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救急”中小微

作為民營經濟大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持續蔓延之下,浙江的中小微企業正在承壓。

“我兩個店的租金跟員工工資,(每個月的)損失就有200多萬元。”談及疫情影響,在浙江溫州市開了兩家酒店的劉宏(化名)頗為無奈地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說道。

劉宏無奈的背後,則是浙江依然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其確診人數僅此於湖北。浙江衛健委官網信息顯示,截至2月4日24時,其全省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895例,現有重症病例65例,累計出院63例。

而在全國多個省市已出臺企業減負政策的情況下,2月5日下午,浙江省對外發布支持小微企業渡過難關17條政策,意見指出“幫助和支持小微企業渡過難關,維護社會就業穩定”,而在此之前,寧波、台州等地市已發佈相關政策。

浙江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王志凱認為,在當前時刻,“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同時也要保護中小民企”,其同時也表示,解決中小微企業難題,“要真正切實地啟動國內市場”、“你如果給它一個市場,它就有生命,不用你延續它的生命”。

“沒四五個月回暖不了”

“台州工廠每個月的損失大概在50萬元左右。”在浙江台州做汽車零配件加工的李明(化名)對記者表示,損失費用包括房租、員工工資及財務成本等。

除了不得不承受的固定成本損失外,更讓李明心疼的是,工廠之前良好的生產形勢被按下“暫停鍵”。“本來我們今年訂單局面非常好,正式準備擴產,然後也買了很多新設備,那現在這些事情暫停了嘛,所有我們之前的計劃全部都擱置在這裡。”

2月3日,浙江發佈的企業復工和疫情防控工作有關事項通知顯示,除涉及疫情防控必需、群眾生活必需等企業“要確保2月3日起正常開工開業”外,“全省行政區域內企業復工時間不早於2月9日24時。未經屬地縣(市、區)人民政府核准同意,一律不得擅自復工”。

李明對記者表示,其工廠復工“初步是(推遲到)2月10日”,並表示台州當地的中小企業也受到影響 ,大家“都是一樣的,只是影響大小而已,不影響是不可能的”,並表示“現在是原來業務越好的企業(受到的)影響越大”。

對此感同身受的還有溫州商人陶成(化名),其向記者表示,在年前對公司2020年業績“肯定有一個大概的想法,但是目前碰到這樣一個情況,沒辦法啊,只能(也)只有等”。

陶成在溫州下轄的樂清市開有一家電器廠,專門生產高低壓電器及配件、變壓器等。相關信息顯示,電工電氣產業是樂清市的支柱性產業,其下轄鄉鎮等曾獲得“中國電器之都”、“中國電子元器件生產基地”等稱號。

“感覺這邊的中型企業,暫時這段時間(挺一挺)還是可以的。”陶成對記者表示,“農曆十五之前開工都很正常,“要是復工時間再延長的話,多少會影響一點了”。

1月31日晚,溫州決定在全市全面實行25條緊急措施,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市內各類企業不早於2月17日24時前復工”,涉及保障公共事業運行等相關企業除外。

實行上述緊急措施的背後,是溫州已成為除湖北以外全國確診病例最多的省轄市,溫州衛健委官網信息顯示,截至2月4日24時,溫州市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364例,重症病例22例,累計出院28例。

疫情之下,餐飲、民航等行業深受波及,而溫州目前較為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也讓當地的餐飲從業者頗感“煎熬”。

劉宏在溫州經營兩家酒店,其對記者表示,兩家店每個月的員工工資、房租等固定成本就是200多萬元,而這還只是直接損失,“間接損失就大了,一年(到頭)的話,我們也就靠正月(掙錢)”,“我們估計一個店損失五六百萬吧”。

更讓劉宏揪心的是,即使疫情結束還有一段難熬的回暖期,“疫情即使是好了,酒店作為服務行業,回暖期至少需要四到五個月才有回暖期”,“我們(平時)靠的是旅遊公司,那這一波人肯定不會出去的,人都會產生一種心理陰影嘛”。

李明也頗為無奈,即使疫情之後,生產提速“搶時間”,也困難重重,“首先沒人,然後各方面產業鏈的恢復需要一個週期,不是我們說想增加就增加的”,“所以我們預計困難還是比較大”。

相繼發佈企業減負政策

作為民營經濟大省,中小微企業對浙江經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浙江統計局官網信息顯示,2018年,浙江“民營經濟增長貢獻巨大”,創造了浙江全省58.1%的稅收、63.1%的投資、71.9%的研發投入(2017年)、78.0%的外貿出口、87%的就業崗位,91.2%的企業數量。另在2019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中,浙江省企業上榜最多,達到91家。

民營經濟發展對浙江經濟社會發展而言可謂極為重要,而在疫情肆虐之下,被“圍困”的浙江中小企業,也陸續等到了政府的“及時雨”。

2月5日下午,《浙江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領導小組關於支持小微企業渡過難關的意見》對外發布,共五大方面17條內容,意見同時顯示,其“有效期至2020年4月30日。中央出臺相關支持的政策,遵照執行”。

浙江省經信廳副廳長岳陽表示,“小微企業是浙江發展的一大特色和亮點,是浙江經濟的活力源泉,產業升級的新生力量和吸納就業的重要的載體”,而為了幫助和支持小微企業渡過難關,浙江出臺上述17條意見。

在加大對小微企業的財稅支持上,意見指出可減免小微企業稅費、延期繳納稅款等,並提出“減免小微企業房租”,“承租國有資產類經營用房的小微企業,自當地實行疫情防控後的第1個月房租免收,第2、第3個月房租減半”。

