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在陷入兩線作戰前,應該先和親皇太極還是先平定內部叛亂?

早晨初生的太陽


歷史是不能假設的呀,而且當時崇禎根本沒有這種可能呀。其實小編認為, 明朝覆滅不在於農民起義或是軍事,換句話說那個為先都無所謂。

農民起義軍隊不可能與明朝和解

眾所周知,張獻忠、李自成等人的起義是因為旱災導致的。畢竟旱災就代表沒飯吃,沒飯吃就會死人,那餓死還不如造反。所以除非崇禎能給起義軍隊足夠的飯吃,起義軍隊是不會停止造反的。

當時國庫已經沒錢了,大臣又不願意捐款,想向東南沿海徵稅也沒法達到。另外有一個重點不得不注意到:農民起義部隊對明朝政府有刻骨的仇恨。所以客觀上來看,農民起義是不可能消除的,除非風調雨順(這在短期內不可能),或者有充足的錢財去賑災(明政府沒有足夠的錢)。所以,農民起義軍隊不可能與明政府和解。

明政府也不可能與滿清和解

受祖制影響,明政府對少數民族政權採取了“不和親、不納貢”的政策,這在明朝軍事實力佔據上風時可行,但在內憂外患的明朝末年就是愚蠢的行為了。

其實皇太極也不是沒有議和的打算,曾經皇太極提出納幣議和,這也得到了孫傳庭等武將的同意,但由於此提議遭到了眾多文官的反對而作罷。另外有一點:議和也是需要錢的,明政府正是由於沒有錢而無法賑災,此時也因為沒有錢而使議和成為泡影。

明朝憂患根源不在軍事而在內政

試想一下,如果崇禎能夠向東南沿海徵稅,大臣納捐,朱姓宗室(朱常洵等人)不貪。改變當時“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的不公平狀況,那不論是農民起義還是滿清威脅都可以迎刃而解。如果不改變貧富不均的現實,那改朝換代也只是早晚的事情。


物質文化史


攘外必先安內是慣常的措施。在當時的局面下,清朝已經實際建立,雙方是國與國之間的關係,雙方是完全可以握手言和的。而且,在清朝早期沒有展露出非常強烈的滅亡明朝的野心。基本上戰爭都是以爭奪遼東。關外為中心展開的。而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則是以徹底推翻明朝為目標,兩者根本不能共存,明朝與闖軍屬於是在根本利益層面存在矛盾。所以,無論怎樣選擇都應該以先平定內部叛亂為優先。

從力量上看來,闖軍的流動性很強而且主要活躍在明朝的主要經濟發達地區和交通要道。如果不平定李自成,那麼明朝的稅賦與糧餉只能是水中月鏡中花的賬面數字,根本就無法使用。而清朝方面佔據了關外,這片土地實際上從明中期就已經不再屬於明朝的有效管轄之下,因而對於明朝的影響不大。所以,保障東北的和平,平定國內的叛亂是當時國家的唯一生路。可就是在明朝混亂的朝政和迂腐的大臣手下,這條唯一的生路也被徹底堵死。

事實上,當時的情況也確實比較複雜。滿清地處關外,距離京師的直線距離比較近,加上又是蠻夷,在道義和輿論上影響比較大。所以,崇禎錯誤的將全部力量都壓在了東北地區,以至於南部的叛亂最後做大。可以說,這是根本路線上出現了偏差,讓後人唏噓。


經典守望者


崇禎帝朱由檢是明朝唯一的陷入兩線作戰的皇帝,而且陷入兩線作戰完全是崇禎帝自作自受。

事實上,天啟帝朱由校留給弟弟崇禎帝朱由檢是一個不錯的局面。

對外明朝頭號抗金名將民族英雄袁崇煥在寧遠大戰指揮一萬多明軍以少勝多大破努爾哈赤統帥的十三萬後金軍主力,擊斃一萬七千多後金軍,努爾哈赤也被火炮打傷,八個月以後死去。

寧錦大戰袁崇煥又指揮明軍大勝皇太極、代善、阿敏、莽古爾泰等四大貝勒率領的七旗十萬後金軍主力,擊斃幾千後金軍,重傷濟爾哈朗、薩哈廉、瓦克達等貝勒,打死努爾哈赤的侄子覺羅拜山與巴希、額真博博圖等後金軍將領,皇太極狼狽撤退。

崇禎帝朱由檢繼位以後,剷除大太監魏忠賢與天啟帝乳母客印月為首的閹黨,提拔重用明朝頭號抗金名將民族英雄袁崇煥,明朝出現了撥亂反正的中興氣象。



因此袁崇煥在軍事上修築城池對後金步步緊逼,積極籌備建立六萬關寧鐵騎及車炮裝甲部隊收復遼東平定後金,袁崇煥提出的五年平遼是完全可行的。

可惜崇禎帝等多疑急躁、剛愎自用,對袁崇煥“皇太極西向窺視中原”的提醒置若罔聞,甚至逮捕袁崇煥派去協防薊州的關寧軍將領,拒絕袁崇煥改革薊州明軍的計劃,導致皇太極繞道蒙古長驅直入攻佔薊州,直逼北京。

