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怎麼種才能高產?

剛子與阿黃


天麻怎麼種才能高產?

怎樣種植天麻才能高產,首先要了解天麻是怎樣生長的,天麻是一種多年生寄生植物,喜涼爽、溼潤環境,怕凍、怕旱、怕高溫,並怕積水。天麻沒有根,沒有綠色葉片,主要是從侵入體內的蜜環菌菌絲取得營養。所以種植天麻要選腐殖質含量豐富、疏鬆肥沃、土壤pH5.5-6.0,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栽培。

天麻的生長必須依賴一種食用真菌提供的營養才能繁殖生長,這種食用菌叫蜜環菌。天麻與密環菌是一種共生關係,密環菌的菌索附著在天麻塊莖上,從中吸收營養物質,蜜環菌菌絲繼續向天麻的內部細胞生長,天麻的消化層細胞分泌一種溶菌素將蜜環菌的菌絲溶解,作為天麻的營養物質。要栽培天麻就離不開蜜環菌,因為天麻生長髮育所需要的營養物質主要是由蜜環菌供給的。

種植天麻要獲得高產就要培養質量好的蜜環菌、選擇適宜天麻蜜環菌生長的地方和繁殖用的種麻。

首先是培養長有蜜環菌的菌材

培養菌材是為天麻生長準備營養條件,菌材質量的好壞是栽培天麻能不能獲得高產的重要條件,培養菌材的時間,一年四季都可以培養。但是一般在夏、秋季節的氣溫高。蜜環菌生長比較快,同時,培養出來的菌材,可以供冬季栽培使用,因此,夏、秋季節是培養菌材的最好季節。

培養菌材首先要準備好菌種和木材。菌種可以在山上收集野生的蜜環菌索或者人工培養的菌種。一般闊葉樹都可用來作培養蜜環菌的材料,槲、櫟、板栗、栓皮櫟、樺木、野櫻桃、馬桑。但以槲、櫟、板栗、栓皮櫟等樹種最好。木質結構緊密、堅實的樹木接菌較慢,耐腐,在土中可以放置2—3年。木質結構不很緊密的樹木如樺木接菌比較快,但是不耐腐,在土中只能放置2年。在菌材準備時,把樹幹或者大的枝幹鋸成長1米,並且根據粗細用斧頭劈成2—4塊,每塊粗大約7—10釐米,在有樹皮的一面每隔10釐米用刀坎一個斜口,成為魚鱗狀,深度到木質部,便於蜜環菌接種生長,韌皮部和木質部交界面是最適宜蜜環菌生長的部位。菌材準備好後根據自己的條件就可以採用窖培法、堆培法和定窖培菌法進行菌材的培養。

種麻的選擇

天麻的繁殖方法主要用塊莖繁殖,也可用種子繁殖。種麻塊莖質量是影響天麻產量高低的主因素。一般要選擇個體完整、沒有病蟲害和有受到損傷的健壯白麻和米麻。白麻和米麻處在營養生長階段,生活力很旺盛,繁殖力強,質量高。白麻在栽培的當年就可以收穫,米麻栽種後一般需要兩年的時間才能收穫。

栽培地的選擇

根據天麻生長對環境條件的要求,因地制宜選擇竹林、雜木林、森林採伐跡地、沒有林木覆蓋的緩坡地、平地等為天麻的栽培場地。土壤PH值以5.3—6.6的腐殖土、輕粘土種植天麻比較好。


栽種時間

天麻的適時栽種是增產的關鍵之一,栽培天麻的適宜時間是天麻的休眠期,所以一般以10月至第二年的4月栽種最好。

栽種深度

野生天麻在土壤裡的深度一般為15釐米左右,但是有枯枝落葉覆蓋,具有一定的保溫保溼作用。天麻的人工栽培,一般栽種深度以20—25釐米為宜。栽淺了,夏秋季節容易受旱,在高寒山區,冬季容易遭凍害。栽深瞭如35釐米的深度又容易造成積水,使土壤透氣不良,不利於天麻生長,嚴重積水時,可使天麻腐爛。

<strong>

栽種方法

一般栽種方法有窖栽法和畦栽法,窖栽法實際就是畦栽法的縮小。一般畦長2—3米,寬1米,深0.2米,在畦底先墊腐殖土或者表土3—4釐米,然後平放木材,木材間距離大於木材的直徑,用腐殖土填滿木材間的空隙,並高出木材3—4釐米,然後把菌材平放在木材之間填滿腐殖土的上面,天麻種在木材之上和菌材之間,株距為8—10釐米,每平方米栽種大、中白麻500克,蓋土20釐米厚。如果在保水抗旱能力比較差的平地要作低畦栽培,排水比較差的平地要作高畦或者淺窖栽培。


田間管理

割草覆蓋,天麻栽種後,要割一些雜草覆蓋在天麻窖上和畦上,減少水分蒸發,保持土壤溼潤,冬季還有一定的防凍害的作用。

排水防澇,水分過多對天麻的生長又會造成危害。如果地形不利於排水,要注意挖好排水溝。雨季降雨量多,並且持續時間較長,容易造成積水,因此,在栽培場裡開好排水溝,要做好排水防澇工作。

澆水保溼,水是天麻和蜜環菌生長繁殖必不可少的重要生存條件,必須注意經常保持土壤的溼潤狀態,土壤含水量要保持在40%左右,如果遇到天旱,要澆水保持溼潤,特別的氣溫高,天麻生長快的夏秋季節,一定要及時澆水,以滿足天麻對水分的需要。澆水時間一般在早晨和傍晚進行。割草覆蓋,天麻栽種後,要割一些雜草覆蓋在天麻窖上和畦上,減少水分蒸發,保持土壤溼潤,冬季還有一定的防凍害的作用。

