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教育主張是什麼?

古今人文擷英拾萃


兩千多年來,孔子被後人奉為至聖先師,他關於教育的主張非常多,很難在這裡一一列舉。因此,這裡我們只探討問題的核心:孔子關於教育的主張,可以分為“教育目的”的主張,和為實現其教育目的,“教育方法”的主張。

孔子主張的“教育目的”是什麼?

我們都知道,孔子生於東周末年(春秋)這樣一個“禮崩樂壞”的時代,面對這樣的春秋亂世,應該如何救世呢?孔子知道,想要救世就必須要找到這個亂世的病因。

(圖 | 《孔子問禮》)

天命又是什麼?這個世界為什麼會這樣的亂?

孔子認為老天爺是人格化的,他是通人性,有道德的。周禮,即代表天道(天命)。然而,世間確是“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禮崩樂壞”就是當前亂世的答案,為何“禮崩樂壞”?那是因為世人不認周禮。

政治秩序也是人的秩序,孔子認為政治的最高形態是教育,這種教育首先應該是當政者們的自我教育,也就是和而不同的君子人格和情操陶冶。君子能在具體的行為選擇當中,隨時遵從周禮,從而樹立人事的典範。只要教導世人嚮往成為君子,那麼這個世界的秩序也就恢復了。

因此,孔子的畢生理想就是將“禮崩樂壞”的社會恢復到之前周禮的秩序中。為實現這一理想,就必須要以教育的形式教化世人。

孔子的教育核心可以由一句話概括:以文化教養實現對個體人格的整體提升。正所謂“克己復禮”,這是孔子“教育目的”的主張。

孔子為實現“克己復禮”的教育目的,又提出了哪些主張?

“儒”在最初的時候,是對某些職業的概括,其來源分別是以六藝教民的“儒”,和以德行教民的“師”。而孔子既是“儒”也是“師”,所以為後世的儒家奠定了基本面貌。

以六藝教民的“儒”,是當時社會上掌握特定專業技術的人員。比如觀星象、辨別農時、預報天氣等,以及來自社會各個階層的禮節、儀式的專家,尤其是治喪禮儀顧問。禮壞樂崩之際,朝廷之禮雖然被貴族們拋棄了,但在民間還完整地保留著一部分周禮(如喪服、相見、昏姻等禮),在人們的生活當中持續地起作用。

以德行教民的“師”,則與官學中的樂師有關。先秦典籍中若單單提到“師”,則往往特指是樂師。樂師所教授的樂舞,一方面保留了很多上古巫覡傳統的遺蹟,如祭祀、祈雨等儀式。另一方面,周代的樂舞教育已經人文化,樂教主要以培養人的協調的德性、“無相奪倫,神人以和”為目標。這是一種以藝術教育的形式呈現的德育。

然而,這種教育面向的不是普通人,而是貴族子弟和未來的政府官員。<strong>

所以,孔子一生所關切的內容,就是禮樂文化。無論是授徒、從政、還是刪詩作史的事業,孔子都是為了學習禮的內涵、恢復禮的秩序、發揚禮的精神,而這些主要是通過美育(樂)的途徑來實現的。

然而,實現復禮的目的並不容易,必須克服多個問題:

首先,他能教育的人,只是貴族子弟和未來的政府官員。為了實現將“天”引入到人的精神世界和行為方式當中,孔子面對的首要問題就是:如何擴充“人”的內涵?

一、如何擴充“人”的內涵?

孔子答:有教無類。

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

——《論語·述而》


孔子說:“我的品德是上天所賦予的,桓魋能把我怎樣呢!”,這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宗法架構崩潰、個人意識覺醒以,個人的精神世界進一步擴大的歷史潮流。孔子格外注重周文化中天人關係的傳統,因而提出了“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的觀點。這裡的“人”也不再指貴族,而是一般意義上的所有人。

要知道,在春秋之前,只有貴族階層才能接受完整的教育,這本身就是禮的一部分。而當時周朝的貴族或者其他文化人,不是依附於君權,就是被貴族豢養的門客。貴族依附君權,那些文化人呢,為君主和貴族服務,也通通都是官家人。

孔子認為,這樣的人既沒有獨立的身份,更談不上心靈的自由。春秋戰國時代,社會禮崩樂壞,原有的社會制度逐漸解體。於是,那些貴族和文化人逐漸地流落到社會中,這樣一來,他們的身份獨立了,心靈也解放了,也就可以自由地傳播自己的思想了。

孔子把“學在官府”變為“學在民間”,自己辦學的時候,所主張的是“有教無類”。

那個時代的人想跟他學習,只要交適當的學費就行了。孔子擁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弟子當中,從事什麼職業的人都有。所以,他是歷史上第一個,可能也是那個時代獨一無二的老師。

孔子將“人”的內涵擴充了,問題又來了:

二、如何傳教,選擇什麼樣的文化載體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持禮的精神?

