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現大規模的房貸斷供現象?銀行將會如何應對?

普慈賢


如果出現大規模的房貸斷供的現象,銀行會依據章程執行。房貸斷供以後,銀行方面也會依據實際情況而做出決定,並不是說銀行立即就會將房產通過法院進行回收,中間有著較為複雜的流程。

像題主所言出現大規模房貸斷供的現象,勢必央行也會出臺相關的政策,延期、延後、減免對房貸的情況,減緩大規模房貸斷供的現象。可以想象一下,大規模斷供的現象如果出現,勢必是經濟存在問題,或者其他不可逆的問題出現。在這種情況下,銀行也會有相對應的政策執行的,多以延期、延後貸款為主。

當然了,如果出現大規模房貸斷供,並不是市場問題,而是房貸需求者的問題。那麼,銀行就會依據相關的合同執行相關的手續。首先是聯繫房貸者,瞭解相關的問題,銀行也有相對應辦理延期的政策。其次,如果貸款者辦理延期以後,仍舊是沒有資金償還,並且多次催貸無果。最後,銀行會通過起訴的方式起訴貸款者,然後將房產回收進行拍賣,將為償還的銀行資金償還給銀行,剩餘的留給戶主。

大規模房貸斷供的現象,美國2008年時發生過,日本房產泡沫的時候也發生過,雖然歷史中主要經濟體均發生過。但,並不是每年都會發生,只有在經濟重大轉折時才會發生。通常,大規模房貸斷供也會伴隨著經濟衰退期、蕭條期的發生。

銀行的相關應對,還是會依據情況而判定。如果處於經濟危機、不可逆事件的情況,銀行的應對會是減緩、延期、延後房貸的方式,畢竟大規模房貸斷供,就算將房貸回收來,通過法院也是賣不掉。但處於非經濟危機、非不可逆事件的情況下,往往就會按照章程執行了。

關於購房、房貸而言,還是要適合自己,有可供長期滿足房貸的條件下選擇購房。要不然,遇到斷供還是挺麻煩的。如果遇到大規模房貸斷供,可能還有調整的存在,銀行可能延期。但要遇到個別情況,銀行會依據章程執行的。


厚金說


不管是大規模還是個別情況出現房貸斷供,都會有下面幾個流程:

1、購房者第一個月逾期不還貸,銀行會電話通知購房者,告知您已經逾期,並督促償還貸款。

2、如果催促後仍然沒有還款,到第二月仍然逾期不還貸款,銀行的信貸人員就會上門或直接到其所在單位催討。

3、到了第三月,買房人還是沒有還款,銀行就會給發律師函,進入司法程序。而一旦進入司法程序,也意味著購房者的房子將會被拍賣。

房貸斷供也會對購房者產生很多不良後果:

1、被罰息

貸款逾期後都會產生罰息,而且這個利息非常高。購房者即便之後補齊了貸款,仍然會面臨銀行的罰息。罰息金額多少在購房者和銀行簽訂的貸款合同中有明確規定。

2、蒙受經濟損失

短期斷供被罰息其實不算太嚴重的事情,如果斷供情況嚴重且還不上,你可能承受更大的損失。如果購房者連續6個月斷供,那麼銀行會向法院申請拍賣購房者的房子,房屋拍賣的費用要先用來還貸款和利息,如果不夠償還,你還需要繼續賠償,這個時候損失就更大了,不僅房子沒了,錢也沒了,就連以前交的首付、稅費也都沒了。

3、影響購房者徵信

斷供會影響購房者的徵信,有的人認為短期斷供之後自己把費用不上就沒關係了。如果長期斷供不還款還可能會被拉入黑名單,成為老賴,這樣購房者出行、工作都會帶來影響。

所以如果不是特殊情況,一定注意不要斷供,如果有可能要斷供,也可以提前向貸款銀行提出申請,告知情況說明,銀行也會幫助提出解決辦法。


王大帥116654586


如果真出現“大面積斷供”現象,那一定是房價泡沫破滅的後遺症,對此銀行其實是很無奈的,比如說,大家非常熟悉的美國雷曼兄弟不就是在2008年的美國次貸危機中倒閉嗎?同時還有美國的“兩房”(房地美和房利美)同樣沒有撐住。

從國際上來看,過去的幾十年裡發生的那些房價泡沫破滅的經典案例,無一不是與銀行體系無關的,也可以說幾乎都是由貨幣緊縮政策所引發的,而最終它們自身又承擔著巨大的風險。

比如說,20世紀90年代的日本房價崩盤,一開始就是因為日本央行連續大幅加息,導致整個房價暴跌7成。再比如說,發生在12年前的那場“次貸危機”,也是由於美聯儲(相當於美國央行,也有世界央行之稱)連續10多次加息,直接刺破了美國的房價泡沫箱。