田間除草,每當春天來到,天麻地裡長出一些雜草,要在雜草幼苗期及時拔除,以免消耗土壤中的營養和增加水分的蒸發量,影響天麻的生長。

天麻的採收

收穫天麻時,先將表土挖去,揭開菌材就可以暴露出天麻,然後小心將天麻從土中取出。放在裝天麻的用具內,在收穫過程中要儘量注意避免挖傷天麻,以免損失藥物有效成分。收穫時,要把白麻、米麻留作無性繁殖的種麻。箭麻個體完整,滿意病蟲害,顏色正常健壯的可以留一部分作為有性繁殖的種麻,其餘的箭麻和不能做種的白麻進行加工。

收穫的天麻要及時進行加工,如果存放時間長,容易發生黴爛,影響天麻的質量。加工天麻不能去皮和用水煮,不能用明礬水煮天麻,雖然天麻透明好看,但是天麻素容易被破壞,影響天麻的質量。天麻加工時只需要把莖塊上的泥土洗乾淨,然後放在蒸籠內蒸到透心,一般在水沸後蒸20分鐘左右就可以取出烘乾。

幹天麻為長橢圓形,稍微彎曲,扁縮狀,表面有細溝及細皺紋,黃白色、半透明,可以看到節與節之間的痕跡,滿意抽苔的箭麻具有乾枯的頂芽。一等天麻一般每公斤16—24個,二等32—44個,三等46—64個,四等72—90個。


老周說三農


天麻屬於名貴中藥的一種,生長在海拔500m~2300m的地區,分區在雲貴川.秦巴山區,甘肅等地,中部地區也有少量生長。

我從小就對天麻有著特殊的感情,記得有1995年左右,野生天麻的價格就達到了50元左右一斤,我那時才十幾歲,就跟著大人們一起上山找野生天麻,我們那裡是秦巴山區,天麻的優生區在海拔1800~2200m左右的地方,每當天麻苗剛破土的時候,我們就會上山尋找,當時大家找野生天麻就成了一份職業,俗話說靠山吃山這句話一點不假!

找野生天麻是一份辛苦的職業,走山路大概要2個多小時,早上一般5點多起床,6點出發,到山上大概八九點左右了,幾百人的隊伍分散在茫茫大山中,每當想起那個時候,真是一段快樂的時光,說出來大夥可能不信,天麻苗剛出土約1釐米我們都能找到,在雜草叢生的山地中,是何等的不易,天麻苗越是淺,這樣的天麻營養價值起高,也壓稱,天麻苗越高至到開花,天麻也高慢慢的成空心的了,本身的營養價值也就有所下降了。

野生天麻喜歡生長在樹根邊,或已爛掉的大樹邊上,這可能是因為樹根可以產生菌絲的原故,野生還有天麻還有一個有趣的現像,就是每當你找到一窩天麻後,天麻周邊再次找到天麻的概率很大,我們稱之為對麻。

進入21世紀,野生天麻在人們不斷的挖掘下產量下降的十分嚴重,國家已禁止村民挖掘野生天麻,這點我是支持的,因為這樣無休止的挖下去遲早會斷種,近幾年,由於西部大開發的退耕還林政策,我們那裡的生態得到了很好的保護,都快成為野生動物的樂園了,野豬,狗熊時常出沒,各種顏色的小鳥一大早就嘰嘰喳喳叫個不停!

近幾年,人口培育的天麻在很多地方得到了推廣,提高天麻的產量主要是菌種和土質,如果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可以弄點已爛的樹根,老家很多人這樣弄,因為樹根會產生菌絲的,這樣會湊進天麻的產量和成活率。但和野生天麻營養價值比相差很遠,野生天麻供不應求,自家培育的天麻有時候銷路卻成了問題。價格也相差好幾倍。

天麻本身營養價很高,對治療頭暈有很好的效果,天麻我們是捨不得吃的,但天麻苗營養價值同樣很好,我們經常用天麻苗煲湯喝,另外,天麻還可以起到明目,鎮痛和降血壓的功效。

教大家辯別一下野生天麻和家生天麻的小竅門,野生天麻形狀為橢圓形,家生的天麻是長長的,這是跟據我們本地的天麻所辯別的,有的地方可能略有不同!





陝西龔哥


天麻,為蘭科植物,多年生草本。主產於四川、雲南、貴州、湖北、陝西等地。是一種用途比較廣泛的中藥材。


20年前,天麻很稀缺,所以,價格很貴。近些年來,全國各地均湧現出了一批種植天麻的專業戶,從而導致價格有所降低。不過,就目前來說,種植天麻的經濟效益尚可,還是值得種植的。那麼,怎樣種植天麻才能獲得高產呢?

一、生物學特性

天麻喜氣候涼爽、溼潤的環境。在疏鬆、高含腐殖質、透氣性、排水性能良好的土壤中生長良好。天麻無根也無葉,它生長所需的營養物質靠與蜜環菌共生,由蜜環菌供給養分。

二、繁殖方法

(1)塊莖繁殖

先要進行菌材培養。於夏秋二季,選樺木、青岡等植物直徑6~13釐米的樹幹,鋸成60~80釐米的小節,每隔6~10釐米砍一深至木質部的斜口,相對兩側也可各破一口或左右兩側各砍一三角形口。將木材平放一層於挖好的地窖內,用腐殖質土填滿材間縫隙,均勻地撒上菌種;如果用老菌材培菌,可每隔兩根新材放根菌材。 依法鋪3~4層,然後淋較多清水,蓋土15~20釐米。 2~3個月後,便可長出菌索,供栽天麻使用。

於11月至第二年春3~4月,選發育完好,色澤正常,無損傷,個重10克以上的白麻作種,將培育好的菌材順坡排放在窖內,兩菌材間留5~8釐米距離,用腐殖質土填於菌材間,埋沒菌材一半,在緊靠菌材的兩側,每隔10~12釐米放種麻1個。栽後,兩菌材間加放與菌材長度相等的新短棍,然後用腐殖質土蓋過菌材3釐米。若栽2層,依法再鋪放菌材種一層。最後覆土6~10釐米, 再蓋一層草或落葉。通常每根菌材下種量以8~10個種麻為宜。如果白麻不足,可用細小天麻(米麻) 作種,每根菌材可栽米麻20個以上。