孔子答:禮教為體,詩教為用。

比起那些形式性的禮樂儀節,春秋賢者們其實更關心曾作為天人秩序之載體的“禮”在當下混亂社會形勢中呈現的實際生命力。這一點,從《左傳》中各種“禮也”和“非禮也”的評論就可以體會到,當時的人們已經把禮作為規範、衡量人的行為的基本正義原則。


那時代的賢人,一方面想要完整地保留古禮的典章儀式,另一方面還想將禮的精神、禮的本意提煉出來,並且通過適當的方式作用到現實當中。而《詩》就是那個時代貴族社會共同的語言來源,是最能保持禮的精神的文化載體。

《詩》(即《詩經》)最初是民間口口相傳的詩歌,在當時閉塞、信息稀缺的古代社會,是人們最得力的精神共享手段,它包含了地方風土人情的多樣形態,成為溝通上下、遠近的橋樑。

那時的人們通過《風》來溝通王政和民情,通過《雅》來諷喻和抒情,還要通過《頌》來完成莊敬典雅的儀式。所以,《詩》在那個時代是宗教、是政治、是教育、是社交,它是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發揮著巨大的社會功能。

這麼說可能略顯乾巴,那麼舉兩個例子:

在詩經中有這麼一句話: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小雅·鹿鳴》

這句話意味著什麼?詩》是當時是各諸侯國間進行溝通交流的話語平臺。歌詩待賓和賦詩言志,是上層社會流行的交往和表達方式,也是貴族交往禮儀中所必需的手段。無論邦國外交還是宴饗賓朋,都要歌《詩》並伴以優美的音樂。

外交官掌握了《詩》的內涵,就可以在樽俎鼓樂之間,得心應手地曲抑強權,展現本國的文化實力。如果一個士人大夫不具備欣賞和靈活運用《詩》的素養,就無法在往來酬酢的場合中合適地發言。這不僅自己丟人,更讓國家蒙羞。

孔子曾經對他的兒子孔鯉說:

“不學詩,無以言。”

——《論語·季氏》

意思不是說,不學詩就不會說話,而是說,如果不學習《詩》的話語和表達方式,你就不知道如何恰當地與人說話(如何恰當地表達複雜的、微妙的意思)。

你看,《詩》不僅塑造了貴族文化,而且向世人傳遞了一種恰當、含蓄、得體的表達習慣。

其實,在之前周代的王官之學當中,已經有了詩教,主要是教導人做對社會有意義的事情,這樣的功利作用。而孔子擴展了《詩》的用途,提出了“詩可以興”。

“興”其實有兩個意思:

  • 第一層意思,是作為一種與“比”和“賦”並列的創作方法。鄭玄指出,“興者,託事於物。”“興者,以善物喻善事。”(《周禮注》)興與比經常聯用,都是產生一種意象以指喻他事。
  • 第二層意思,是作為欣賞詩而產生的升騰高越的情感效果,也就是所謂的怡情。

詩歌的興,用情景合一的審美意象來讓普通人的情懷具有文采,讓君子士人的憂懷得到宣釋,讓這些幽微的情愫感人益深,流傳久遠。客觀自然世界沒有改變,然而人們當下的精神世界意蘊卻因為“興”而變得不同。不僅如此,詩教的盪滌使人們從日常侷限當中跳脫出來,由貧乏的“小我”而成為“大我”。人的精神世界因為“能興”而變得前所未有的自由、開闊、包容,逐漸擺脫了小人的習氣。

因此,解放並提升人們的精神思想,這是孔子詩教的最終理想,孔子為詩教注入了審美式教育的新內涵。

孔子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復禮,而為了實現這一目的,就要讓審美式的教育與政治發生聯繫。

三、審美式的教育與政治如何發生聯繫?