從我們當前的情況來看,房地產市場已經經歷了比較長的融資渠道收緊局面,對房地產市場的持續定向貨幣緊縮,肯定也會給房價帶來較大的壓力。但我們要明白,之所以今天的房地產市場會面臨著定向貨幣緊縮,主要還是因為它在我國經濟的地位發生了很重要的變化,從過去20年多來的支柱產業走向我國經濟新常態下的非支柱。

總的來說,當發生您說的那種大規模的房貸斷供之時,會直接衝擊整個銀行體系的流動性風險,同時也會造成銀行核心信貸資產的重大損失。

這種情況下,一些資產規模不夠雄厚的勢必倒下去。所以說我們一直強調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重要性,哪怕是在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原則下,也一再強調要防止房價大起大落,只有穩中有降才是比較正常的。


東震木


現實當中確實有發生過大規模房貸斷供的現象。近的是美國的次貸危機,稍遠一點的是日本的房地產崩盤,美國次貸危機讓大量的中小型銀行破產,美國和日本的房地產崩盤,讓大量的中產階級變成窮人,銀行系統產生了大量的壞賬,抵抗能力稍差的銀行只能做破產清算,發生大規模房貸斷供,意味著房地產行業可能崩盤,這對中產階級是致命的,因為中產階級很多資產都是來源於房子,有房產者是不利的,對無房者是好事。

而在我國應該不會發生這種現象。

發生斷供後,銀行一般怎麼處理呢?

斷供後的幾個月內銀行會做催收,剛開始通過短信催收,超過一定時間,銀行會通過電話、上門等手段催收,如果能把欠款還掉,房產是不會被收回,但是如果超過一定時間沒有還款,銀行會收回房產,銀行有權利收回我們的房產,因為我們房子是抵押給銀行了,抵押給銀行之後,我們才能從銀行貸出房貸,所以現在的房貸全稱叫房屋抵押貸款,不還貸款,貸款協議裡面寫的很清楚,銀行有權利收回房產。

接著會把房產做拍賣,雙11阿里巴巴拍賣的房產,基本上都是銀行通過法院拍賣的房貸斷供的房產,拍賣房產所得款,如果不能夠覆蓋房貸的剩餘本息,那銀行只能做壞賬的處理。


互金圈


按照我們國家的體制和機制來看,如果房價大跌,大規模出現斷供,銀行肯定會按照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去嚴格落實。

從當前來看,如果房貸出現斷供,銀行的處理流程是這樣的。

1、出現逾期之後,先進行電話催收進行提醒還款。

2、電話催收未果之後,雙人上門進行實地催收和調查。

3、實地催收未果之後,銀行的個貸部門負責人和客戶經理,一般會二次上門進行催收和溝通。

4、如果二次上門催收仍未達成還款計劃,銀行一般會告知你通過法務或者其他渠道進行催收。

以上電話催收,上門催收的實際次數合計一般不會少於6次,並且持續大約半年以上。

[衰][衰][衰]

多渠道催收失敗之後,怎麼處置房產。

1、如果是一手房還未辦理房產證,辦理房貸時開發商會提供階段性擔保。銀行同開發商協商後,開發商對剩餘房貸進行墊付。隨後開發商對房產進行處置。

2、如果有房產證,銀行向法院提起訴訟進行拍賣處置。處置完畢歸還銀行本金,利息,罰息後,剩餘歸還款人所有。

3、銀行最希望能夠引導客戶自行處置該房產歸還剩餘本金,利息,罰息等。


hang草先生


如果大規模房貸出現斷供,對於銀行來說,首先是將斷供信貸用戶列入“觀察項”,再次會將斷供信貸用戶轉為“不良資產”,最後就是進入“不良資產”處置程序。

從銀行的角度來看,所謂資產不良率,指的就是信貸資產的惡化程度和幅度。而所謂的資產,就是指銀行的發放出去的貸款——包含企業貸款,房貸以及個人其他貸款。

如果銀行出現大量斷供的現象,說明經濟或者宏觀已經出現嚴重問題。那麼,銀行就會按照上述處置程序逐步升級:

首先,如果第一次斷供出現,銀行會電話或者短信通知你,你得貸款已經逾期,進行催收。

如果你連續兩期或者多期斷供,銀行就會發出“律師函”,對你的的違約進行警示。

如果你依舊斷供,那麼銀行就會進入四大程序,起訴你違約。

而如果大量客戶出現斷供,從歷史角度來看,非常罕見,僅有08年底到09年中,深圳因為08年美國次貸危機時出現過。那時,銀行主要是一邊大幅集體資產減值,一邊逐步將資產由“正常”轉為“觀察”並進入“不良資產”列表。

