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中央權力變化:皇權與相權之間交叉複雜的關係

若談起中國古代的政治制度,我們首先會想到一條主線,即皇權與相權之間交叉複雜的關係。自秦始皇公元前221年一統天下,設置丞相分管行政,處理政務以來,丞相制度存在了長達1500多年,最終亡於1380年的明朝。那明朝統治者為何要廢除這樣一項長久以來的制度?究竟有著怎樣的考量?又會採取怎樣的措施來維持已被打破的權力平衡呢?本文主要從明代中央機構的設置和運行角度來看待這一問題,以究其原因。

明朝的中央權力變化:皇權與相權之間交叉複雜的關係

中央丞相制度之廢除

在明朝之前的王朝中,丞相制度作為一項重要制度一直被沿襲。在中央政府中,以丞相為中心形成了龐大的官僚體系,它在處理日常政務,協助皇帝處理軍國大事等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也正因為如此,日益膨脹的丞相逐漸成了皇帝心頭的一塊病。皇帝出於對丞相為首外臣的不信任,使得皇權與相權的交鋒一次又一次的上演,當然,皇帝總是能佔到上風。這一切在明太祖朱元璋登上皇位以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朱元璋以遊民身份登上皇位,在起義之時,朱元璋還能展示出超越常人的大度和氣量,但當他真正登上權力的巔峰以後,內心深處的猜忌與懷疑便展露無疑。早年的生活經歷使得他不得不處在處處提防之中,這種提防最終演變為政治上對功臣的懷疑和屠殺。洪武十三年,朱元璋首先拿時任丞相的胡惟庸開刀了,以謀反為名,一口氣屠殺了與之有關的三萬餘人,當初跟隨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功臣也殺了二十多個,並自此徹底廢除了延續1500年的丞相制度。就算如此,他還是不放心,下令後代的朱家子孫不得再設置丞相一職。朱元璋本人在廢丞相之時,本想為子孫消除後患,一勞永逸,沒想到卻為後代帶來了無窮盡的麻煩。

明朝的中央權力變化:皇權與相權之間交叉複雜的關係

內閣制度的確立

在此之前的歷朝歷代,雖然丞相其權力有跌有漲,但其作為權力中心必不可少的一環,對於全國政務的處理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明初在誅殺胡惟庸,廢除丞相制度後,朱元璋實現了大權獨攬,原先隸屬丞相的六部現在直接歸皇帝管轄,如此一來,全國大小政務都要經過朱元璋之手,加之朱元璋生性多疑,在劫難中死裡逃生的大臣早已嚇破了膽,事無鉅細均交由皇帝處理。很快,朱元璋被忙的寢食難安,無奈之下只能找幾個德高望重的儒生來為自己幫忙,稱之為“四輔官”,其中又進一步細分,王本、杜佑、龔斆任命為為春官,將杜教、趙民望、吳源任命為為夏官,秋、冬官是由春、夏官兼任。

這幾個人相當於朱元璋的私人秘書,既無官職也無實權,卻實際是內閣的前身。但沒過多久,朱元璋就發現,這樣的四輔官並不能滿足這個帝國的日常事務處理,於是只好撤掉四輔官,於洪武十四年,他下令從翰林院中選出精幹之人,設置殿閣大學士,由選出的翰林擔任殿閣學士,平時的職責更接近於我們現在的“秘書”職務,幫助朱元璋審閱奏摺,處理繁忙的政務,這個時候的殿閣學士的權力已經相較於“四輔官”有了很大的提升,也逐漸具備了後期內閣的一些職權。

明朝的中央權力變化:皇權與相權之間交叉複雜的關係

等朱元璋去世以後,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役”,登上皇位後,面臨著跟朱元璋時期同樣的問題:事務過於繁雜。但朱棣沒有朱元璋那樣生性多疑,他敢於放權,敢於用人,於是他在原先翰林學士的基礎上,著重任用年輕的翰林來為自己做事。為了方便翰林學士的辦公,他還在北京皇宮專門開設了辦公地點,因為早期的這些人員是在皇宮東側的小閣房中,因此後來逐漸稱之為“內閣”。一方面是朱棣的用人不疑,另一方面也是當時的實際情況所迫,內閣成員參與討論的事務越來越多,小到日常的政務,大到軍國大事,內閣成員都可以為皇帝出謀劃策,實際上成為皇帝身旁最信任的智囊團。只是秘書的權力再大,也終究是個秘書。內閣成員既沒有正式的官階,也沒有印信,地位比六部長官差得遠了。