孔子答:

“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論語·為政》

用政令來治理百姓,用刑罰來制約百姓,百姓可暫時免於罪過,但不會感到不服從統治是可恥的;如果用道德來統治百姓,用禮教來約束百姓,百姓不但有廉恥之心,而且會糾正自己的錯誤。

孔子主張用審美式的教育方式把秩序、條理化入理想人格的修養當中,使人成為豐富與協調相統一的“君子”。

“君子”常常和“小人”一起出現,那時候的“君子”和“小人”只是社會等級與分工的分野,還不包含價值褒貶的意味。“君子”是中上層貴族與社會的管理者,“小人”則是承擔具體職事的下層貴族或從事生產的庶人。概括地說,前者是協調組織者,後者是具體執行者。

孔子強調了“君子”精神意象層面的意義,弱化了“君子”與“小人”身份、社會分工方面的意義。“君子”與“小人”最明顯的差異,在於對“道”的把握: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論語·子路》

<strong>孔子說:“君子在人際交往中能夠與他人保持一種和諧友善的關係,但在對具體問題的看法上卻不必苟同於對方。小人習慣於在對問題的看法上迎合別人的心理、附和別人的言論,但在內心深處卻並不抱有一種和諧友善的態度。”

“和”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一個重要的觀念,作為人格素養的“和”,至少有如下兩個層次的內涵:

  • 一,“和”意味著一個人具有協調各種要素、創造新意義的能力。
  • 二、“和”也意味著君子擁有廣大的氣量、心胸。

因此,君子的“和而不同”,是一項美好的情操。

孔子煞費苦心地教導世人成為“君子”,想讓人“克己復禮”,然而,問題又來了:春秋時期,人們眼看著不遵循周禮的諸侯越來越強大,天命並沒有對其制裁,那麼人們有何動力一定遵循周禮呢?因此,孔子必須要為禮找到一個內在動因。

四、禮的內在動因是什麼?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論語·八佾》<strong>

孔子認為,仁是德性之根本,是一個人對道德規範的內在自覺。它並不僅限於諸德目之一,而是具有統御功能的基礎性的道德概念。

“仁”還是善惡、美醜評判標準的最終依據:“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孔子認為美惡並沒有一個外在的、客觀的標準,唯有仁人能準確地辨別善惡與美醜。

對於現實世界的政治,孔子主張實行“仁政”。

仁政最直接的體現就是以對待家人的態度愛護生民,以文化、道德來維護秩序,反對濫用戰爭、刑政。周文化以民為天命之源,看重生命的尊嚴。殷人殺俘虜,周人則不殺而遷之。

管仲曾以大智大勇維護了周文化的尊嚴,他當政期間沒有導致生靈塗炭,而且惠澤長遠。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上服度則六親固。四維不張,國乃滅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順民心。”故論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史記·管晏列傳》

所以孔子不吝把“仁”的至高評價許給這位被世人認為品行有瑕的政治家。

孔子反覆地強調,仁是人的心靈秩序,失去這個秩序,禮就找不到內在動因;仁是禮樂的精神內涵,丟棄了這個內涵,禮樂就成了沒有生命的死物。

結語

孔子主張以文化教養實現對個體人格的整體提升,以“克己”實現“復禮”的“教育目的”。

為實現這目的,孔子提出了“有教無類”的主張,把“學在官府”變為“學在民間”,實現了“人”之內涵的擴充;孔子主張“禮教為體,詩教為用”,最大限度地保持禮的精神;孔子主張用審美式的教育方式把秩序、條理化入理想人格的修養當中,使人成為豐富與協調相統一的“君子”,讓審美教育與政治聯繫起來;孔子提出仁是德性之根本的主張,為禮找到了內在動因。

正是因為這樣,孔子是中華文明當之無愧的“先知”。

<strong>

<strong>

<strong>


達文有話說


孔子是中國古代第一位偉大的教育家,他在自己豐富的教育實踐中總結出了一系列精湛的學習方法和教育理論,收集在記錄其言行的《論語》一書中。比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教無類”“因材施教”“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不憤不啟,不徘不發”“舉一反三”“學思習結合”等諸多非常富有啟發性和實踐意義的教育理念和學習觀點,這對當今的教育來說不啻於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論語》開篇的第一句話就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句話體現出將學習與實踐相結合的觀點,也表現出以學為樂的精神。孔子非常看重學習的興趣,認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並且他自身就是一個極其熱愛學習的人,曾自雲“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儒家的理想是“修齊治平”,“學而時習之”正是提高人的能力、雕刻人的性情的有效手段,也是一個人能夠實現“修齊治平”理想的基礎。“學”在儒家看來是很重要的,孔子認為人確立“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的性情趣向是很重要的,因此《論語》將這句話放在首章之首,也充分表明了儒家對它的重視。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孔子積極地提倡“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第五篇: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衛國大夫孔圉聰明好學,更難得的是他是個非常謙虛的人。在孔圉死後,衛國國君為了讓後代的人都能學習和發揚他好學的精神,因此特別賜給他一個"文公"的稱號。後人就尊稱他為孔文子。子貢求問孔子道:“孔文子憑什麼得到‘文’這個諡號呢?”孔子說:“他聰敏靈活,愛好學習,謙虛下問,又不以為恥,所以用‘文’這個字作為他的諡號。又一次,冉求對孔子說:自己並非是不喜歡老師說的道理,只是自己的力量達不到那樣的高度,所以做不了。孔子對他說:如果真的是自己的力量不夠,那麼是在去做的途中才感受到的,可是你現在都沒有開始去做,怎麼可以說力不足呢,那只是你自已不願去做罷了。孔子在此所說的實際上是強調學習的主動態度的重要性。

