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之戰趙國正確的做法是啥?

京東李達康


導語:

長平之戰的歷史背景是秦趙兩國對壘三年之久,趙國雖然有所損傷,卻沒有動搖根本。廉頗作為主將,儘管在小規模戰鬥中節節敗退,可是在大局的把控上,廉頗十分周到,這也是為什麼廉頗能入選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重要原因。

可惜這個時候趙孝成王將廉頗給換了下來,聽信讒言,啟用了馬服君趙奢的兒子趙括。趙括雖然飽讀兵書,可是他從來沒有指揮過戰鬥。所謂紙上談兵不是沒有道理。

結局我們都知道,趙國戰敗,趙括被殺,四十萬趙軍被秦將白起給活埋,從此趙國一蹶不振。那麼,從現在的角度來看這一場戰爭,趙國有什麼更好的選擇嗎?

01選擇一:趙國用黃金城池換取魏國韓國甚至楚國的聯盟軍隊。

我認為這是趙國最理想的選擇方案,因為趙國當時非常自負,他們認為以自己一國的力量就能夠對付秦國。

想來也是,自從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以後,趙國在北方就是非常強大的諸侯國,尤其是戰鬥力上,是三晉中最突出的一個。

七年,秦與趙兵相距長平,時趙奢已死,而藺相如病篤,趙使廉頗將攻秦,秦數敗趙軍,趙軍固壁不戰。秦數挑戰,廉頗不肯。趙王信秦之間。秦之間言曰:“秦之所惡,獨畏馬服君趙奢之子趙括為將耳。”趙王因以括為將,代廉頗。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膠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合變也。”趙王不聽,遂將之。---《史記》

他們也是北方唯一可以與秦國一較高下的諸侯國。這一戰如果趙國打贏了,那滅亡的當然就是秦國,趙國是不想跟其他諸侯國瓜分勝利果實的。

然而趙孝成王低估了秦國的實力,此刻的秦國也沒有采取結盟的方法,他們也是孤注一擲,兩國在對賭國運,誰贏了就有一統天下的機會。

所以這個時候如果趙國察覺到了自己的弱點,一定要採取結盟的手段來對付秦國。當年蘇秦執掌六國相印的時候,就是察覺到了秦國的強大。

其實周圍還有很多諸侯國被秦國欺凌:

  1. 比如說過去十分強大的魏國,在魏文侯和魏武侯時期,那是把秦國踩在腳底下碾壓的,可到了魏惠王時期,秦國逐漸強大,不斷攻佔魏國的領地,逼迫魏國遷都大梁。
  2. 還有就是韓國,韓國丟了宜陽以後,上黨地區成為了一塊飛地,這也是長平之戰的導火索,趙國完全可以聯合韓國,重新奪回宜陽地區。
  3. 包括楚國也是秦國的對手,過去楚國掌控著漢中地區,切斷秦國吞併蜀地的路線。結果這裡不僅被秦國攻佔,蜀地也落在了秦國手裡。他們早就想一雪前恥。

這些諸侯國若是都能聯合起來的話,秦國鐵定是要完蛋的。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這話說得實在是太對了,因為他們不結盟,失敗也是遲早的事情。


02選擇二:趙國不惜一切代價,堅持守城。

趙國如果不尋求任何結盟,以他們當時的實力,的確還是可以跟秦國一較高下的。因為趙國的軍事實力也非常強大,不過進攻絕對不是趙國的強項。

  • 至少在秦國面前,趙國的進攻顯得那樣的軟弱無力,他們缺少一位敢於進攻的將領。但是趙國也不是什麼都沒有,因為他們有一位強大的守城之將廉頗。
  • 廉頗的戰績的確是比較少見的,但是他在長平之戰前,堅守住趙國的陣地長達三年之久,一般將領根本就做不到。
  • 強秦所希望的是速戰速決,因為每拖延一天,他們所消耗的糧草都是數以萬計的。誰都拖不起,到最後秦國就算獲勝,或許損失都比獲得的利益要多得多。

這筆賬秦國在算,趙國也在算。趙孝成王一直認為,舉全國之力來守住長平,實在是一件得不償失的事情,所以他是第一個打退堂鼓的。

其實他忘記了一點,自己消耗多少糧草,對方同樣也要消耗相應的糧草。而且對趙國有利的是,長平距離趙國邯鄲非常近,而距離秦國咸陽比較遠,相比較之下,運輸更加方便的,其實是趙國。

趙括既代廉頗,悉更約束,易置軍吏。秦將白起聞之,縱奇兵,詳敗走,而絕其糧道,分斷其軍為二,士卒離心。四十餘日,軍餓,趙括出銳卒自博戰,秦軍射殺趙括。括軍敗,數十萬之眾遂降秦,秦悉阬之。趙前後所亡凡四十五萬。明年,秦兵遂圍邯鄲,歲餘,幾不得脫。賴楚、魏諸侯來救,乃得解邯鄲之圍。趙王亦以括母先言,竟不誅也。---《史記》