天麻袋栽技術:先進行培養基及菌種的製備。原種培養基(鋸末80%,麩皮14%,石膏1%,馬鈴薯3%,蔗糖1%,磷酸二氫鉀1%);生產種培養基(碎木屑54%,鋸末30%,麩皮10%,石膏1%,馬鈴薯3%,蔗糖1%,磷酸二氫鉀1%)的製備方法是,將馬鈴薯切碎煮熟後,用紗布包裹,將馬鈴薯汁擠入適量水中,隨即加入蔗糖和磷酸二氫鉀使之溶解;鋸末、麩皮、石膏粉混勻後將上述溶液拌入即可。

培養基含水量60%~70%。將原種培養基裝入廣口瓶中,稍用力壓實,用棉塞塞緊,置高壓滅菌鍋中滅菌1小時,冷卻至室溫後,接入蜜環菌母種,於18~26℃條件下培養25~30天,菌絲及菌索即可長滿。生產種培養基裝入15釐米x45釐米的聚丙烯塑料袋中,裝袋高度為袋高的一半,稍用力壓實後, 向袋內放一棉塞,於棉塞處用繩紮緊, 滅菌,冷卻後接入原種,於18~26℃條件下培養,25~30天后播種天麻。

播種前, 先製備培養料,將稻殼、鋸末、沙土按1:2:1的比例混合均勻,拌入2.5%的福爾馬林,用塑料袋密封滅菌2天,晾曬1天后,兌水調節溼度為60%~ 70%。製備好後,將裝有生產種的蜜環菌袋口打開,播入種麻4~5個,然後填入培養料至離袋口5釐米,仍用原法封口。將袋口朝下排放於分層支架上,袋上覆蓋薄膜以保持溼度。期間,室內溫度保持18~ 26℃,空氣相對溼度保持70%~80%。每天通風1次。

(2)種子繁殖

於6月上中旬天麻果實成熟後,分批採收。採回的種子立即播種。播種前須人工袋栽培養萌發菌。目前多采用樹葉袋裝培養,4~5月培養,播種時使用。播種可採用窩播,窩大0.5平方米,深30~50釐米,先在窩底鋪一層10~20釐米未腐爛而經水泡過的落葉。撕開袋中菌葉,將種子均勻撒在菌葉上,一邊撒一邊翻動菌葉。每袋菌葉播入5~10個果實種子量。然後將帶有種子的菌葉均勻撒入窩中,每窩撒一袋菌葉, 在菌葉上擺放蜜環菌菌材,最後用土覆蓋即可。為了提高產量,於播種後次年春天,可進行分栽,每窩分栽2~3窩,分栽時將商品窩與種麻窩分開栽植,以便於管理採收。




三、栽培方法

首先要適當澆水,保持土壤溼度40%左右。越冬前要加蓋厚土,並加蓋樹枝防凍;夏季要排水防澇;春秋季應清除窩上雜草,接受陽光,增加窩溫。

四、病蟲害防治

天麻常見的病蟲害有雜菌感染、蠐螬、介殼蟲和蚜蟲等。

(1) 雜菌感染

發生嚴重時能抑制蜜環菌生長,也會感染天麻塊莖,使之腐爛。防治方法是嚴格選擇沙土和排水良好的地塊種植;菌材及菌種嚴格挑選,不能有雜菌感染;菌材間隙用透氣性和保溼性良好的填充物填實;注意排水,防止地面積水。

(2)蠐螬

為害天麻塊莖。 防治方法是安裝黑光燈誘殺成蟲,減少產卵數量;整地和栽種、收穫天麻時,發現蠐螬及時消滅。

(3)介殼蟲

為害天麻塊莖。 防治方法是整地和收穫天麻時,發現介殼蟲及時消滅。

(4)蚜蟲

為害天麻花薹、花序。防治方法是用40%樂果乳劑2000~3000倍液噴殺。

以上介紹的就是天麻的高產種植方法,利於此方法種植天麻,四年後每公頃可收穫塊莖18000公斤,折幹率20~25%。

綜上所述,種植天麻,效益尚可,不失為農民增加收入的一種途徑。其高產種植的方法比較繁瑣,不過,為了提高產量,增加效益,也不得不這樣做。你說是不是?


老胡說三農


(1)選地得當 選擇天麻種植地,不僅要考慮天麻的要求,同時也要考慮到蜜環菌的要求。一般選疏鬆的砂質壤土,在溫暖的地區選陰坡或有廕庇降溫條件的地方,在比較寒冷的地方宜選陽坡地。黏土及排水不良的地方不宜選用,因透氣性差,不但影響蜜環菌生長,也容易感染雜菌。

(2)菌種要純 生產上所用菌種,是用細樹枝接上蜜環菌培養,一般稱菌枝。培養時一定要嚴格把關,防止雜菌感染。培養時間在3~8月份。選徑粗1~2釐米的闊葉樹枝,斜砍成6~10釐米長的小節段,蜜環菌往往在樹枝兩頭生長最旺盛,斜砍是為了增加切面,使菌索生長得更多,更快。培養時挖深30釐米、寬60釐米、長100釐米左右的坑。在坑底鋪一薄層乾淨溼落葉,然後把砍好的小樹枝一根挨一根地擺二層,再在上面撒一些已培養好的無雜菌的菌枝,若初次培養沒有菌種,可採集當地野生的蜜環菌索切短,或挖帶有菌索的半腐樹根,劈成碎片,均勻地撒上一層,並覆蓋一薄層腐殖質土,以蓋著樹枝為度,再在上面擺兩層小樹枝、撒菌種和蓋薄土,如此一層層擺放,約6~7層,最後覆土6~10釐米厚,再蓋一層樹葉保溼。大約40天左右蜜環菌就可以在小樹枝上長好。這樣培養出來的菌種幼嫩,生活力強,雜菌少。