“有教無類”

“有教無類”一語出自《論語·衛靈公第十五》:“子曰:‘有教無類。”這句話表達的是在教育面前人人都有權利,而不涉及個人的貧富、階層等各種差別,體現的是教育平等的思想。《論語·述而第七》記載孔子的話:“自行束脩(xiū)以上,吾未嘗無誨焉。”其含義是:只要是有一點禮物送給我,哪怕是很微薄,我也從來沒有不教誨他的。所謂束脩,就是一束乾肉的意思,拜師求問的時候要送禮物是古代的一種嚴格的禮節。束脩是一種最為微薄的禮物,孔子不嫌其微,而是一視同仁地給予教誨,體現的正是有教無類的精神,但是更進了一層,因為這還顯示出孔子堅持教育平等這句話。但是更進了一層,因為這還顯示出孔子堅持教育平等的理念是不以自身所得利益的多寡而有所改變的,這對當時教育尚未普及而為貴族階層所壟斷的情況而言尤其具有重大的意義,也正是從孔子開始,教育才從貴族社會走向了民間。

“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指教師要根據學生自身不同的個人情況,進行有差別的有針對性的教學,從而使得每個學生都能夠揚長避短,獲得最好的發展。中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孔子是因材施教的典範,《論語·先進第十一》記載,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對於“聞斯行諸”(聽到就去做嗎?)這一同樣的問題,孔子對子路和冉有兩個不同的提問者做了兩種截然不同的回答,子路性情豪放,行事魯莽,所以孔子要約束他,冉有則在做事的時候總是退縮,所以孔子要鼓勵他。這是因材施教的一個典例。

“不憤不啟”

“不憤不啟”是孔子的一種教學方法,語出《論語·述而第七》:“不憤不啟,不徘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這段話的意思是,教導學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時候,不去開導他;不到他想說卻說不出來的時候,不去啟發他;教給他一個方面的知識,他卻不能由此而推知同一範疇的其他各方面,那就不再教他去點撥。孔子提倡的是啟發式的教學,認為教育不應當面面俱到地把知識的所有細節全部傳授給學生,而是提綱挈領,將知識中基本的一面傳授給學生,之後便主要靠學生自己去進行領悟。孔子看重的是學生自身的思考能力,教師不應當越俎代皰,剝奪學生思考的積極性,應該在學生經過認真思考之後為問題的疑難之處所困擾的時候再去點撥,這樣學生會取得顯著的進步。

“學、思、習結合”

將學習、思考與實踐相結合,是孔子所明確主張而反覆強調的教育思想。《論語·子張第十九》說:“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博學”就是廣泛地學習,“篤志”就是堅持自己的志向,“切問”就是懇切地求問,“近思”就是認真地思考當前的問題,做到了這四點,也就會掌握仁德之義了。這句話雖然是子夏說的,但也體現出孔子的觀點,這裡提到了四點,實際也可以歸結為兩個方面,就是學和思,而篤志可以看作是學習的態度,切問可以看作為思考的表現。《論語·為政第二》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其意為,只是讀書而不思考,就會變得迷惘而無所知;只是思考而不讀書,就會產生疑惑而不得解。這就是說,將讀書與思考割裂開來單獨進行都不會得到好的學習效果。《論語·衛靈公第十五》說:“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這表達的也是將學習和思考結合起來的重要性。孔子不僅認為學習與思考應當很好地結合,也強調應當將學習與實踐密切地聯繫起來,《論語·學而第一》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表達的意思也就是提倡不能僅僅關注於書面的學習,還要把學到的知識時時地應用到實踐中去。

結語

孔子還強調學習的循序漸進和堅持不移,自言“吾道一以貫之”,告誡人們“居之無倦·並之以惠”。孔子也極其肯定改過對於個人進步的重要意義,曾說“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否憂也”,又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不改,是謂過矣”。孔子畢生都在致力於學生教育和教學探索,他對教育的各個方面作了比較系統全面的論述,形成了其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我們應從他的教育思想中得到更多有益的借鑑和發揮,努力將其思想的精華髮揚光大。