在古代戰場,運輸時間長短,直接決定了物資多少,因為運輸的過程中,每個運輸人員都要吃糧食,多耽擱一天就少一天的糧食。

顯然這是對秦國非常不利的,只要繼續堅持下去,哪怕趙國內部出現一定時期的饑荒,相比後來被坑殺40萬男子來說,也要好得多。況且秦國也未必能吃得消。

03選擇三:趙國割地求和,放棄這次與秦國交鋒的機會。

兩國之所以交鋒,主要為的就是韓國的上黨地區。當時秦國和韓國打了一仗,韓國輸掉以後,索性就將上黨地區割讓給了秦國。

  1. 但是上黨地區的官員們表示很不能理解,他們認為與其送給秦國,倒不如送給更靠近自己的趙國。畢竟三晉集團本是一家,所以上黨的官員私自將趙軍接進了城中。
  2. 趙孝成王當然非常高興,因為不費一兵一卒,就得到了如此大的一塊地盤。然而這個時候他的這種行為,已經徹底惹怒了秦昭襄王。
  3. 於是戰爭就這麼被挑起了。其實此前趙國和秦國之間並沒有爆發多少戰爭,秦昭襄王能夠上臺,還多虧了趙武靈王當年的鼎力相助,所以秦趙之間,還是有點感情的。

這次秦國與趙國決戰,實在是始料未及的事情。若是趙孝成王認識到自己實力的不足,甘心割地求和,至少是將上黨地區還給秦國的話,說不定可以暫時避免這場大戰。

廉頗居梁久之,魏不能信用。趙以數困於秦兵,趙王思復得廉頗,廉頗亦思複用於趙。趙王使使者視廉頗尚可用否。廉頗之仇郭開多與使者金,令毀之。趙使者既見廉頗,廉頗為之一飯鬥米,肉十斤,被甲上馬,以示尚可用。趙使還報王曰:“廉將軍雖老,尚善飯,然與臣坐,頃之三遺矢矣。”趙王以為老,遂不召。---《史記》

畢竟誰也不想樹敵太多,秦國得了上黨地區以後,自然也知道收手。而趙國則能夠避免被坑殺40萬戰士的厄運。

當然了割地求和是趙國退無可退的一招了,這是前面兩招都沒有用的情況下,所使出的最無奈的一招。

總結:不管哪種選擇,都比主動進攻秦國強。

秦昭襄王是一代雄主,他早就有了一統天下的野心。滅了東周自立為帝就是最好的象徵,所以他不惜一切代價,希望打贏趙國。

而趙孝成王,顯然是沒有這個遠大志向的,他只是想要佔據一點地盤罷了。這兩者之間的差別就體現出來了。

跟秦國這種強大對手對決,光靠趙國是不夠的,所以如果非要進攻,趙國必然要尋求盟友一起進攻。否則就不能動。

一旦動了,那就等於是落入秦國的圈套了。結果我們清楚,趙國的趙括主動出擊秦軍,結果落入了別人的陷阱,數十萬人因此而喪生,得不償失。


江湖小曉生


正確評價長平之戰,趙國正確的做法應該是:

一、接受上黨是正確的做法。

上黨是趙國西南部的屏障,離趙國的首都邯鄲很近,假如上黨落入秦國之手,邯鄲時刻都處於秦國的攻擊之下,對趙國構成極大威脅。

從韓國手中接受上黨,當然會激怒秦國,招致秦國的攻打,但是,秦國是個好戰且欲兼併六國的國家,趙國一味的害怕、逃避,消極對待,並不是好辦法。秦國只要願意,它隨時都可以攻打趙國,不需要任何藉口。它得到了上黨,想攻打趙國,照樣可以攻打,並不是它得到了上黨,趙國就從此天下太平了。所以,對秦國積極防禦、在防禦中進攻才是正確的策略。

而且,趙國不費一兵一卒,就得到上黨大片土地,把西南部國境防線向外擴展百餘里,將會極大地提高趙國的安全係數。

二、廣泛締結鞏固的軍事同盟。

趙國要與齊楚燕韓魏搞好關係,建立鞏固的軍事同盟,不互相攻擊,不四面樹敵,把秦國當做主要敵人。趙國要把鞏固同盟友好關係,當做長期國策來實施,而不是臨時抱佛腳。

三、任人唯賢,在戰場上選拔將帥。

趙王要樹立任人唯賢的思想,把具有真才實學的人選拔上來,使趙國後繼有人。選拔將帥,自然要在戰場上選拔人才,有功必賞,有過必罰。遠離奸佞小人、討好奉承之輩。

第二、三兩點是要從日常的治理措施上就要貫徹實行的,並非是開戰了才去實行,那隻會是馬後炮。

四、發佈戰爭動員令,全國進入戰備狀態。

在秦國還在進攻韓國的時候,趙國就應該預見到秦國會繼續向上黨地區及趙國境內深入,就應該預先向全國發布戰爭動員令,全民備戰,嚴陣以待。

上黨邊境地區應該充實廉頗的軍事力量,派遣多名將領協助廉頗進行防守,而不是隻讓廉頗的邊防軍孤軍奮戰。

如果這樣實行了,廉頗的邊防軍也不會前期防守節節失利,甚至還有可能,秦國見到趙國重兵把守、嚴陣以待,看到討不到什麼便宜,而暫時退兵,另尋戰機。

五、放手任用廉頗。

廉頗將軍的軍事才能是經歷了長期戰爭考驗的,應該相信廉頗將軍,這時候需要的是對廉頗將軍的支持,充實其軍事力量,而不是削弱甚至剝奪廉頗將軍的權利。在兵法上,臨陣換將是兵家大忌,會導致士兵離心離德。

實際上,廉頗將軍的以逸待勞,待機出擊的戰略是正確的。如果貫徹實行下去,必然會耗竭秦軍的銳氣和士氣,最終打退秦軍。

五、組建增援部隊,啟用樂毅將軍,整裝待命。

趙王還需要組建後援部隊,視前線戰場情況,隨時馳援。

這時期,趙國望諸君樂毅大約六七十歲,沒有得到重用,(孟嘗君田文已死),這時可以啟用樂毅將軍,率領軍隊輔佐廉頗將軍與秦軍周旋;或者留在趙王身邊參謀軍事,會大有助益。

