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籽玫瑰香葡萄,在海拔多少的地方可以正常生長?有何種植建議?

綠洲園林4


緯度和海拔: 世界上大部分葡萄園分佈在北緯20-52度之間及南緯 葡萄樹上(9張) 30-45度之間,絕大部分在北半球。海拔高度一般在400-601米。中國葡萄多在北緯30-43度之間海拔的變化較 大,約200-1000米,河北懷來葡萄分佈高度達1100米,山西清徐達1200米,西藏山南地區達1500米以上。 緯度和海拔是在大範圍內影響溫度和熱量的重要因素。

設施葡萄促成種植,種植模式有三種:

單行棚架模式:棚內東西向栽植一行,距棚前腳0.6~0.8 m,株距50 cm。667 m2株數為200株左右。該模式前期產量低,可套作蔬菜。

雙行棚架模式:棚中間東西向栽植雙行,小行距80 cm,株距50 cm,667 m2株數為400 株左右。該模式有利於提高前期產量。

多行棚架模式:根據大棚跨度大小來確定棚架栽植行數。實行棚內東西向棚架栽植,第一行距棚前1 m,主幹高度1.2 m左右;第二行距第一行2 m,主幹高度2 m;第三行距第二行2 m,主幹高度2.8 m;最後一行距後牆1 m,667 m2株數在600株以上。這種模式採取主幹水平整枝坐果,不但前期產量高,而且單株負載減輕,有利於提早成熟上市,經濟效益更高。目前該模式正在試驗之中。

從多年的生產實踐中反映出,玫瑰香葡萄的樹勢較強,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之間的調控難度大,採用棚架模式可有效控制枝條向上徒長,促進果實早著色,早成熟。

種植技術

定植管理

新苗定植:選購綠枝嫁接苗,於4月下旬至5月上旬進棚定植。定植前棚內東西向挖好定植溝,單行寬60~80 cm,深60 cm;雙行寬170~180 cm(也可挖兩條栽植溝,各寬60 cm左右),深60 cm;溝內放入玉米秸稈和有機肥。定植溝上做壟,用水沉實。定植時嫁接口要高於地面20 cm為宜,株距50 cm。定植後澆足緩苗水。定植後要及時解除嫁接口上的塑料條。

分段摘心:定植苗萌發成活後,選留1個健壯新梢,採取分段摘心促壯的辦法培養主蔓。待新梢長到80~100 cm時摘心,摘心後除保留頂端梢繼續生長外,其餘腋芽副梢留1片葉絕後摘心。當頂端副梢長到30 cm左右時,進行第二次摘心,以後反覆進行,目的是加粗主幹,使其健壯成熟,保證冬芽飽滿。

綁蔓摘須:當定植苗長到30~40 cm時,需要及時向上引蔓、綁束,每40 cm綁束一次,並及時摘除卷鬚,集中營養,健壯樹體,促進枝條木質化。

休眠管理

引導休眠:從9月下旬開始進行棚溫調控,儘量降低棚溫。降溫可用大棚底風、頂風調控,但要預防落葉前凍害。

降溫休眠:根據枝蔓的成熟情況,確定降溫休眠時間,枝蔓成熟度好的,可在10月上旬放簾子降溫休眠。其方法是:白天放下簾子,晚上打開簾子,同時將扣棚塑料的底腳風和頂風全部打開通風降溫(注意落葉前防凍害),白天在未出太陽前放下簾子保持低溫,在日落後打開簾子降溫。

10月中旬~11月中下旬,是葡萄休眠的關鍵時期,要根據天氣溫度狀況,認真進行溫度調控,加大棚內蓄冷量,促使葡萄進入深度休眠。在白天溫度高於7 ℃,夜間溫度在-5 ℃以上時,晚上應打開簾子降溫(夜間溫度低於-6 ℃時不要打簾子,以防發生凍害)。

升溫管理:

升溫時間要根據大棚的保溫性能來確定,保溫性能好的可適當提前升溫;保溫不好的不可盲目升溫,以免萌芽後出現凍害。

大棚保溫性能好的可在12月上旬升溫,在大棚升溫前10~15 天要作好打破休眠和升溫的準備工作。

逐步提升地溫,將草簾、棉被向上卷1~1.5 m使棚內地溫逐步提高到5~7 ℃以上。升溫採取分段升溫方式,先打開簾子1/3,5 天后打開簾子2/3,再過5 天后全部打開。

進行大棚清理和消毒,清除殘枝落葉,用燻煙1號或用硫磺燻消毒,全株噴灑一次3~5波美度石硫合劑。

施催芽肥,追施尿素和三元複合肥。

抹石灰氮(或單氰胺)打破休眠。

澆萌芽水(在地溫達到8~10 ℃以上時,澆中到大水)。

枝蔓管理

葡萄枝蔓萌芽後,保留距地面50 cm以上飽滿芽,50 cm以下全部抹去。在主蔓上按間隔25~30 cm留一個新梢的要求,疏去雙梢,弱梢,去掉卷鬚,1 m主蔓留2穗果為宜。結果新梢花序上留3~4片葉摘心,其餘副梢全部抹掉。頂端副梢留3~4片葉,反覆摘心。一穗果保留功能葉17~23 片即可。

水肥管理

玫瑰香葡萄水肥管理十分關鍵,必須嚴格掌握。

澆水管理技術,要掌握好5 個關鍵點:

(1)萌芽水要澆透,在萌芽前7~10 天澆水

(2)花前水要澆透,在開花前7~10 天澆水,花期10~15天不澆水。

(3)膨果期水要澆透,10~15天澆一次。

(4)著色期要控水,以小水為主,水大易裂果。

(5)冬灌期水要澆透,落葉後上凍前澆水。

施肥管理技術:施肥以採收後集中施肥為主,同時追施4 次關鍵肥,一共五次肥。






河池小小梁


條件海拔高度一般在400-601米。中國葡萄多在北緯30-43度之間海拔的變化較 大,約200-1000米,河北懷來葡萄分佈高度達1100米,山西清徐達1200米,西藏山南地區達1500米以上。

緯度和海拔是在大範圍內影響溫度和熱量的重要因素。 2。坡向和坡度: 在大地形條件相似情況下,不同坡向的小氣候有明顯差異。通常以南向(包括正南向、西北向和東南向)的坡地受光熱較多,平日氣溫較高。

坡地的增溫效應與其坡度密切相關。一般坡地向南每傾斜1度,相當於推進1緯度。受熱最多的坡地角度約為20-35度(在北緯40-50度範圍)。葡萄因較耐乾旱和土壤瘠 薄,可以在相對不大範圍內發育根系,所以比其它果樹更適宜在坡地上栽培,然而坡度越大水土流失越嚴重,因此,在種植葡萄時應優先考慮坡度在20-25度以下的土地。

3。水面的影響: 海洋、湖泊、江河、水庫等大的水域,由於吸收的太陽輻射能量多,熱容量較大,白天和夏季的溫度比陸地低,而夜間和冬季的溫度比內陸高。因此,臨近水域沿岸的氣候比較溫和,無霜期較長。