(3)菌材質優 菌材是天麻的營養來源,天麻依靠蜜環菌分解木質素而獲得營養供天麻生長髮育的需要。因而,菌材培養得好壞是決定天麻產量的關鍵。

作菌材的材料常用堅實耐腐的殼鬥科植物,如槲櫟、板栗、栓皮櫟、橡樹等樹種。選直徑5~10釐米的樹枝、幹,鋸成長40~60釐米的木棒,在木棒的兩面或三面每隔3~5釐米處砍一魚鱗口,砍至木質部。砍好後堆在一起備用。

然後挖深50~60釐米的坑,大小以培養菌材的數量而定,一般以培養100~200根木棒為宜。先在坑底鋪一層落葉,平擺一層木棒,兩根棒之間放菌枝2~3根,空隙用土填好,如此一層層擺放4~5層,頂面覆土約10釐米厚。天氣久旱無雨要注意澆水,保持菌材溼度穩定。

(4)科學種植 當前天麻生產主要採用無性繁殖,其栽植期和菌材質量是影響天麻產量和質量的主要因子。一般栽植期在11月份至早春3月前天麻尚處於休眠狀態時栽種最好。因此時栽天麻,溫度低,塊莖還處於休眠狀態,而蜜環菌在6~8℃以上就可緩慢生長,保證塊莖萌動前,蜜環菌索就可以長到塊莖上,使塊莖萌動以後就可緩緩不斷地得到蜜環菌提供的營養,5月以後天麻塊莖開始萌動生長,不宜再栽;菌材要求堅實耐腐,生長的菌索多,且為棕紅色的幼嫩菌索,生活力強,生長快,栽後可很快長到塊莖上,使塊莖萌動以後就可緩緩不斷地得到蜜環菌提供的營養而迅速生長。

生產上採用的栽種方法有許多種,但技術比較成熟的有菌床栽培法(也稱固定菌床)和菌材伴栽法兩種:

菌床栽培法 一般在6~8月份培養菌床,挖坑深約30釐米,長、寬略大於菌材長,坑底順坡向整平。先在坑底鋪一層樹葉,擺入新砍好的木棒5根,棒間距2~3釐米,每根棒側放菌枝2~3枝,蓋土填滿棒間空隙,用同法擺上層4根新棒,然後蓋土10釐米左右。到11月份栽天麻時菌索已長得很好,小心挖開上面覆土,取出上層菌材,下層菌材不動,然後在每根菌材的側面和兩端,用小鏟均勻挖4~5個小洞,放入麻種,蓋土至菌材平或略高於菌材。再把上層菌材按原來位置擺好,用土將菌材間隙填埋一半,並與下層一樣均勻擺好麻種,最後把原土覆蓋在坑面上。用此法栽種接菌快,接菌率高,因菌材培養時間短,消耗少,營養豐富,產量較高。此外,栽種時若發現有雜菌感染的菌材,嚴重的可棄掉不用,若菌索生長不良,栽時還可再加入質量好的菌枝補充。

菌材伴栽法 一般在栽天麻時挖坑,坑的大小同菌床栽培法,坑挖好後先在坑底撒一薄層樹葉,不宜太厚,以能蓋住土壤為度,將已培養好的優質菌材順坡擺5根,菌材間距2~3釐米,再填上原土使菌材半露,將麻種均勻地放在菌材的兩側和兩頭,每棒約放3~6個,再蓋土略高於菌材。然後按同樣方法栽上層4根菌材,兩層都栽好後蓋土約10釐米厚。栽一層的每坑可用菌材3~5根,坑深約20釐米。放麻種應儘量靠近菌索擺放,以便於使蜜環菌更快地接到天麻上。

栽好後的田間管理工作不多,主要是注意防旱和排澇。




農村鄉哥鄉妹


謝謝邀請回答!作為名貴藥材類天麻,種植技術相當成熟,特別是我們鄂西地區,規模化種植天麻的農戶很多。他們依靠地理優勢,每年在天麻種植上,取得的經濟效益相當不錯,天麻是目前大宗名貴藥材中,市場需求缺口大、市場價格比較穩定的中藥材之一。



要想天麻獲得高產,一是要有過硬的種植技術,二是要會全套的制種技術,有了技術後,在獲得高產的同時,才能獲取更高的經濟效益,那麼,天麻要怎樣種才能高產呢?今天,鄂硒農技哥就按我們地區那些老藥農多年取得的種植經驗,分享如下,供大家參考。

一、天麻種子的授粉、採集和播種,及天麻的有性繁殖方法

在天麻開花期間,做好天麻的遮陰工作,增加昆蟲(或蜜蜂)的授粉數量。如果在缺少昆蟲授粉的情況下,應採取人工授粉的方式給天麻進行授粉,授粉最佳時間在晴天上午露水乾後的10點鐘後一直到下午4點結束。因為在這個時間段授粉,花粉才充滿活力,更容易取得成功,為種植後獲得高產打下基礎。

一個授粉成功的天麻種子,它的子房呈膨大狀,有明顯的縫合線。一旦花冠枯萎,子房(花球)開裂,大量種子就會隨風飛走。在採集種子時,需要隨時觀察種球成熟情況,當第一個種球開裂,隨即把相鄰的3~4個種球剪取,然後放在事先準備好的容器裡讓它們自然開裂取種。

天麻種子無法長時間保存,作為有性繁殖,需要隨時採取隨時播種。這時候要掀開事先準備好的菌材,在鋪墊菌材的落葉樹葉中,把天麻種子均勻的撒在闊葉之間。每平方播種20個種球左右,最後把掀開的菌材恢復原樣,菌材上面再覆蓋一層闊葉,再蓋上腐殖土。這樣,就會獲得高產的雜交天麻種子。