六、派出外交使節,出使山東五國,以取得其支援。

分派外交使節,出使齊、楚、韓、魏、燕國,爭取他們出兵支援,只要有一兩個國家支援,秦國還是很害怕的,會退兵的。後來的事實證明,如果不是秦國的離間計,楚、韓、魏都有可能出兵援助。

以前,上黨守馮亭投降趙國時,就是希望韓趙結成同盟,共同抗擊秦國,只可惜,在這次秦國攻打韓國的緱氏(今河南偃師市南)和綸氏(今河南省登封市西南)時,就是威懾韓國不要插手長平戰爭,但趙國並沒有意識到秦國對趙國的威脅,並沒有派兵支援韓國,形成韓趙共同抗秦。否則,就不會有後面的長平之戰了。

七、派出浩蕩、威嚴的外交使節團和說客,出使秦國。

目的:1、威懾秦國心理,打擊其囂張氣勢;2、打探秦國軍隊調撥情報;3、收買內奸,左右秦國決策;4、向秦王說明上黨歸趙情形,打消其憤怒心理;5,表明山東五國聯合抗秦的態勢;6、說明趙軍嚴陣以待及抗秦的決心和信心等。


南宮外史


正確的做法就是廉頗的策略:堅守防禦,長期消耗,直到把秦軍拖垮。

第一,趙國野戰打不過秦軍。

這不是替秦軍吹牛,趙軍野戰是真的打不過秦軍。

長平之戰初期,廉頗也曾積極迎戰秦軍,但是戰鬥異常艱難,始終處於下風。


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農曆四月,秦將王齕發動進攻,廉頗迎戰。趙國軍隊擊傷了秦軍的偵察兵,秦國軍隊的偵察兵斬殺了趙軍的裨將茄。六月,王齕再次進攻,攻破趙軍陣地,斬殺趙軍四名都尉,趙國的兩個重要據點二樟城和光狼城被秦軍攻佔。

經此一戰,廉頗已經認識到趙軍不可能在野戰中擊敗秦軍,率軍退至丹河東岸,高築圍牆、固守營壘。秦軍發動強攻,雖然小有斬獲,但也傷亡慘重。雙方陷入對峙。

為什麼趙軍野戰打不過秦軍?

一是趙軍人少。總體來講,長平之戰,秦軍始終比趙軍多二十萬左右。

根據史記記載,整個長平之戰,趙軍45萬人全軍覆沒。但是這45萬人並不是一次性死傷的,是趙軍前前後後所有戰鬥傷亡的總和。趙括替換廉頗時,帶來了援兵20萬,這些人也包括在45萬趙軍裡。可知,廉頗守長平時,手下只有25萬人。

秦軍曾發動河內郡15歲以上男丁增援長平,增兵後兵力達到60餘萬。那麼,增兵之前,秦軍兵力可能在40萬人左右。遠遠超過廉頗手下趙軍。

二是,上黨屬於山地,不利於趙軍騎兵作戰。

岳飛講,步兵利險阻,騎兵利平野。趙國胡服騎射以後,戰鬥力大增,拓地千里。靠的就是騎兵超強的機動性和衝擊力。但是騎兵也不是萬能的。

崎嶇險峻的山地,就是騎兵的剋星。在這種地形上,騎兵的優勢很難發揮。反而有利於步兵作戰。

上黨地區全是山地,因此根本不適合騎兵作戰。趙軍選擇這裡作戰場,簡直是揚短避長!以幾之短,攻秦軍之長,焉能不敗!

野戰打不過,就只能堅守防線。

打仗,無非是野戰和陣地戰。既然野戰肯定打不過,那就只好打陣地戰拼消耗!直到把對方拖垮為止。

打陣地戰,趙軍作為防守一方有很大優勢。因為在戰國時期,攻城武器比較落後。要攻下一座城池非常非常困難。

正如趙國平原君所講,發動百萬大軍,經年累月的攻打,也攻不下一座城池。這是大實話。

秦軍要想攻破趙軍的堅固防線,也是勢比登天。要不然,他們也不會費盡心機使用離間計,欺騙趙王用趙括替換廉頗。秦軍在長平一共死傷20多萬人,可能大部分是強攻廉頗防線時被殺傷的。


如果趙王不是昏君,讓廉頗繼續堅守下去,長期對峙,秦軍必然退兵。因為秦軍的後方更遠,糧草轉運更加艱難,秦軍人數更多,消耗也更大。

在堅守陣地的同時,如果趙國能夠積極聯絡齊國、楚國、魏國、韓國等其他諸侯國一起攻打秦國,秦國就有滅國的危險。

不出一年,秦軍必然退兵!