子衿青青


孔子思想家、教育家!被後世稱為“至聖先師、萬世師表”

我就從孔聖人眾多的教育貢獻中,列出主要四個方面教育主張。

第一因材施教,有教無類。二幹多年前能提出此教育方針,就是放到現在也仍然大放異彩,真可謂牛人!從受教育者的實際情況出發,以智力水平和個性差異,來做到有的放矢的教育。因智商有高低,天賦有差別,所以教育者不能忽視學生個體的客觀區別。應充分考慮每個學生的特點,正確引導學生個性化的成長。如現在學習好的,你可以考大學;學習吃力的,你可以上職業大學!;理解能力高的,可以講深奧的知識;成績差的,應多講基礎知話。以不同的教育方法針對不同的個體,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人人都應該受到教育,他提倡“有教無類”,創辦私學(乃私人辦學的鼻祖),開放式的仁愛教育理念,學生只要來,我都會教你的,和現在“九年義務教育”差不多,估計這方針也是借鑑孔聖人的教育方針!
第二是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倡導正確的學習風氣和教育者的學習觀念!學習知識要系統深入;教育者要盡心盡力。要求學生也好,教師也罷,都應該有“學不厭,教不倦”的思想觀念!




第三是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即學習與思考相結合。如果你光讀死書,而不深入思考,就會茫然無知,是一個十足的書呆子。那麼只會空想而不深入學習,就會更加疑惑,是妄想罷了!只有把學習和思考緊密結合起來,不僅能學到知識,又有思考的感悟,所以能舉一反三,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是



教育要全方位,即現在提倡的“素質教育”是一回事!孔子曰:“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既要重視學習,又要塑造高尚的道德品質!孔聖人教學生又以禮、樂、射、御、書、數,這就是“六藝”。即當今的德、智、體全面發展!哎呀,學習孔聖人的教育主張這麼多年,我們還“唯分數論”,汗顏呀!

孔子的教育主張還很多如“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種善於自省的優良學風。孔子是中國古代教師的光輝典範!為中國教育事業奠定了理論基礎!


說文解字侃文化


孔子的教育主張主要是有教無類。《論語·衛靈公》:“子曰:‘有教無類’”東漢馬融注:“言人所在見教,無有種類。”意思是人們不分貴賤賢愚,也不分地區種類,都可作為教育對象。周代,學在官府,只有貴族子弟才有受教育的機會。孔子主張有教無類,興辦私學,他說:“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把受教育的對象擴大及於庶民,因而他的學生很多,其間有不少是平民。這個主張對傳播文化有十分積極的意義。他的主要教學方法有循循善誘、舉一反三、教學相長、溫故知新等。

循循善誘:語出《論語・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循循然,有次序地;誘,勸導。意思是按照人們的思維規律,用耐心的疏導方法,進行教育。後來稱道教育有方為循循善誘。

舉一反三:語出《論語・述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意思是物有四隅,舉其一隅,而不能推知其他三隅的人,即不必再予教導。隅,即方面、角落;反,即類推,後以“舉一反三”來比喻由此及彼的推理方法。

教學相長:語出《禮記・學記》:“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認為教與學可以相互促進。後人常用“教學相長”來表述師生之間相互學習,共同提高的辯證關係。

溫故知新:語出《論語・為政》:“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意為溫習舊業,以獲新知。孔子提出的這一學習方法,符合人類的認識規律。


古今人文擷英拾萃


孔子的教育主張大體分為:先富後教、舉善而教不能、先學做人後學文化、有教無類、誨人不倦這五種主張

1,先富後教

13. 9 子適衛,冉有僕,子日:庶矣哉!冉有日:即庶矣,又何加焉?日:富之。日:即富矣 ,又何加焉?日:教之。

孔子到衛國去,他的弟子冉有做僕從,孔子說:這人可真多啊!冉有說:人口即然這麼多,讓他們做什麼啊?孔子說:讓他們富起來。冉有又說:這些人若富起來了,還讓他們做什麼?孔子說:教育他們。

這是孔子最為重要的教育思想,這種思想是對廣大民眾而言的,試想如果老百姓都非常貧窮落後,又哪有精力去學習文化。這種教育觀對後世的統治者影響是深遠的,每一個王朝的建立首先是恢復經濟發展,也就是使民先富起來,然後才能穩定政權,進而才能談到教育事業。

