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一匕首欲改天下,燕國為何策劃荊軻刺秦?想回到諸侯爭霸時代

​導語:提一匕首欲改天下,燕國為何策劃荊軻刺秦?從燕國王道政治和太子丹個人恩怨入手,分析荊軻刺秦的原因,不僅基於挽救燕國的目的,更是因個人恩怨出口惡氣而已;活擒秦王想回到諸侯爭霸時代

戰國末期,列強的戰爭逐漸進入了尾聲,但由燕國策劃的荊軻刺秦事件又轟動了天下,荊軻提一把匕首就意圖改變天下的格局,在當時的人們看來是痴心妄想,在現在的人們看來也不免有些可笑。在這些可笑中也透露出一絲的可悲,作為戰國七雄之一的燕國,不僅對秦國的崛起毫無辦法,對於自己這個國家的發展也是毫無頭緒,最終只能將所有的宗廟社稷、將所有的國家責任都擔負在荊軻這個刺客身上。

提一匕首欲改天下,燕國為何策劃荊軻刺秦?想回到諸侯爭霸時代

這對於一個諸侯大國來講,對於一個延續了八百年之久的西周開國諸侯國來講,燕國給人留下的印象未免也太過悲哀了一些;但在這一個看似荒誕事情的背後,卻能夠反映出戰國時代的一些發展問題,畢竟在戰國時代的諸多事件中,刺客事件只有荊軻刺秦這麼一例而已。

那麼燕國到底為什麼要將自己的一些生存問題,壓在一個刺客身上呢,又為什麼要企圖用這樣的方式去改變天下的格局呢?本篇文章就來重點討論一下,看一看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荊軻刺秦王?

燕國地處北方,深受戎狄侵擾,一直以來沒有進行發展

第一個因素,我們自然要考慮到燕國的發展問題;燕國偏居東北一隅,是整個天下最為貧瘠的國家,它的國家實力是戰國七雄當中最為弱小的,其地位甚至比韓國還要低,同時燕國地處北方,是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的交界地帶,他與中原地區的聯繫不多,卻深受北方少數民族的侵擾,所以燕國自立國以來,一直都沒有很好地進行發展,沒有很好地提升自己的內在實力,以至於到了戰國後期秦國進行統一戰爭時,燕國就顯得力不從心起來。

提一匕首欲改天下,燕國為何策劃荊軻刺秦?想回到諸侯爭霸時代

對於燕國來講,那個時候它已經沒有辦法去圖謀國家的發展問題了,尤其是在秦國消滅韓國和趙國之後,佔領了韓、趙的土地,秦國直接與燕國接壤,北上消滅燕國也只是時間問題。秦國國力如此強盛,並非是一個燕國能相抗衡的,燕國作為一個積貧積弱已久的國家,是一個根本沒有辦法凝聚起有力抵抗力量的國家,所以,不得不為它的生存和戰爭的準備拖延時間。

  • 燕國已經沒有時間進行變法圖強,只能走不尋常路

但顯然那個時候,秦國識破了燕國的意圖,並沒給它休養生息,富強發展的機會;秦兵旦幕渡易水,燕國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境地了,在這個時候想要去招兵買馬訓練燕軍或者實施變法基本上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畢竟所有的變法都需要時間作為基本的支撐,而燕國作為一個瀕臨滅絕的國家,不可能拿的出那麼多和平時間去進行變法,它已經沒有了那樣的外部環境,所以,燕國只能夠走不同尋常的道路,在那樣的境地逼迫之下,燕國才策劃了荊軻刺秦。

但是話又說回來,其實燕國並非只有刺秦王這一條道路可走,秦國的軍隊雖然在易水旁邊駐紮,但我們依據那個時候秦軍的動向來看,它們並沒有要直接北上消滅燕國的心思,而是首先將目標投向了中原地區的魏國,燕國在那個時候實際上是有機會聯絡其它的國家共同抗秦的。

提一匕首欲改天下,燕國為何策劃荊軻刺秦?想回到諸侯爭霸時代

畢竟在那個時間段,殘存的山東諸侯國都已經成為了一條繩上的螞蚱,它們完全可以互為依靠、唇齒相依,以此來圖謀亂世當中的生存,相比於這種行為,反而是荊軻刺秦這一計劃更加激怒了秦國,讓燕國的滅亡到來的更快些,實在不是上上之策;但是無論如何,荊軻刺秦之所以會被策劃出來,受燕國國力衰弱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

燕國固守王道政治,荊軻刺秦王的目的並不是要殺死秦王

第二個原因則是燕國固守王道政治傳統的影響;在《史記》荊軻刺秦王這一篇中記載,當時太子丹交代荊軻說,荊軻這次的刺秦行為最主要的目的或者是說最完美的結果是能夠生擒秦王嬴政,讓他同意歸還侵佔的諸侯領土,也就是說,把秦國消滅的那幾個諸侯國重新的建立起來,讓天下的各大諸侯國都像之前那樣並立存在,這其實就是它的一種嚮往王道政治傳統的表現。