臨近大水面的葡萄園由於深水反射出大量的藍紫光和紫外線,漿果著色和品質好,所以選擇葡萄園時儘量靠近大的湖泊、河流與海洋的地方。 玫瑰香的產地環境

1產地選擇玫瑰香葡萄產地應選擇在生態條件良好,遠離各種汙染源,並具有可持續生產能力的農業生產區域。

1.2、產地空氣環境質量玫瑰香無公害葡萄的產地環境空氣質量應符合表1的規定。

1.3、產地農田灌溉水質量玫瑰香葡萄產地農田灌溉水質應符合表2的規定。

2、玫瑰香葡萄栽培技術

2.1、苗木栽植

2.1.1 苗木栽植時間:北京大興地區葡萄栽植採用春栽,一般在3月未到4月上旬進行。營養袋苗在5月上旬進行定植。

2.1.2 架式與栽植密度:玫瑰香葡萄採用籬架或小棚架栽培。籬架栽培行距2.5米,株距1~1.5米。小棚架栽培行距4米。株距0.8~1.0米。

2.1.3 栽植方法:籬架栽培時可按行距南北方向挖定植溝,棚架栽培、東西方向挖定植溝。定植溝寬、深為80釐米,溝內填置秸杆、腐熟的有機肥和表土,栽植前先用清水將苗木根部浸泡10—12小時,並對根系進行修剪,剪去過長、過細和有傷的根,然後用ABT生根粉或萘乙酸NAA溶液浸泡根部。再按株行距進行栽植,栽植深度以苗木的根頸部與地面相平為準。栽植時根系要擺佈均勻。填土一半時輕輕提苗,再仔細填土,與地面相平後踏實,最後灌透水。待水滲完後進行復土或復膜。

2.2 整形與修剪

2.2.1 整形:玫瑰香葡萄籬架栽培宜採用單蔓或少主蔓扇形整形,小棚架栽培宜用單主蔓龍幹形。

⑴籬架獨蔓整形每株只留一個主蔓,定植當年,在植株長至 0.8米左右時摘心,促進枝條加粗生長。當植株高度達1.6~1.8米時進行第二次摘心,冬剪時延長頭剪留0. 4-0.5米長,剪口粗度達8毫米以上。副梢健壯的在粗度為8毫米處剪截,作為結果母枝培養。第二年仍按此標準修剪,定植後第三年基本成形,在主蔓上母枝上,結果枝組間距保持在0.2米左右,每株上有結果母枝5-7個,盛果期每667m2(畝)產量控制在1500-1750公斤。

⑵籬架雙蔓整形每株培養2個主蔓,方法與上相同。冬剪時剪口粗度8毫米左右,第二年每個主蔓培養2-3個結果枝,延長頭剪留5-6 個芽,第三年每株培養6-8個結果枝,第三年進入盛果期,每667m2(畝)產量控制在1500-1750公斤。

(3)小棚架龍幹整形,採用獨龍幹整形;每株留一個主蔓做龍幹,在龍幹上每隔20釐米培養一個枝組,形成龍爪,龍爪是主要結果單位。每667m2(畝)產量控制在1750公斤左右。

2.2.2 修剪 2.2.2.1 夏季修剪

(1)抹芽:在4月中下旬芽萌動後進行,抹去預備芽、弱芽、萌發的隱芽、萌櫱芽及過密的幼芽。

(2)定枝:在新梢長至0.3米,能明顯辯明花序狀況時進行,按照植株負載要求,去除過密、過多和過分細弱的枝條。

(3)摘心:花前一週左右進行,摘心強度是在花序以上留5-7 片葉進行摘心,對落花落果較重的摘心強度可適當加大,只留3—4個葉片摘心。

(4)去副梢: 結果枝副梢處理,果穗以下的付梢全部去除,果穗以上的付梢留1—2片葉摘心,二次付梢只保留頂端的1—2個付梢進行反覆摘心,其餘的去除。營養枝上的付梢一律留2片葉進行摘心。二次副梢只保留頂端1—2個,並反覆摘心,其餘的去除。

(5)、疏花序、掐穗尖:開花前、花序展開後,掐去花序的頂端1/5-1/4,同時除去副穗,並適當除去部分過密、過小的花序,使花序大小整齊,緊湊。

2.2.2.2冬季修剪玫瑰香葡萄採用中短梢混合修剪,一般延長枝剪留4-6芽,結果枝剪留3-4個芽 , 預備枝留2—3個芽,每畝留結果枝3500-3800個。對多年生枝蔓及時進行更新修剪。