2,舉善而教不能

2. 20 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日: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季康子問:讓民恭敬我,忠於我而又能互相勸說,該怎麼做?孔子說:對民莊重,則民就會恭敬你,你自己孝慈,則民就會忠於你,任用賢能之人去教育能力不夠的人,則民就能互相勸說。

用能力高的人去教育能力低的人,這是孔子的又一教育思想,這種教育觀是緊扣先富後教思想的。對老百姓是不能採用正規化的教育方法,而是應該採用這種潛移默化的教育方式,這種教育方式就是用能力高的人帶領能力低的人,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使能力低的人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自己的能力。這種教育觀也是孔子為政以德的政治主張,在實際中的應用。

3,先學做人後學文化

1. 6 子日: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言,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這裡的弟子,我認為不能單指小孩子講,因為在春秋戰國時期沒有專門的學校去教育孩子,無論什麼樣的人想學文化,都需要拜師才能學到。孔子本人就是十五歲才開始志於學的,所以這個弟子就當弟子講,所謂弟子就是能夠接受到正規化教育。

弟子拜師要接受正規文化教育,首先要學做人,做好了人才能學文化。這是孔子又一重要的教育思想,從這個要求我們可以看出,那個時代要想學到文化是非常困難的,不是什麼人都可以學到的。

4,有教無類

15. 39 子日:有教無類。

衛靈公是衛國的君王,這句話應該是對衛靈公講的,因為憑當時孔子的能力還做不到有教無類這種境界。有教無類並不是單單指弟子拜師這一種方式,而是孔子要推崇的一個教育總綱,是讓君王來尊守的,而他自己確是有教有類,採用弟子拜師的方式,只教給弟子們。

有教無類包括先富後教、舉善而教不能這些思想的,也就是說包含著一切教民方式,其中也包含著他的弟子拜師之法。

5,誨人不倦

7. 2 子日: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誨人不倦是孔子對教師要求的一種教育觀,弟子拜師接受正規文化教育,弟子是先學做人,然後才能學文化,這是對弟子的要求。若是沒有對師父的要求,那麼弟子怎麼能學到真東西呢?並且孔子以身作則,要求師父誨人不倦。

這是我在《論語》中,總結出來的孔子五種教育思想。


寂語堂齋


當官,學而優則仕啊!

還有就是撈錢啊,私塾大門朝南開,不納錢肉莫進來,只要有錢,有教無類,什麼烏龜忘八都可以進塾,否則,滾蛋!

我就想這事啊,巫儒餘孽們天天頌揚孔二″有教無類"的教育方針如何如何偉大,但,三千弟子,小的才七八歲,大的已經五六十歲了,有的還父子同學,終生不得畢業,而且學生來自三教九流七行八作,資質混雜,孔二他一個人怎麼教?又教什麼?

這有教無類豈不是誤人子弟,騙人詐財嗎?!

總之,孔二的教育主張就是"當官",不過這是騙人的幌子,最終目的還是賺束脩,騙人錢財!


文刀沐子


先看看儒門八目。

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

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

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

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

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

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

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格物

致知

正心

誠意

修身

齊家

治國

平天下。

這段話出自《禮記·大學》。這是孔子教育主張的神髓!


軒轅凌霄


偉大的教育家孔子

其實,在孔子之前就有“教育”,但人們談起教育自然會把孔子當作教育的祖師。其原因之一是他是第一個把教育普及到平民社會的人。孔子以前,只有貴族子弟才能受到正規的教育,教師是國家任命的一種官吏。《周禮·地官·保氏》記載,一種叫“保氏”的官吏,職責之一是教育貴族子弟,教育內容是“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到了孔子生活的春秋晚期,貴族教育不受重視。於是,孔子毅然承擔起教育家的職責,首開私人講學授徒之風。他的弟子很多,數十年間,受其教誨者約三千人,其中學業有成的達七十多人,早年招收的弟子,有的年齡跟孔子接近,秦商只比孔子小四歲,子路只比孔子小九歲。晚年招收的弟子,有的是孫輩、重孫輩,像曾參是孔子弟子曾晳的兒子,比孔子小四十六歲,公孫子石竟比孔子小五十三歲。弟子中頗有一些突出的人物,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以德行突出著稱,宰我、子貢以善於辭令著稱,冉有、子路以從事政治著稱,子游、子夏、曾參則精通文獻,成為孔子學說的重要傳人。