此外,浙江本次出臺的意見專門列出一條,提出要“加大對小微企業外貿出口的支持”,具體為辦理不可抗力證明、降低檢驗檢疫費用及提高出口信用保險保費補貼。

值得注意的是,浙江省在2月5日出臺該意見之前,匯大機械製造(浙江湖州)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已於2月2日拿到了全國首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書。

除此之外,浙江出臺的17條意見還包括加大對小微企業降低要素成本的支持、加大對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等,意見同時指出要“充分發揮小微企業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幫助和支持小微企業渡過難關,維護社會就業穩定”。

而據記者梳理發現,在浙江省級層面發佈企業減負政策前,自2月3日起,湖州、衢州、寧波、台州等浙江多地政府相繼類似政策。

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髮對此認為,民營企業對上述地方經濟發展至關重要,而面臨疫情衝擊最厲害的又是中小微企業,“最終(導致的)問題還是稅收問題。除此之外,丁長髮認為,浙江這些地方經濟發達,

政府效率比較高,能未雨綢繆,所以他們出臺政策,我覺得很及時,很重要”。

2月4日,台州對外發布企業減負政策。“台州發佈”信息顯示,主要包括對困難企業實施社保費緩繳政策、實施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及實施培訓費補貼政策。

對此,李明認為台州上述政策能帶來一定的幫助,但其也對記者表示,“對我們實際損失來說,這個(只)是杯水車薪的事情”。而李明最期待的減免房租,台州發佈的上述三條政策則並不包括,其對記者表示,雖然找房東側面瞭解過有沒有可能減免廠租,但是由於政府此前未出規定,沒辦法去談。

除了台州的李明期待減免廠租,在溫州經營製鞋廠的趙軍(化名)也頗為期待減免房租。“租金方面我也跟房東溝通了,現在這麼難了,租金(能不能)也減一半或怎麼樣 ,”但是“房東說不行,不同意”。

李明、趙軍們的焦慮或正在得到緩解,在此次浙江省發佈的支持小微企業渡過難關17條政策中,對承租非國營廠房的小微企業作了專門表述,“對租用其他經營用房的,鼓勵業主(房東)為租戶減免租金”,但“具體由雙方協商解決”。

“最關鍵的是把市場打通”

值得注意的是,在針對為受疫情影響的中小企業出臺減負政策方面,蘇州在全國拔得頭籌,而民營經濟大省浙江的多個地方政府則是在此後才相繼發佈類似政策。

“實際上浙江比其他省市要走的早,走的高,因為在1月份的浙江兩會上,專門通過人大,在人代會上通過《浙江省民營企業發展促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王志凱認為浙江省對民營經濟的扶持力度有目共睹。

此前的1月16日,浙江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舉行第三次全體會議,表決通過條例,據當地媒體彼時報道,這是“本屆人代會通過的第一部法規,也是全國第一部促進民營企業發展的省級地方性法規”,而該條例已於2月1日起施行。

“這實際上是從立法的角度來保護中小企業、民營經濟的發展,那時候還沒有受到疫情的影響,可以說是在全國第一個通過人大立法來支持保護中小民營經濟發展(的省份)。”王志凱對記者表示。

王志凱同時認為,中小企業發展難題由來已久,而國家、省市層面此前已出臺減稅降費措施,“這是大規模、大力度的,而前面的增值稅改革,毫無疑問也是減輕稅收負擔”。

王志凱表示,解決中小企業發展難題,最關鍵的是啟動國內消費市場,“因為企業沒有市場,(或者)市場不打通,那麼你讓它再能夠生產,它最後仍然是走向死路,所以最大的(問題)是把市場打通”、“我們不能長期依賴國際市場”。

而在此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已被世衛組織列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但世衛組織不贊成甚至反對對中國採取旅行或貿易禁令。

“讓中國14億人的國內市場爆發起來,這些中小民企還會擔心它死掉嗎?都會成長壯大,在這個過程當中,可以轉型升級走向高質量發展。”王志凱如此認為。

但王志凱同時認為,目前多個地方推出的企業減負措施,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你不能讓它死掉,不能因這場疫情而導致被動的停產停業”,否則“就沒有任何高質量發展的機會”。

王志凱也指出,在疫情的過程當中,政府也可以將“更多的公共資金資源用於對民營企業的生產(支持),就是讓民營企業更多的供給社會公共衛生物資,(增強民營企業對)社會其他生產生活的支持”。

“實際上,也就是公共領域怎麼進一步地向民營企業開放,形成更好地公平競爭,更好地放開准入、平等競爭的契機。”王志凱如此分析道。

而恆大研究院此前的研究報告顯示,受疫情影響,餐飲、旅遊、電影等行業衝擊最大,“僅這三個行業直接經濟損失就超過1萬億元,佔2019年一季度GDP21.8萬億元4.6%”,民企、小微企業等受損程度更大。

除了宏觀層面的政策扶持,那微觀層面的中小企業又該如何行動自救呢?

丁長髮認為,危機危機,“危中有機”,民營企業需要千方百計地降低生產過程中的經營成本,此外,企業也要看到在當下疫情中,口罩、醫藥、輕紡等行業存在機會,而受影響的餐飲行業也存在外賣需求等。

在杭州經營一家汽車零配件廠的王鎮(化名)對記者表示,自己工廠原本初八復工,但眼下也處於待復工狀態,對於工廠受到疫情影響的大小,其直言道,“還好吧,我本來是準備今年不再做了” 、“這個行業不怎麼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