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暢銷的一本書是什麼?

聽葉子侃


世界上的好書是什麼?這個問題不得不說很寬泛,正因為很寬泛,才使得這個問題難以有個標準答案。

首先我們來探討一下好書的定義,一本書好與不好是通過什麼來定義的呢?

所謂好書,不僅僅是要在他出版的當時擁有一個好的銷量,還要能夠流傳百年千年而不被人們遺忘,能夠暢銷不衰。當然,一本書賣的好不好也是判斷這本書是不是一本好書的重要標準,但是卻不能把他當做唯一的標準。

再有,一本好書能夠給讀者帶來心靈的享受,感官上的享受,能夠給讀者以啟發。

我們常說“開卷有益”,這無疑是告訴我們不論我們讀哪一方面的書,只要讀下去,就會給我們以啟迪。

因為我平時讀的小說類比較多,所以我就藉著回答這個問題的機會推薦幾本我自己比較喜歡的小說吧

  1. 加西亞馬爾克斯 《百年孤獨》

  2. 托爾斯泰 《戰爭與和平》《安娜 卡列尼娜》《復活》

  3. 雨果 《悲慘世界》《巴黎聖母院》

  4. 陀思妥耶夫斯基 《卡拉馬佐夫兄弟》《罪與罰》《死屋手記》

  5. 羅曼羅蘭 《約翰 克里斯多夫》

  6. 塞萬提斯 《堂吉訶德》

  7. 狄更斯 《雙城記》《霧都孤兒》

  8. 司湯達 《紅與黑》

  9. 莫泊桑 《莫泊桑小說》

  10. 契訶夫 《契訶夫短篇小說集》

  11. 海明威 《老人與海》

  12. 羅貫中 《三國演義》

  13. 曹雪芹 《紅樓夢》

  14. 陳忠實 《白鹿原》

  15. 路遙 《平凡的世界》

  16. 餘華 《活著》《許三觀賣血記》《兄弟》

  17. 劉慈欣 《三體》

就先列舉這些吧,就此打住了。

歌者二向箔三體


我最近才看完的《原則》就是屬於全球最暢銷的一本書,這本書一經上市就登上亞馬遜新品排行榜第一位,也被各個領域的大咖爭相推薦閱讀。


作者:瑞·達利歐是華爾街投資大鱷,是對沖基金公司橋水創始人,公司成立40餘年,投資管理資金超過1500億美元,累積盈利450萬美元,曾成功預測2008年金融危機。

在《原則》這本書中,瑞達利歐分享了他多年的管理總結:包含21條高原則、139條中原則和365條分原則,涵蓋為人處事、公司管理兩大方面。


看到這裡,你大概也就明白《原則》會成為暢銷書籍了。

  • 《原則》背景:瑞·達利歐,《福布斯》排行榜前100位之一,事業上的成功,讓人忍不住想去探尋他成功的奧秘,想看看能不能複製。

  • 《原則》這書的內容與我們儒家思想有共同點,能讓你在觀看的時候聯繫到小時候上課的《論語》:吾日三省吾身。


說說內容吧,本書分為三個部分:1.我的歷程,2.生活原則,3.工作原則。

  • “我的歷程”講述了瑞達利歐的人生軌跡,也看得出不同的時代背景,不同的教育方式對人的推動性的無可比擬的。

  • “生活原則”印象最深的大概是第2章節的用五步流程實現你的人生願望。

1.目標:追求目標。
2.問題:直面問題,解決問題。
3.診斷:診斷問題,看看它的根源是什麼。
4.方案:做出方案,根據診斷做出改變。
5.踐行:踐行你的計劃。

簡明扼要的為你指出方向。

其次第4章節的理解人與人大不相同給的原則忠告也挺好的。

  1. 有意義的工作和有意義的人際 關係不僅是我們做出的美好選擇,而且是我們天生的生理需求。

  2. 理解大腦裡主要鬥爭,以及如何控制這些鬥爭,以實現“你” 的願望。


這章讓你更好的瞭解自己,善擇你的習慣。

  • “工作原則”則開始敘述瑞·達利歐對於公司的管理模式和處事原則。

1.打造允許犯錯,但不容忍罔顧 教訓、一錯再錯的文化。
  • 把失敗變成好事。
  • 不要為你自己或他人的錯誤而懊惱,要珍愛它!
  • 不要糾結於“埋怨”還是“讚美”,而要專注 於“準確”還是“不準確”。