北京保衛戰袁崇煥率領九千關寧鐵騎浴血奮戰打退皇太極統帥的十萬後金軍主力,卻被中了皇太極一夥反間計的崇禎帝逮捕下獄,距離袁崇煥提出五年平遼只有一年五個月時間。

在袁崇煥被逮捕下獄以後,北京城的明軍對城外的關寧鐵騎謾罵甚至殺害。袁崇煥的部下祖大壽等被迫帶領關寧鐵騎離開北京。

崇禎帝又逼迫滿桂、孫祖壽等明軍出城與皇太極的後金軍主力決戰,結果幾萬明軍全軍覆滅,滿桂、孫祖壽等戰死。

在孫承宗、馬世龍、秦良玉、祖大壽等率領四十萬勤王大軍打敗阿敏的後金軍,取得遵永大捷,北京城轉危為安以後,崇禎帝自毀長城把明朝頭號抗金名將民族英雄袁崇煥千刀萬剮傳首九邊,導致明朝將領尤其是北方邊境明軍將士人人自危離心離德。

在國內方面,大規模農民起義也是在崇禎帝繼位以後爆發的。

正是因為崇禎帝節儉到了吝嗇的性格導致他捨不得用自己的小金庫裡的幾千萬兩白銀,而用裁減驛站的辦法節省了幾萬兩白銀,導致李自成等人下崗走投無路被迫造反,星火燎原,成為蔓延全國的農民大起義。

即便如此,崇禎帝有多次平定李自成張獻忠等農民起義軍的機會,明朝擅長鎮壓農民起義軍的名臣將領人才濟濟,比如陳奇瑜、盧象升、洪承疇、孫傳庭、熊文燦、鄭崇儉、楊嗣昌、曹文詔、曹變蛟、賀人龍等,可惜這些人才都被崇禎帝瞎指揮浪費了。

比如名將孫傳庭活捉農民起義領袖闖王高迎祥,把新闖王李自成打得只剩下18騎逃進商洛山,可惜崇禎帝又自毀長城莫名其妙把孫傳庭逮捕下獄,導致李自成起義軍死灰復燃捲土重來,中原戰局徹底惡化不可收拾。

崇禎帝有多次平定國內農民起義避免兩線作戰的機會都被他瞎指揮浪費了。

崇禎帝另外一個致命失誤是冤殺明朝抗金名將、西洋火炮專家孫元化。孫元化是繼承袁崇煥鎮守遼東抗擊後金的最好人選,可惜也被崇禎帝冤殺,更嚴重的後果是孫元化的部下孔有德耿仲明等走投無路帶著一萬多人的艦隊與西洋火炮投降後金,使明朝徹底失去對後金的火炮與艦隊優勢。

從此以後,即使崇禎帝想避免兩線作戰,狡猾的皇太極也不可能讓他如願以償。

皇太極先後五次派清軍大舉入侵中原燒殺搶掠,一方面是為了搶奪金銀財寶糧食物資青壯年人口,摧毀明朝的抵抗力量,比如孫承宗盧象升等明朝名將都被清軍殺害。


另一方面皇太極多次派清軍入侵中原也是聲援李自成張獻忠等農民起義軍,使明朝無法消滅農民起義軍,讓明朝軍隊陷入兩線作戰顧此失彼的困境無法自拔。

在松錦大戰之前崇禎帝還是有與皇太極議和避免兩線作戰的機會的,但兵部尚書陳新甲按照崇禎帝的指示與皇太極議和,因為議和事宜意外暴露卻被崇禎帝作為替罪羊殺害,導致明清議和徹底破裂。

松錦大戰是決定明清命運的決戰,洪承疇統帥的十三萬明軍主力也給清軍造成很大的壓力,可惜崇禎帝又一次瞎指揮逼迫洪承疇與皇太極的清軍主力決戰,造成明軍全軍覆沒,洪承疇祖大壽等被俘投降清軍,曹變蛟邱民仰等一百多明軍將領被清軍屠殺。至此在明清戰爭中,清軍已經佔據絕對優勢。

明朝外線對清軍敗局已定,崇禎帝又逼迫孫傳庭率領十萬明軍主力在內線與李自成的大順軍決戰,結果四萬明軍戰死,明軍一敗塗地,崇禎帝輸掉了逐鹿中原的最後的籌碼。

即使在李自成兵臨城下圍攻北京的最後時刻,崇禎帝仍然有擺脫兩線作戰的機會,李自成提出向崇禎帝稱臣聯合明朝共同抗擊清軍,條件是崇禎帝封李自成為西北王,賞賜李自成軍隊一百萬兩白銀。

李自成聯合崇禎帝抗清的主張與現代國共合作停止內戰團結抗日的主張頗為相似。

可惜崇禎帝不能像蔣介石那樣能屈能伸,崇禎帝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或者說崇禎帝要錢不要命,他也許捨不得給李自成那一百萬兩白銀,居然拒絕了李自成的建議。

最終崇禎帝自殺殉國,導致作為大一統王朝的明朝滅亡,而李自成從崇禎帝的小金庫裡獲得3700萬兩白銀,黃金等財寶還不算在內,遠遠超過李自成向崇禎帝要求的100萬兩白銀。


厚德載物49847


我是史學長空,來回答此問題。我認為一面與皇太極和談,一面調精兵平定叛亂。

明朝在面對內部農民起義和外族入侵時,雙拳難敵四手。崇禎帝全面發動戰爭,一面在東北投入重兵與後金作戰;一面派兵平定陝西、四川叛亂。我個人認為這決策是錯誤的。

當時後金與明朝發生戰爭,後金主要是想佔領關外的領地,沒有入主進中原之意。皇太極當時也非常渴望和談。有附屬明朝的意思,只是大明朝的內部出現了和談與主戰兩派的矛盾。才迫使皇太極下令進攻明朝。皇太極當時以為明朝想要消滅他們後金。

