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上的苔蘚很美觀,請問應該怎麼獲得?或者說,可以通過什麼方式培育?

大曹家


盆景苔蘚獲得方法

盆景的獲得方法很多,常見的就是野外收集,直接到偏潮溼牆角或者潮溼的林下收集,收集苔蘚也很簡單,只需用刀片慢慢剝下來,然後切成小片帶回,稍微清理一下就可以直接鋪在盆面上使用,當然也可以整塊帶回。


當然常見的還有弄碎打漿法,收集一些苔蘚,然後剁碎,剁得越碎越好,因為苔蘚屬於孢子繁殖,鋪在盆面以後可以很快的繁殖,這種方法很容易讓苔蘚的孢子鋪滿花盆,而且更加均勻鋪在花盆表面上。

盆景苔蘚的培育養護

為了得到美觀而且鋪墊均勻的苔蘚,我建議大家採用打漿法,把苔蘚打碎成漿,然後把漿均勻倒在花盆中,倒的時候要均勻,鋪好苔蘚漿以後,關鍵的就是後期養護了,苔蘚要想快速孢子繁殖,而且快速鋪滿花盆,讓花盆苔蘚綠油油,建議做到保溼養護和營養管理。

建議在前半個月,一個星期澆灌一次過期啤酒,啤酒要先發酵再使用,當然也可以使用淘米水,啤酒裡面含有大量的氨基酸等營養物質,讓苔蘚快速吸收,等開始萌發以後,半個月澆灌一次啤酒,等花盆表面鋪滿青苔以後,後期一個月定期澆灌一次,做到這樣,苔蘚綠油油是沒問題的。

你們覺得呢?


植物草蟲


苔蘚植物,毛茸茸的,綠油油的很有生機。將苔蘚鋪在盆景上,可以起到裝飾的作用,裸露的盆土在苔蘚的覆蓋下,馬上富有生機,提高了盆景的觀賞性。現在又有很多人特意將苔蘚製作成微觀盆景。同樣具有非常高的觀賞性。苔蘚通過什麼方式培育?以下介紹三種的方法:

  • 第一種,野外採挖,進行花盆鋪面:

在野外常年溼潤的石頭縫,小溝旁邊,有散光的位置上,容易找到新鮮的苔蘚。使用小花鏟,將苔蘚連皮帶土,一起纏起來。放到塑料袋裡,噴水保溼,回家就可以直接栽種。

苔蘚直接栽種的時候,最好在苔蘚的土層上刷上“米漿”。在花盆的表面上,鋪上一層薄沙,然後將苔蘚,輕輕的壓到沙子上面。然後噴水保溼,移盆到陰涼通風位置10到15天。花盆的土保持“間幹間溼澆水”,苔蘚可以經常噴霧打溼,20天左右苔蘚沒有乾燥就可以成活。

  • 第二種,人工繁殖:

將野外採集的 苔蘚,放到有(沙1/3,紅泥土1/3)的混合土中。將苔蘚以土壤充分的揉搓攪拌成稀泥狀。植料可以使用(樹皮+碎木頭+珍珠岩)盆面同樣放上一層的薄沙層。然後將混合好的稀泥,按到薄沙上面。不使用淋水澆灌,使用噴霧經常打溼。

然後移盆到陰涼通風位置,或者使用塑料袋套上花盆,做保溼保溫的處理。經常解開袋子通風。噴霧打溼花土淺表土。10天左右,就可以看到星星點點的苔蘚成活。在溫度低於25攝氏度的時候可以散光下養護,儘量保持空氣溼度。

  • 第三種:紅磚“借屍還魂”。

準備一塊紅土磚,使用刀具將紅土磚的表面照成有溝壑的的粗糙面。然後使用紅泥以“益生菌”塗抹在紅磚上。使用“漚制的淘米水”噴淋到紅磚上。儘量讓紅磚吸收酸質的液體。然後再找到一個淺塑料盆。盛滿水。浸泡紅磚約1/3。

將淺盆移到戶外有苔蘚生長的地方。用手隨便拔點苔蘚,糊在紅磚表面。在苔蘚的繁殖作用下,以及孢子傳播下,紅磚很快就能生長出苔蘚。在淺盆沒水的時候,加上水保持紅磚有足夠的水分吸收。很快磚頭上就能生長出苔蘚。

  • 總結:苔蘚的栽種無非就是植料不積水,植料還要具有溼氣。同時要保持植料的高溼,環境的高溼。三種的溼度相結合,才能種好苔蘚。一般在家庭環境下,比較難栽種,最好有透明的罩子,能護罩保溼保溫。

以上就是栽種苔蘚,繁殖苔蘚的細節,希望可以幫助上大家。交流養花經驗請留言評論區,謝謝大家。


喧城靜屋園藝館


盆景上如有苔蘚蓋面,當然可以可以對盆景加分,不過這樣的帶苔蘚的盆景,如果是你養在室內,無論你怎樣維護,要不了多久,盆景上的苔蘚就會發黃掛掉,如果是養在室外,苔蘚存活的時間就相對長一些,多年使用苔蘚,對苔蘚的生長有一些瞭解,也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盆景上的苔蘚是如何獲得的?一、你可以從山上採挖回來鋪面,可是要不了多長時間,苔蘚就枯萎發黃。二、有人說可以用苔蘚攪碎後拌黃泥敷在盆土表面,可是過了很長時間,苔蘚還是長不出來。三、還有人說用芡粉兌水或澆淘米水就能長出苔蘚來,也許你澆了半年都不會長出苔蘚,這又是為什麼?

