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容易生氣是缺什麼?

龍江好好


剛好寫了一篇關於易生氣的文章。

其實易生氣,如果是年齡偏小的,大部分是先天性的,是正常的。不必要擔心,但也不能忽視。每個人都有生氣的本性,就看反應條件,有些人遇到不順就發脾氣,也就是易發脾氣。隨著年齡的增長,一般人是否生氣就看個人的後天形成的社會性格是否能制服先天性。一般隨著個人的社會層次和價值觀不斷提高,就不容易生氣了。知道生氣的原理,就可以找到方法制服生氣,使人不易生氣,有成為有氣質的人。那怎麼做呢?首先讓人“順”,順則通,通則無病,不生氣。在不生氣的情況下,心情好的情況下,就事情給人啟示,引導價值觀的形成。慢慢地,就會根據價值觀去控制是否生氣了。最好不要動不動就歸結為孩子易發脾氣是父母的問題,是不可改變的。發脾氣雖不能杜絕,也沒必要杜絕,但是可控制的。主要是提高認識,就能控制好脾氣。例如有些父母自己覺得脾氣不好,影響到孩子脾氣不好,其實不必擔心,可以通過因脾氣不好導致事情沒做好的具體事情跟孩子分享,然後提高價值觀認識。經過一段時間,就不易生氣了。


九宮玄女


孩子脾氣暴躁,易怒,這其實都是父母本身也容易生氣引起的,尤其是媽媽。

媽媽是養育孩子的第一人,也是時間最長的人,媽媽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模仿的對象。


下面說下我自己的經歷,我是一名全職媽媽,寶寶的飲食起居都是我一個人照顧,所以有時難免會有心力交瘁的時候,這個時候我就會控制不住自己的壞脾氣,忍不住對寶寶發脾氣,隨著寶寶慢慢的長大,我發現他的脾氣也是越來越暴躁,動不動就生氣,那時我才意識到我的壞脾氣影響了他。

而當我衝他發脾氣看見他那膽怯的眼神時,這讓我突然想起了小時候媽媽發脾氣的神情,那一刻我才明白,原生態家庭對一個人影響實在太大了。

那麼父母愛發脾氣對孩子究竟有哪些影響?

1.孩子容易自卑或叛逆

父母經常衝孩子發脾氣,性格內向的孩子會變得唯唯諾諾,膽小謹慎,缺乏自信和安全感,而性格外向的孩子會越來越叛逆,長時間下來導致親子關係緊張,產生溝通障礙。


2.跟父母一樣脾氣暴躁

研究證明,孩子的成長99%來自對媽媽的模仿。媽媽勤勞、愛看書,孩子也會主動做事,愛上閱讀;

媽媽打麻將,說髒話,孩子也會耳濡目染的罵人,不學好;

媽媽脾氣暴躁,孩子遇事也不會冷靜處理。

這裡並沒有說父親沒有一點家庭責任,一般情況媽媽是家庭的溫度計,可以調節家庭的氣氛,而父親是決定媽媽度數的人,所以只有父母合作,孩子才會成長的更健康。


3.情商低易衝動

孩子脾氣暴躁,容易導致情商低、愚鈍,很多時候也不會冷靜處理事情,甚至還會做出過激行為,所以父母要多反省自己,有句話說“想要孩子成為怎樣的人,父母首先就要做好榜樣”。

身教重於言教,著名作家巴金曾說:

父母的榜樣力量非常大。在我小時候,父母脾氣都好,父母從未打罵過孩子。想來想去,我想不出從他們身上學麼壞的東西。今天有些年輕的父母高興時把孩子當做“小皇帝”、“小公主”,動了氣就打罵不休。過不了多久,他們的壞脾氣全讓孩子學到了,孩子們只會學長輩們做出來的行為,不會學他們嘴裡講的道理和心裡想的理想。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免不了會犯錯誤,父母應該對孩子多一些陪伴、多一些耐心、多一些理解,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下,孩子才會成長的自信樂觀且優秀。