孔子說:“有教無類。”(《衛靈公》第39章)“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述而》第7章)孔子的教育對象異常廣泛,只要嚴格要求自己而不斷上進的人,他都諄諄教育。孔子的弟子主要是平民,但也有貴族,如南宮敬叔,是孟釐子的兒子。有的人家境比較富裕,如公良孺,“以私車五乘從孔子”(《史記·孔子世家》)周遊列國。有的人則窮得很,如顏淵,住在狹小的房子裡,每天吃竹筐中的粗糧,渴了就喝清水,死了沒有錢辦喪事——對這樣的弟子,孔子從不輕視,而且特別推崇他的好學與道德,把他看做是自己最得意的弟子。公冶長雖被關進監牢之中,但孔子認為不是由於他自己的罪過,因而不僅不輕視他,還把女兒嫁給了他。

孔子的教學內容非常廣泛。“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述而》第6章)他強調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六藝”中的“禮”屬於德育,“樂”屬於美育,“射”屬於體育,“御”屬於實踐技術,“書(歷史和文學)”“數(數學)”屬於智育。孔子重視實踐,特別強調道德實踐,就連周遊列國之時,他還與弟子們在樹下演習周禮——我們今天提倡的“素質教育”不外乎如此。

孔子教學經驗豐富。

第一,他善於調動弟子的積極性。《論語·先進》第24章記敘他與四個弟子在一起談話的過程,他啟發弟子各自陳述志向,仔細傾聽,充滿平等和樂的氣氛。他把培養弟子的興趣和志向擺在重要位置,他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第20章)

第二,他善運用啟發式教學。他善於調動人的智慧,因勢利導。他說:“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子罕》第8章)這就是從不同角度引導發問者自己思考。他又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述而》第8章)

第三,他善於因材施教。當有國君、官員或弟子向孔子“問政”“問仁”“問智”“問勇”等時,孔子對不同人的回答是不一樣的。《論語·先進》第20章記載了一個故事: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第四,他強調對知識的複習鞏固。孔子提出“溫故知新”的學習方法:“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11章)《論語》開篇之章就是“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個學習方法至今我們還在沿用。

做為教育家的孔子,他用自己的言行展現了教育者的風範,他“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述而》第2章)“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述而》第9章)這種敬業求學精神,造就了這位偉大的教育家,使他成為“萬世師表”。


陳廣逵


詩詞茶座

關注

《論語》反映了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學術思想和教育思想,是儒家最重要的經典。在諸經中,《論語》得到的評價極高,對後世影響的時間最長久、地域最廣遠。孔子作為一個偉大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至今值得引起我們重視和學習。

1.重視教育的社會功能和促進個體發展的作用

《論語》中可以看出,孔子認為治國治民,政治、軍事、法律都不可缺少,但最根本的還是教育,他把教育放在很高的地位。

孔子認為教育可以把社會的政治思想、倫理道德,傳播到民眾之中,從而對政治產生重大影響。《論語為政》載“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雲:‘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這就是說,通過教育把孝順父母、友愛兄弟的風氣傳播開來,就會影響政治。

孔子認為教育是立國治國的三大要素之一,教育事業的發展要建立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論語子路》中“子適衛,冉有僕。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通過冉有之問,孔子扼要地闡明瞭他的庶—富—教的施政大綱。“先富後教”的觀點表明,須先發展經濟,教育才能更好地發展,教育要受經濟的制約。

孔子認為治理國家不能只靠政令、法律,而要通過教育引導實現德政。他通過“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為政》)表明:教育可以感化人,既使百姓守規矩,又使百姓有“羞恥之心”,形成道德信念的力量,收到德治的效果。

孔子對教育在人的發展過程中起關鍵作用持肯定態度。他在中國歷史上首次提出“性相近也,習相遠也”。指出人的天賦素質相近,打破了奴隸主貴族天賦比平民高貴、優越的思想。孔子的“舉賢才”及整個教育思想都放在這種天賦平等的人性論基礎上,他盡力將教育推向平民,為其“有教無類”主張提供理論根據。同時,孔子指出人的個性差異是後天作用的結果,充分肯定了教育的影響力,肯定了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倡導培養志道弘道的志士和君子的教育目的

《論語》反映出孔子致力於通過教育來培養“士”、“君子”,以完善人格為教育的首要目的。

孔子一生以“朝聞道,夕死可矣”的精神追求道。他教育他的學生“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人,有殺身以成仁”。他的學生也頗有體會,曾參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可見,教道和學道是孔門師生共同的目的,孔子的教育目的已轉化為學生的學習目的。

