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些老年人退休金很高,生活餐飲卻很節儉?是不是人年紀大了對美食就沒追求了?

步覽天下


曾經聽同辦公室裡的老工程師說過,人這一世六歲以前和六十歲以後是人生最幸福的階段。六歲以前沒有任何負擔無憂無慮,六十歲以後已退休了沒有了工作上的壓力了,但不是每個人都能熬到這個階段的,由於各種疾病,意外事故,工傷事故,刑事案件等在六十歲以前人就走了。退休了為什麼有些老人還是不捨得花錢,原因主要有三點。一是:一種長期艱苦年代養成的生活習慣。二是:有的退休工資則是一家人的日常開銷,並不是只是個人的收入。三是:由於社會保障還不太健全,加上年歲大了病也自然多了,不確定因素也多了,掙錢的能力自然不如年輕的時候了,節約一點可以防範於未然。


碧波垂柳


在我們的印象中,退休後的老人,應該是最幸福的。他們應該有大把的休閒時光可以揮霍,而且也有了一定的積蓄。可以說是屬於“有閒、有錢”一族。甚至有些人還認為,老年人是時候享受一下生活了,天南海北去看看,吃吃美食,奢侈一把。但是事實上,許多老年人退休金很高,仍然捨不得吃捨不得穿。到底是什麼原因呢?是不是因為他們對美食沒有過多的追求了呢?

有書君覺得,並不是這樣的,老年人節儉,其實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

一是,老人的節儉已成了習慣。

現在退休的老人,大多都是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他們經過了國家最困難的時期,也過過苦日子,因此,對東西特別的珍惜。

不管有錢沒錢,他們都養成了節儉的習慣。現在雖然退休了,有了不低的退休金,但是,還是捨不得花錢,一花錢就有一種負罪感,他們覺得把錢存起來才有安全感。不但自己捨不得花,年輕人大手大腳,他們也看不慣。

甚至有些老人攢錢到了病態的地步。每月退休金打到卡上以後,就趕緊取出來數一數,然後再存到存摺上。

因為他們總覺得錢存在銀行卡上不安全,數字也看不到,只有存成存摺或者存單,看著心裡才踏實。有些老年人的樂趣就是經常把存單翻出來,看一看上面的數字,算一算加法,看自己到底存了多少錢。因此,好多老年人就成了名副其實的“守財奴”。

二是,老年人的退休金用來接濟兒孫了。

中國人都有一種傳統,不管孩子多大,在父母眼裡,永遠還是孩子。老人退休後,自己的孩子也三、四十歲,這些父母往往心疼孩子生活壓力大。

尤其是有些中年人,沒有一技之長,或者身無長物,而且有些人啃老習慣了,又有些好吃懶做。老人覺得兒女的生活過得窘迫,就想拿出錢來接濟。前陣子熱播的電視劇《都挺好》裡的二兒子蘇明成,就是典型的啃老族。

都三十多歲了,買房、買車都是父母的錢,而且小兩口買奢侈品的錢,也有好多是來自蘇母的“贊助”。

另外,老人退休以後,孫輩也20多歲,陸陸續續進入了婚嫁的年齡。老人關心完了兒子,還要關心孫輩,有了錢也願意幫助孫輩完成買房、買車等心願。

現在,房價飆升,不要說一、二線城市,就是省城以及縣城,一套100平米左右的房子,總價也達到了一百多萬。

老人看在眼裡急在心上,當然也願意拿出一部分退休金來,貼補給兒孫。更不要說有的地方娶妻的成本越來越高,不但要房要車,還要高額的彩禮,以及高檔豪華的婚禮。這些林林總總的支出,都需要真金白銀來支撐。

三是,老年人的退休金用於支付部分醫療及護理等費用。

老年人上了歲數,身體越來越差。有的老人年輕時候不注意保養,或者勞動強度大,積勞成疾,到老了就開始顯現出來了。有的老人有慢性病,需要長年服藥。有的可能得過大病,甚至住院做過手術。而一些進口藥品的報銷比例比較低,甚至像康復器材、假肢等的費用,也不屬於醫保的報銷範圍。這樣,老人就用退休金支付了這部分費用。