如果長期或者幾年的階段這種情況發生,銀行就會將不良資產整體打包,出售“不良資產包”——向社會投資者或者四大國有資產管理公司出售“不良資產”。

一般來說,當銀行已經批量起訴違約信貸用戶,並且經過法院判決處置後,銀行就會開始大量向投資者出售不良資產,並且尋求向四大國有資產管理公司出售“不良資產包”。

而在09年前後,我的很多朋友,包括深圳和四線城市的朋友,都大量買入“不良資產”——所謂不良資產,並非是垃圾資產,而是因為信貸違約,造成沒有持續還款能力並且已經走完司法判決程序,那麼銀行只能出售不良資產。

而這些出售的不良資產,一般來說,比市場價折扣大很多,比如,一個住房市價100萬可能拍賣最終價格才20-30萬——也可能存在諸如產權問題,諸如租約問題,或者其他問題。但是,我在深圳和四線城市的朋友,都是積極買入不良資產,然後花錢處理好“產權”問題,再市價賣出去,賺取巨大的價格差牟利——甚至是搶著買和託關係找人買。



屠龍刀fei0598


大規模的房貸斷供現象並不是小事,這一定是金融系統或者房地產系統出現了很大的問題。比如說2007年爆發的美國次貸危機,美國房地產泡沫破裂,就讓很多人資不抵債,從而使房貸斷供,那麼對於銀行來說就是一個非常致命的打擊。

真的出現了這樣的事情,第1種情況是房地產出現了過熱泡沫大於實際的供需面,所以很多人貸款買房之後房價貶值後的價值還不足以覆蓋剩下的貸款,這相當於投資者在有價證券市場中的割肉。在這種情況下,銀行應對的方法相對簡單,因為在這種情況下,銀行放貸本身就是考慮到這樣的風險的,因此收取質押的資產甚至是將斷供的房產收歸銀行所有,都是一個合理的應對。由於此前房產購買者已經有一定的資金投入,因此現在房產價值雖然貶值了,對於銀行來說未必會虧損很多。

在第2種情況下,情況就相對複雜一點。這時不僅僅是房地產泡沫破裂的問題,更多來自於社會槓桿率過高導致很多人無力償還債務的問題,也就是說不是他不想交房貸,而是資金鍊斷裂沒辦法交房貸了。而債務危機的爆發也讓房產貶值到一個相對更為低廉的價格,這讓銀行即使收取了質押的房產之後仍然在賬目上承受虧損,這種情況下一般是系統的問題,就是整個金融系統都進行加槓桿行為,這時銀行就必須接受損失的事實。

2007年爆發了次貸危機,造成的2008年的金融危機,就是這種情況,實際上次貸泡沫並不是沒有人知道怎麼回事兒。所有的金融機構都知道次貸的風險,但是樂此不疲的推升槓桿,為的是能讓自己掙到更多的分紅,全然不顧整個金融系統的風險。最終當泡沫破裂之後,金融系統反而得到了財政部的補貼,但是很多美國老百姓卻因為被銀行收走了僅有的房產,而無處可住。

不過考慮到我國的現實情況,目前購買房屋的絕大部分人還是出於需求而購買,我不認為擴大自己的住房面積,或者為子女進行儲備型的購房是投資購房,因此這樣的購房很難推升泡沫,目前國內整體房市而言泡沫並不明顯,大規模的房屋斷供可能性也很低。



諮詢師天生


銀行出現大規模斷供潮,不是沒有可能,只是概率低一點,很多年前,部分地區出現過樓房比較多斷供。

斷供潮緣何出現,主要是房價下跌很多,房價剩餘價值與待還貸款之間相比,已經大大低於待償還金額,造成購房者選擇斷供。

但是從購房者角度看,斷供是一個很不合算的行為,購房者除了把房子抵押給銀行,實際上還有信用擔保,那就是一旦出現違約,銀行除了收走房子,還會起訴購房者、要求償還剩餘欠款,另外還會把購房者打入徵信系統黑名單。

購房者選擇斷供,銀行一般會選擇與購房者協商,通過電話告知購房者及時還款,並告知違約行為的後果,並不會馬上收走房子並拍賣房子,起訴購房者。電話協商沒有用,還會發出律師函催討欠款要求購房者履行合同還款.

