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摩”给东莞带来了什么好处?

GG胡子


“禁摩”给东莞带来什么好处?未“禁摩”之前,摩托车飞车抢劫路人成为东莞的祸患,我的女儿在东莞某工厂做报关员,工厂每出口一批货就要到海关大楼办理报关,以前没有网上报关,经常要报关员出差报关产品出口。在东莞未禁摩之前,东莞摩托车飞车抢劫非常频繁,我的女儿由于经常要出差为工厂报关产品出口。所以,在东莞未“禁摩”之前,经常受到“摩托车飞车抢劫”。东莞在“禁摩”之后,“摩托车飞车抢劫”绝迹。


物华国富圩日街边摆摊


看了全部的回答,几乎有九成不支持禁摩的。总的来说禁摩弊多于利,多少人出门就一个人开着个小车,办个事要计划好堵车两个小时的打算,提前出门,到了又找半小时的停车位,太扎心了啊。禁摩时所谓的好处就是交通和治安,现在恰恰应该解禁摩托才能缓解交通了,治安更不要担心了,傻子才去抢劫呢,抢个锁屏了的手机有什么用,谁出门包里还带多少钱吗?更不要说各路口的摄像头已形成了公安局的天网系统,循迹追踪,你能跑到哪儿去,所以支持解禁摩托车


傲特金属


首先先说说2003年前还没禁摩的东莞,马路上随处可以见的摩托车,当然逆行、超载和摩托车交通事故也是不少的,那时已经是见怪不怪了。2003年东莞政府实行禁摩令,禁止上路、销售摩托车。记得当时的政策是:普通民众拿自家的摩托车去上交有几百块钱的补贴,然后治安和交警人员查扣一台摩托车有50的奖励,所有在东莞销售摩托车的车行要在一个月内停止运行,不得再销售。经过几个月的大洗牌,东莞摩托车几乎没有了。



第一点、交通事故少了

没禁摩之前,每天几乎都有听到哪里又有摩托出事故之类的新闻,现在在东莞这类的新闻已经非常罕见了。

第二点、治安好了

以前在东莞女性出门都别心惊胆跳,项链包包什么的都不敢带出去,生怕飞车党盯上,不过也确实那时候的飞车党在东莞特别猖狂,成帮结派的。现在在东莞飞车党已经销声匿迹了,治安已经好很多了,每个人穿金戴银出去也没什么事了。

现在的东莞因为禁摩令的实行带来的好处就以上两点,但是今时今日的东莞因为没有摩托车的缘故,出现的麻烦也是不容轻视的,

第一,交通更堵了

以前在东莞开车上下班几乎没有堵车的现象,现在早上出门堵,晚上回家堵,有时开车堵在马路上想把汽车扔了,走路回家。

第二点、出行费用涨了

没有摩托车出行,上下班要不坐公交车要不踩单车和开汽车,因为现在汽车便宜的原因,大部分人选择汽车,但是每年一台普通汽车的使用费真心不便宜,年薪二十几万的小白领,一台因为开汽车费用去了大几万,还不包车子的折旧费,唉!真心用不起!想想因为15年前禁摩令的出台,一个普通上班族为此多花了几十万,难道这是你们政府想要的目的?

总结:东莞禁摩已经有十几年,带来的好处和坏处也已经明显体现出来,如果让机械派选择的话,机械派更愿意开摩托也不想开汽车。不管当年出于什么原因禁摩的,机械派还是想说出台禁摩令绝对不是一个好政策!


机械派工作室


禁摩可以缓解交通拥堵和治安问题,这简直就是胡说八道!谁不见在禁摩前堵车的时间和位置只是上下学的时间和学校所处的路段,而禁摩后这情況几乎是全时段全路面的全复盖无一幸免、无死角的。而且在宣布禁摩计划的当月当地的汽车销售额就猛的飚升了百分之二三十了。同时学车拿证的需求也是出现了暴增的态势。你说推行了禁摩政策对谁更获得更大的好处呢?而对交通状况是否真的有大的改善吗?没有!绝对没有!只有更遭!试想想,一部摩托车与一辆汽车所占路面的面积空间就一目了然。而且汽车一旦受阻就谁也动不了了,而摩托车在安全可控的情況下是可以灵活自如的穿梭,哪来的堵?还有就是汽车与摩托车的各种费用也是不小的数目。说到底就是为了各方的经济利益而不是真的为了改善交通和治安。