況且,有的老伴去世後,有些老年男性不能照顧自己,還要請保姆。保姆每個月的工資,通常也從老人的退休金中出。這樣,每月的退休金就所剩無幾了。

這種情況下,老人就不可能在吃穿上再有過多的講究了。

四是,老人的身體狀況,決定了他們不能享受太多的“美食”。

因為人上了歲數,身體各個機能都開始老化,牙口、腸胃也不太好。有些年輕人認為是美食,比如麻辣海鮮,但是老年人可能享受不了這種麻辣,也可能吃完海鮮會鬧肚子。

還有些大魚大肉,他們吃進去也不容易消化;有些西餐牛排,老年人也不喜歡,覺得牛排要燉得爛爛的才好吃,什麼五分熟幾分熟,總覺得吃不慣,吃著心裡也不踏實。因此,這些對於年輕人來說是美食,對於老年人來說,卻並非如此。

老年人一般都願意吃一些稀軟的飯食。比如北方的一些老人,愛吃一種“菜粥”,就是把小米、玉米麵、紅薯、菜葉等東西放在一起煮成粥。這些東西稀軟,也容易消化,而且一些成分也有利於老年人的身體健康。而且這些飯食是他們在年輕的時候經常吃的,現在吃起來還能夠對過去有一個回憶,覺得特別的溫暖、貼心。

可見,老年人退休以後,退休金比較高,但是還是捨不得吃,捨不得花,也並不是他們對美食失去了誘惑。有些美食他們不習慣吃,其實有些美食,他們還是能夠享受的,比如一些雞湯、蟹黃煨的營養美味的湯品或者菜類。

他們節儉,還有一些原因,主要是因為節儉成了一種習慣;另外他們的錢也花在了兒孫輩的身上;另外,還有的老人的錢用於支付自己看病及請保姆的費用了。他們的身體狀況決定了他們對食物比較挑剔,適合他們吃的,也不一定是美食。而一些美食,反而吃起來不習慣,或者享受不了。

其實人到了五、六十歲,身體漸漸走下坡路,他們對於一些人及事已經無能為力,還是很可憐的。

因此,對於整個社會來說,我們要尊重老年人,體諒他們的不易。尤其是作為兒女,要用一顆寬容的心對待老人,讓父母能夠有一個快樂的晚年生活。

人人都會老,現在如何對待老人,我們的兒女耳濡目染,將來也會怎樣對待我們。所以,父母的現在,在一定的意義上,就是我們的未來!

有書君語:一直倡導終生學習的有書君今天給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讀的52本高分暢銷好書,免費領取。從認知思維、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維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閱讀計劃。

活動參與方式:私信回覆“福利”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免費領取。限時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書共讀


節儉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這些退休人員。年輕時都受過很多的苦。甚至餓過肚子。現在生活雖然好了。還是喜歡以節儉為主方式生活。同時老年人吃清淡食物更有益健康。但也不能過份節儉。適當調整消費結構。更有利於共同發展。


手機用戶5492999511常青樹


老年人的退休金很高?有多高?生活很節儉,請問,誰有頭髮願意裝禿子?

現在全國有近2.5億人屬於老年人,這其中大部分人屬50後,也就是在七十年代以後參加工作。

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這部分人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參加工作時年令較大,相應成家的時間也晚,盡而導致他們所要的孩子出生時間也推後。

這幾個“晚",直接影響到退休後的養老金的相對低,還要面對給孩子買房子的高房價。這部分人大都是獨生子女,老年人現在不支持孩子一把,真到養老時靠誰?所以老年人生活不節儉,能行嗎?

目前全國平均養老金在兩千元至三千元之間,能夠享受到這個平均待遇的人工齡大約在20一30年區間。俗話說早了三光,晚了三慌。

五0後初生的這一代人,共和國所有的“好事”都趕上了,生不逢時,能怪誰?

儉可興,奢可敗。勤儉持家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之一,沒有飯過肚子的人,怎麼能體會到一個窩窩頭的價值。

今天的年輕人,生的是時候,生的是幸福,趕上了整個國家經濟由恢復到發展,由發展到富裕,盡而由富裕到強大的這一過程中。所以,年輕人要體涼老年人們所走過的那一段艱辛歷程。(2019/O5/30


吉祥如意


我怎麼感覺這個問題是專門為我父母提的呢?我的父母都年過八十了,現在的退休金加起來可以說超過大部分上班族,而且他倆身體倍棒,牙口也好。尤其是老爸每週一頓豬頭肉是必備的。

但是他們老兩口除了愛吃肉以外,基本吃青菜都是挑市場上最便宜的剩菜,而且晚餐的剩菜從來不扔,肯定要留到第二天熱熱接著吃。早餐就是普通的一碗白米粥,加一個煮雞蛋,就一點自己醃的鹹菜。

午餐就更寒酸了,如果有剩菜就吃剩菜,沒有一般一人煮一碗麵條,或者買兩個饅頭、餅子之類的對付一下。午餐基本不會炒菜的!