史學長空帶著大家穿越歷史時空,親身體驗一下崇禎年間的危局。

李自成起義隊伍的壯大,主要是農民吃不飽,穿不暖,才揭竿起義,農民紛紛加入到李自成的隊伍中。崇禎帝為了應對後金的戰爭,朝廷加派官員,向農民增加賦稅,當時明朝的貪官汙吏,橫徵暴斂,弄得民不聊生。明朝派兵鎮壓,越鎮壓,李自成的隊伍就越強大。

此時崇禎帝應該果斷採取措施,與後金議和,許以重利,甚至以割讓山海關以外的土地來穩定暫時的和平。調遼東的精兵去內地平叛,起義軍就不會那麼猖獗,也不會看著他們坐大。

後來吳三桂的軍隊與清軍聯合作戰,就能看得出,遼東的鐵騎還是很有戰鬥力的。

在袁崇煥死後,明朝能與後金抗戰的將領,非常的少。後來與後金在薩爾滸大之後,逐漸掌握了戰場的主動權。松錦大戰確立了後金的帝業。此戰役之前,後金根本沒有信心能戰勝明廷。

嘉慶皇帝曾說:“太祖一戰(薩爾滸大戰)而王基開,太宗一戰(松錦大戰)而帝業定。”這點從後來得知,清朝建立後,清廷一直不肯讓漢人去東北。為的是自己有朝一日不能完金征服中原,也可以退守東北。

袁崇煥死之前,皇太極也同意議和,還有附屬明朝之意。原本議和變判是由陳新甲負責,秘密進行。

因陳新甲的家奴洩露了此事,遭到明朝主戰的反對,認為有辱國體。應懲罰幕後操縱者,崇禎帝把議和的事情,全部推卸給了陳新甲。崇禎帝為了顏面,殺害了陳新甲。

議和計劃失敗,皇太極認為明朝廷不與他議和,是為了消滅後金。才不得不主動進攻明朝。經過多次的大戰後,明軍慘敗收場。

從薩爾滸大戰到松錦大戰,明朝完全喪失了對外的控制權,後金逐漸推進,防禦戰線突破後,只剩下山海關最後一道防線。

經過多次的交戰,明朝軍隊的弱點完全暴露在後金眼皮下。袁崇煥發明憑藉城牆用炮的戰法,可以扼制後金的進攻。崇禎帝中了後金的反間計,殺害了袁崇煥。對於後金來說,看到富饒而廣闊的中原,讓後金的將領們,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才有入主中原的想法。

崇禎帝錯誤的判斷當時形勢,同時也高估了自己的實力,把農民起義,當成了不成氣候的流寇。

明朝末年,國家財政枯竭,政治腐敗,各地農民揭竿起義。崇禎帝既要與後金作戰,還要面對朝內的農民起軍。沒有力挽狂瀾的手段,是難有作為的。

史學長空說:

崇禎帝如果與後金達成議和,調集遼東精兵,平定內亂,然後,整肅吏治,減輕賦稅,休養生息,再徐徐圖之,也許還有一番作為。


史學長空


“攘外必先安內”這一政策是中國古代王朝慣用的政策之一,抵禦外敵,必須要將自己的內部安定好,形成內部合力,然後再一致對外。歷朝歷代對“攘外必先安內”的策略都有不同理解和實施方法。譬如,劉邦曾經自以為兵力雄厚,與匈奴決戰,結果在白登山被圍,此後採取和親政策,內部休養生息,這才迎來漢武帝時期的對匈奴大規模征戰的勝利。

明朝崇禎皇帝時期面對怎樣的局面吶?(清軍五次入關作戰的指揮者,皇太極、多爾袞、阿濟格、阿巴泰像)

後金的五次入關作戰和李自成起義的軌跡。

後金政權在明朝崇禎年間曾經六次入關作戰,第六次入關建立了清朝,具體入關作戰如下:

第一次入關作戰

時間:1629年10月至1630年正月;

指揮者:皇太極;

軍隊數量:約10萬;

作戰過程:清軍從龍井關、洪山口、大安口進入明朝管轄區,佔領河北遵化,進逼北京。明朝調各路人馬援救北京,並多次派遣使者議和,期望割讓土地。袁崇煥等各路明軍到達之後,經過激戰,皇太極率軍返回瀋陽。

結果:後金軍隊劫掠京畿地區之後返回,袁崇煥被問罪,凌遲處死。

第二次入關作戰:

時間:1634年5月—9月;

指揮者:皇太極;

作戰過程:考慮到明軍在各個城池已經加緊了軍備,這一次主要在大同、宣化過長城,主要劫掠村鎮的人口、牲畜等,對大城市沒有進攻。

結果:後金軍隊劫掠而去。

第三次入關作戰

時間:1636年5月——9月;

指揮者:阿濟格;

作戰過程:此次入關作戰為牽制戰,皇太極在征服朝鮮,害怕明軍在背後偷襲,於是派出軍隊進攻明朝的京畿地區,攻下明朝12座城池,大小作戰50多次,每次都勝利了,牽制的作用達到了。

結果:後金軍隊劫掠了人口、牲畜合計179820,清軍成功征服朝鮮。

第四次入關作戰

時間:1638年8月—1639年3月;

指揮者:多爾袞;

作戰過程:清軍繞過山海關防線,劫掠山西,攻破濟南,縱橫千里;

結果:明朝宣大都督盧象升被殺,攻克36座城池,招降6座,與明軍17戰皆勝;劫掠人口、牲畜46萬多,濟南府庫被劫掠。

第五次入關作戰

時間:1642年10月—1643年5月;

指揮者:阿巴泰;

作戰過程:清軍自黃崖口入關,征戰最南部到江蘇的海州,範圍涉及山東各地、河北等地。

作戰結果:攻克88座城池,逼降6座城池,俘虜36萬人,黃金12000多兩,白銀220多萬兩。

這是後金(清)的五次入關,劫掠了大量的人口、財富到關外,第四次和第五次劫掠更是深入明朝腹地,如入無人之境,可見明朝內部空虛如何了!