孔子主張的教育目的是培養“士”,而“士”的標準就是“君子”或“君子儒”。“君子”原是奴隸主貴族統治者的專稱,即奴隸主貴族老爺的意思。孔子把它發展成為具有一定道德標準的精神貴族的理想人格,即把“君子”當作教育的培養目標。他明確提出作為一個“君子”,一要能“修養自己,保持恭敬謙遜的態度”,即要有“德”。二要有“使親族朋友以及老百姓都得到安樂”的治國安民之術,即要有“才”。君子德才兼備,以德為主。

“學而優則仕”概括了孔子教育目的另一個重要方面。“學而優則仕 ”包容多方面的意思:學習是通向做官的途徑,培養官員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而學習成績優良是做官的重要條件,如果不學習或雖學習而成績不優良,也就沒有做官的資格。“學而優則仕”和孔子倡導的“舉賢才”是一致的,確定了培養統治人才這一教育目的,在教育史上有重要的意義。它反映封建制興起時的社會需要,成為當時知識分子積極學習的巨大推動力量。

3.實施以道德教育為重心的豐富的教育內容

根據《論語》,人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概括孔子的教學內容: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論語述而》),這是指教學內容的四個基本方面。其中“行、忠、信”都是道德教育的要求。孔子還說“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論語學而》),首先要求做一個品行符合道德標準的社會成員,其次才是文化知識的學習。所以,在孔子的教育內容中,道德教育佔首位,文化知識的學習必須為德育服務。

禮、樂、射、御、書、數等“六藝”,是指孔子教學的主要科目;《詩》、《書》、《禮》、《樂》、《易》、《春秋》等“六書”,是孔子所使用的基本教材。“六藝”偏重於才能和技術的訓練,“六書”偏重於文化知識,屬於文的範圍。

總之,孔子的教學內容包括道德教育、文化知識和技能技巧培養等三個部分。這三個方面,從教育內容結構,以及社會需要和個人人格形成看,是初步完整化了的。這是孔子在教學內容發展史上的貢獻。值得注意的是,孔子對這三方面不是等量齊觀,他把道德和道德教育放在首位,為三者的重心,也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

4.主張“有教無類”,擴大了教育對象

春秋以前,平民是沒有資格入學接受教育的。孔子創辦私學,在教育對象上進行了相應的革命,實行“有教無類”(《論語衛靈公》)的辦學方針,這是孔子教育實踐和教育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

為實現這一原則,孔子說“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誨焉。”(《論語述而》),意思是:只要本人願意學習,主動奉送10條幹肉作為見面禮,就可以成為弟子。

事實表明,孔子招收學生不分貴賤、貧富、地域、種族。他的弟子來自各個諸侯國,分佈地區廣;弟子成分複雜,出身於不同的階級和階層。其中大多數出身平民,如顏回、子路、曾參、原憲、仲弓等,也有貴族家庭出生的孟懿子、南宮敬叔、司馬牛等,還有商人出生的子貢和“大盜”出生的顏涿聚。

孔子“有教無類”的招生原則,打破了貴族壟斷、學在官府的格局,把受教育的對象擴大到一般平民,使教育活動擴展到了民間。雖門下人品混雜,卻皆能兼收幷蓄,教之成才,這說明了孔子教育家胸懷的寬大能容,教育藝術的高明善化。





小強背後的故事


孔子在教學方法上要求老師“有教無類”、“經邦濟世”的教育觀,“因材施教”、“啟發式”的方法論、注重童蒙、啟蒙教育。

他教育學生要有老老實實的學習態度,要謙虛好學、時常複習學過的知識,以便“溫故而知新”、新知識引申拓寬、深入,“舉一而反三”。

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內容是“禮”和“仁”。其中“禮”為道德規範,“仁”為最高道德準則。“禮”是“仁”的形式,“仁”是“禮”的內容,有了“仁”的精神,“禮”才真正充實。

在道德修養方面,他提出樹立志向、克己、踐履躬行、內省、勇於改過等方法。“學而知之”是孔子教學思想的主導思想。

他最早提出啟發式教學。他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意謂教師應該在學生認真思考,並已達到一定程度時恰到好處地進行啟發和開導,他又是在教學實踐中最早採用因材施教方法的教育家。

通過談話和個別觀察等方法,他了解和熟悉學生的個性特徵,在此基礎上,根據各個學生的具體情況,採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培養出了德行、言語、政事、文學等多方面的人才。

孔子熱愛教育事業,畢生從事教育活動。他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不僅言教,更重身教,以自己的模範行為感化學生。他愛護學生,學生也很尊敬他,師生關係非常融洽。他是中國古代教師的光輝典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