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日記⑧丨楊勇:我必須成為患者的“定海神針”

戰疫日記⑧丨楊勇:我必須成為患者的“定海神針”

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重症醫學科 楊勇

2020 年 2 月 4 日 星期二 陰

今天是來支援的第五天,各項工作也都熟悉得差不多了,救治工作也完全走上了正軌,但每晚一躺下,腦子裡就全是病房的情景,很多時候我在想患者需要在單人病房進行隔離,心理上的焦慮還是不小,還有些患者在醫生面對面查體和治療時有可能沒諮詢清楚,但因為病房的特殊性不能像常規住院那樣的,有問題可以立即跑到醫生辦公室諮詢……

面對這些問題,我作為病區負責人,內心還是非常困惑和不安,我們除了要給患者提供良好的治療以外,要如何讓他們把平時的一些焦慮和困惑及時跟醫生溝通交流?於是,我帶著這些問題醫護團隊開始一起探討解決辦法。

經過一系列的討論,我們決定開設一個“線上診室”,讓患者直接加上醫生統一的微信,在有任何疑問時可以通過文字、語音等方式第一時間告訴醫生,我們給予安慰的同時也可以更加詳細透徹地瞭解病情,再進去查房時也可以有針對性地為患者提供治療和疏導,這個方式啟用第一天,“剛量體溫39度”、“下午咳嗽有點加重,藥需要增加嗎?”、“醫生這個辦法太能滿足我們的需求了”,一條條的諮詢刷爆屏幕,我們醫護人員除了科學準確的專業解釋,最主要進行了線上安慰和鼓勵,這對他們來說可以起到很好的心理疏導作用,非常有助於我們共同抗擊疫情,也算是我們抗擊疫情的“輔助戰場”吧。再加之我們每次查房時都會鼓勵他們堅強些,耐心地安慰他們,增強了他們抗擊病魔的信心,相信患者的治療效果也會更好一些。

战疫日记⑧丨杨勇:我必须成为患者的“定海神针”

2020 年 2 月 4 日 星期二 陰

市中心醫院EICU主任醫師湯豐寧、結核ICU副主任醫師的翟安、急診科副主任醫師丁寧、呼吸內科主治醫師劉達,市三醫院副主任醫師張平、市一醫院主治醫師彭豔,這是我的6個好戰友。雖然穿著厚厚的防護服、戴上護目鏡,加之我們是來自不同的醫院,有時很難分清對方是誰,但我們在不到一個星期的時間,就很快形成了默契。我們遇到問題一起討論,病情治療方案一起研究,互相鼓勵給對方加油打氣。

我們將在病區內一起奮戰,算是“生死之交”了,而醫生必須成為病人精神的“定海神針”,對於這一點,我們心裡都非常明白。所以,我們不僅很好地搭檔完成病患的治療工作,更會一起關注他們的心理狀態,他們是病毒的受害者,不幸感染住院,受到身心雙重打擊,在疫情面前,作為醫務人員,我們要以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把他們當親人,精心治療和照顧,讓他們儘早治癒出院,這是我在抗疫前線心底最真實的想法。

很多病人被單獨隔離治療,內心裡有恐懼、焦慮、擔心,除了做日常的工作,我們很重要的任務就是和病人交流,這幾天建立了“線上諮詢”,我們有更多的機會和病人交流,幫助他們樹立信心,讓他們感覺到被關心,治療也會積極很多。

战疫日记⑧丨杨勇:我必须成为患者的“定海神针”

(楊勇醫生在抗疫一線。)

今天幾個患者逐漸跟我熟悉起來,話也多了起來。“我住在…..以後我們就是朋友了”,“我已經不發燒了,也沒有其他症狀了,我應該快回家了”,“是的,我們都盼望你們早日康復,要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戰勝病毒的”,“有醫護人員在,我們就放心!非常感謝你們”。我們為他們鼓勁加油,希望我們的關懷能像春風一樣,拂暖他們原本陰霾重重的心。

【徵稿啟事】

抗擊疫情是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即日起,星辰在線聯合湖南省醫院協會、湖南省醫院協會品牌建設和健康傳播專委會推出“戰疫日記”專欄,分享一線戰疫經歷和故事。

邀您以第一人稱方式,講述本人或者同事,在防疫過程中的故事、感悟等。可以是語錄、日記、口述親歷、書信為佳。最好不超過800字,配照片2~3副(一張生活照一張工作照),視頻不超過30秒。文末註明作者姓名、身份、工作單位。優秀稿件,星辰在線將頒發用稿證書和支付稿酬。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战疫日记⑧丨杨勇:我必须成为患者的“定海神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