可惜,趙王昏庸。


上將噯福斯


以樂毅(時,樂毅以在趙國避難,雖已過巔峰,但要面對白起,我還是選擇同為“武廟十哲”的樂毅)為主將,接手的上黨山區,堅壁清野,節節退守,縮短自身補給線,延長秦軍補給線;由平原君、藺相如出使諸國,穩住齊、燕,爭取楚、魏兵列邊境;請回龐煖(長平後,此人於公元前241年,最後一次合縱,曾經成功的於浦阪渡黃河,擊蕞,呂不韋領軍擊退楚軍,龐煖手中兵力不足,無秦軍精銳,不得已退軍,時,趙國精銳已盡喪長平,然,龐煖回軍仍拔齊一城),以龐煖為主將,李牧、廉頗為副,將武靈王胡服後的騎兵精銳出北地,繞過函谷三路襲擾關中,就糧於敵,將戰火燒到關中;此時可謀劃合縱抗秦,楚、魏兩國是爭取的重點,一有郢都之恥,一有河西之敗;形成僵持後,可考慮與秦苟合,藉口韓國挑撥秦趙關係,平分韓國,增加人口土地,於上黨築要塞防禦秦國,翻身先拿下燕國,再與秦協議平分魏國,如此三晉之地大部在手,春秋時秦國難出關中最主要的一個因素就是“晉”的阻擋,可惜三家分晉,三國國力不足以阻止商鞅變法後的秦,復得三晉大部後,可考慮與楚攻伐齊國,如此可保百年吧!


譚小龍29


長平之戰是戰國時期秦國和趙國之間的一場大規模械鬥,這場戰爭決定了趙國的命運,也奠定了秦國統一天下的基調。

根據史書記載,趙國投入了總計45萬大軍,秦國具體數字只有三萬,但後面徵調了河內地區所有15歲以上男丁參戰。

這場戰爭雙方前後僵持了接近一年時間,幾十萬大軍在外面吃喝拉撒,確實對國家來說是個非常大的負擔。

趙國初期在廉頗的帶領下和秦軍老王交鋒就潰敗,連死裨將都尉,不得已之下,廉頗採用防守不出的消耗戰,事實證明廉頗的打法是正確的,但不符合趙國的國情。

長平之戰是場死局,無論誰去,都會輸給秦國,下面總結下原因。

1,趙騎射的百金之士不論單兵還是團隊作戰,全被秦銳士完爆。統帥不論是廉頗還是趙括等也被白起完爆。

2,趙國的經濟,軍事力量,底子也被秦國完爆。趙國的胡服騎射針對的只是軍事上的,沒有觸及到經濟上,而秦國商鞅變法非常的完善。

3,長平之戰在趙國境內趙國主場優勢,但是趙國底子遠不如秦國,再加上秦國可以通過黃河漕運糧食,所以趙國的主場優勢微乎其微。

4,趙國平白無故得到了韓國的幾十座城池,戰國時期打架互相攻伐,就是為了攻城略地,而趙國不費吹飛之力得到韓國城池,在各國看來非常眼紅,因此趙國外交上處於劣勢。

5,趙孝成王不論是智商還是管理水平都被秦昭襄王嬴稷完爆,歷史上一個國家的強盛,最核心的目的其實就是老大的整體水平。

6,廉頗防守戰太消費後勤,趙國拖不起,秦國也壓力大,所以兩邊要麼講和要麼迅速決戰。而秦王本就無恥,騙趙國去和談,搞的天下皆知,但就是不談,所以趙國上當,去借糧食的時候,其餘各國完全把握不準趙王的態度。一邊和談,一邊借糧食,所以沒有任何一國願意幫忙。因為,萬一你們不打了,我們借糧食給你,那豈不是得罪秦國?

7,啟用趙括也是無奈之舉,因為當時趙國名將凋零,趙奢已死,廉頗不適合決戰,田單當時在趙括為客將,但半隻腳已經踏進鬼門關了,老的不行了,所以除了趙國似乎沒有人可以上了,李牧當時應該還是小兵二十出頭。

8,一場戰爭從天時地利人和政治外交軍事經濟後勤戰鬥力各方面全部處於下風,要想打贏除非神仙能做到!

所以,趙國不論怎麼打,誰去操作,結局都是必輸無疑,區別是換做其他人去,很可能不會像趙括一樣,一戰就葬送了四十五萬,就算是四十多萬頭豬,要殺完也沒那麼容易啊!


我真不信那個邪了


秦國連年伐韓,目的就是拿下上黨高地,不知道死了多少人、花了多少錢。趙國卻漁翁得利,天上掉下上黨這個大餡餅。所以,趙國立即派兵接手上黨,秦國當然不能忍,於是也向上黨派兵。你派兵、我就派兵,你增兵、我就增兵,長平之戰也就不得不發了。

大戰得有一個過程,很少一觸即發、觸發就打的,都是這樣一點兒一點兒累積起來的。所以,戰爭得有策源地。秦趙長平之戰的策源地是上黨,而發起這個策源的,是韓國上黨太守馮亭,具體事件是馮亭舉上黨十七城降趙。

所以,長平之戰是一個過程。從戰爭醞釀到戰爭結束,持續了將近3年時間。在這麼長的時間裡,趙國完全可以做出有利於己的戰略設計和戰略調整。但是,趙國的僵化操作,阻止了所有的可能和變數。

01.秦國是戰略主動方,而且很堅定

戰略是一個方向性的選擇。對於秦國來說,可以打也可以不打。對於趙國來說,可以要上黨也可以不要上黨。所以,打不打與要不要就是秦趙各自的方向性選擇。

對於秦國來說,從朝堂到前線,早就做出了選擇,就是要打,不僅要拿下上黨郡還要痛擊趙國。

秦國的遠交近攻之策是在昭襄王時期定下的,也就是死命地揍魏國、韓國和楚國這些伸手就能夠得到的國家,而重金交質齊國和燕國這些夠不到的國家。所以,打韓國、打魏國、打楚國,秦國從來不猶豫,因為大戰略早就定下了。

在上黨之戰前,這幾個國家已經都被秦國打慫了,該割的地也割了、該賠的款也賠了。所以,秦國的戰略趨勢,就是要奔著趙國來,甚至直接大舉東出、橫掃天下。但是,在這之前,秦國得辦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拿下上黨高地。