李自成起義的軌跡和清軍入關的軌跡息息相關。1628年,李自成被明朝裁撤,他殺了自己的老婆韓金兒和債主艾詔。1629年2月,李自成加入明朝的軍隊,去北京勤王,應對後金軍隊第一次圍困北京城。在甘肅榆中半路上,明軍將領剋扣軍餉,引起兵民的兵變,明軍將領和當地的縣令被殺,李自成起義了。李自成起義源自於後金軍的第一次入關作戰!

1633年,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等人被明軍曹文詔和左良玉部隊包圍,危急時刻,清軍第二次入關作戰,李自成假裝投降,買通明軍,後殺明朝安撫官員再次反叛。這一時間段,李自成還沒有成氣候,清軍第二次入關算是給了一些可乘之機。

儘管如此,明軍還是在1637年基本剿滅了各地的起義軍,有的投降,有的隱藏了起來,李自成最後率領十幾人逃入商洛山中。

明朝在剿滅各地農民起義軍之後,盧象升在清軍第四次入關作戰中戰死(1638年),孫傳庭、洪承疇等人調往關外同清軍作戰了。

1639年,張獻忠再次反叛起義,李自成於1640年趁著明軍剿滅張獻忠的機會,重新起義,進入河南,收攏災民,攻佔洛陽,殺死福王朱常洵,一時聲威大震。

1643年—1644年,李自成擊敗明軍孫傳庭部,佔領了陝西全省,定都西安,建立了大順政權。1644年3月19日,李自成起義軍佔領北京城,明朝滅亡。

崇禎皇帝面臨的幾次和議選擇。

1629年,皇太極第一次入關圍困北京時,曾經要求和明朝和議,目的是讓明朝割讓一些土地,崇禎皇帝拒絕了。這時明朝內部的農民起義還沒有那麼厲害,也沒有對明朝形成致命的威脅,軍事力量還在。1637年時,明軍基本剿滅了起義的各路農民起義軍。

1638年,多爾袞率領清軍第四次入關劫掠。大臣楊嗣昌提出“攘外必先安內”的策略,和清軍議和,然後騰出手來專門對付各地農民起義軍,避免明朝軍隊內外兩線作戰。這一建議對當時的明朝來說無疑是最好的,等內部問題徹底解決了,再專門對付關外的滿族政權。不過這一建議遭到宣大都督盧象升的激烈反對,寧折不彎,一切用戰爭解決問題,崇禎皇帝對作戰還是議和搖擺不定,最終決定不與清軍議和。多爾袞為首的第四次入關作戰,主戰派宣大都督盧象升戰死,濟南被攻破,省府庫被劫掠。

李自成於1644年到達北京外圍時也曾經提出條件議和,但總是不了了之,崇禎皇帝最終自縊身死。

明朝在面臨內外兩線作戰之時,最危急的時刻應該就是在1638年多爾袞第四次入關作戰的前後,明朝已經明顯經不起兩線作戰了,但是為了面子,崇禎皇帝以及幕僚拒絕了和議的奏請。(崇禎皇帝像)

明朝如果“和親”是否可行?如何處理最合適?

明朝歷史上曾經有外族要求和親,第一個是瓦剌,當時明英宗被俘,朝中大臣希望用明朝的公主和親,換回明英宗,但遭到當時眾多大臣的阻攔,沒有和親;第二次是1592年,明朝援助朝鮮,阻礙了日本對朝鮮的侵略,日本的豐臣秀吉嚮明朝提出和親的請求,希望明朝將公主嫁給日本天皇,萬曆皇帝一眼就看出了日本的把戲,對此置之不理。(也先像,明朝曾經計劃用和親換回明英宗)

“和親”作為一種政治手段,維護和親雙方和平相處,在明朝和後金之間是根本不可行的,當時的後金政權名義上是明朝的臣子,明朝上下都不同意,再說了,到了這個時代了,“和親”的作用幾乎沒有什麼作用了,靠女人贏得和平的時代造就一去不復返了。一切以國家的軍事實力說了算,即便明朝和親,也幾乎沒有什麼大作用。

1638年是一個臨界點,明朝就應該做出抉擇,當時已經是內外兩線作戰危機的開始。尤其是多爾袞在明朝內部縱橫千里,明軍畏首畏尾,不敢作戰。多爾袞的軍隊大搖大擺的劫掠人口、牲畜等退回關外,明軍在後尾隨,目送出境。(豐臣秀吉像,他在朝鮮戰爭初期和議時曾經提出和親,動機不純)

而明朝君臣鬥看不清形勢,內部的農民起義軍主要是糧食問題,老百姓沒有飯吃了才會起義,不從內部找原因,永遠解決不了問題。安內是崇禎皇帝及其大臣首先面對的問題,關鍵是崇禎皇帝的大臣們都看著自己碗裡的飯,根本就不顧王朝的安危,崇禎缺乏果斷的解決問題的辦法。

至於對後金的和議問題,無非是要割讓土地,可以暫時獲得一段喘息的時間,平定內部之後,養精蓄銳,再進行謀劃對清軍的進攻,收復失地。如果沒有暫時的退讓和割捨,明朝根本沒有喘息時間的,滅亡成為必然。

