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災面前,更需要實事求是

1938年,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爭中的地位》中寫到:"共產黨員應是實事求是的模範。"

大災面前,更需要實事求是


大災當前,網絡中人云亦云、捕風捉影、跟風附和、不求明辯,偶有發生。

事實就在那兒。

從正規渠道去搜尋,聽主流媒體的聲音。會讓我們弄明白,誰是當前疫情漩渦中的民族脊樑;誰是我們應該膜拜的英雄;誰是這次疫情中的"第一個發聲"……

1.第一個對疫情發出預警的人——張繼先

大災面前,更需要實事求是

張繼先,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呼吸內科主任。

2020年12月26日,張繼先主任第一次接觸疫情病例。

2020年12月27日,張繼先主任向所在醫院彙報,並促成醫院立即上報給江漢區疾控中心。

張繼先主任以超強的專業敏感意識,最早判斷並堅持上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無可爭辯,她是第一個為疫情防控工作拉響警報的人!

2020年12月27日,疫情上報後,又是張繼先主任。

第一時間,在醫院呼吸科病房,隔出一塊與其他區域相對獨立的地方,建立了有9張床位的隔離病房;

第一時間,要求所有呼吸科醫護人員戴口罩。為此醫院給他們科室批了N95醫用專業口罩;

第一時間,囑咐科室人員在網上訂購30套細帆布的白色工作服作為隔離服,並要求進入隔離區醫護人員穿戴。

2.第一個確認人傳人,並建議儘量不要進武漢出武漢的人——鍾南山

大災面前,更需要實事求是

鍾南山,中國工程院院士,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原主任。

湖北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的防治備受關注時刻。鍾南山院士臨危受命,出任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

2020年1月18日傍晚,勸導不要進武漢的,84歲鍾南山院士,義無反顧地趕往武漢防疫最前線;

2020年1月19日,趕往北京,當晚參加國家衛健委疫情會議至凌晨;

2020年1月20日,鍾南山院士確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人傳人,併發出建議儘量不要進武漢出武漢。

3.第一個建議武漢封城的人——李蘭娟

大災面前,更需要實事求是

李蘭娟,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醫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

2020年1月18日,同鍾南山院士一起聽取武漢方面疫情彙報;

李蘭娟院士的兒子在個人公號中寫道:"日曆上,她自1月17日後,就在我的視野裡消失了整整六天……深夜送她回去的路上,她又冷又困,從18日開始到28日,她沒有一天不是2點之後睡的。"

2020年1月22日,李蘭娟院士第一個向國家建議,武漢必須嚴格地"封城";

2020年1月23日,武漢"封城";

除夕夜,73歲高齡的李蘭娟院士還往返在京杭;

李蘭娟院士出征前說:"國家的大事,我義不容辭。這次出行,我就沒想著什麼時候回來。"

2020年2月1日,李蘭娟院士率她的團隊抵達武漢,投身到疫情防控的最前線。


讓我們記住他們!

他們才是祖國的英雄、人民的功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