在種天麻時,這樣的菌床可以多做幾個,交替使用,能提高天麻產量和收益。



二、無性繁殖天麻的方法,是天麻獲得高產的不二法門。熟練掌握繁殖方法和技術,容易獲得高產。

要想做好無性繁殖,就要熟悉蜜環菌所適宜生長的溫度。一般在10~11月份,地溫5~6℃時,是適合蜜環菌生長的溫度。而天麻需要在10℃時才能打破休眠開始萌動,所以,在冬天栽培天麻,由於有一個較長的過渡時期,有利於天麻種和蜜環菌的結合。高產天麻的主要營養供給來自於蜜環菌的多少,蜜環菌生長得多,當第二年天麻開始萌動時,才能獲得充分的營養供給、產量才會增加。

我們恩施高山地區,一般以秋栽天麻最為普遍。方法是:選擇合適的地方先挖好地窖,地窖深25釐米、寬50釐米、長度因地塊而定,但所選位置必須土層深厚、肥沃、疏鬆、瀝水易於排灌。

【1】菌棒排放:先在事先挖好的窖底撒上6釐米厚的混合土,再撒一層半腐爛的落葉樹葉,樹葉不宜太厚,以能遮住混合土為標準。下層菌棒順山坡方向擺放,擺放3~4根,菌棒之間的間距2~3釐米,菌棒之間再擺放3~4個種麻,菌棒兩頭的橫切面各擺放兩個種麻,種麻的生長點向外。當種麻放好後,回填混合土,與菌棒水平。這樣反覆的擺放菌棒、回填混合土,需要注意的是上下層菌棒需交叉錯開。最後一層菌棒上面回填混合土5釐米後再覆蓋一層落葉樹葉,最後覆土7~10釐米與地水平。

【2】菌棒加柴禾培育方法:為了讓蜜環菌和天麻建立共生關係,又能為蜜環菌提供豐富的營養,栽培天麻時,菌棒與雜木柴禾交替擺放,然後把天麻擺放在菌棒邊上。最後撒上落葉樹葉回填混合土即可。

【3】菌床栽培技術:在每年的5~6月份事先挖好地窖,深度25釐米、寬50釐米、長度隨地塊而定。放入柴禾和菌棒,在秋天種植天麻的時候再挖開菌床,把最上層菌棒移開,在下層菌棒之間挖些小洞放入種麻。然後擺上上層菌棒、放好種麻即可,最後可撒25克過磷酸鈣,回填好混合土。這種方法栽培天麻技術簡單易操作,而且接菌快,產量也高。

如果用人工培育的純蜜環菌與無菌新鮮菌棒、種麻同時下窖,效果也非常不錯,大家不妨試一試。一般用這種方法栽培天,每平方需用蜜環菌8~9瓶,種麻1.5公斤,按照我們地方標準,每平方米可以種植天麻3窖,不過,投資成本顯高。

【4】混合土的配置方法:配置混合土時,最好用山上闊葉林裡面的腐殖質作為回填土;還可以用熟地裡的肥油沙土加上鋸末或稻殼。鋸末和泥沙土的比例為3份鋸末1份沙土;落葉林腐殖質和泥沙土的比例為4:1。

三、栽培後的管理

當種麻秋天下窖栽培後基本不用管理,只需要做好圍欄防止人畜踐踏即可。第二年春天4~5月份,鋤草一次。春季是天麻發育生長的時候,所需水份極少,6~8月份是天麻的生長旺盛期,如果天氣持續乾旱,要經常澆水,保證它們在生長期有充足的水份吸收。天麻對逆境適應能力較差,比如積水和過於乾旱等。容易積水會引起天麻種莖腐爛、過於乾旱,會造成天麻乾枯死亡。

防旱時,澆水結合搭架遮陰。澆水時,在麻床上端用鋤頭挖一小洞,再小水漫澆,澆水後恢復原狀。防澇時,四周挖好排水溝。防凍時,可覆蓋一層厚厚的雜草或落葉。

鄂硒農技


天麻如何栽植才會高產,熒火耀陽總結了一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僅供參考!

(1)選地得當 選擇天麻種植地,不僅要考慮天麻的要求,同時也要考慮到蜜環菌的要求。一般選疏鬆的砂質壤土,在溫暖的地區選陰坡或有廕庇降溫條件的地方,在比較寒冷的地方宜選陽坡地。黏土及排水不良的地方不宜選用,因透氣性差,不但影響蜜環菌生長,也容易感染雜菌。

(2)菌種要純 生產上所用菌種,是用細樹枝接上蜜環菌培養,一般稱菌枝。培養時一定要嚴格把關,防止雜菌感染。培養時間在3~8月份。選徑粗1~2釐米的闊葉樹枝,斜砍成6~10釐米長的小節段,蜜環菌往往在樹枝兩頭生長最旺盛,斜砍是為了增加切面,使菌索生長得更多,更快。培養時挖深30釐米、寬60釐米、長100釐米左右的坑。在坑底鋪一薄層乾淨溼落葉,然後把砍好的小樹枝一根挨一根地擺二層,再在上面撒一些已培養好的無雜菌的菌枝,若初次培養沒有菌種,可採集當地野生的蜜環菌索切短,或挖帶有菌索的半腐樹根,劈成碎片,均勻地撒上一層,並覆蓋一薄層腐殖質土,以蓋著樹枝為度,再在上面擺兩層小樹枝、撒菌種和蓋薄土,如此一層層擺放,約6~7層,最後覆土6~10釐米厚,再蓋一層樹葉保溼。大約40天左右蜜環菌就可以在小樹枝上長好。這樣培養出來的菌種幼嫩,生活力強,雜菌少。

