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流量剧”众生相

作者 | 申敏


挥别2019年的寒冬,正当影视从业者们准备潜心修炼、重振士气之际,一道晴天霹雳横空而降,娱乐工业大机器的齿轮发生错位,产业链每一环节的参与者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牵连。

疫情这只黑天鹅阻碍了公众出行的脚步,把大家“锁”在家中。难得的长假刺激了互联网各大业务,除却线上公益课堂这类非主流的时间消磨方式,占比较大的当属由各类长短视频内容和网游组成的娱乐矩阵,其中又以剧集挑大梁。

如今1月已过,网台端播出了多部由流量艺人担任主演的剧集。可惜的是,一些原本具有爆款潜质的选手因为生不逢时遭遇哑火。但相比那些在特殊时期不得不暂缓的停机剧和被打乱制作发行计划的待播剧,这些已播剧们又是幸运的。

流量艺人加盟的剧,天生关注度高。疫情的大锤狠狠砸下,谁也无法幸免。热播剧、待播剧、停机剧,各有各的困境和机遇,映射出2020年流量剧众生相的冰山一角。


热播剧,不一定“躺赢”


早在疫情爆发初期,有业内人士预测在1月播出的网台剧会因为大众被“禁足”在家而享有极大的收看优势。比如曾有人说1月22日腾讯独播的古装仙侠剧《三生三世枕上书》会躺赢,可现在看来也未必。

一部影视作品的反响与天时地利人和紧密挂钩,尽管1月播出的剧集看似抢占了一个能最大程度聚集大众注意力的“好档期”,可随时都被疫情牵动思绪的大众究竟能否静下心来看剧,是不容忽视的变数——甚至直接影响剧集的口碑发酵,并决定了其后续走势曲线。

疫情强压下,大众需要怎样的娱乐食粮?

笔者对比了1月下旬播出的《热血同行》《三生三世枕上书》《大主宰》《下一站是幸福》四部分别由易烊千玺、迪丽热巴、王源、宋茜等流量艺人主演剧集的数据,发现了一些规律。

疫情下的“流量剧”众生相


根据近20天的百度指数显示,四部流量剧的搜索峰值均出现在首播当日,之后便整体出现下滑趋势。

1月20日优酷独播的《热血同行》尽管有易烊千玺和黄子韬联手,且经历了一波三折的定档,但粉丝积攒的热情释放的威力却不如人意,该剧的百度搜索热度较低、无明显波动。

作为曾经红遍四海八荒的“三生三世”系列的续作,《三生三世枕上书》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而且是女主角迪丽热巴继去年表演“空窗期”后的首部播出新作。可除了开播当日搜索热度独占鳌头,之后便被《下一站幸福》反超。后者最近凭借“姐弟恋”频频登上微博热搜,也证明了该剧的火爆。

从豆瓣口碑来看,《热血同行》7.8分、《三生三世枕上书》5.6分、《下一站是幸福》7.1分,《大主宰》因播出时间较晚暂无评分。

综上,疫情期间播出的四部流量剧,目前的赢家是宋茜主演的《下一站是幸福》,这也是除掉其余三部纯网剧之外的唯一一部网台联播剧。该剧在电视端的收视率表现也很抢眼,多次破2。再次印证双渠道发力,为剧集扩大影响力。

疫情下的“流量剧”众生相


可见,在眼下这一特殊时期能突出重围的流量剧,是具备甜宠等治愈元素的都市情感剧,这类接地气的现实题材比飘渺的古装剧或基调厚重的年代剧更能让人静下心来看。毕竟防疫战中发生了连串魔幻事件,在“零距离”的现世剧里寻求人情冷暖,更符合当下普罗大众的脆弱心境。

被绑上手脚的宣发也变成决定剧集反响参差不齐的短板。一方面,艺人及其工作室选择低调转发剧集物料,谁也不愿在风口浪尖沦为众矢之的。

另一方面,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助力剧集破圈效应已成为行业共识。一些热播流量剧的宣发方原本打算分批在抖音等平台释放物料,但无奈赶上疫情,这些短视频平台变成官方宣传防疫工作的主要阵地,剧集物料被淹没。


疫情下的“流量剧”众生相

下沉渠道的宣传效力减弱,阻碍剧集的渗透式出圈营销。于是导致疫情期间,流量剧难以摘掉粉丝小众狂欢的圈层属性标签,更难现去年《陈情令》《亲爱的,热爱的》全民追剧的盛况。

其实,当下对流量剧造成冲击的外界因素还有很多。“禁足”限制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活动的地理空间,却在虚拟的互联网世界里开辟裂变出新型的社交方式。

《囧妈》《肥龙过江》等院线大片登录视频平台网播,《王者荣耀》《和平精英》《阴阳师》等网游单日流水激增,前者满足足不出户免费看电影的受众需求,后者用参与感和沉浸感更强的封闭式互动替代视频网站为大众搭建起的弹幕这一间接交流渠道。

此外,今日头条联合百余位专栏作者推出精品专栏免费学公益活动,知网免费开放……学术派们纷纷“下凡”,在防疫关头用知识武装头脑、稳定民心。在演变为度过宅家时光硬核手段的同时,也无形中分流了剧集的一部分受众。



待播剧,生存空间几何?

