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下的原油市場分析

近期原油基本面變化不大,主要受新冠病毒疫情事件的影響,催生供應過剩的預期和對需求的悲觀情緒,導致國際油價大幅下跌。原油市場運行邏輯梳理為:疫情對中國原油需求造成損害,國際油市供需平衡的改變迫使OPEC調整產量政策,同時導致產油國集團競爭加劇,助推美國原油庫存季節性累積。此外,利比亞地緣政治應引起重視,對行情起到一定對沖作用。

新冠疫情對國內需求影響

原油供需關係來看,此次新冠疫情主要作用於原油需求端,進而沿產業鏈形成庫存和供應壓力。

中國是世界原油及原油製品消費大國,如果說美國是全球原油供應增長的主要推動力,中國就是全球原油需求增量的主要貢獻者,而疫情的發生令原油需求增長最主要的引擎時速。新冠疫情對國際原油市場最主要的實質性影響是抑制了中國供應鏈下游需求,道路交通管制和工業延期開工拖累對原油和原油製品的消費。

為了阻止疫情的迅速擴散,國內工廠延遲復工,區域人口流動受限,從煉廠開工到終端消費均表現疲軟。中國原油貿易商試圖推遲3月裝船,大型煉油企業和一些較小的加工企業計劃全面減產。有消息稱,中石化決定將本月煉廠產量調減60萬桶/日,約佔其總產能的12%左右。英國石油公司(BP)表示,中國新冠疫情引發的連鎖反應拖累全球經濟復甦,或將導致2020年全球石油需求減少20—30萬桶/日,至多可佔總量的0.5%。

中國原油和成品油消費或因疫情發展遭受沉重打擊,但計算國際原油供需平衡表時,中國原油進口量是重要參考,這一數字和國內消費走勢未必完全同步。理論上,消費、庫存和成品油出口共同構成原油需求。國內油品消費疲軟具有相當的確定性,成品油出口亦受國家發放的配額限定,但中國一直在建設原油商業和戰略儲備體系。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不排除會以更低的成本擴大戰略石油庫存(SPR),而不是簡單地大幅削減原油進口。人棄我取、人取我予的做法具有經濟合理性,同樣一些機構交易者也會擇機鎖定低油價,畢竟後期疫情必將得到控制。

基本面預期之外,市場情緒導向亦佔據重要地位。參考2003上半年非典對經濟的影響,疫情使得宏觀下行風險倍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人數可看作市場情緒的風向標,當這一數字開始回落時預示著悲觀預期的扭轉和市場信心的恢復。

美國原油庫存季節性增長

中國消費市場受創將對國際原油格局產生連鎖反應。目前中國主要從中東和西非地區大量進口原油,進口的下滑將加劇主要產油國集團之間的競爭,進而拖累國際原油價格。考慮到美國煉廠正處於傳統集中檢修期,間接增大了美國原油庫存累積的壓力。

EIA數據顯示,截至1月31日當週,美國除卻戰略儲備的商業原油庫存增加340萬桶至4.35億桶,超出市場預期。美國原油生產方面,油田服務商Baker Hughes發佈數據,截至1月31日當週,美國活躍石油鑽機數減少1座至675座。油價長期處於偏低水平,令頁岩油生產和勘探企業的股東強調資本支出紀律,2020年美國油田運營商將連續第二年執行削減新鑽井投資計劃。美國原油產量維持在1290萬桶/日接近歷史高點,目前美國原油市場整體保持平穩運行,對國際原油市場的供應壓力進入平緩擴張階段。

OPEC+減產協議執行情況

OPEC和非OPEC組成的聯合技術委員會於2月4—6日在維也納舉行會議,旨在評估新型冠狀病毒對石油需求的影響程度,以應對疫情潛在擴散帶來的衝擊。市場分析認為,本次會議可能對即將在3月到期的減產協議提出建議,討論是否應延長期限或加大力度。