2.2.3 整理果穗當果粒達到豆粒大小時進行,在架面上進行順穗,並疏去小粒、病蟲粒和畸形粒,使果穗大小適中,果粒分佈均勻。

2.2.4 套袋果穗整理完畢後,在果穗上噴布一次多菌靈或其它殺菌劑,然後進行套袋,玫瑰香套袋採用葡萄專用果袋,套袋時要細緻小心,防止碰傷果穗,套袋後一直到採收前10天時再去除果袋,促進上色。通過夏季修剪每個強壯結果枝上保留2個果穗,中庸枝上只留一個果穗,弱枝上不留果穗,整個植株上葉果比保持在25:1左右。

2.3 施肥無公害葡萄園施肥以有機肥為主,少施或不施化肥,嚴格禁止使用硝酸銨和氯化鉀。在生長前期以氮肥為主, 花期噴施硼肥,中後期增施磷、鉀、鈣肥和多元複合肥。為防止果穗水罐子病的發生,要適當控制產量和氮肥的施用,增施磷鉀肥和微肥。

2.3..1 基肥秋季果實採收後立即進行,在距栽植行0.5米處,開挖深0.3-0.4 米的施肥溝,埋施腐熟有機肥,畝施肥量3000-4000公斤,並加入100公斤過磷酸鈣和50公斤硫酸鉀。

2.3.2 追肥

(1)催芽肥: 4月上中旬,萌芽之前進行,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每667m2(畝)施用或尿素15-20公斤,磷酸二銨30-40公斤。若基肥充足可免去這次施肥。

(2)催花肥: 開花前10天左右,每667m2(畝)施尿素15-20公斤或磷酸二銨20-30 公斤。初花期和盛花期各噴施一次0.3~0.5%的硼酸或硼砂溶液。

(3)催果肥: 葡萄漿果膨大期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或(畝)施尿素15公斤,磷酸二銨30-40公斤。

(4)催熟肥: 葡萄漿果開始著色前後進行葉面噴肥,根外噴施0.2-0.3%磷酸二氫鉀溶液,每7天左右一次,共噴3—4次,或噴含磷、鉀、鈣的多元複合肥。對要進行貯藏的噴施0.5%氨基酸鈣或醋酸鈣,以利保鮮貯藏。

2.4灌水與排水

⑴灌水:結合催芽肥、催條肥、催果肥,果實採收後施肥,各灌一次水,土壤封凍前進行一次充足的冬灌。開花期和果實成熟前一個月內要嚴格控制灌水,以保證開花座果和果實正常成熟。

⑵排水:葡萄園地下水位平時控制在0.8米以下,雨季應注意排水,使地下水位控制在0.6米以下。

2.5土壤管理

2.5.1 秋冬季樹盤深耕:每年果實採收後,結合施基肥在距主蔓40~50釐米處進行深耕,深度為30~40公分。

2.5.2 生長期間每次灌水後及雨後進行中耕除草。

2.5.3葡萄園間作:一二年生幼園行間可間作綠肥、豆類、蔬菜等低杆作物。成齡園行間不進行間作。行間不可間種任何高杆作物。

3、果實採收與分級

3.1 果實採收:在果實充分成熟後,根據葡萄的不同用途(鮮食、貯藏、釀酒等)決定其適宜的採收期,一般在9月初至10月上旬葡萄果實完全成熟,品種特點充分顯示時進行採收。採收時間在早晚、氣溫涼爽時進行。採收應細緻進行,儘量減少機械損傷,採收時應一併剪除病粒、小粒、並分級存放、包裝。