2.記住在經歷痛苦後要反思。

  • 要能夠反思,並確保你的員工也能如此。
  • 要知道,沒有人能客觀地看待自己。
  • 教導並強化“吃一塹、長一智”的道理。

知道哪些錯誤可以接受,哪些 錯誤無法容忍,不要讓你的員工犯不可 接受的錯誤。

以上就是我對《原則》簡單的介紹了,希望你會喜歡它,這確實是一本好書,不過有可能的話還是推薦看原版的,這比翻譯更能直觀瞭解瑞·達利歐在本書傳遞的思想。

最後總結,一本書想要暢銷:

首先內容好,能讓人學到東西,比如:哲理、技能、管理、思維方式等;

然後寫書的人有閃光點,讓人能夠追捧,比如:本書作者瑞·達利歐、村上春樹等;

最後要有熱點可以追,比如:瑞·達利歐前兩天在中國直播講解了《原則》。


沉林靜染


如果是指所有書,那麼最暢銷的毫無意外的屬於聖經。

如果是指小說,那麼目前記錄下,最暢銷的應該是《魔戒》中國也有翻譯成《指環王》。

作者: 約翰.羅納爾多.魯埃爾. 托爾金

第一版: 1954

目前預計《魔戒》單冊已經在全球售出了一點五億冊。

據說《唐吉坷德》有累計五億冊的銷量,但是數據缺乏有效證據證實。

目前統計下來,最暢銷的小說系列,屬於《哈利波特》。因為《精靈寶鑽》《霍比特人》雖然和魔戒屬於一個世界觀,但是卻屬於不同的系列。目前統計《哈利波特》已經有超過七十種語言的譯本,總銷量達到了五億冊左右。


方士的知識樂園


這個問題太大,比較寬泛,不好答。既然邀請了,就試著說一下。

凡是對人類有用的書,就是好書。

無論是科技類的書,思想類的書,文藝類的書,只要對人類有用,就在好的範圍。

有的書,本來是好書,特別是思想範疇的書,但統治階級不喜歡它,要不歷史上怎能出現焚書坑儒這一說呢!

秦始皇對書的慌恐,導致了他對文化的大掃除,讓很多好書化為灰燼。

好在時代一直是朝著文明的方向發展著,儘管一本好書經過你想不到的劫難,還是一代一代地流傳下來。


有關國學方面的書,就不介紹了。屆於題主世界範疇的提問,放眼世界,下面推薦幾部本認為上品的世界文學。

一,《戰爭與和平》

這本書是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創作的長篇小說,也是其代表作。這本書場面宏偉,寫了一八一二年,俄、法兩國交戰,以拿破崙的失敗告終。

2、《巴黎聖母院》

《巴黎聖母院》是法國文學家維克多·雨果創作的長篇小說,小說揭露了宗教的虛偽,宣告禁慾主義的破產,歌頌了下層勞動人民的善良、友愛、捨己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義思想。

3、《童年》

《童年》是前蘇聯作家高爾基以自身經歷為原型創作的自傳體小說, 講了小主人公高爾基(阿廖沙)在父親去世後,隨母親寄住在外祖父家中度過的艱難歲月。

4、《呼嘯山莊》

《呼嘯山莊》是英國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作品,是19世紀英國文學的代表作。小說反映了反壓迫、爭幸福的鬥爭精神,離奇、緊張的浪漫氣氛,更是小說的特點。



5、《大衛·科波菲爾》

《大衛·科波菲爾》是英國小說家查爾斯·狄更斯創作的長篇小說,“通過主人公大衛一生的悲歡離合,多層次地揭示了當時社會的真實面貌,反映了金錢對婚姻、家庭和社會的侵蝕。

再介紹幾部哲學書。

1.《理想國》

《理想國》是古西臘哲學家板拉圖的代表作。柏拉圖哲學不僅是古希臘哲學代表,而且文筆不錯。

2.《三大批判》

《三大批判》是德國哲學家康德的代表作,包括《純粹理性批判》 ,《判斷力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康德被稱為哲學界的哥白尼,在哲學界掀起逆向革命。從此哲學從關注外部世界轉向內部世界,開始探討人們理性。不再只關心外部世界,而開始探討人的理性。

3.《作為意志與表象的世界》

《作為意志與表象的世界》 叔本華的大作,他徹底的悲觀主義者,竭力反對黑格爾,其哲學深受印度佛教影響。

4.《權力意志》

《權力意志》是尼采的作品,這位哲學史上最受爭議的哲學家,集詩人與散文詩作家一身,在文學家藝術家心目中地位崇高。


5.《存在與時間》

這是二十世界最偉大的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的作品,是他三十八歲所作。他是存在主義的創始人。深入探討死亡、時間、語言的意義,提出“向死而在”的哲學主張,把個體生存提高到了新的高度。


騷客文化


一、暢銷的概念?