對後金(清)的和議、平復農民起義軍、與民休息同時並舉才是明朝延續的王道。至於和親已經沒有什麼意義了。


穿越再現彼岸


朱由檢是明朝第十六位皇帝,也是明朝的最後一位皇帝,後世稱為崇禎帝。與其他朝代的末世君主不同,他繼位後大力剷除閹黨,勤於政事,生活節儉,曾六下罪己詔,算得上是位年輕有為的皇帝。奈何此時的大明王朝已是積重難返,最終在內憂外患下崇禎只落得身死國滅的下場,讓後人嘆息不已。 那麼歷史上真實的崇禎究竟是明君還是昏君?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他是如何坐上皇位的。 歷史上,崇禎繼位可以說就是一個意外。天啟七年,木匠皇帝朱由校到西苑遊船,乘小舟去深水處泛盪漾時被一陣狂風颳到水裡,差點被淹死。因驚嚇落下了病根,身體每況愈下。飲用了尚書霍維華進獻的“仙藥”幾個月後,漸渾身水腫,臥床不起。沒過多久便一命嗚呼,朱由校沒有子嗣,所以把王位傳給他。 所以從當皇帝這事上,崇禎皇帝朱由檢可能沒有什麼心理準備,壓根就沒想過。這就造成一個問題,他想當一個好皇帝,但是他卻不具備一個好皇帝應有的性格。崇禎的天賦算不上優秀,也沒受過良好的教育,他只能靠後天的勤奮去彌補,想在實踐中摸索一條救國之路,可惜時局給不了他那麼多時間。 我們要了解崇禎皇帝,就必須瞭解他執政時期所面對的主要敵人:其一明末以東林黨為首的文官集團,其二為崛起的大清,其三為農民起義軍,其四是崇禎自己。 那麼,我們一起來看看崇禎的執政生涯都幹了些什麼。 第一,剷除閹黨,崇禎皇帝朱由檢繼位伊始,就是大力清除閹黨。在整個過程中,崇禎皇帝朱由檢所展現出來的隱忍與果斷確實非同凡響,他先是麻痺魏忠賢及其黨羽,在魏忠賢試探性地遞交辭呈時,果斷回絕,誇讚魏忠賢對朝廷貢獻巨大,哥哥天啟皇帝叮囑他要信任魏忠賢。這是讓魏忠賢萬萬沒想的,魏忠賢誤以為崇禎皇帝依然會像天啟皇帝一樣寵幸他,於是就此打消了圖謀不軌的念頭。 接著,崇禎抓準時機先後剷除了魏忠賢的羽翼客印月及兵部尚書崔呈秀,奪回兵權,使魏忠賢處於孤立無援的境地。經此一事,大臣們紛紛彈劾閹黨集團,崇禎看準時機,藉著海鹽縣的貢生錢佳徴彈劾魏忠賢十大罪狀的時機,一紙詔書貶魏忠賢鳳陽守陵,旋之下令逮治。在其自縊而死後,下令磔屍於河間。 此後,將閹黨二百六十餘人,或處死,或遣戍,或禁錮終身,至此,貪汙受賄、玩弄權術、禍國殃民,還陰謀造反的閹黨受到致命打擊。但崇禎過早過快的剷除魏忠賢集團,間接推動了文官集團的權利膨脹,崇禎時代的政治平衡被打破。 第二,重啟東林黨,東林黨起於萬曆年間,最初是一群充滿理想,心懷天下,以匡扶社稷為己任的士大夫建立了東林書院,向天下傳遞著自己的政治理想,痛斥時局的昏暗,朝廷的腐敗。反對派將東林書院講學及與之有關係或支持同情講學的朝野人士籠統稱之為“東林黨”。 明熹宗時期東林黨人開放言路指責朝政,觸動大太監魏忠賢,魏忠賢開館纂修《三朝要典》,在霍維華的基礎上纂輯萬曆、泰昌、天啟三朝有關梃擊案、紅丸案、移宮案三大案的檔案資料,打擊東林黨,同時造編《東林點將錄》等文件上報朝廷,天啟五年的時候明熹宗下詔,燒燬全國書院。天啟六年,東林書院被拆毀。東林黨人也遭到打擊,楊漣、左光斗等許多著名的東林黨人都遭到殺害,東林黨人在朝堂之上已經失去話語權,活著的東林當人也只剩一些阿諛奉承、明哲保身之輩。 一直到了天啟七年,崇禎帝即位,魏忠賢被流放南直隸鳳陽府,東林黨人餘人才免遭魏忠賢的打擊。等到魏忠賢餘黨基本被肅清的崇禎二年,崇禎皇帝下令為東林黨人恢復名譽,並下詔修復東林書院,自此,東林黨算是重新被啟用,在朝堂之上重新佔據主導地位。而這裡我所說的東林黨,是指崇禎剷除閹黨之後的以東林黨為首的整個文官集團。 此時的東林已不同往日,雖然一直高舉放言路,反對宦官干政,反對礦稅三項具體主張,但此時東林人士借諷議朝政、評論官吏之名,行包庇地主,為富商巨賈爭利之實。他們雖然提出了廉正奉公,振興吏治,開放言路,革除朝野積弊等進步口號,然而實質上卻淪為了大地主,大商人利益集團的代言人,對明末饑荒災民的悲慘現實視而不見,對徵款賑災行為極力阻撓。如何奸佞汙濁的集團和閹黨其實沒什麼兩樣,可惜的是崇禎皇帝朱由檢沒能看清,他對東林黨的印象還是保持在“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階段。 第三,拒絕議和,崇禎元年,清皇太極便積極聯繫遼東督師袁崇煥,聲稱願意“去帝稱汗”,積極尋求與明廷和議,但是因為崇禎以及朝臣均認為流匪不足為懼,朝廷可以集中力量對付清軍,所以議和一事在部分大臣的反對下,被擱置了。與清(後金)議和時機就此錯過,清軍旋即入關報復,明朝也集中軍隊與清朝開戰,結果十三萬大軍一擊潰敗。此後中原叛亂再起,明廷疲於兩線作戰。同樣,李自成攻入北京前,曾給崇禎明確表過態,只要明廷能封他作河南王,他可以馬上調轉槍口跟八旗開戰,但崇禎毫不猶豫的拒絕了。其實崇禎想過與清(後金)議和,但與李自成議和可能壓根就被他心裡拒絕。 