(3)菌材質優 菌材是天麻的營養來源,天麻依靠蜜環菌分解木質素而獲得營養供天麻生長髮育的需要。因而,菌材培養得好壞是決定天麻產量的關鍵。

作菌材的材料常用堅實耐腐的殼鬥科植物,如槲櫟、板栗、栓皮櫟、橡樹等樹種。選直徑5~10釐米的樹枝、幹,鋸成長40~60釐米的木棒,在木棒的兩面或三面每隔3~5釐米處砍一魚鱗口,砍至木質部。砍好後堆在一起備用。

然後挖深50~60釐米的坑,大小以培養菌材的數量而定,一般以培養100~200根木棒為宜。先在坑底鋪一層落葉,平擺一層木棒,兩根棒之間放菌枝2~3根,空隙用土填好,如此一層層擺放4~5層,頂面覆土約10釐米厚。天氣久旱無雨要注意澆水,保持菌材溼度穩定。

(4)科學種植 當前天麻生產主要採用無性繁殖,其栽植期和菌材質量是影響天麻產量和質量的主要因子。一般栽植期在11月份至早春3月前天麻尚處於休眠狀態時栽種最好。因此時栽天麻,溫度低,塊莖還處於休眠狀態,而蜜環菌在6~8℃以上就可緩慢生長,保證塊莖萌動前,蜜環菌索就可以長到塊莖上,使塊莖萌動以後就可緩緩不斷地得到蜜環菌提供的營養,5月以後天麻塊莖開始萌動生長,不宜再栽;菌材要求堅實耐腐,生長的菌索多,且為棕紅色的幼嫩菌索,生活力強,生長快,栽後可很快長到塊莖上,使塊莖萌動以後就可緩緩不斷地得到蜜環菌提供的營養而迅速生長。

生產上採用的栽種方法有許多種,但技術比較成熟的有菌床栽培法(也稱固定菌床)和菌材伴栽法兩種:

菌床栽培法 一般在6~8月份培養菌床,挖坑深約30釐米,長、寬略大於菌材長,坑底順坡向整平。先在坑底鋪一層樹葉,擺入新砍好的木棒5根,棒間距2~3釐米,每根棒側放菌枝2~3枝,蓋土填滿棒間空隙,用同法擺上層4根新棒,然後蓋土10釐米左右。到11月份栽天麻時菌索已長得很好,小心挖開上面覆土,取出上層菌材,下層菌材不動,然後在每根菌材的側面和兩端,用小鏟均勻挖4~5個小洞,放入麻種,蓋土至菌材平或略高於菌材。再把上層菌材按原來位置擺好,用土將菌材間隙填埋一半,並與下層一樣均勻擺好麻種,最後把原土覆蓋在坑面上。用此法栽種接菌快,接菌率高,因菌材培養時間短,消耗少,營養豐富,產量較高。此外,栽種時若發現有雜菌感染的菌材,嚴重的可棄掉不用,若菌索生長不良,栽時還可再加入質量好的菌枝補充。

菌材伴栽法 一般在栽天麻時挖坑,坑的大小同菌床栽培法,坑挖好後先在坑底撒一薄層樹葉,不宜太厚,以能蓋住土壤為度,將已培養好的優質菌材順坡擺5根,菌材間距2~3釐米,再填上原土使菌材半露,將麻種均勻地放在菌材的兩側和兩頭,每棒約放3~6個,再蓋土略高於菌材。然後按同樣方法栽上層4根菌材,兩層都栽好後蓋土約10釐米厚。栽一層的每坑可用菌材3~5根,坑深約20釐米。放麻種應儘量靠近菌索擺放,以便於使蜜環菌更快地接到天麻上。

栽好後的田間管理工作不多,主要是注意防旱和排澇。





熒火耀陽


(1)選地得當 選擇天麻種植地,不僅要考慮天麻的要求,同時也要考慮到蜜環菌的要求。一般選疏鬆的砂質壤土,在溫暖的地區選陰坡或有廕庇降溫條件的地方,在比較寒冷的地方宜選陽坡地。黏土及排水不良的地方不宜選用,因透氣性差,不但影響蜜環菌生長,也容易感染雜菌。

(2)菌種要純 生產上所用菌種,是用細樹枝接上蜜環菌培養,一般稱菌枝。培養時一定要嚴格把關,防止雜菌感染。培養時間在3~8月份。選徑粗1~2釐米的闊葉樹枝,斜砍成6~10釐米長的小節段,蜜環菌往往在樹枝兩頭生長最旺盛,斜砍是為了增加切面,使菌索生長得更多,更快。培養時挖深30釐米、寬60釐米、長100釐米左右的坑。在坑底鋪一薄層乾淨溼落葉,然後把砍好的小樹枝一根挨一根地擺二層,再在上面撒一些已培養好的無雜菌的菌枝,若初次培養沒有菌種,可採集當地野生的蜜環菌索切短,或挖帶有菌索的半腐樹根,劈成碎片,均勻地撒上一層,並覆蓋一薄層腐殖質土,以蓋著樹枝為度,再在上面擺兩層小樹枝、撒菌種和蓋薄土,如此一層層擺放,約6~7層,最後覆土6~10釐米厚,再蓋一層樹葉保溼。大約40天左右蜜環菌就可以在小樹枝上長好。這樣培養出來的菌種幼嫩,生活力強,雜菌少。

(3)菌材質優 菌材是天麻的營養來源,天麻依靠蜜環菌分解木質素而獲得營養供天麻生長髮育的需要。因而,菌材培養得好壞是決定天麻產量的關鍵。

作菌材的材料常用堅實耐腐的殼鬥科植物,如槲櫟、板栗、栓皮櫟、橡樹等樹種。選直徑5~10釐米的樹枝、幹,鋸成長40~60釐米的木棒,在木棒的兩面或三面每隔3~5釐米處砍一魚鱗口,砍至木質部。砍好後堆在一起備用。

