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生离死别,该如何跟孩子说?这本书也许能帮到你,应该看看

我们都不希望谈及生离死别,但真正要面对的时候,我们无法逃避,该怎么跟孩子解释呢?

说:“奶奶去了很远的地方,只要宝宝乖奶奶就会回来看宝宝”,还是“爷爷变成了星星,在天上守护宝宝”。诚然,让孩子生活在童话中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可这样势必也会造成一些不好的后果。

面对生离死别,该如何跟孩子说?这本书也许能帮到你,应该看看

  • 17年11月14日,徐州10岁女孩刘某某,在家喝农药自杀;
  • 19年4月17日,因母亲批评17岁男孩从上海浦东高速桥一跃而下,母亲哭晕在桥上却无能为力,120赶到孩子已无生命特征;
  • 19年10月26日,20岁花季少女,拍摄艺术照因2W块钱,服药自杀,最后朋友圈发文“救救我”;
  • 19年于11月15日,上海南翔中学借读生,卢诗杰因学校受辱,喝下农药自杀;
面对生离死别,该如何跟孩子说?这本书也许能帮到你,应该看看

看着这一条条新闻,作何感想呢?也许有人说是学习压力、也许有人说是孩子叛逆、也许有人说是社会不公,可我却认为是孩子对生命的漠视,他们并不理解生命真正的含义。

也许他们认为,死了就如同游戏里,等待时间就可以满血复活、也许他们认为死了还会以另一种形态存在,比如天上的星星,也许他们只是拿自己的生命作为要挟的筹码,他们并不了解,死了就等于彻底消失了,死亡带给家人是怎样的痛苦,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

面对生离死别,该如何跟孩子说?这本书也许能帮到你,应该看看

萱妈给大家推荐一本书,巴斯卡利亚的《一片叶子落下来》,其实在前不久我就为大家推荐过,在这个非常时期又拿出来说一变是因为,它确实是一本好书,值得跟孩子一起阅读。

该书以童话的形式讲述了,一片叶子从生命到凋零的过程,又以对话的形式呈现了,面对死亡的心态及生命的价值。

书中有这么一段对话:

费雷迪说:“我怕死,我不知道下面是什么”?

丹尼尔回答道:“春天变成夏天你不害怕;夏天变成秋天,你也不害怕;这些都是自然变化,那么,为什么要害怕死亡这个季节呢?”

费雷迪问:“那么这颗树也会死吗?”

丹尼尔回答:“有一天它也会死,不过有一样东西比树更强,这就是生命,它将永存,我们大家都是生命的一部分”。

一棵树、两片叶子、一年四季,巴斯卡利亚用优美的文字,描述了生与死的概念,生命的意义。

面对生离死别,该如何跟孩子说?这本书也许能帮到你,应该看看

正如“正面管教”一样,当面对生离死别时,也应该正面跟孩子谈及。

1、由浅入深。

比如家里的小鱼死了,我们可以跟孩子说,小鱼是因为我们照顾不周,永远地离开了我们,除了伤心,我们还需要为其他小鱼负责。也可以有仪式感地一同跟孩子把小鱼掩埋。

2、直言面对。

我们知道有一种农药,被网友戏称为“给你后悔的时间,却不给你后悔的机会”。原因是这种农药会影响到肺部,最终无法呼吸,其过程是相当痛苦的。细节不要说,但理念要传达,如同20岁花季少女一样,服药后后悔,发朋友圈“救救我”,等到无可挽回才后悔。

3、不要情感绑架

就17岁男孩跳高架桥的事情。当时是在饭桌上谈及此事,闺蜜立马转头跟儿子说:“你可不能学他,这样他的爸妈该多伤心啊,我们就你这么一个儿子”。

这话听起来是没毛病,但会给孩子心理压力,孩子会认为他是为父母而活,自身具有的责任心和情感绑架是两会事。

面对生离死别,该如何跟孩子说?这本书也许能帮到你,应该看看

结语:昨天看到一张PS图片,一辆车开往2020的公路上,背景是火光冲天。是啊,这次何不是人类的一次灾难呢?也许您正苦于奔波、也许您正面临伤痛,可孩子的教育仍然不能忽视,关键时刻不要给孩子留下难以磨灭的伤痛。

最后: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也许这次是天灾人为,但既然发生了,我们要和孩子共同面对,让孩子学会坦然接受,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关注 ,让我们和孩子共同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