因為各大國其實都是從周朝延續下來的,燕國作為西周的開國諸侯自然是對周朝的統治非常的嚮往,也非常的尊重,因此它不希望周朝定的制度被破壞,所以秦國通過軍隊以絕對武力優勢去佔領其它國家的國土,在燕國看來是一種非常不合規矩的行為。

  • 燕國希望回到之前的諸侯爭霸狀態

燕國的君臣十分希望秦國能夠停止武力征伐兼併活動,這也就是為什麼太子丹希望秦王嬴政能夠歸還諸侯國領土的原因,因為只有各大諸侯國依舊像之前那樣並存,整個天下才能夠回到之前的那種時代,才能夠有分封制的影子存在,當然太子丹的這一行為也是想讓秦國與它簽訂協議,保證燕國的宗廟社稷。

究其本源,太子丹還是希望整個天下,回到那種群雄逐鹿諸侯並起的時代,這就與他深受王道政治傳統的影響有著非常深遠的關係了。

提一匕首欲改天下,燕國為何策劃荊軻刺秦?想回到諸侯爭霸時代

事實上,在整個戰國時代,燕國從來都沒有吞併過任何一個小群諸侯國,因為在燕國人看來,這種由周天子分封的諸侯國,它有著存在下去的正當理由,它們是符合整個社會的禮法的,也是符合周朝的統治基礎的,所以無論它們的實力有多麼弱小,它們都有著存在的必要,這足以說明燕國受王道的影響有多麼深重。

我們在上面已經說過,到了那種時候,燕國已經不可能通過招兵買馬或者說是進行變法等等的行為來保證自己的國家安危和宗廟社稷了,而且就算它能夠通過這樣的方式來保證它的生存,但它也不可能通過燕國一個國家的力量,來讓中原地區恢復到那種群雄逐鹿、諸侯並起的環境當中,因此它才不得已選擇了通過逼迫秦王的方式來讓秦國做出讓步。

太子丹與嬴政的私人恩怨,是荊軻刺秦王的主要原因

而這第三個原因則是來源於太子丹和秦王嬴政之間的一些私人恩怨;如果我們仔細的去研讀荊軻刺秦這則史料的話就會發現,太子丹當初選擇回到燕國的理由,並不是燕國這個國家比較的貧弱,比較需要他的支持,而是因為秦王嬴政對待太子丹並不好。

與此同時,太子丹本身回到燕國之前是比較有幹勁的;可是當他回到燕國之後,卻發現燕國的貧弱已經超乎了他的想象,這足以說明太子丹並非真正地認識到了燕國的生存危機,他連燕國國內貧弱的現狀都認識不到,又怎麼會認識到燕國的生存問題呢?所以說,當時的太子丹,並非是為了保證燕國的宗廟社稷才回到燕國的,而是因為他在秦國並沒有得到想象中的那種待遇。

提一匕首欲改天下,燕國為何策劃荊軻刺秦?想回到諸侯爭霸時代

  • 太子丹與嬴政在年少時曾經是好友

我們都知道秦王嬴政和太子丹是有著一段友情的,他們二人在年少的時代裡,曾經同樣作為派遣到趙國的人質,這樣人質的身份讓這兩個年少的王子有了一些惺惺相惜的感情,同樣身不由己的生存環境也讓這兩個人多了一些其他人無法理解的共同感,所以年少時期的一些經歷讓太子丹認為當他作為人質被派遣到秦國的時候,嬴政必定會看在少年時代的友情上對他格外的優待。

  • 嬴政沒有善待太子丹,更沒有善待燕國

但是事實卻讓太子丹十分的失望,嬴政不僅沒有對太子丹格外的厚待,只將他當作一個普通人質看待,太子丹在秦國的生活過得與在趙國的時候別無二致,並沒有想象中的那樣順遂。

同時,太子丹本還以為嬴政會念及兩個人之間的情誼對燕國格外的優容,但嬴政卻是站在一位國君的角度上去看待這樣的問題的,他心目當中有著統一的大志向,對待燕國與對待其它的諸侯國並沒有區別,並且燕國也是他志在必得的一塊土地,這就讓太子丹心中非常的不滿,所以才選擇了逃離秦國,回到燕國。

提一匕首欲改天下,燕國為何策劃荊軻刺秦?想回到諸侯爭霸時代

太子丹策劃荊軻刺秦,更多的是因個人恩怨出口惡氣而已

太子丹回到燕國後的種種作為也證明了他心中的這種憤懣,太子丹在設計荊軻刺秦這一事件之前曾經收留過來自秦國的逃將樊於期,對於他的這種行為,他的老師是異常反對的,可是太子丹並沒有認識到這種行為將要給燕國帶來的危機,反而對他的老師說,燕國與秦國是不共戴天的仇人,樊於期是秦國的敵人,自然就是燕國的朋友。