這片被太行、王屋、太嶽包圍的高地,直接控制著東出太行上的關鍵通道,也威脅著中原通道。所以,對於上黨,秦國是一定要拿下的,這不是十七座城池的問題,而是整個天下的問題。以前是出不出函谷關的問題,現在則是出不出太行山的問題,而問題的關鍵就是上黨高地。

拿下上黨,秦國首先就會遭遇到趙國這個強大對手。

除秦以外的六大戰國裡面,齊國滅了一次燕國、燕國又滅了一次齊國,這倆東西不用秦國打,難兄難弟互相打著玩,就已經自廢武功了。

楚國被打得遷了都城,魏國被打得大氣都不敢出,韓國就更不用說了,打完了還得接著打,而且正在打著。

所以,就剩下一個趙國,國力尚在,而且趙國很能打。自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改革後,趙國的武力值就沒下去過,要文學風流、趙國不行,要變法革新、趙國也不行,但是要打仗,趙國至少能雄冠三晉。所以,秦國肯定要跟趙國幹一仗,不幹服趙國,就別想踏實地東出天下。

所以,面對上黨這個局面,秦國的戰略決策很堅定,一點兒也不猶豫,不僅要上黨十七城,而且還要借這個機會痛打趙國一頓。

02.趙國是戰略被動方,而且很猶豫

在上黨問題上,秦國一直很積極、一直很主動,決策一直很堅定。但是,趙國就有些悲劇了。

上黨問題,對於趙國是一個忽然而至的新問題。

秦韓打得你死我活、趙國作壁上觀,這局面挺好。勿需討論趙國會不會安不忘危、擔心秦國打完韓國就揍它,趙國朝堂就沒這個程序設計,就是看熱鬧,而且看得很開心。

秦國攻佔野王后,徹底把上黨高地跟韓國本土給分割了。這時候,脫離韓國本土支援的上黨,就等於是秦國的了。於是,韓國跟秦國簽訂了城下之盟,割上黨郡以求和。突然,韓國的上黨太守玩了一個大么蛾子,帶著上黨郡投降趙國了。所以,上黨問題忽然而至,趙國上下不僅沒有準備而且也沒有想到。

上黨高地,到底是燙手山芋還是天降餡餅,趙國徹底懵了。所以,對於上黨問題,趙國是一種非常被動的態度,他之前沒想到、現在也沒準備。

不接收上黨,趙國捨不得,因為上黨十七城啊,真得好。接收上黨,趙國馬上就會遭遇下一個更嚴重的問題,那就是與秦國開戰。對於這個問題,趙國更沒有準備,而且完全就不想跟秦國打。在昭襄王時期,秦國商鞅變法的政治績效已經徹底顯現,秦國就是戰國第一強國,打誰誰死、揍誰誰服。所以,趙國不想跟秦國打,甚至都不敢跟秦國打。

所以,趙國的戰略決策就一直很猶豫。

第一個問題:要不要接收上黨。

朝堂上分了兩派:一派主張接收、一派主張不接收。最後,貪婪佔了上風,趙孝成王和平原君拍了板:接收上黨十七城。

但是,接收上黨的依據是什麼?

發百萬之軍而攻,逾歲未得一城,今坐受城市邑十七,此大利,不可失也。

趙國君臣,無論是主張接收的、還是拒絕接收的,統統沒有把上黨高地當成一個關係生死存亡的戰略要地來考慮。上黨問題,在趙國君臣的頭腦中,就是一個佔不佔便宜的利益問題,就是錢的問題。

秦國的戰略依據是遠交近攻和東出天下,是制勝天下的大國策。而趙國的依據卻是城池、卻是錢,是佔不佔便宜。這就是雙方的格局差異。

趙國把上黨問題定性為一個利益問題,也就是錢的問題。錢的問題,從來都不是一個要命的問題,更何況上黨這麼一個飛來之財。但是,戰略問題和國策問題,卻可以要命。

北宋拼死了趙匡胤和趙光義兩代君主,非要惦記幽雲十六州。因為在北宋的這兩代君主看來,幽雲十六州根本就不是錢的問題,而是戰略問題和國策問題。如果是十六座城池,根本就不用費這麼大的勁。滿清割據東北,簡直就是拿大掃帚橫掃,大明不僅撤軍而且趕緊移民,遼東不要了,全給你。但是,關寧防線,滿清就死活也過不去。因為遼東是錢的問題,關寧是命的問題。

所以,長平之戰的局面就是:趙國要錢、秦國要命。

於是,秦國的戰略決策很堅定,就是奔著玩命來的;而趙國的戰略決策就很猶豫,它是奔著搶錢來的。所以,秦國一定要用戰爭手段解決這個要命的問題,而趙國則儘量不想用戰爭手段解決這個搶錢的問題。

於是,第二個問題,就是:要不要打上黨之戰,也就是長平之戰。以及,趙國馬上遭遇的第三個問題,就是:上黨之戰要打多大規模。

對於這兩個必須要用命來解決的問題,趙國就一直沒想好。

前260年4月,秦軍出擊上黨,趙國老將廉頗應戰,戰場上開始有了死傷。

前260年6月,秦軍攻佔二樟城和光狼城,趙軍被擊敗。

前260年7月,秦軍發動猛攻,趙軍全面防守。

秦軍很主動,趙軍很被動,因為秦國決策堅定、趙國決策猶豫。廟堂問題,直接影響了軍事問題。

之後,秦趙開始議和。

但是,秦國是一邊議和、一邊增兵,不僅把關中精銳全派到長平前線,而且還把名將白起也給派了過來,甚至秦昭襄王親赴前線。所以,秦國就沒想跟趙國議什麼和,能打得過你、打過你還有好處、你還這麼不要臉,憑啥不往死裡打。