只有多次溝通,購房者依然置之不理拒絕還款,才會通過法院起訴收走房子,並啟動拍賣房子,房子拍賣以後,賣房所得與剩餘欠款相比,看看還差多少,再決定重新起訴投資者追討剩餘欠款。

如果銀行遭遇大規模房貸斷供,銀行除了收走房子追討貸款以外,會面臨巨大流動性危機,大家以為銀行很有錢,根本不會缺錢,大家錯了,銀行也是會缺錢會有流動性危機的,大量斷供,銀行拿回一大堆房產,變相就是一個大難題。只能尋求政府救助或者選擇快速融資補充資本金。

美國次貸危機就是美聯儲加息,很多購房者還不起欠款導致銀行出現流動性危機的。很多中小銀行得不到美聯儲救助只能選擇破產。


杜坤維


如果出現大規模的房貸斷供現象?銀行將會如何應對?

這個問題其實早就已經引起高層的關注了,當然就像題主所說的是假設。那我們就要按照假設去推演,並不是說一定會發生,如果真出現大規模的房貸斷供我覺得銀行應該會有相應的對策。

第一、銀行肯定會有針對性的對斷供者進行分類處理。

銀行的存款是老百姓的,銀行肯定要對儲戶負責,不可能對斷供採取縱容態度,當然斷供的原因可能有很多種,這個是需要分類處理的。分類無非就是針對是否多套房還是唯一一套房,多套房的肯定會採取強行拍賣,讓其補足欠款。如果是唯一一套房有可能會協商處理,一般可以延期還款,當然對於故意斷供的肯定要用法律手段起訴斷供者。

第二、銀行對於出現太多壞賬的會撥備。

我們都知道銀行做的貸款收不回時肯定會產生壞賬,當出現大量斷供的時候肯定有不少壞賬需要處理了,這些應該會走撥備處理。

第三、銀行會通過多重方式補充資本金提高銀行的抵禦風險能力。

銀行資本金是指投資者投入商業銀行的資本金以及由這些資金增殖等原因形成的資本公積、盈餘公積和利潤分配形成商業銀行的所有者權益,代表著投資者在商業銀行的權益,供商業銀行在存續期內長期使用。

資本金主要有以下作用  1、資本金是一種減震器。當管理層注意到銀行的問題並恢復銀行的盈利性之前,資本通過吸納財務和經營損失,減少了銀行破產的風險。2、在存款流入之前,資本為銀行註冊、組建和經營提供了所需資金。一家新銀行需要啟動資金來購買土地、蓋新樓或租場地、裝備設施、甚至聘請職員。3、資本增強了公眾對銀行的信心,消除了債權人(包括存款人)對銀行財務能力的疑慮。銀行必須有足夠的資本,才能使借款人相信銀行在經濟衰退時也能滿足其信貸需求。4、資本為銀行的增長和新業務、新計劃及新設施的發展提供資金。

以上就是如果一旦出現大規模的房貸斷供現象?銀行將會作出的應對的部分措施。當然能力有限,不夠全面,請大家多多交流。

關注量化擒牛,你身邊貼心的專業理財顧問!專注股市量化策略挖掘,投資者教育。歡迎轉發,討論,感謝你的評論點贊和支持!量化擒牛聲明:所有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依照此報告觀點進行投資產生的盈虧,風險自擔。


量化擒牛


大家可以去看一部電影,名字叫大空頭。這部電影就詳細描述了美國2008年金融危機的發生過程,發生的主要導火索便是美國房地產泡沫破裂。很多地區的房子出現了資不抵債的情況,於是房屋持有者就不還貸款了,也不要這個房子了,因為所要還的貸款竟然比這個房子現在的總價還要高,就直接把房子拋給了銀行,這時候就會出現大規模斷供的現象。


對中國當前情況來說,出現大規模斷供的可能性不大。因為個人原因還不上貸款的,可能性是有的,但規模很小,但是大規模斷供一定是房價大跌才有可能。隨著這些年,我們首付比例的逐漸提高。即使房子降價20%都不會資不抵債。

100萬的房子,我們首付30萬,70萬的貸款。假如有一天房子大跌變成了80萬,房價還是比貸款要高,還房貸還是合適的。

房子槓桿高時,如果房價大跌,就容易發生大規模斷供,這也是我們一再提高首付比例,降槓桿的主要原因。

遇到大規模斷供,就看銀行的承受能力如何了。貸款人斷供後房子銀行就會收回,然後再進行拍賣。這中間可能會有損失。比如房子只賣了100萬,而這個人還剩120萬沒有還,那麼銀行在這項貸款中就損失了20萬。

這時候就要看銀行的實力了,如果小面積斷供,銀行可以自身承受這部分損失。但是如果大面積斷供,很可能銀行已經需要破產了。這時候央行一定會給銀行支持,因為銀行不能輕易破產,央行再給銀行注資,讓銀行扛過這次危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