然後挖深50~60釐米的坑,大小以培養菌材的數量而定,一般以培養100~200根木棒為宜。先在坑底鋪一層落葉,平擺一層木棒,兩根棒之間放菌枝2~3根,空隙用土填好,如此一層層擺放4~5層,頂面覆土約10釐米厚。天氣久旱無雨要注意澆水,保持菌材溼度穩定。

(4)科學種植 當前天麻生產主要採用無性繁殖,其栽植期和菌材質量是影響天麻產量和質量的主要因子。一般栽植期在11月份至早春3月前天麻尚處於休眠狀態時栽種最好。因此時栽天麻,溫度低,塊莖還處於休眠狀態,而蜜環菌在6~8℃以上就可緩慢生長,保證塊莖萌動前,蜜環菌索就可以長到塊莖上,使塊莖萌動以後就可緩緩不斷地得到蜜環菌提供的營養,5月以後天麻塊莖開始萌動生長,不宜再栽;菌材要求堅實耐腐,生長的菌索多,且為棕紅色的幼嫩菌索,生活力強,生長快,栽後可很快長到塊莖上,使塊莖萌動以後就可緩緩不斷地得到蜜環菌提供的營養而迅速生長。

生產上採用的栽種方法有許多種,但技術比較成熟的有菌床栽培法(也稱固定菌床)和菌材伴栽法兩種:

菌床栽培法 一般在6~8月份培養菌床,挖坑深約30釐米,長、寬略大於菌材長,坑底順坡向整平。先在坑底鋪一層樹葉,擺入新砍好的木棒5根,棒間距2~3釐米,每根棒側放菌枝2~3枝,蓋土填滿棒間空隙,用同法擺上層4根新棒,然後蓋土10釐米左右。到11月份栽天麻時菌索已長得很好,小心挖開上面覆土,取出上層菌材,下層菌材不動,然後在每根菌材的側面和兩端,用小鏟均勻挖4~5個小洞,放入麻種,蓋土至菌材平或略高於菌材。再把上層菌材按原來位置擺好,用土將菌材間隙填埋一半,並與下層一樣均勻擺好麻種,最後把原土覆蓋在坑面上。用此法栽種接菌快,接菌率高,因菌材培養時間短,消耗少,營養豐富,產量較高。此外,栽種時若發現有雜菌感染的菌材,嚴重的可棄掉不用,若菌索生長不良,栽時還可再加入質量好的菌枝補充。

菌材伴栽法 一般在栽天麻時挖坑,坑的大小同菌床栽培法,坑挖好後先在坑底撒一薄層樹葉,不宜太厚,以能蓋住土壤為度,將已培養好的優質菌材順坡擺5根,菌材間距2~3釐米,再填上原土使菌材半露,將麻種均勻地放在菌材的兩側和兩頭,每棒約放3~6個,再蓋土略高於菌材。然後按同樣方法栽上層4根菌材,兩層都栽好後蓋土約10釐米厚。栽一層的每坑可用菌材3~5根,坑深約20釐米。放麻種應儘量靠近菌索擺放,以便於使蜜環菌更快地接到天麻上。

栽好後的田間管理工作不多,主要是注意防旱和排澇。


鬼迷心竅的小丑


天麻是一種蘭科天麻屬植物,同時也是一種名貴藥材,主要是取其根莖用藥,一般冬春兩季採挖。其具有祛風溼、止痛、行氣活血、降低血壓等等藥用功效,目前藥用市場很廣泛。



生長環境:天麻喜歡溼潤、向陽而且腐殖質較多的林下,在一些光照充足的灌木叢或者草坡也適宜。天麻必須和白蘑科真菌環菌和紫萁小菇共同生長,才能使其種子萌芽,形成球莖,最終生長成為天麻莖塊。



土壤選擇:天麻適宜疏鬆、排水性好、通透性好的微酸性沙質土壤生長,不耐水澇和粘性大的土壤,因此不宜種植低窪地帶,而且不適宜重茬,以免土壤病菌積累,增加病害的發生。



天麻品種選擇:天麻繁殖分為有限繁殖和無限繁殖兩種,因此可以選擇當年挖出的天麻莖塊,除去腐爛、畸形的劣質天麻品種,選擇個頭適宜、健壯、外觀良好、成色好的天麻品種作為來年種植。



天麻種植管理:天麻種植後不需要對其進行施肥,也不用怎麼疏鬆和除雜草,使它保持一種野生狀態,但是要適當的澆水,保持土壤溼潤。在天麻根莖彭大期間可以對葉面噴灑藥材根大靈溶液,促進根莖生長,提高營養轉換能力,高溫季節要做好防烈日暴曬工作。



天麻病蟲害防治:天麻主要容易受到亂根病的危害,由於雜菌侵染或者生長期雨水過多導致;因此種植是應注意排水,發病初期可用新高脂膜800倍液進行滅殺病菌防治;蟲害主要有蠐螬、螻蛄等,發病初期可用900倍敵敵畏溶液噴施或者澆灌防治。

【以上就是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如果您有什麼疑問,歡迎下方留言,喜歡就點贊,右上方關注,謝謝大家!🙏🙏🙏🙏🙏🙏】


鄉村波比


天麻怎麼種才能高產?