趙國呢?白白耽誤了一個重要的戰略調整期。

秦國打韓國,韓國朝堂沒腦子、一慫到底,於是割地求和。但是,韓國上黨太守馮亭卻有腦子,硬是把秦韓之間的問題轉變成秦韓趙之間的問題,就是拉過趙國、把問題擴大化。

趙國也可以這麼做,一直跟魏國親近,跟齊國、跟楚國的關係也比秦國近,因為秦國是天下公敵。所以,趙國完全可以把上黨問題轉變成六國問題,就是不要上黨郡也得把魏國和齊國的拉進來。但是,秦趙議和了,其他戰國也就沒有插手的必要了。

於是,暴風驟雨般的長平決戰就開始了。前260年9月,趙軍在被圍困四十六天後投降,然後被秦軍集體坑殺。

03.趙國到底應該怎樣正確應對上黨問題

對於第一個問題,就是馮亭出么蛾子、攜上黨十七城降趙的問題。趙國基本無解。

兩個原因:

一個是上黨太誘人。接收了就得跟秦國幹,但不接收卻真心疼。就是發動百萬大軍攻佔上黨,都不見得能奪回來,現在從天而降,趙國還擔心餡餅太大把自己砸死嗎?

另個一是不接收上黨真得跌面兒。七大戰國都是大國,大家不僅要地要錢,還要臉。你趙國放著上黨郡不敢接收,就是明擺著怕了秦國,以後真心不好出來混。

所以,就是不從戰略角度考慮上黨問題,趙國也得接收。

如果我們替趙國考慮一下,那就是:秦國佔了上黨,肯定也不會消停,馬上就得揍趙國。因為韓國和魏國都揍服了,不打趙國還能打誰。

趙國派兵接收,秦國派兵攻佔;趙國增兵、秦國也增兵,然後就是幾十萬規模的大軍對峙。這個情況,可能真得超出趙國君臣的初衷設想。但是,這個時候,趙國也就可以採取戰略調整了。也就是說,趙國可以在戰略調整中做出正確的戰略決策。

該怎麼調整呢?

一個是學上黨太守馮亭,把問題擴大化。

馮亭能把秦韓上黨問題擴大化,擴大成秦趙韓三家的問題,那趙國也可以。

在長平之戰前,公孫衍在前318年搞了一次合縱戰爭,楚魏韓趙燕五國伐秦;孟嘗君在前296年搞了一次合縱戰爭,齊韓魏三國伐秦。

所以,趙國可以借上黨之機,再次組織一個幾國伐秦的合縱戰爭。而且,趙國不缺盟友。第一個盟友自然是韓國,因為上黨郡本就是韓國的,替韓國打仗,韓國應該會同意。韓趙魏三家本就有同盟基礎,所以魏國也可以爭取。還有楚國和齊國,只要趙國能給出好處,這兩家也不會完全不管。

另一個是放棄猶豫、堅決作戰,就是要定了上黨。

趙國長平之敗,並非完全因為軍事不行,很大原因是廟堂猶豫。趙國廟堂一直把上黨問題當成錢的問題,所以猶豫著打還是不打、猶豫著打大還是打小。當秦國已經調集關中精銳,增兵到了幾十萬,趙國就真得沒有猶豫的必要了。所以,只能拼死去打。

長平決戰是趙國主動發起的,因為是趙括組織趙軍全線出擊,所以才中了秦軍的埋伏。而趙國為什麼要主動出擊呢?紙上談兵的趙括談不死趙國四十多萬大軍,主要是趙國扛不住戰爭消耗了,趕緊計劃著打一仗了事。

決戰打完,打贏了,趙國全定上黨;打輸了,趙國退出上黨。

所以,趙國主動決戰並不是因為它堅定要打,而是開始要退出不玩了,所以孤注一擲了一把。如果趙國能舉國動員,就是跟秦國幹到底,它應該做的是徵兵徵糧徵物資,跟秦國死耗。甚至,這時候怎麼也得求援韓國、魏國以及楚國和齊國了。燕國別指望,它是秦國的狗腿子,不偷襲趙國就不錯了。

長平之戰,趙國的問題不是打了敗仗,而是敗得太慘,四十多萬青壯勞力全部報廢。所以,敗不是問題,慘敗才是問題。

如果要規避這種慘敗,趙國還可以單方面退出。

一個是徹底求和,給你上黨,我就是不玩了;另一個是單方面撤軍,你秦國愛咋咋地,我趙國就是走了,退守上黨盆地之外的太行屏障。這麼做,趙國不會敗得這麼慘。

秦國呢?

