法:

1、把雞洗淨,切下雞爪,切去爪尖。
2、蒸鍋倒入半鍋清水燒開,加入生薑片、蔥、料酒,調入雞粉、鹽、味精,煮沸。
3、手提雞頭,將雞身浸入鍋中,氽燙片刻提起控水,重複數次後再將整隻雞放入鍋中。
4、用小火煮20分鐘,將雞煮熟透,取出。
5、放入冰水中浸沒冷激2-3分鐘。
6、沙姜切末,加入少許雞粉、白糖、鹽、味精、香油,拌勻。
7、鍋中倒入少許花生油,燒至六七成熱。
8、用鍋勺將熱油淋入沙薑末中,製成蘸料。
9、熟雞冷激好後取出,均勻抹上香油,改刀斬塊。
10、裝入盤中,與蘸料一同上桌即成。

Tips:

一定要用冷水激,否則肉質就不鮮嫩。

歡迎與我交流~


一塊行走的肉


工藝 :煮

口味 :原味

難度 :較難

時間 :30分鐘

食材 :雞肉 三黃雞

輔料 :蔥、生薑、大蒜、芝麻油、生抽、白糖、料酒

白斬雞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在上海和廣東一帶白斬雞是非常出名的一道菜,然而正宗的白斬雞做法要求是非常高的,一定要保證雞肉出於剛剛好熟的狀態,這個對於火候的控制需要非常有經驗的老師傅才能做到,而且雞肉熟了,雞皮一定要不能有損傷,這樣才能保證雞肉的原滋原味,才是正宗的白斬雞的做法,所以對於普通的小白廚藝來說,真的很難做到正宗的白斬雞,不過我們可以來個家常白斬雞,雖然不正宗,但是也能品嚐到很不錯的白斬雞,今天饞貓給大家分享下我做白斬雞的經驗,肯定不正宗,但是我個人感覺也蠻好吃的。


小佳美食分享


一.冷菜做好都會刷一層香油,保溼又色澤明亮誘人。可能沒刷油。

二.擺在空調出風口或在一些門的風囗,風大抽乾水汽。酒店冷菜一般等客人來了才上,講究的會加蓋子,保證形裝色澤。

三.白切雞在溫滷中浸泡太短,沒吸足滷水太乾。

四.白切雞滷水中煮,火候太大,會使肉質變老,要小火微煮,不要冒泡,泡在滷水中。時間要把握好,太短不酥,長了化了,不成形。




淮揚私家美食



黃剛老師烹飪麵點


工藝 :煮

口味 :原味

難度 :較難

時間 :30分鐘

食材 :雞肉 三黃雞

輔料 :蔥、生薑、大蒜、芝麻油、生抽、白糖、料酒

白斬雞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在上海和廣東一帶白斬雞是非常出名的一道菜,然而正宗的白斬雞做法要求是非常高的,一定要保證雞肉出於剛剛好熟的狀態,這個對於火候的控制需要非常有經驗的老師傅才能做到,而且雞肉熟了,雞皮一定要不能有損傷,這樣才能保證雞肉的原滋原味,才是正宗的白斬雞的做法,所以對於普通的小白廚藝來說,真的很難做到正宗的白斬雞,不過我們可以來個家常白斬雞,雖然不正宗,但是也能品嚐到很不錯的白斬雞,今天饞貓給大家分享下我做白斬雞的經驗,肯定不正宗,但是我個人感覺也蠻好吃的。


俺叫旺財吖


白切雞斬好後肉很乾?你這雞一定是煮過了,肉給你煮老了所以才幹的。煮白切雞要做到三提三過在七煮三泡,三提三過就是在水開了以後雞在開水裡燙三遍再在冷水裡過三遍。七煮三泡就是把雞煮到六七分熟,在離火泡到熟。







侍愛民


教你一個最方便易懂做白切雞的方法,做出來的雞皮脆肉嫩,外面很多酒店,飯店都是這樣做的哦。

首先三黃雞清洗乾淨,燒一鍋清水,放入八角,香葉,薑片,再放入幾個黃梔子調色,大火燒開後,放入雞,蓋上蓋子關火燜7分鐘左右,再把雞提出,繼續大火燒開,然後再放入雞,關火燜7分鐘,最後一次燜3-4分鐘立刻撈出放入冰水,浸泡等肉質完全涼透,提出稍微吹乾水份就可以斬件裝盤,最後搭配料汁一起慢慢品嚐美味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