第四,處死袁崇煥,明末袁崇煥算得上是三朝元老,萬曆四十七年中進士,後通過自薦的方式在遼東邊關任職,得到孫承宗的器重鎮守寧遠。在抗擊後金的戰爭中先後取得寧遠大捷、寧錦大捷,但因為不得魏忠賢歡心辭官回鄉。 天啟七年,崇禎即位後袁崇煥得以重新啟用,被任命為兵部尚書兼任右副都御史,督師薊遼、兼督登萊、天津軍務。同年七月,袁崇煥返回京城,崇禎於平臺召見袁崇煥,袁崇煥聲稱自己可以五年復遼,為此得到了崇禎皇帝的讚賞。隨後的袁崇煥當上了遼東督師,拿著崇禎賞賜的尚方寶劍再次來到前線,成為東北地區和渤海灣部分地區的最高指揮官。 然後,袁崇煥卻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做了至今都仍有很大爭議的幾件事:以糧資敵、擅殺毛文龍、私自議和,加上之前在崇禎面前“五年平遼”的欺君,條條罪狀都可以要了袁崇煥的命。 此時的崇禎本來就大為不滿,接著又爆發了己巳之變,即崇禎二年十一月,後金主皇太極舉兵數十萬分別進入龍井關、大安口,袁崇煥聽聞後率領祖大壽、何可剛入關守衛,但不久之後,遵化、三屯營都被後金軍攻破,後金軍越過薊州往西,直逼京城,袁崇煥忙率兵護衛京師與後金軍鏖戰,經過艱難的戰鬥後,皇太極率軍撤退。 金軍退兵後,袁崇煥卻被治罪,原因是朝中大臣卻有很多人認為是袁崇煥放清兵入關,於是紛紛誹謗袁崇煥與後金軍有勾結,朱由檢對此也很懷疑。最終,崇禎以擅自與後金軍議和、擅殺毛文龍兩條罪名定袁崇煥死罪,崇禎三年八月,袁崇煥被凌遲處死,家人被流徙三千里,並抄沒家產。袁崇煥是否該死,我們不討論,但是崇禎殺袁崇煥確實是自毀長城。 第五,錯失保京機會,崇禎十七年,明朝內憂外患令崇禎帝長吁短嘆。清軍攻佔了山東、畿南88個州縣,攝政王多爾袞統領十幾萬大兵虎視眈眈;張獻忠一路沿湖北、湖南奪關佔地,準備全面佔領四川;更嚴重的是李自成已經西進潼關,佔據西安,控制了西北,並整頓兵馬打算直取北京,大有成王建國之勢。 正月初四,崇禎帝急召大學士及首輔大臣陳演、魏藻德、邱瑜及兵部尚書到御書房議事,討論陝西總督餘應桂和薊遼總督王永吉三人提出的速調吳三桂入京勤王的緊急奏摺。雖然放棄了山海關,但能避免京城落陷落。崇禎陷入兩難選擇,如果命令吳三桂進京勤王,山海關很有可能落入清軍手中,如果不讓吳三桂進京則北京城很有可能被李自成大軍攻破 。崇禎沒有自己決斷,而是在朝堂之上與大臣們共議。 第六,錯失南遷,在爭論是否棄地守京的朝會退後,大臣李明睿為崇禎獻上南遷之計。他認為即使棄地也難保北京安危。這個計策在當時而言確是上策,崇禎心裡也是贊同的。在李自成攻克寧武,明軍一敗塗地,京城岌岌可危時。李明睿又在朝堂上奏請南遷,崇禎當即徵求大臣們的意見,沒料想,左都御史李邦華竟說:皇上應該 鎮守京師,讓太子南下江南。崇禎帝見自己的計劃被打亂,便將太子南遷之事訓斥一番,南遷之事作罷。 結果朝堂之上,眾位朝臣展開了唇槍舌劍的爭論。一派主張棄地守京,另一派主張絕不棄地,雙方僵持不下,不歡而散,命吳三桂入京勤王的提議也就這樣被擱置下來。 隨後的崇禎皇帝下了“入京勤王”的聖旨,等待各路大軍前來護駕。但是,此後的幾天,勤王軍隊始終沒到,大順軍卻像潮水一般湧來。這時,李明睿又來緊急求見崇禎帝,勸他儘快南遷。結果朝堂之上眾大臣各懷心事地一言不發。正在尷尬無奈之時,前方傳來保定失陷的消息。南遷之路被掐斷,往南逃跑的可能性很小了,再議南遷之策,已是不可能實現的了。崇禎帝聽到這個消息之後,心裡涼透,徹底絕望。3月28日,李自成攻進北京,崇禎自縊身亡。 那麼我們現在來捋一捋,崇禎皇帝到底是明是昏。 細數崇禎的執政生涯,可以說崇禎是個非常勤政的君主,但問題是一個國家的興亡,和君主是否勤政沒有直接關係。作為一名君主關鍵還是要會用人,要善於發現賢臣,更要善於用賢臣,信任賢臣,大膽的放權於賢臣,讓賢臣最大限度的發揮才能。從此處看來,崇禎用人有著他致命的缺陷——用人多疑,急功近利,有恩不欲歸下,有過全盤托出。 因為不相信文武百官,崇禎頻繁地調整官吏,17年間他竟然換了17個刑部尚書和50個內閣大學士,領兵的大元更不用說,稍有不慎就是性命不保。他狹隘的用人,造成國家人才匱乏,有心報國的志士既不肯也不敢請纓效命。可以說崇禎的性格決定了他的用人,而他的用人又決定了大明的興衰。 崇禎不是明君,因為他本身不是一個能力挽狂瀾的皇帝,他是一位有著太多小聰明而缺乏全局考慮和管理的皇帝,他急躁輕信、急功近利、情緒上容易大起大落,剛愎自用,待人處事喜怒無常!在崇禎看來,民眾敗者為賊寇,官員敗者為罪臣。永遠正確的只有他天子崇禎。這一任性猜疑和多變的性格,造成了無數個可堪任用的傑出將領朝夕之間身首異處、命喪黃泉!而可用的人當然也越來越少。 同樣,崇禎皇帝也不是不是一個昏君,因為他勤儉自律、清心寡慾、勵精圖治,試圖重現明皇朝當年輝煌景象,他確實為了朱明王朝奮鬥終生,盡了他能盡的力。只能說崇禎是一位時運不濟的皇帝,“非亡國之君,當亡國之運”。 那麼,你又認為崇禎是個怎樣的人呢?