秦國當然想暴揍一頓趙國,但是秦國更想要的是上黨郡,上黨郡才是主要矛盾。暴揍趙國是佔據上黨以後要考慮的事情,所以也沒必要這麼心急。

而且,秦軍為了打長平之戰也付出了很大的代價。

之所以活埋趙軍那麼多人,是因為自己也死傷慘重,甚至都沒有糧食養活這四十幾萬投降的趙軍。所以,趙國只要退出上黨、跟秦國說不玩了,秦昭襄王也不會去死幹到底,非要拿下邯鄲、滅了趙國。

因為七大戰國已經存續了好多年,玩一場滅國戰爭,秦國廟堂沒做好這個準備,可以說是沒這麼大的胃口,也可以說是沒這麼大的想象力。所以,長平之戰在打完之後,前線將軍白起就是要滅了趙國,而秦國廟堂呢?卻非要停戰。直接原因是范雎嫉賢妒能,但根本原因是秦國廟堂沒有滅國的想法。

不用再打仗、不用再花錢,秦國欺負了韓國還欺負了趙國,自己還拿下了上黨郡,真是要實惠有實惠、要面子有面子。所以,秦國不會非要乾死趙國四十萬大軍才停戰,全定上黨郡肯定會停戰。

但是,猶豫的趙國朝堂,卻一直猶豫著,猶豫著要不要接收上黨、猶豫著要不要跟秦國幹仗、猶豫著跟秦國幹多大規模的仗。最後,孤注一擲、主動出擊,不是改變猶豫而是在退出之前猶豫著最後一搏。結果,也就只能悲劇了。

所以,長平之戰打敗,要負責的得是趙國廟堂,不是什麼紙上談兵的趙括;長平之戰慘敗,要負責的更得是趙國廟堂,也就是趙孝成王和平原君這夥人,而不應該是趙括和前線趙軍。


減水書生


趙國作為戰國時期唯一有實力能與秦國抗衡的強國,但長平之戰大敗,此後趙國便一蹶不振。如果歷史重來一次,面對強大的秦國,趙國應該怎樣做,才能有一線生機呢?

事實證明,秦國的反間計奏效了,趙孝成王用紙上談兵的趙括換下身經百戰的廉頗那一刻起,就註定了趙國的敗局。

當時,秦趙雙方兵力懸殊不大。按照孫子兵法,5倍兵力才敢攻城,少則堅守不出,所以別看秦軍有碾壓趙軍之勢,但卻無攻下趙國之實。

相反,趙國表面上被秦國壓著打,其實損失不及秦國,如果加以時日,雙方的局勢即將扭轉。秦昭王為此心急如焚,範睢及時使出離間計,將廉頗換下,其實就是為了破解此招。

趙孝成王果然中計,不但換下廉頗,還棄用一眾名將樂毅、田單等,偏偏聽秦人的話,換上了“紙上談兵”的趙括,廉頗辛苦經營的作戰攻略毀於一旦,以致於全軍覆沒。

所以,要打贏此役,趙孝成王不應該換將,更不應該干涉前線,應該把指揮權還給廉頗。

二、採納虞卿的合縱之術

長平之戰的第二個敗筆就是趙孝成王用和談替代了合縱。虞卿在一開始便提出聯合楚魏等國,和秦國一較高低,而趙孝成王偏偏不用,派人前去秦國和談,秦國將計就計,一邊假意同意和談,讓其他國家以為兩國戰事即將停止,一邊不斷增兵。等到趙國幡然醒悟之時,秦國已大兵壓境,其他國家即使想出兵營救,可惜為時已晚。

所以,趙孝成王不聽虞卿之計,自斷後援,如果要想獲勝,當立刻求助於楚、魏等國。秦國一旦看到趙國的外援趕到,必然會退兵。具體可參考邯鄲之戰。

三、 解決糧食危機

有很多人糾結長平之戰,趙括背水一戰,是因為趙國面臨糧食危機。其實,秦國何嘗不是如此。孫子曾說過,從來沒聽說一個國家長期圍困另一個國家這種打法。所以秦國傾巢出動圍攻趙國,當然要束戰速決。否則,如果前方只要有一點點不利,那麼做壁上觀的楚、魏等國就有可能乘虛而入。勾踐偷襲吳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就是秦昭王為何如此著急使出離間計的原因之一。

不管怎樣,就算秦國糧草供應充足,當然這是不可能的。如果趙國能及早與楚、魏兩國合縱,即便真有糧食短缺,聯盟之後,所謂的糧食問題也可迎刃而解。所以,如果趙國想要贏得長平之戰,邯鄲之戰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趙孝成王不要干預前線,而是要設法解決前線的後顧之憂。


歷史TOP榜


記得劉國正先生在一篇文章裡面講過那樣一句話——“潮流不可阻擋!”長平之戰至於趙國,就是歷史的潮流到了眼前,天下一統是歷史潮流,逆著潮流而動,即便是長平之戰趙國勝利,趙國也會再敗到“中平之戰”“短平之戰”。所以,一切後人看似正確的做法,在歷史的洪流跟前,都是微不足道的。


涉江人


長平之戰敗在趙國中了秦國的連環之計,一計接一計,環環相扣。


堅持合縱抗秦,不要相信秦國會和解


雖然趙國的藺相如死了,趙奢也死了。可是趙國還有虞卿,廉頗,李牧,秦國雖強,要想攻滅趙國或攻下上黨,實際上是不太容易的。


從思想上達成一致,丟掉與秦這個虎狼之國求和的幻想。全心全意與其他五國達成合縱抗秦的的戰略,為是最重要的。真實的長平之戰中,趙國就答應秦國假意和解的的要求,磨磨蹭蹭邊打邊談,給盟國一個造成了一個假象。既然你要和解了,那盟國還有什麼好著急的。一方面失去了先機。沒有時刻做好戰前準備。另一方面,還會造成其他盟國與秦國勾勾搭搭。整個合縱聯盟瓦解。這就是秦國所需要的結果。