晚餐有時候會奢侈一點,有時候燉個肉炒個青菜。我去給他們做飯,超過兩個就開始吵吵吃不完。不讓做了!但是子女有需要的時候,不用你開口就直接拿錢出來,一甩幾萬眼都不眨一下。而且前幾年省吃儉用的買過幾次保健品,這個花起來也沒見他們心疼過,這幾年因為宣傳的結果,保健品是不買了。

為什麼退休金高的老人,生活餐飲如此節儉?是因為歲數大了失去對美食的追求麼?

因為父母住在幹休所裡,所以他們周圍的老人,收入都不低,也經常看他們拖著小車去買菜,而且經常會因為雞蛋這些便宜幾毛錢的東西,而去一排一上午隊。那麼他們為什麼會如此節儉,這點我有切身體會:

  1. 窮日子和苦日子過慣了
  • 我父母這一輩人可以說吃了一輩子苦,經常聽我老媽說起,我的爺爺奶奶就是“餓”死的。所以他們對吃,一直感覺就是填飽肚子就行。
  • 小時候父母上班的時候,那時候其實他們的負擔特別重。老家的親戚哪個不需要幫襯?可以說是“勤儉節約”慣了。
  • 到現在家裡的穿剩下的破衣服,老媽也堅決不讓扔,說等著老家來人給他們。其實老家的親戚現在過得一個比一個好,沒人會在稀罕這點破衣服了。但是她還停留在老觀念裡。
  • 她常說的一句話就是,“要想攢錢,不從嘴裡省,從哪省”。所以對吃不是她不想吃美食,而是對她而言這是一件比較奢侈的事。
2.心思太多,老為兒女考慮
  • 其實我們兄弟生活都過得去,但是在他們的眼裡,就是一直缺錢花的感覺。估計是以前窮日子過慣了,所以感覺孩子們都需要幫助,他們還是很有能力的。現在老媽開始考慮給大孫子買房子,小孫子上大學的錢。這樣的心思除了感動以外不知道怎麼來表達了!即使你怎麼跟他們解釋也沒用,怎麼告訴他們不需要也沒用!這事也真磕了!
  • 父母身邊大多數的同齡人,都是這樣考慮的。因為他們始終認為自己的兒女小時候跟他們,吃了不少苦,現在孫子輩一定要過上好日子。自己從嘴上省點,用來貼補兒女和子孫了!所以父母身邊很多老人的子女,現在過的那叫一個“滋潤”!
3.他們其實還是很喜歡美食的
  • 每次有婚禮或者宴請,父母回來都會“眉飛色舞”的評價菜品的好壞,哪道菜如何如何,這家飯店的廚師做的什麼沒味,可惜了東西這類。
  • 我和哥哥每次回去,他們都會準備好不少好東西。給他們帶的美食,也吃起來“評頭論足”的。

所以現在退休金高的老人,尤其是40,50後退休的。因為以前苦日子、窮日子過慣了,現在雖然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思想是一時半會轉不過來了!所以不是不喜歡美食,而是心思太重!這個需要做子女的多關懷、多幫助、常回家看看!現在我就天天買菜去父母家做飯,跟他們一起吃。



73神牛


這個問題多年一直困擾在我心中。因為我也是老年人。也是那個物資巨匱乏年代過來人。節約慣了。也許是從小缺少關愛,對未來不確定因素過於擔憂。這都好理解!但都過去了幾十年了。不能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人應該學會變通啥!我發現許多退休老人自己也都存有一筆不小的存款。但使終很節約!這種情況在我同齡人中還帶普遍性。我有個朋友。單身,他今年78歲了。60歲時由於共同愛好在一個樂隊我們認識了。扣門,鐵公雞,安在他身上最恰當。退休金每月5000元。有職工醫保。大額保險!很高。但平時什麼都捨不得,自來水吃滴滴水。到菜市場買別人不願意買的菜。這些行為實在不應該。當然老了由於消化功能差,屬自然規律。還有其他身體原因,比如心腦血管疾病,也不能胡亂吃大魚大口肉!對吃要求其實不高,主要以軟的蔬菜之類飲食為主!麻辣燙,對老人身體是種傷害。換我也不會去吃這些飲食!。牙齒不好也影響飲食。這些這很正常。有時我看見年輕人吃麻辣燙火鍋也羨慕!但我不能啊!一吃保準第二天這不對哪不對!也不是節約。誰不想追求美食。我那朋友主要是他穿的用的都節約。一個月開銷最多500元。我問他;"你把錢存這麼多幹啥"!他回答,走不動了,躺床上時要用錢?我說也用不完啥!即使自己牙齒壞了他都不願上口腔科醫院!在街邊胡亂找個私人醫生醫治,或乾脆就不管了。你都七十好幾了!自己該享受了。他不語。當然還有許多這樣子的老年人,不同程度都節約!這種習慣恐怕改不了。屬病態了。其實這人不值得同情。既可憐又可恨!心裡學家說。得通過心裡干預。訓練才行。我也是知青。受過苦。反正我不會與他們為伍。撐握好度就行了。總之老年人不要無理由太節約了吧!