在需求預期大幅下滑的同時,OPEC石油產量亦降至2009年以來最低水平,主要原因是沙特超額履行減產承諾,且利比亞油田港口遭遇不可抗力。

統計數據顯示,1月OPEC13個成員國原油總產量為2835萬桶/日,環比大幅減少64萬桶/日。目前OPEC總體減產執行率為133%,數字上較去年12月158%的執行率有所下降,但實為2020年一季度減產配額加大所致。除伊朗、利比亞和委內瑞拉外,參與減產的10個成員國新的減產配額為117萬桶/日。OPEC基本如實兌現了減產承諾,沙特帶頭自願超額減產,阿聯酋積極響應號召,伊拉克和尼日利亞也初步削減了供給。1月伊拉克原油出口量從上月的342.8萬桶/日降至330.6萬桶/日。不參加減產的委內瑞拉1月原油和精煉油出口量為95.2萬桶/日,環比下降13.5%。

據消息人士透露,OPEC希望將減產協議從3月至少延長到6月,如果疫情對中國原油需求影響嚴重,則可能加大減產力度。儘管沙特近年來推行產業結構多樣化的政策,但石油外匯收入仍然是其最主要的經濟支柱。55美元/桶的國際油價已經低於沙特所能接受的下限,而實現財政預算平衡則需要高達80美元/桶左右。初步瞭解到的情況是,大部分OPEC成員國同意需要進一步減產,甚至考慮擴大減產50萬桶/日。

對此,俄羅斯為首的非OPEC產油國的配合十分關鍵。俄羅斯總統普京和沙特國王薩勒曼已經證實,兩國準備繼續在OPEC+框架下合作,以保證全球原油市場的穩定。從2017年至今俄羅斯的履約情況來看,該國大概率不會退出減產,亦不願擴大減產規模。此前沙特超額承擔了減產任務,OPEC進一步加大減產力度的空間正在向極限壓縮,如果此次未能充足延長減產期限,將導致全球市場受到供應過剩的衝擊。

利比亞地緣政治不容忽視

美伊衝突暫時緩和之後,地緣政治的焦點轉向利比亞內戰,成為市場最大的不確定性因素。

Haftar率領的利比亞國民軍(LNA)已經包圍了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並拒絕停止進攻和談判妥協。以的黎波里政府利用石油收入為外國武裝分子提供資金為由,利比亞國民軍封鎖切斷了全國石油系統生產、運輸和出口環節。利比亞國家石油公司(NOC)宣佈,該國主要油田和港口因不可抗力而被迫關閉,可能導致該國全部石油產能陷入停滯。利比亞擁有非洲最大的已探明石油儲量,不可抗力將允許其合法終止石油交付合同。

利比亞原油供應已經遭遇重創,該國原油產量自1月18日以來雪崩式銳減,從事發前高達120萬桶/日已經降至18.7萬桶/日。利比亞最大的Sharara油田停產,該油田產能可達30萬桶/日。剩餘產量來自Wafa油田和海上油田,如果長期不能恢復運作,全部油罐儲滿後產量將限制在7.2萬桶/日,這將是自2011年8月以來利比亞最低原油產量。

利比亞國內局勢尚無穩定跡象,令該國石油供應危機雪上加霜。不同於伊朗問題實質性影響有限,利比亞內戰實在地削減了原油供應,令市場供需格局真正發生改變。

總結與觀點

突然發生並迅速蔓延的新冠疫情,令市場對需求端的憂慮加劇了供過於求的預期,IEA署長Fatih Birol表示,2020上半年全球原油市場可能會出現100萬桶/日的供應過剩。不過,儘管疫情擴散使得宏觀經濟和商品市場情緒短期難以扭轉,但美國頁岩油供應壓力釋放平穩,OPEC減產政策可能起到託底作用,近期地緣政治風險的急劇上升,使得市場認識到國際原油供應體系的脆弱性,客觀上對原油供應過剩的危機形成對沖機制,不應被選擇性忽視。WTI50美元/桶和Brent55美元/桶是重要的支撐位,繼續下跌將挑戰頁岩油成本和OPEC底線,在目前低位上不應過度看空油價,後市重點關注疫情發展和減產政策的導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