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詩表決心,這位身有殘疾的醫生“千方百計”只為上一線

“爸爸,你去縣裡幹什麼?”

“爸爸去縣裡打仗,等爸爸打完勝仗就回來了。”

“爸爸,這個望遠鏡給你,有了它,你就能打勝仗!”

1月28日,餘義超從兒子手裡接過玩具望遠鏡,匆匆出了家門,趕往新縣人民醫院。

作詩表決心,這位身有殘疾的醫生“千方百計”只為上一線

餘義超是河南新縣滸灣鄉衛生院的一名醫生,既普通也不普通。

說他普通,因為他是中國千千萬萬個紮根基層的醫務工作者中的一員;說他不普通,是因為他從小患小兒麻痺症,身有殘疾。

1月26日,餘義超在單位群裡收到縣裡招募志願者的通知,他瞞著家人偷偷報了名,為了增加入選“資本”,還賦詩一首。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請戰書•新韻》

男兒以命報公門,國難當頭豈退身。

十載苦修安處所,一朝得願保人民。

黃龍風勁思忠骨,西海波平祭義魂。

請戰紅城息疫亂,惶惶赤子盼君音。


怕因身體狀況被刷下來,餘義超趕快又給新縣文明辦的一位領導打電話報名。

領導瞭解他的情況後,建議他在衛生院做基層防治工作。他趕緊懇請:“我是一名醫生,我有執業醫師證,我想上發熱門診一線。”硬是“逼”領導記下了自己的聯繫方式。

1月27日,餘義超還是擔心,怕縣衛健委不同意,晚上近11點了又輾轉與縣衛健委主任吳君峰聯繫,請求參戰。

經再三懇求,吳主任同意餘義超與新縣人民醫院領導聯繫,說同意他去縣人民醫院支援。

1月28日中午吃飯時,餘義超收到通知,下午去新縣人民醫院報到。

終於,他不得不對家人“坦白”了。

作詩表決心,這位身有殘疾的醫生“千方百計”只為上一線

身體不便,還要上一線。不出所料,這讓艱難把他撫養長大的母親非常擔心。

“媽,我本來就是學醫的,這個時候我不衝出來,誰衝出來呢?現在正是國家需要我的時候。當年我爸去世早,要不是國家的獎學金和資助政策,我也不能完成學業。”

餘義超安慰母親說,現在醫院條件都比較好,“都有防護服,不會有什麼事的。”

四歲的兒子餘瑾宸則把自己心愛的玩具望遠鏡送給爸爸,鼓勵爸爸“打勝仗”。

除擔心丈夫的身體之外,家裡還有一位老人、兩個孩子需要照顧,自己也要承擔繁重的疫情防控工作,同是基層醫務工作者的餘義超愛人這個時候卻只說了一句話:“去做你想做的事吧,家裡有我呢。”

作詩表決心,這位身有殘疾的醫生“千方百計”只為上一線

1月28日下午到醫院報到後,餘義超立即被派到感染科發熱門診坐診。

由於身體不便,他穿脫防護服都需要護士幫忙。下班後脫防護服時更難,整整用了二十多分鐘。

在新縣第一次上報的四例確診病人中,有兩例是餘義超在1月28日下午接診留觀的病人。

2月1日時,他已經三天兩夜不停歇60多個小時連值,餘義超自己也說,“不知道自己是怎麼扛過來的。“

也許就是骨子裡的感恩之心和責任感吧。

餘義超是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校醫療系2012屆臨床五班畢業生。

從小患小兒麻痺症,父親意外早逝,母親身體也不好,家境貧困,他在學校卻感受到了濃濃的“家庭“溫暖——國家各種資助政策的幫助,校領導、老師和同學們的關心,都讓他很是感動。

同時,餘義超自立自強,多次獲得國家勵志獎學金,並獲2010年度全國自強之星提名。

“疫情當前,也是我感恩母校、回報社會和報效國家的時候。”

餘義超說,身為醫務工作者,理應衝在一線,這是使命也是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