從山上採挖回來的苔蘚鋪在盆景上面,由於養護環境達不到野生的環境,苔蘚很快就會發黃枯萎,野生的環境溼度大通風好,關鍵是接地氣,還是半陰環境,所以如果採用苔蘚鋪面的方法,苔蘚要養活是很難的。



用苔蘚攪碎後拌泥鋪面能長出苔蘚來的說法,我不知道他們是用的什麼品種的苔蘚,反正我試驗過多次均未成功,也把苔蘚切碎後撒於盆土上再蓋一層薄土,也很難長出苔蘚,其實苔蘚的繁殖很多的是靠孢子,如果沒有孢子的苔蘚,是很難繁殖成功的。


至於使用澱粉的方法來培植苔蘚是可行的,就是經常用淘米水或含有澱粉的水來澆土,特別是在吸水石上生長苔蘚效果不錯,在盆土上用澱粉的方法,需要長時間在半陰環境下進行,如果光照過強或溼度不夠,也是很難長出來的。

所以要在盆土上長出苔蘚,就要使用帶孢子的苔蘚,或者是收集含苔蘚孢子的土壤作表層土,才有可能長出苔蘚,但前提是盆景要在室外的半陰環境中,最好接觸地氣,環境溼度要大。很多好看的苔蘚鋪面都不好養或者是養不活,建議你使用地錢鋪面,挖掘地錢時要帶土,地錢是一種最好養的苔蘚。



梅蘭竹菊張三丰


玩盆景的盆友沒有不知道它的,別看是到處常見,用處卻不能小看。不但是能夠讓盆景的整體更乾淨美觀,還可以起到保溼保溫的關鍵,這就是苔蘚,一個最低等的高等植物。話說,苔蘚在盆景中的作用可不只是點綴那麼簡單,尤其是對於對於水旱盆景來說,那是真實的綠地。

先來看看苔蘚是何物?

苔蘚,一種小型的綠色植物,其生長的結構簡單,個頭也很是小型,叢生在裸露的石壁上面。它沒有既不開花,也不會結果,通常是以孢子繁殖。那麼,苔蘚應該怎麼獲得呢?

一、野外去撿

苔蘚的品種很多,並且分佈廣泛,可以說,不管你是在什麼地方,總會有適合你的出現。如果,你周邊有野外的環境,那麼,去比較潮溼的小溪邊,陰涼的山林深處,能夠輕易的發現它的身影,它就像一層毛皮一樣覆蓋在石頭上面,可以連根帶草的撿回家中即可。

二、自己培育

苔蘚的培育也很是簡單,確切的來說,只要是提供適合它生長的環境,它自己就能夠生長出來,具體的方法可根據以下進行。

1、將石頭放在雨中或者河水中浸泡,待過些時日,使用山芋粉灑在上面。然後,再覆蓋上潮溼的稻草,在這個期間,將它放置在陰涼的地方,並經常給其噴水,保持稻草的潮溼,在溫度25度以上的時候,大約半個月左右即可生出我們想要的苔蘚。

2、這是在有少量苔蘚的前提下,可使用營養土摻水攪拌成泥糊狀,將苔蘚放進去攪拌均勻,然後塗抹在溼潤的石頭之上。如果有條件的朋友,可加入一些馬鈴薯汁液等物質,能夠更好的催發苔蘚的產生。養護的環境方法同上。

3、對於造型已成的山石盆景,將其泡在淺水的盆中,經常性的使用淘米水、豆殼水等含有些許營養的水分澆灌,並保持溫度在25度左右,放置的環境能早晚見點陽光,那麼用不了一個月的時間,苔蘚也會生成,這個方法的時間雖然較長,但是卻最顯自然。

注意:培育苔蘚的關鍵有3點,潮溼、溫度、光照不強,只要將這三點做好,其餘的都是輔助,屬於能增加快慢的選項。其實,單靠這樣,只要時間夠長,一樣也可以生成。

以上僅為個人的意見,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感謝您的閱讀。

我是大曹,一個在盆景路上越陷越深的小夥,每天分享自己對盆景的一些瞭解,愛盆景、愛生活。我的口號,要平心浮氣躁,盆景老樁很妙。歡迎【關注】,一起交流讓生活更美好

農村大曹


盆景上的苔蘚很美,起到了一個點綴的作用,苔蘚怎麼獲得呢?可以通過以下幾個途徑。

一,直接到網上購買

現在很多網店都出售苔蘚,有專門培育苔蘚的農戶,而且培育的品種也有很多。

二,自己去找

什麼地方可以找到苔蘚呢?到陰暗潮溼一點的地方,像大樹下根部,有很多樹的根部常期不見光又有雨水淋根部會長出青苔。

三,自己長

如果是夏季梅雨季節雨水多光照少的時候它自身盆面會長出來的。





農民愛盆景


可以去野外長期潮溼的地方找,樹蔭下,北牆角。自己可以通過培養也能得到,在野外找一點苔蘚弄碎撒到花盆裡,天天用水壺噴水,慢慢就是長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