大君記錄


如果崇禎是一個把政權存亡看得高於一切的現實主義者又怎樣呢?

“安內”,穩定內部秩序;“攘外”,抵禦外來入侵。

一個敵人好對付,但雙拳總是難敵四手。內憂外患一起襲來,而客觀形勢又註定無法兼顧的時候,“安內還是攘外”就註定是一個當局者無法迴避的難題。

這一難題之出現,最著名最為人所知的當然是在民國時期。

日本人的鐵蹄已踏入中華大地,當時執政者卻提出“攘外必先安內”。

這個口號一直為國人所詬病和抨擊,其中之是非暫時且不去管他,有必要指出的是,被安內與攘外的兩難選擇所困擾,這在中國歷史上並非頭一遭。

先安內還是先攘外,這個坑真的是太深了……

必安內方可攘外?

明末,關外滿人鐵騎縱橫逐漸坐大,內地民變四起如星火燎原,起初,崇禎政權是準備兩線作戰的。

一上臺就於不動聲色中翦滅了魏忠賢的崇禎,不是個懦弱無能的角色。面對兩大威脅,他要兩頭出擊,兩手都要硬。

這一點從崇禎的財政安排上即可看出。

崇禎三年,為應對滿人的威脅,明王朝於正常賦稅之外加徵一種“遼餉”,同一年,陝西因旱災發生民變,崇禎又下詔曰,不募集軍隊不能平賊,不增賦稅則軍餉不濟,稍稍加點吧,“累吾民一年”,新徵的一種謂之“剿餉”。

遼餉用於攘外,而剿餉則用於安內。崇禎的雄心壯志,非同一般吶。

遼餉和剿餉都沒有起到應有的效果,以剿餉為例,原說好一年而止,直到崇禎十二年,“餉盡而賊未平”。但從中至少可以看出在兩種威脅面前,崇禎政權都不想妥協的初衷。

然而虛弱的國力終究無法維持兩線作戰的政策,是集中精力應付外患還是內憂,崇禎政權必須作出決斷。

被姚雪垠長篇小說《李自成》刻畫得無比陰險毒辣的兵部尚書楊嗣昌最早看出了王朝政策失誤潛藏的巨大危機,他向崇禎皇帝痛切進言:“必安內方可攘外”!

楊嗣昌打了一個比方:邊境烽火好比肩臂之外的病症,而流寇禍亂則病在腹心之內,既然政府無力兩頭兼顧,則兩害相權取其輕,“必安內方可攘外”。

崇禎接受了楊嗣昌的建議,遂集中精力對付李自成張獻忠。

一時間,一度呈狼奔豕突之勢的“義軍”幾乎面臨著滅頂之災,張獻忠逼得向朝廷詐降以求生存,李自成更只剩十幾騎倉皇而走……

皇帝的形象必須維護

看來,先安內後攘外的政策本已取得奇效,那麼為什麼最後崇禎皇帝還是被李自成的大軍逼得上吊自殺?

原來,關外滿人的騷擾還在繼續。遊牧民族風馳電掣來去如風,北京城又迫近邊塞,隔段時間就來一陣警報,滋味也實在不太好受。

崇禎遂放棄安內方針,調集多年從事圍剿的精銳部隊於邊疆,已經窮途末路的李自成張獻忠得以重振旗鼓……

隨著局勢的繼續惡化,崇禎始終遊移於安內還是攘外,直到明王朝大廈將傾之前,他一面與滿人作戰,一面密令新任兵部尚書陳新甲與滿人談和,並再三警告其不要將皇帝與滿人議和的消息洩露出去。

崇禎為什麼害怕他與滿人議和的消息外洩?