添专加雅


关于禁摩,大家都反映都是一边倒,批评政府。身处何处,想法大致和环境相当。

1.有人拿香港和台北来比较,显然,他们不是东莞学习的对象,更不是城市管理对标的。而是北京,上海,深圳。这些地方都采取比较好的禁摩措施。

2.关于禁摩带来的好处,治安好了,在某一段时间里,东莞的治安压力非常大,政府官员都是战战兢兢的,其中飞车抢夺案件多,这样用禁摩的方式有效的降低了发案率。

3.有朋友指出禁摩导致外来人口减少。这个命题不去讨论,升级换代,来料加工企业转型,制造业的成本优势不再才是主要原因。和禁摩没关系。

3.关于禁摩添堵的话题,即使不禁摩,汽车的增量是有目共睹的,和禁摩没有必然关系。

4.关于增加了生活成本问题,我认为,只要稍微努力一点,几万块钱的车普通工薪族也没买的起


老楚87237663


小车多了也堵,摩托车不禁同样会堵。这跟东莞的治理,格局有关:市有市的规划,镇有镇的规划,村有村的规划,小组有小组的规划,还有那些村民自己也有规划。结果造成了东莞的城市格局是,除了路就是房。没有任何场地空地存在。某些地方好不容易历史遗留下的一块空地。本来可以作为人车的消纳场所。结果不是村干部,就是村民,把它做成房子出租。人人都想买车,人人都不为车留位置。现在花大力气在修轨道交通,地铁等,这么密集的建筑,是管不到用的。一句话,不砍掉一半的建筑,不腾出一半的空地来,就疾重难返,也没有治了。不管你是禁摩禁电,禁自行车,还是禁小车,都是不现实的,也达不到你想要的效果了。


说了你们不听


我个人认为禁摩是必须的,

1.我在东莞差不多20年了,禁摩前听到过非常多的飞车抢夺事件,身边朋友就发生过好几起,而且有一次一女生不愿放弃包包被拖行了10几米。

2.很多人不愿遵守交通规则,包括汽车驾驶员,摩托车驾驶员,骑单车的,行人。因为有部分人本来素质低,不按交规,其它人觉得就自己遵守没必要。这里特别说一下摩托车和电单车的,他们经常马路中间穿梭,而且我发现在他们从不看后视镜,所以也经常看到他们被撞到(见到过两次尸体)。

3.再说一下我自己开车经历,挑3个记忆比较深刻的,第1个:是我在红绿路口等绿灯,正前方一位骑摩托旳年轻人正在打电话,可能电话分神了,绿灯差不多有10秒了还没走,我按了一下喇叭提醒他一下,他回头瞪着我,嘴里不知说了些什么(我没开窗听不见,看他的表情估计骂人的话),然后还不走,等到黄灯一加油门跑了。第二个:也是过红绿灯,我车前面是辆面包车,绿灯亮时三个车道的己经起步,突然前横着开来一台摩托车,三车道的都是急刹车,我前面印面包车急刹熄火,面包车司机火气也大开骂,摩托车开过去后又开回来,在路中间对骂,还好没打起来。第三个:路上遇堵车,大家都慢慢移动,有几辆摩托车在车流中穿梭,其中一台小货车贴住了一辆从旁边的插入来的摩托车,摩托车司机马上下车伸手抓住货车司机衣领,另一手抢起拳头,而且旁边的几台摩托手也围了过来,最后发生了什么我不知道。(另外补充一下这几次遇上的都是拉客摩的)

有些人认为禁摩后,路上小汽车多了,造成交通拥堵,我个人不太赞同这个观点,第1小汽车增多那是趋势,禁摩对小汽车多少有影响,但影响不大。第2道路拥堵与道路规划有关,举例说:日本东京比东莞车流量大多也不见有这么堵。


猜米由然


一个把底层人民经济方便又利于创业初期的交通工具都禁绝了的城市,你觉的有未来吗?我支持禁摩但坚决反对禁电,为什么物价飞涨?运输占绝大部份的成本。社会是个金字塔,底层人民群众看不到向上爬的机会了,自然而然的会流向管理更人性化的城市。没有了底座,那些站在金字塔顶端、中间的人日子会好过吗???恐怕到时候换个灯泡100元,打扫一次卫生1000元,装台空调10000元将不是梦想。


手机用户14787214241


利弊都存在的,外出就图个方便快捷,就举个亲身经历的例子,有个晚上去惠州,刚好在修路,2公里路程走了两个小时四十分钟,第二晚我就开个摩托车,3分钟的事,你们继续堵吧,我先溜了。其实也不用据太多的例子,利弊的例子举不完的,各有说法,政策和管理完善,人民素质提高,我倒是支持解摩,省钱省事省时间,废气排放还少,不过要严格管理得当


一个人炯


我的建议,现在各村委都出现了网格员,网格员对店铺,出租房的普查对环境污染消防安全人员关系起到很好的发展作用。禁摩也可以人性的开展,摩托车应与营业执照挂钩,营业执照必须要有决的场地详细的地址,开店做生意真的不容易,摩托车电三轮车很实用的。工商局下村查店铺有没有办营业执照也是辛苦费财费力一催再催商铺要办营业执照,催商铺也是一托再托,托着托商铺关门大吉了或者搬去别的地方了。假如摩托车(电三轮车)与营业执照挂上钩了,商铺们会很自觉的去办营业执照了,因为这样可以申请拥有一台摩托车(电三轮车)工商局再也不用担心下村催了。那么整条链条经济复苏,有卖摩托车(电三轮车)的商铺有维修摩托车的商铺有生产摩托车的厂家厂家缓解了失业率物流也带动起来了,总之有太多关联了。利大无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