暢銷書是指最受讀者歡迎的書籍,換句話說就是閱讀人數最多,重複閱讀量最高的書,而不是傳統意義上銷售最多的書籍。

二、營銷做的最好的是宗教

宗教的信眾是最多的,信眾的忠誠度也是最高的,跨越了地域,延續了幾千年,這些都是其他的企業或機構所無法比擬的。

世界宗教有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印度教、猶太教等。信徒最多的為基督教,大概在22億人左右;其次是伊斯蘭教,13-16億的信眾;再次是印度教,信眾大概為7-9億人口。

基督教的主要教義為《聖經》,信徒人手一本,很多時候還當做禮品來饋贈;伊斯蘭教主要教義為《古蘭經》;印度教、佛教宗派眾多,經典眾多,一定程度上做的分散。

三、結論

全球最暢銷的書是《聖經》


師說歷史


這個題目有點大,但評價的標準可以按發行量來算。

在經義書裡,應該是《聖經》,據稱發行量已經超過100億。這個不用多解釋,《聖經》可以說是人類有文字以來發行量最大的一部書,300多種聖經譯本,聖經的全譯和節譯本已達近兩千種語言和方言,而且發行量每年以6億冊的數量還在淨增。

在小說類目裡,應該是《哈利波特》。該系列曾被譯成近70種語言,在兩百多個國家累計銷量達四億五千萬多冊,其中:哈利·波特與魔法石(1.07億冊),哈利·波特與密室(6000萬冊),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5500萬),哈利·波特與火焰杯(5500萬),哈利·波特與鳳凰社(5500萬),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6500萬),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5000萬)。


2100年的銀河


以前讀巴金的《憩園》,這是個由金錢引發一系列不幸的故事。那時還不懂巴金為什麼覺得金錢是萬惡之源。長大後,見識了各種各樣的人皆因金錢狼心狗肺、爾虐我詐,重新回味《憩園》,才真正和作者深有同感。

雖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年齡,讀到的書,感受會有差異。但某些好書就是好書,只要思想足夠正確並且深刻。

我以為好書有很多種,且列舉三類。

第一類,能幫我解答心中的疑惑,比如《假性親密關係》。作者史秀雄告訴我的“如何判定他是你的真愛?我的回答是:在愛過了各種人,對各種所謂的幸福甜蜜都看透了,發現自己完全可以掌控生活、照顧自己、不需要依賴任何人而讓自己快樂和滿足的時候,卻突然愛上了他。”

第二類:作者的觀點有實際價值,並對我起到了很大的幫助作用。

比如《非暴力溝通》,馬歇爾·盧森堡告訴我在表達的時候一定要在遵守事實的基礎上,提出自己的感受,不要過於情緒化表達,也不要因為不如意就對對方進行攻擊。

第三類:刷新人們認知的書。這類書如果不是科技或者工具類的,往往思想都很偉大。比如魯迅在《狂人日記》中說吃人的禮教。尼采說的上帝死了,也有外國經典名著。

……

生命有限,我們應閱讀適合自己最好的書。



鑰柔


書籍,代表著整個人類心靈世界成長、發展的歷史。是人類文明方向的記載。是過去各民族的人們為探索真理、尋求人生的奧秘而走過的道路。開闊而廣泛的閱讀,可以給我們帶來美好的知識結構和視野。

好書開發我們智慧,給我們留下終生難忘的記憶。像四庫全書、二十四史、漢書、史記、資治通鑑、道教三藏、佛法大藏經版本、太平廣記、等等古文化類的編纂體系,是十分龐大的中國文化精深、完整、體系博大的

書籍。

中國文化,過去有經、史、子、集這樣的知識結構分類,其中有各種各樣可以包羅萬象、恢宏精微的知識來指導我們人生中遇到的問題。


普天禪光


查一下《毛主席語錄》或者《毛澤東選集》總共出版了幾次?出了多少本?


老林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