天麻為蘭科植物,同時也是一類經濟作物,通常我們說的天麻是指天麻乾燥後的塊莖。恩施地區野生天麻豐富,人工天麻種植也有了一定的面積和經驗。天麻因為其種植技術難度較大且商用價值較高,受到不少以種植為收入的農戶喜愛。叔叔傢俱有十多年天麻種植歷史,是十里八鄉較為著名的天麻種植戶,現將天麻種植管理主要內容做分享,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萬事開頭難,產地特別難

天麻喜歡涼爽、溼潤環境,怕凍、怕旱、怕高溫,深怕積水的生物特徵。所以天麻種植需要選擇在溫暖、溼潤的深層肥沃沙質土壤中。如果能夠野外林地、山間空隙等區域找到合適的地方最好,其次可以充分地利用室內環境,人工創造出適合天麻生長的環境。

其實當前天麻在我國吉林、湖北等十幾個省都有分佈,且絕大多數是以人工栽培為主,功效和野生差不多。



做好播種等於成功了一半

當年春季,溫度在零攝氏度到十攝氏度之間都可以進行播種。天麻種所需的營養元素多,所以播種時需要與共生菌蜜環菌同時進行,由此可以利用蜜環菌分解出得到的營養。菌材的用量為每平方米二十到三十千克,栽培的方式採用木箱式栽培。木箱的規格為一千乘以一千乘以二十釐米,然後將天麻菌棒與木材一比一進行擺放。在二者的空隙之間可以用腐殖土等填充物進行填充,以促進菌棒的生長。同時為滿足生長環境,可以用二氧化氯五千倍消毒液進行消毒。

天麻種植中期管理過程需要做的面面俱到

不管是天麻還是其它農作物,有時候管理比品種本身更為重要,天麻種植過程更需要做好全方位的管理。

  • 水分管理

對於天麻種植戶來說,水分管理比肥效管理更為重要。我國大部分地區以季風氣候為主,所以在早春時節比較缺水,此時需要有適量的水分保持土壤溼度。天麻塊莖從四月份開始萌發新芽,缺水既會影響到天麻的生長,也會影響到蜜環菌的生長,所以這一時期需要加大對天麻灌溉水份用量。第一年的七月到八月是天麻生長的旺季,此時也是需水量大的時間段,可以對天麻箱內進行少水勤灌。

在當年九月至到十月,天麻的生長開始進入定型期,此時會有一個短暫的休眠期。在休眠期間,應該減少水分灌溉量,澆水過多蜜環菌會危害天麻。從當年十一月到次年三月,天麻依舊進入休眠期,所需要的水分依舊較少。總得來說,天麻種植前期佔總水量的百分之二十五左右,中期需水量為百分之五十,後期需水量為百分之二十五。



  • 溫度調節

天麻整個發育和生長期對溫度較為敏感,需要控制在五攝氏度到二十五攝氏度之間,如低於負五攝氏度則會受到凍害,高於二十八攝氏度則會發育不良。冬季氣溫較低,為增強天麻越冬基數可以在寒冷氣溫來臨前加蓋雜草或者鋪設薄膜。在酷暑時節,則可以通過遮陰或者灑水降低溫度,同時此時節也要注意排水。

  • 除草及病蟲害防治

在每年五月份需要對天麻進行一次除草,因為等到箭麻出土後是不易進行除草的。同時蜜環菌是一類好氣真菌,所以在灌水或雨之後,需要對天麻及時進行鬆土。天麻病蟲害防治主要針對黴菌病和腐爛病兩種,都可以採用化學防治措施進行防治。

採收亦是管理

和茶葉種植一樣,天麻的採收也是管理過程中重要的一環。通常來講,天麻的採收時間在十月到十一月之間,部分地區會有延遲。採收後的天麻不可以直接用清水清洗,而是要用淘米水洗淨表面的泥土和細菌。為了防止黴變,可以在太陽底下曬乾或者用烘焙箱烘乾。


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天麻作為較為名貴的一類經濟作物,我們在注重產量的同時還需要把握住質量。同時天麻種植管理還需要有耐心,細緻得做好每一個環節。


愛茶者九號


天麻是名貴的藥材,吸引不少人從事種植,從中獲得經濟收入。那麼,在市場行情穩定的情況之下,天麻的產量越高,給種植戶帶來的經濟利益就越高。所以,高產成為很多種植戶追求的目標。

要實現天麻種植高產的目標,並非採取某一個措施就能夠達到,也不建議噴施某類藥劑獲得,而是針對天麻種植過程之中每一個環節進行優化,盡最大的努力讓天麻在良好的環境之中生長,並做好病蟲害的防治。

接下來,我們建議天麻種植戶做好兩個方面的內容。



控制好溫度和溼度,是天麻實現高產的關鍵

溫度和溼度適宜,天麻才能夠正常的生長髮育,才有可能帶來高產。所以,對於種植戶來說,把控好溫度和溼度,顯得非常關鍵。

  1. 溫度。天麻的正常生長都有一個適宜的溫度範圍,即15~22℃,超過25℃,或者低於10℃,天麻都會停止生長。超過30℃,低於2℃,天麻就很快死亡。那麼,在天麻種植的過程之中,對於夏季高溫,可以搭建蔭棚來降溫。對於冬季寒冷,可以覆蓋薄膜保溫。
  2. 溼度。天麻種植,要確保土壤含水量在50%~55%之間,確保一定的溼潤度。對於雨季,可挖排水溝,避免積水現象發生。對於乾旱,可灑水保溼,或者覆蓋薄膜保溼。

為了方便實時監測天麻種植的溫度和溼度,有必要設置溫度器和溼度器,根據器具的變化進行調整。



消毒殺菌,防治病害,掃清天麻高產的阻礙

種植天麻需要養料,而這些養料裡隱藏著很多的病菌,不經過消毒殺菌就使用,勢必埋下病害的隱患。故而,在使用之前建議使用多菌靈消毒殺菌。

對於諸如腐爛病、白灼病、螻蟻和蠐螬等病蟲害可視具體情況採取防治措施。白灼病,可搭建蔭棚來防治;腐爛病,可調節田間的水分和溫度進行控制;蠐螬,可在天麻栽種前,使用呋喃丹點蔸,設置黑光燈誘殺金龜子;螻蟻,可使用樂果防治。



好了,以上關於天麻怎樣種植才能高產的問題,就分享到此,歡迎評論探討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