手機用戶50233687055


這就是長年養的習慣,我們五十年代出生的人,多年已經習慣到自然,現在退休了,國家給予的退休待遇很不錯,完全可以滿足日常生活,而且還能達到中上水平,我機關退休退休工資五千左右,我老伴退休四千多,兒子也成了家,孫子也上小學,孩子們看不慣我們的生活,認為我們過分儉苦,經常給我們買好吃東西,大魚大肉,買高檔衣服,可是我們不習慣,到給我們造成困難,我們就想粗茶淡飯,平常服裝,我們認為就不錯了


手機用戶11686476863


我家老爺子七十多歲了。從農村出來的是退休教師。工資足夠花的。只要有免費領東西的急是排在第一個。五個雞蛋,一顆白菜,一個塑料小盆。。。。冬天早上五點出門排隊只要領到一點點東西就特有成就感。在家裡菜湯盛飯放幾天他也得吃完。更可氣的是孩子們領他吃自助餐,就覺得花的錢吃不回來,吃呀吃呀,夜裡得了腸梗阻。在醫院裡折騰的一夜。兒子說這次你可吃回本來了。真夠本。對面病床上的一個同齡人,上吐下瀉。問了問他女兒,原來老人是喝了隔夜茶。在醫院裡住院一個星期了。老人的女兒說老爸啊,這一星期的住院費咱買多少茶葉啊。過窮曰子的人思維方式跟不上時代。真讓年青人無可奈何。


用戶2350291359484


作為一個財經工作者,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我也是快60歲接近退休的人了,對這個問題還是有自己親身經歷和看法。老年人退休金高,但這些人大部分都是從國家經濟落後狀態、生活困難中走過來的人,過去接受的勤儉節約教育植根大腦,永遠不能抹去,而且那時候都是多子女,生活困難,物質緊缺,經常忍飢挨餓,這樣的生活讓他們也十分害怕。所以,這些人即便有錢,也不會盲目消費,他們總對生活有一種危機意識,生怕自己遇到困難就有可能沒有錢用,也吃不上飯。由此,都寧願自己的足夠的儲蓄,以防範生活中的很多不測。

顯然,老年人節約並不對美食不感興趣,沒有追求,而是人為剋制而已。當然,到了一年的年齡,消化能力跟年輕人就沒法比了,多少讓他們對美食的慾望還是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開偉觀察


老年人經歷的時代,不是現在年輕人經歷過的。


現在的年輕人怎麼也無法想象,過去所有的家庭用水都要用人力從公用的水井中提出來,自己挑回家中去。浪費時間、浪費體力,可是你不挑水,沒水喝。

老年人過得艱苦生活,是現在無法想象的。在他們記憶中的美味,也是我們年輕人完全不可能認同的。人,最重要味覺記憶的養成,是童年時代的過往。我母親,特別喜歡吃煎餅,認為覺得煎餅特別香。我岳父,特別喜歡吃土豆、地瓜,總感覺土豆、地瓜好吃的不行。確實在六七十年代,這樣的食品也是很難吃得到的,也是絕對的美味。

對於現在年輕人常吃的,經過精細加工的蛋糕、餅乾、巧克力,說實話老人們吃不來的,很多老人都不敢吃,害怕糖尿病。我們年輕人喜歡吃的西餐,老人們雖然覺得味道不錯,但是絕對養不上喜好。

所以,美味是因人不同,因時代而不各異的。不要強迫老人們接受年輕人的價值觀,這樣不僅不孝順,而且還非常幼稚。子非魚,焉知魚之樂,也就是這麼個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