4、玫瑰香葡萄病蟲害防治

玫瑰香抗病能力較差,栽培中要高度重視病蟲害的預防,以防為主,綜合防治,及早進行各種病蟲害和生理性病害的防治。

4.1、病害的診斷

侵染性病害主要是真菌侵染, 病部表面著生黴狀物和粉狀物,主要病狀有腐爛、變色、壞死、萎蔫。

生理病害病部無菌核、菌絲、黴狀物和粉狀物, 一般表現為病部變色、萎蔫、壞死、生長勢弱等症狀。

4.2 幾種主要病害的防治

4.2.1、葡萄霜黴病

症狀:主要危害葉片,得病後葉面出現半透明油浸狀的淡黃病斑。葉背面長出片狀灰白色粉狀物, 嚴重時整個葉片枯黃死亡。

發病規律:一般6、7月開始發病,8、9月發病最嚴重。低溫多雨天氣更有利於病害發生,此病蔓延較快。

藥劑防治:發病前用石灰半量式波爾多液200倍液、600倍科博或大生M-45(80%可溼性粉劑)800倍液,每隔7-10天噴一次。發病期可噴安克、氟嗎啉、霜脲氰錳鋅或58%甲霜靈錳鋅400倍液,50%瑞毒銅600-800 倍液或25%甲霜靈500-600倍液、300倍乙磷鋁等農藥進行治療。

4.2.2、葡萄白粉病

症狀:可危害葉片、新稍、果實。葉片受害時,表面出現灰白色黴斑,上生白粉;果粒受害時與葉片相似, 將灰白色黴毛抹掉,果皮上有褐色絲狀紋。受害果實果粒發硬,易形成裂果,嚴重影響產量。

發病規律:6月下旬開始發病,8、9 月份漿果成熟期發病率最高。

藥劑防治:發芽前噴5度石硫合劑,發病時噴0.2度石硫合劑2-3次或15%三唑酮1500倍液,也可噴50%硫懸浮劑200-500倍液,仙生(62.5% 可溼性粉劑)600-800倍液。

4.2.3、葡萄炭疽病

症狀:主要危害果實,初發病時, 果實上發生水漬狀褐色斑紋,病部凹陷,逐步產生黑色小粒點,並有粉紅色粘膠狀物,此病在果實近成熟時發展迅速。

發病規律:一般從6月下旬至7月上旬開始發病,接近成熟期,遇高溫多雨天氣導致病害流行。5月下旬至六月上旬在結果母枝和枝蔓及幼果上噴科博600倍液,炭疽錳鋅或75%百菌清600-800倍液, 硫懸浮劑800-1000倍液均有很好的效果。

4.2.4、葡萄白腐病

症狀:果穗發病時,先從穗軸或梗軸上產生淡褐色水漬狀病斑,3-5天就可蔓延到果粒,使果粒變色,軟腐脫落。葉片發病時,先從葉邊水孔處發病,呈“V”形病斑,像開水燙傷一樣,嚴重時葉片枯死。

發病規律:8-9月為發病高峰期,多雨年份和冰雹、大風後發病重,嚴重時能造成絕產。

藥劑防治:潛伏期始於6月份,開花座果後到果粒封穗前是防治的關鍵時期。遇暴雨、冰雹後10小時後應立即噴藥,一般情況下隔10-15天噴一次藥,共3-5次。藥劑可採用600倍科博、福美雙、50%多菌靈1000倍液、70%甲基託布津1000倍液,仙生(62.25%可溼性粉劑)800倍液,病害初發時要及時噴布氟硅唑或烯唑醇進行治療。

4.2.5、葡萄黑痘病

症狀:在幼枝、幼果和幼葉片上發生圓形淡紅色斑點後呈現為梭形,在果實上發生的病斑凹陷,使果實硬化、畸形,不能成熟。

發病規律:6月上旬開始發病,7月上、中旬最重,雨多時病情發展快。

藥劑防治:春季出土後未萌芽前噴5度石硫合劑, 花前或花後噴波爾多液或大生M-45,發病初期也可噴烯唑醇、世高、黴能靈以及40%多菌靈800-1000倍液或仙生(62.25%可溼性粉劑)800倍液。

4.2.6 水罐子病水罐子病是玫瑰香上常發生的一種生理性病害,主要表現為果實上色前後果穗尖部果粒軟縮、失色、果皮與果肉分離,果實內形成酸水。防治水罐子病的主要途徑是加強管理,嚴格控制單株產量,控制氮肥用量,增施磷鉀、鈣肥。

4.3 主要蟲害的防治

葡萄蟲害主要有蟎類、介殼類及金龜子類。

葡萄蟲害的防治。葡萄蟲害的防治應和病害防治結合進行。葡萄蟲害的防治主要是使用殺蟲劑。

常見的幾種蟎類和蟲害:

4.3.1 葡萄毛氈病

症狀:毛氈病由一種極小肉眼看不見的壁蝨造成,寄生在葉子背面。受害葉片背面有許多深1毫米凹陷的淺窩,內有毛茸,隨病情加重,茸毛變成褐色,好象一層毛氈。

發病規律:從葡萄展葉至落葉均可發生,但以前期發病率較重。

藥劑防治:葡萄出土後,在芽膨大期噴3-5 度石硫合劑,發病期噴0.2-0.3度石硫合劑或噠蟎靈、尼索蟎醇等藥劑,防治效果較好。

4.3.2 葡萄二星葉蟬與葡萄斑葉蟬(別名浮塵子),屬同翅目,葉蟬科。

危害:以成蟲、幼蟲聚集在葉的背面吸食葉片汁液, 先從枝蔓基部老葉開始,逐漸向上部葉片蔓延危害。一般不危害嫩葉,葉片出現失綠小白點,嚴重時全葉失綠,造成早期落葉。每年發生 3-4代,葡萄整個生長季中都能危害。以成蟲在枯葉、 雜草等外越冬。

防治:加強管理,改善通風透光條件,秋後清掃園內落葉及雜草,徹底燒燬,減少越冬蟲源。

藥劑防治:在幼蟲發生期噴灑觸殺性殺蟲劑,如4000倍敵殺死、殲滅4000-5000倍液等。

4.3.3 葡萄短鬚蟎(別名:葡萄紅蜘蛛)

屬葉蟎總科,細須蟎科,短鬚蟎屬。

危害:以幼蟲、成蟲先後危害嫩梢、葉片、果實及副梢等,受害處呈現黑褐色斑塊,嚴重時葉片焦枯脫落。果粒受害後,果皮粗糙呈鐵鏽色,每年可發生6代,以雌成蟲在老皮裂縫內以及鬆散的芽鱗絨毛內群集越冬。4月中、下旬越冬雌蟲出蟄,可一直危害至11月上旬,以7、8月危害最重。

防治:

刮老皮:春季葡萄出土後,刮除樹皮,消滅越冬蟲。

化學防治:春季葡萄上架後展葉前,噴布3度石硫合劑,生長季噴0.2-0.3度石硫合劑。

4.3.4、遠東盔蚧(別名:東方盔蚧)

屬蚧總科,堅蚧科,堅蚧亞科,堅蚧族。

危害:以幼蟲和成蟲危害枝葉和果實,每年發生2代,以二齡幼蟲在枝蔓的裂逢、老皮下及芽鱗覆蓋下越冬。3月中下旬開始活動,8月危害最重,10月開始越冬。在危害期間,經常排洩出無色粘液,粘於葉面和果實上,阻礙葉片的光合和呼吸,同時還招致蠅類吸食和黴菌發生,呈現煤煙狀汙斑, 影響果實外觀和品質,嚴重時,枝條枯死,樹勢衰弱。

防治:

春季出土上架後,噴5度石硫合劑消滅越冬幼蟲, 或人工刮治。4月上旬和6月份分別用0.5度石硫合劑防治。

4.3.5、金龜子類(別名:金殼郎、銅殼郎)

危害:此蟲種類較多,食性雜,幼蟲統稱蠐螬,食害根部,是苗期的主要地下害蟲。成蟲為害嫩芽、葉、花、果實。活動時間長、食量大、危害嚴重。一年發生一代,以成蟲或幼蟲越冬。

防治:

(1)秋季深耕,春季淺耕,破壞越冬場所。

(2)人工撲殺。

(3)利用黑光燈、電燈誘殺。

(4)在成蟲危害盛期用殺蟲劑防治(可用 10% 殲滅 4000-5000倍液殺滅)

4.4 葡萄病蟲害化學防治應注意事項:

(1) 遵循農藥安全使用要求及農藥合理使用準則。

(2) 合理選擇農藥品種,做到對症下藥。

(3) 注意噴藥時期,做到及時、適時。

(4) 注意噴藥時間和氣溫,在風速不超過3級的天氣進行噴藥。

(5) 注意農藥的交替使用,儘量避免連續使用, 同一種農藥或同劑型農藥,以免出現抗藥性。

(6)兩種或兩種以上農藥混合使用時要按有關要求進行混配,並要即混即用, 混合要合理,如出現氣泡、變色、沉澱等現象,應立即停止。酸性和鹼性農藥不能混用。

(7) 葡萄採前60天禁止使用有毒和有殘留的農藥。

5 埋土防寒

11月上中旬將冬剪後的植株適當捆綁, 並在主蔓基部做好土枕,然後順主蔓方向壓倒,在行間距植株70公分以外取土覆蓋植株,防寒土墩土層厚度不應低於20釐米,寬80—100釐米,埋土後上凍前灌足凍水。











醫澪貳褀


條件海拔高度一般在400-601米。中國葡萄多在北緯30-43度之間海拔的變化較 大,約200-1000米,河北懷來葡萄分佈高度達1100米,山西清徐達1200米,西藏山南地區達1500米以上。

緯度和海拔是在大範圍內影響溫度和熱量的重要因素。 2。坡向和坡度: 在大地形條件相似情況下,不同坡向的小氣候有明顯差異。通常以南向(包括正南向、西北向和東南向)的坡地受光熱較多,平日氣溫較高。

坡地的增溫效應與其坡度密切相關。一般坡地向南每傾斜1度,相當於推進1緯度。受熱最多的坡地角度約為20-35度(在北緯40-50度範圍)。葡萄因較耐乾旱和土壤瘠 薄,可以在相對不大範圍內發育根系,所以比其它果樹更適宜在坡地上栽培,然而坡度越大水土流失越嚴重,因此,在種植葡萄時應優先考慮坡度在20-25度以下的土地。

3。水面的影響: 海洋、湖泊、江河、水庫等大的水域,由於吸收的太陽輻射能量多,熱容量較大,白天和夏季的溫度比陸地低,而夜間和冬季的溫度比內陸高。因此,臨近水域沿岸的氣候比較溫和,無霜期較長。

臨近大水面的葡萄園由於深水反射出大量的藍紫光和紫外線,漿果著色和品質好,所以選擇葡萄園時儘量靠近大的湖泊、河流與海洋的地方。 玫瑰香的產地環境

1產地選擇玫瑰香葡萄產地應選擇在生態條件良好,遠離各種汙染源,並具有可持續生產能力的農業生產區域。

1.2、產地空氣環境質量玫瑰香無公害葡萄的產地環境空氣質量應符合表1的規定。

1.3、產地農田灌溉水質量玫瑰香葡萄產地農田灌溉水質應符合表2的規定。

2、玫瑰香葡萄栽培技術

2.1、苗木栽植

2.1.1 苗木栽植時間:北京大興地區葡萄栽植採用春栽,一般在3月未到4月上旬進行。營養袋苗在5月上旬進行定植。

2.1.2 架式與栽植密度:玫瑰香葡萄採用籬架或小棚架栽培。籬架栽培行距2.5米,株距1~1.5米。小棚架栽培行距4米。株距0.8~1.0米。

2.1.3 栽植方法:籬架栽培時可按行距南北方向挖定植溝,棚架栽培、東西方向挖定植溝。定植溝寬、深為80釐米,溝內填置秸杆、腐熟的有機肥和表土,栽植前先用清水將苗木根部浸泡10—12小時,並對根系進行修剪,剪去過長、過細和有傷的根,然後用ABT生根粉或萘乙酸NAA溶液浸泡根部。再按株行距進行栽植,栽植深度以苗木的根頸部與地面相平為準。栽植時根系要擺佈均勻。填土一半時輕輕提苗,再仔細填土,與地面相平後踏實,最後灌透水。待水滲完後進行復土或復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