豆樂寶媽育兒


生氣一般是指發脾氣,大人也會發脾氣,因為發脾氣是人的需要,必要的時候發脾氣可以發洩不良情緒,可以自我保護身心不受傷害,因此發脾氣是有價值的。

給孩子發脾氣的權利是現代家庭教育的最新理念。

孩子比成人更容易生氣,更容易發脾氣,是因為孩子還小,人格處於不成熟的階段,情緒的自我控制和自我調節能力不足,所以孩子更容易生氣,發脾氣。

→ 三歲之前的孩子發脾氣、哭鬧不止,是孩子對不滿意的表達。

例如:生理上的需求不滿意,餓了、困了、累了、冷了、熱了、尿了、拉了等等都會哭,是召喚成人來照顧他,所以照顧幼兒不哭就是成人的責任,就是孩子的成長。

因此我們說幼兒的哭鬧,是孩子合理訴求的表達,及時準確地滿足他的需要就可以了。

→ 六歲孩子的哭鬧是孩子召喚父母關注他,幫他解決困難或者是需要陪伴,父母只要瞭解孩子的需求,及時滿足他就可以了。

→ 青春期的孩子的憤怒是特殊時期的特殊情緒表達。

青春期的孩子的激素水平急劇升高,造成了孩子身體內部的不平衡,引起的身體的極度的不適感,情緒處於不穩定狀態。因此很容易失控,容易發脾氣。

父母懂得了這樣的規律,只要心平氣和地接受孩子的情緒失控,理解孩子的感受,孩子就會平靜下來。

青春期的孩子時常發脾氣的第二個原因是獨立性受到侵犯。

孩子大了,開始有了獨立意識,這是心理成熟的必然結果。不希望父母事事操心,管頭管腳,當父母經常性的嘮叨,抱怨,就會使孩子情緒失控。

父母要學會尊重孩子的自我選擇和決策,支持孩子的人生探求,承認孩子具有犯錯誤的權利,孩子就會減少發脾氣的機會逐漸的走向成熟。

在父母的陪伴下、理解下、支持下,孩子會一天一天的長大,隨著長大,他會成熟,成熟到一定程度,他對情緒的控制能力和調節能力近似於成人的時候,孩子就不會發脾氣了。

分享一個適合學齡前兒童用得識字軟件【貓小帥學漢字】,家裡或者身邊有適齡兒童的話可以去下載一個試試哦,這裡面有豐富的童話故事,還有有趣的冒險任務,孩子可以和喜歡的童話人物一起學習漢字,不知不覺中對漢字產生興趣。

更多育兒的資訊可以關注一下【4399小評果快樂育兒】


可愛的嚶嚶醬


小孩子容易生氣,排除身體不舒服的情況下,有好多種可能。

一是常期帶他的人脾氣急燥,導致小孩缺乏安全感,容易生氣。

二是平時大人包辦太多,導致他自己想做什麼做不來就著急或是沒有滿足他需要而發脾氣。

三作息時間不規律,餓了困了表達不出來而鬧。

四是平時大人過渡溺愛,縱容他各種行為,卻又突然在某一天或某一時刻制止他一些不被允許的行為,他為了反抗而鬧。


不回頭175496197


可能是缺乏關愛,缺乏一種安全感。本身從事的工作每天和孩子打交道,有這樣一個小男孩,如果訓練室沒有別的小孩子,我們可以去陪著他,他就可以很聽話很乖很認真的做訓練,但如果說,還有別的小孩子,我們不能陪他,他就會一直要求你陪著他,他會覺得別人說話都吵,會很生氣的讓別人不說話,甚至會大吼大叫,會變得很不乖。


有一隻袋鼠叫粑粑


孩子容易生氣首先父母要反省自己,是不是也是這樣動不動就生氣,孩子可能是和家長學的哦,如果家長的脾氣不穩定經常的生氣,憑什麼要求孩子不能生氣,所以要從自我反省開始,並且和寶寶好好的溝通,告訴寶寶這樣不可以,有事情可以說出來,不能這樣亂髮脾氣。


梧桐雪兒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243b3000151dbf8e6ffe6\

售樓部小姐姐


少指責,多些鼓勵:過多的批評會使孩子無所適從,產生自卑心理。要恰到好處地讚揚和激發孩子的熱情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父母很清楚自己孩子性格的特點和缺陷,要對好的表現大加讚揚,不良行為及不好的傾向不能姑息遷就,要進行適當的教育與批評,要針對性地幫助孩子,讓他們性格上揚長避短,讓孩子明白是非、好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