因為在傳統觀念裡,滿人是異族,與滿人談和則意味著在異族面前沒有挺起腰桿,壞了自古以來的“夷夏之大防”,勢必嚴重損害皇帝高大上的形象。

清議洶湧,大臣們個個呼天搶地痛心疾首,哪怕皇帝,也有點難以應付。

但皇帝與滿人議和的消息最終還是洩露了出去。

《明史》上說,某日,陳新甲派出去與滿人談判的工作人員回來報告談判情況,交上了文件,陳新甲讀完,隨手將文件放在茶几上。

偏偏陳新甲的家僮誤以為那只是一份普通的文書,按規定,這些工作文書是要抄寫後在各大衙門裡週轉的,於是,一份絕頂機密的文件就這樣傳播了出去。

在異族威脅面前低三下四、委屈求和,這還得了?朝野上下立即譁然。

崇禎皇帝眼看事情鬧大,原準備將責任全推給陳新甲,指責其揹著自己和滿人談判,然後象徵性處罰一下,以了結此事。

不料陳新甲不但不服罪,還對外揚言自己主持議和,為朝廷建立了奇功,言外之意,自己完全是奉命行事。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惱羞成怒的崇禎一氣之下,將陳新甲送上了斷頭臺。

雖然殺了陳新甲,但在內心裡崇禎對這位尚書大人還多少有一點愧疚。陳新甲死後,一個叫沈迅的官員在崇禎面前大力詆譭陳新甲,意在拍皇帝的馬屁,稱讚大開殺戒的皇帝英明神武,不料崇禎冷冷地回了一句:讓你來作新甲,恐更不如……

誰坑死了崇禎?

陳新甲一死,意味著大明帝國徹底關上了和滿人談判的大門。而再度陷入兩線作戰,對大明帝國無疑是致命的。

崇禎的最後選擇,實為多種因素所促成。但有一點也可以肯定:儒家文化傳統中的崇禎,究竟還不是一個現實主義者。

如果崇禎是一個把政權存亡看得高於一切的現實主義者又怎樣呢?

他當然會堅持先安內再攘外,至於什麼夷夏之大防,自己在異族面前如何憋屈,都暫且拋在一邊,重要的是先保住政權再說。


西瓜的王先生


“攘外必先安內”,當時的勢局來看,應該先解決內部問題,再來解決外敵!但也有幾個必須得前提!

原因一.當時的後金已經成氣候,實力強大,而且已經轉變了攻勢,明朝只能被動的防守而無主動出擊的能力和條件,所以後金是一個長遠的問題,短期內明朝沒法解決!

原因二.農民起義,自古就如同烈火,一經點燃,短期內就能形成燎原之勢,時間越長,危害越大,對國家是致命的打擊!

所以,先安內在攘外是比較合適的!但這也有前提,一是遼東派良將鎮守,依託山海關拒守,貌似崇禎就殺了好幾個厲害的將領!二是朝廷黨爭解決,不解決黨爭問題,即使有良將,在黨爭的漩渦中,只怕自保都難,還何談拒守後金!三是崇禎會用人,能用人!

瞭解了明史才知道黨爭有多可怕,東林黨在崇禎年間到底是怎麼樣一副嘴臉,其可惡程度遠比閹黨更勝!如果不解決黨爭和重用人才,就是把三國頂級的智囊團配給崇禎也是白搭!


小任談史


崇禎(1627年-1644年),後世稱為崇禎帝。明朝第十六位皇帝。於1622年(天啟二年)年被冊封為信王。

回顧明末歷史,不得不說崇禎真的是時運不濟,內有流寇,外有後金張牙舞爪。坦率的說,不要說明朝了,即便是20、21世紀的超級大國,也很難承受兩線甚至多線作戰。在流寇和外敵的雙重夾擊之下,崇禎皇帝應該攘外必先安內,就個人來看,如果崇禎能夠攘外必先安內成功,那麼相信明朝不會這麼滅亡的,或許將延續到現在。只是,這是一種幻象,當時的局勢非常複雜,流寇和後金不會讓明朝單獨對付一方的。

明朝末年的黨爭非常厲害,尤其是東林黨人, 純粹是為了反對而反對,根本不管不顧別人意見的正確與否。基本上是,只要對方贊同的,都反對;只要對方反對的,都贊同。只要有人提出議和這個戰略性退讓,但卻會遭到猛烈抨擊。

崇禎曾在一次召對中感嘆:“今日吏治民生夷情邊備,事事堪憂。”當大臣陝嗣宗上書指責他求治太急時,他批示:“此時不矯枉過正,太平何日可望。”

而且,就算明朝如果提出議和,皇太極會同意嗎?肯定不同意,因為皇太極需要劫掠,才能維持奴隸主的生活,才能持續削弱明朝實力,保持壓力,才能讓流寇繼續對明朝傷害。

流寇和皇太極沒有聯繫,這麼說出來恐怕都不會相信。當明軍剛把農民軍打敗,那邊皇太極就帶領清軍繞道殺入內地。於是,崇禎就只能拆東牆補西牆,把農民軍先放一邊,集中力量對付清軍,如此反覆折騰了十幾年。

其實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崇禎都不是一個亡國之君,但一個人不可能挽狂瀾於既倒,畢竟大勢已去,亡國已指日可待。在臨近末日的紫禁城,他常常暗自息:“朕不自意成亡國之君。”,實在是無可奈何花落去。





我是蕾姐


這個問題沒有看到本質。崇禎陷入兩線作戰的根本原因是什麼?是東林黨那些假正經文人搞亂了朝綱,把武人壓制到了底層,光會耍嘴皮子。上馬打仗幹不過韃子,下馬治國抓不了經濟,整天嚷嚷祖宗法度,在自命清高的後面是與商人集團緊密勾結,大發國難財,讓他們疏財解困卻一個個哭窮,搞得自己兩袖清風,滿身的浩然正氣,表演的一個比一個好。所以說這個問題是導致明朝滅亡的根本原因。

解決兩線作戰的當務之急,當然是先把滿清穩住,攘外必先安內,消滅叛亂,整肅了內部,加徵商稅,有了銀子,幹啥都有了底氣。不然,還是死路一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