前几天,广电总局发文强调疫情期间减少娱乐性内容,旋即得到各电视台和视频平台的响应。综艺节目停播、网站首页设立“肺炎防治”专区,多部医疗剧和相关纪录片纷纷上线,引发热议。

疫情下的“流量剧”众生相


为应对疫情攻坚战的升级,近日广电总局官网又开设了“众志成城、战胜疫情——国家广电总局在行动”专题,包括党中央决策、广电总局部署、广播电视节目、网络视听、公益广告、防疫知识版块。

政策层面指导意见的逐步细化和加强,与严峻形式下引导正向舆论的目标任务密不可分,但在一定程度上打乱了平台方原本的内容排播计划,剧集定档更加摇摆不定。

疫情下的“流量剧”众生相


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就是今年Q1的待播剧。五大一线卫视和优爱腾芒去年底公布的片单,如今能有多少兑现,尚属未知。在目前这一特殊时期,尽管是对招商引资颇有吸引力的流量艺人主演剧集,优势也不复往日。

据悉,2月待播的剧集中有两部流量剧,王俊凯主演的古装剧《山海经之上古密约》和李易峰主演的都市创业剧《我在北京等你》,前者为湖南卫视独播剧,后者为浙江卫视、江苏卫视拼播剧。

尽管播出渠道都是一线卫视,但宣发受限已是板上钉钉。眼下所有剧集的定档等相关线下发布会均无法正常举办,造势声量不足让本就具有观看壁垒的流量剧的大众化传播难上加难。再加上微博、抖音等线上宣传矩阵在此时也难以发挥出该有的效应,都给剧集营销出圈增添难度。

疫情下的“流量剧”众生相


所以疫情期间,流量剧们只有凭借过硬的优质内容才能杀出血路,形成口口相传的口碑效应。这也是考验影视创作者匠心和功力的时刻。

除了完成制作、排队待播的流量剧,被挤压了生存空间。一些已经杀青、处于后期制作阶段的流量剧,日子也不太好过。摆在面前的第一道难题就是发行。

虽说有流量艺人背书,但经过疫情“战”,影视产业链各方都遭受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平台方给出的购剧费和片方期待的版权费能否达成一致,不排除将出现在利益最大公约数下折中发行的结果。

定档难、宣发难、播出难,都是悬在疫情未退散前,待播流量剧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静观其变,或许是当前唯一的对策。


停机剧,何时复工成谜


经过这次疫情,大众审美和精神需求将发生一定转变,或将影响影视剧题材类型的创作风向。且不论后续发展如何,聚焦眼下来看。


相比已播和待播的流量剧,还在拍摄中却不得不被迫喊停的那些剧集,才是目前损失最为惨重的。

1月27日横店影视城宣布关闭景区并暂停剧组拍摄,1月31日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电视制片委员会、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演员委员会也联合发布了通知,要求在疫情防控期间,所有影视制片公司、影视剧组及影视演员,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暂停影视剧拍摄工作,并指出如有剧组继续开工造成了感染,相关方将承担责任。

铁律一出,一些抱有侥幸心理的剧组也不得不停机。在已停工的诸多剧组中,不乏《有翡》《谢谢你医生》《青簪行》等汇聚了流量艺人的影视项目。这些曾在去年底就被看好的流量剧,全被疫情打断制作节奏,前途未卜。

疫情下的“流量剧”众生相


除却拍摄周期延长、预算超支等问题,最令制片方头疼的要属流量艺人的档期和在不可控因素下的片酬。

流量艺人的单位时间价值高、行程满档,一年的工作安排环环相扣,如今闭环出现缺口断裂,所有日程或许都要重新规划。后续行程赶趟、演员档期倒计时,能留给剧组复工后的拍摄时间有多长?这些都给项目的后续运作增添诸多不确定性,也给剧集成片的品质蒙上阴影。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随着一批流量剧的停机待工,年前网友预测的多部流量花生剧扎堆正面刚的情况将有所改善,减少了同时期荧屏的火药味。错峰播出反倒给了观众更多的选择,降低一些流量剧沦为炮灰的几率,也避免了饭圈大混战,不失为危机中孕育的希望。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现在剧组停工,但仍然可以通过为疫区支援物资等慈善方式为剧集做宣传,赢得大众的好感。比如《谢谢你医生》剧组通过韩红爱心慈善基金会给武汉捐款50万元。

疫情下的“流量剧”众生相


无疑,疫情给寒冬中的影视行业再度重创。举国上下都等待春暖花开、阴霾消散的那天。可如果那天真的来临了,影视从业者们在“冬眠”期都修炼好内功准备迎接崭新的未来了吗?

既然未来无法预测,着手眼下及时止损才是度过难关的生存法则。影视行业抱团取暖,向相关部门提供建设性的扶持建议十分必要。与此同时,还应思考现有的产业结构是否需要变革,以及如何让影视作品在艺术价值、商业效益与积极的社会导向之间取得良性平衡。

疫情并不可怕,放弃认输才可怕。无论哪个行业,唯有众志成城才能共克时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