拋開成見,與匈奴和解,送一些禮物收買匈奴,讓其從北面騷擾秦國


當然,這在當時言,可能是一個很無恥的策略,因為當時戰國七雄內部間無論怎麼鬥爭,都視把匈奴視為共同的敵人。排除於華夏文明之外的民族。

當時的情況,一直到長平被攻下,李牧還趙國邊疆在打匈奴。


堅信廉頗一定能守住長平,做好後勤工作即可


廉頗老成持重,雖不願主動向秦軍發起攻擊,雙方遂在長平之地築壘對峙,整整相持了兩年,耗費的糧草數以億計。但是秦國的糧草損耗也是相當的大。單從趙、秦兩國綜合實力進行比較,秦國的糧食供應能力肯定強於趙國。

所以,趙國要做的是鼓勵本國人民多種糧、交糧。在這種關係到國家存亡的特殊時期,老百姓一定會支持,他們的子女都在上平抗秦呢。

向其他沒有有遭受戰爭國家購買和借糧,搞好外交關係。

而實際上,秦國當時採用了范雎“遠交近攻”的策略,破壞了趙國與其他五國的關係。在趙國打了敗仗,不僅沒有得到其他國家的同情,反而燕、齊二國還趁火打劫,攻打趙國。說明趙國的外交政策相當失敗。

<strong>


當然,統一六國其實是歷史的必然選擇,所以劇情發展總是利於秦的方向發展,在外交上沒有采用主動出擊,盲目換將,長平之戰趙國失敗是必然的。在這個問題裡也只是做一次假設而已了。也可以說是“事後諸葛”而已。

<strong>


國內ERP專題


長平之戰中,趙國最正確的做法就是派趙括代替了廉頗,打了一場不可能打贏的仗!

蜥蜴斷尾,而不是舉國淪陷!

若論長平之戰的起因,那沒有對錯之分,很多人說趙國當初就不應該接受上黨郡。

這顯然是站在了上帝視角來看這個問題。雖然當初趙國內也有不少反對者,但是接受上黨郡是趙孝成王跟大臣們商議的最終結果。

而作為一個國家的統治者跟管理者們,顯然不是三歲小孩,是經過深思熟慮,並且制訂了後續計劃的一件事。

只不過事情並沒有按照趙國的計劃進行下去,當然也沒有按照秦國的計劃進行下去,這才有了這場曠日持久的長平之戰!

有的人說了,趙國真是自不量力,敢惹強大的秦國!這裡我們可以參考一下平原君的話。

在商量要不要接受上黨的時候,平原君對趙孝成王說:“發動百萬大軍,經年累月也攻不下一座城池,如今坐享其成得十七座城池,這是大利,不能失去這個機會。”

這裡面說的很清楚了,有多大膽兒,發多大財!這種誘惑對於趙孝成王來說顯然是無法抵擋,這才冒著危險強行吞下了上黨,然後提心吊膽的等待著,期盼能抵禦住秦國。

只可惜他錯了,“大利”面前,秦國也忍不了,更可況還是從人家嘴裡奪得這款肉,這一下,雙方展開了較量!

讓秦國沒想的是,廉頗居然堅守不出,跟他們打起了消耗戰!

這一耗就是三年之久,這耗的不僅僅是軍事力量,更是兩國綜合國力的較量!

戰爭到了這裡,其實趙國只有兩種結果了,要麼投降,要麼被秦國滅國,打是打不贏了,耗又耗不起了,到了一個非常尷尬的地步!

趙國想跟秦國打嗎?不想!雖然很多人說當時戰場上白起沒在,有可能打贏,但是你仔細想想,調兵遣將難道不是很平常的一件事嗎?這算個什麼理由?!

但是趙國能不跟秦國打嗎?當然也不能!這個時候必須打一架,不僅要分勝負,還要分生死,否則耗了這麼多年,兩國都無法給百姓一個交代!

既然如此,那趙國就只能打一場了!至少能儘早結束這場戰爭,保的住趙國!

打是必須打了,怎麼打,派誰去?這又是一個問題。

不能派重要的將領去,因為誰都知道這是在去送死!也不能隨便派個無能之人去,否則不會服眾!

選來選去,趙括這人就出現在大家的腦海裡!趙括雖然沒有出名的戰役,但是跟著他爹趙奢也打過幾場勝仗。就是這樣一個人,說上不上,說下不下,自然而然就成了大家心中最合適的人選!

史書記載,趙括母親還強烈否定趙括的才能,說什麼派他去就是誤國之類的。其實這不難理解,誰願意自己的兒子去送死?

但是趙括卻欣然接受,奉命前往前線,替換下了廉頗!

說到這,我還挺佩服趙括的。很多人都說趙括像個傻子一樣,但是趙括真的不知道這是去送死嗎?很顯然他是知道的,但是不管是愛國還是功名,他都甘願前去冒險,哪怕是死亡!

趙括這傢伙,至少是不慫!

奉命出擊的趙括,在最後一戰中,卻表現出了強大的軍事才能!

在面對戰神白起的戰場上,毫不畏懼,決斷果敢!更是在被白起圍困斷糧之下,硬是穩定軍心堅守46天而沒發生動亂!單憑這一點,趙國就要腸子都悔青了!

這場不對等的戰役,在趙括的指揮下,硬是讓白起方損失了20萬之多,要知道白起可是百戰百勝的戰神級別,而趙括卻是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

也許趙括只適合這種最後拼命的打法,所以雖然展現出超高的軍事才能,但仍沒有得到後人的認可。

也正是因為這場戰爭,讓趙國斷尾自救,用失敗,用數十萬將士的命平息了秦國的怒火,得以自保!

所以說,整個長平之戰,趙國最正確的做法就是這場“蜥蜴斷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