又等到了朱棣的兒子朱高熾繼位以後,內閣的權力才算最終被承認。由於朱高熾在登上皇位時,承蒙自己的師傅照顧,所以為了報答這份恩情,朱高熾為其內閣的師傅提升了官銜,由以前無官銜的翰林,升為六部堂官一樣的官銜,並且還授予其太子少傅的頭銜,這樣一來,內閣長官的權力也逐漸有了名分。與此同時,在這個時候,還賦予了內閣“票擬權”,這是後期內閣權力擴張最重要的一步。所謂的票擬,即時先將百官的奏摺閱覽一遍,然後代為皇帝批好處理意見,然後交由皇帝審批,如果皇帝認為可行,再用硃批同意,發行下去。其實票擬權在永樂時期便已具備雛形,朱高熾又將這份權力進一步擴大罷了。票擬權的出現,標誌著內閣正式成為朝廷的中央決策機構。只就權力大小而言,這時候的殿閣大學士,已經與明朝之前的宰相無異了。當然,準確來講的話,在體制上內閣仍然是專制皇權下的一個附屬秘書機構。

明朝的中央權力變化:皇權與相權之間交叉複雜的關係

中後期的宦官專權——司禮監

上邊我們提到了,明朝時期的專制皇權達到一個高峰,在高度的專制下,皇帝一般都會離不來一個群體——宦官。因此,明朝的權力漩渦中,除了皇帝與內閣,還有一個權利中心便是宦官機構司禮監。

所謂的司禮監,起初只是負責宮廷禮儀的一個宦官機構,司禮監下設一個秉筆太監,負責為皇帝端茶送水。但就是這樣一個小宦官,卻逐漸發展成宦官專權的關鍵,明朝中後期尤甚。其實在朱元璋時期,為了防止宦官專權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宦官不能識字之類的。但制度性的東西一旦與現實不符,便會異變。朱棣繼位以後,由於受過宦官的幫助,於是將宦官的地位大為提升,對宦官隊伍也是信任有加。我們上文說了,內閣的票擬要有皇帝硃筆進行批紅,這樣才算具有正式效力。

明朝的中央權力變化:皇權與相權之間交叉複雜的關係

但即使這樣,每日皇帝的工作仍是極其繁忙,早期的皇帝親力親為,親手建設起的大明王朝,在政務方面還夠勤勉,但到中後期,這時候的皇帝開始惰於朝政,有的沉迷木工,有的沉迷打仗,有的沉迷修道。如此一來,皇帝旁邊的宦官有了可乘之機,他們受皇帝的委託,可以硃筆代為批改奏章,再後來更是隨意添改。由於他們是受皇帝的委託,批過的奏章無人敢懷疑,據《明史 劉瑾傳》記載,劉瑾就經常私自篡改奏摺,以此來把控朝政。這是因為這樣,在明朝中後期,出現了一大批大太監,比如王振、劉瑾、魏忠賢。就連內閣要想辦事,也必須與司禮監為代表的宦官集團打好關係。像隆萬年間,內閣首輔張居正進行的改革,便必須和當時的秉筆太監馮保疏通好。如果說漢朝宦官專權是因為皇帝私人信任,唐朝的宦官專權是宦官有了兵權,那明朝的宦官專權則是制度性的問題,歸根到底是對失衡的中央權力的一種彌補。

歷史總是喜歡跟當局者開玩笑:在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費盡心機廢除丞相,將丞相徹底排除在權力中心外,並且立下祖訓,規定後世子孫不得設置丞相一職。但這一舉措卻給後人帶來了無盡的麻煩。於是後人又採取各種舉措來應對取消丞相後造成的權力真空,內閣制度也好,司禮監的宦官專權也好。


參考文獻:

  • 《明史 劉瑾傳》
  • 《中國政治制度史導論》
  • 《中國曆代政治得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