事實上,我們細細揣摩這句話就會發現漏洞,燕國與秦國之間的關係與燕國與趙國、齊國其實並沒有什麼兩樣,相反的,秦國與燕國之間並沒有發生過多的衝突,那個時候秦國還沒有對燕國發動戰爭,太子丹說出這樣的話其實只是考慮到了自己之前的境遇,而樊於期這個人在秦國做亂煽動內亂,對於這樣的一位將領,本身就是罪大惡極的,無論他處在哪一個國家都必定不會得到重用,太子丹之所以收留他,只不過是因為秦王嬴政想殺他而已。

我們從太子丹的種種行為,能看出他策劃的荊軻刺秦王事件,並非單純地想要保證燕國的生存,更多的是想為自己出口惡氣而已;不然為什麼太子丹並沒有顧及到燕國的貧弱,反而給了荊軻極盡奢侈的生活,而且為了討好荊軻無所不用其極,這些手段,這些錢財用來建設國家或者說建設軍隊豈不更好嗎?所以說,荊軻刺秦這件事情之所以會讓太子丹如此上心,除了對燕國生存的考量之外,更多的是想解決他與秦王嬴政之間的私人恩怨。

提一匕首欲改天下,燕國為何策劃荊軻刺秦?想回到諸侯爭霸時代

綜述

筆者認為,荊軻刺秦這一事件,看似荒唐的計劃背後,能夠體現出來的則是燕國一直以來的發展漏洞,那個時候的燕國沒有與秦國一較高下的實力,同時也沒有能夠保障自己國家宗廟社稷的底氣,只能夠通過一些不同尋常的手段來阻止國家迅速衰敗,但燕國對於這樣的奢求尤嫌不足,在那樣的時代裡,要想保住自己的宗廟社稷,還想保證王道的政治傳統不受影響,這本身就是一種滑天下之大稽的行為。

可惜歷史最幽默的地方就在於它能夠不動聲色地去,撕碎那些企圖迷惑它的偽面具,時間越久則離事實就越近;燕國在戰國末期所策劃出來這種刺客案件行為,對於歷史的發展來講是極其微不足道的,先不說它提一把匕首,就想改變天下格局的想法有多麼的幼稚,單純是它將國家的發展重心寄託在一個人身上,將國家發展的基礎寄託在王道身上,這樣的行為就非常的不合時宜。

戰國時代,天下大爭,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在墨守成規的發展狀態生存下去,哪怕是強大如楚國都不能,楚國比起燕國可以說是強大了許多倍,地大物博、國富民強、軍隊的戰鬥實力也遠超燕國,即使最強大的秦國想要滅亡楚國,也要舉國之兵60萬才堪有著一戰的實力,但是那又如何?

強大的楚國還是在秦國的鐵蹄之下轟然倒塌,它一直以來堅守的分治制度,也土崩瓦解不復存在,更何況是一個積貧積弱已久的燕國。其實楚國再怎麼固執,再怎麼墨守成規,它在最終還能夠放棄國內的掣肘拼死一戰,可是燕國直到滅亡都沒有一絲一毫的改善出現,甚至不僅沒有反而變本加厲,對於這樣的一個國家來講,它的滅亡其實只是時間的問題而已。

提一匕首欲改天下,燕國為何策劃荊軻刺秦?想回到諸侯爭霸時代

後記

其實這也告訴我們,一個國家在發展的過程當中必然會面臨著許多問題,出現問題,我們必須面對問題,去創新方法去完善,就像是魏國通過李悝、吳起變法使國力強大成為諸侯霸主那樣,就像是秦國通過商鞅變法富國強兵那樣。事實上,雖然魏國最終失敗了,但它卻是戰國時代這個豐富多彩的時代的引導者,作為整個天下最早變法,也是最早變法成功的國家,它對於這個時代的引領作用其實比秦國更加的強大,只不過後來的魏國並沒有在這條道路上堅持走下去而已。

所以說,有哪一個國家能夠在創新的道路上持之以恆,哪一個國家能夠在發展的道路上不墨守成規,哪一個國家才能夠真正的去掌握時代發展的命脈;因為組成一個國家的是人,人是善變的,由人組成的社會必定就是善變的,那麼這個社會所以要遵奉的基本政治制度就不可能是一成不變的,因此,誰能夠敏銳地把控到這種變的存在,誰才能夠真正的屹立不倒。

參考文獻:《過秦論》、《呂氏春秋》、《戰國策》、《春秋戰國軍事史》、《左傳》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