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沙尼亞哪裡來的勇氣,敢叫板俄歸還土地,否則就開戰呢?

幸福地帶2


對於愛沙尼亞以不惜發動戰爭的威脅和勇氣向俄羅斯索要土地,俄羅斯的反應極為平淡,這不過是波羅的海三國,配合北約多年來對俄羅斯挑釁的其中一次,愛沙尼亞雖然屬於北約成員國,但北約體系只是保護他在遭受他國攻擊時對它進行保護,不會在愛沙尼亞主動發起對外戰爭後遭受還擊時給予幫助。



所以俄羅斯不用擔心戰爭威脅,或許俄羅斯對愛沙尼亞的戰爭威脅還有點期待,因為若愛沙尼亞真的敢於主動發起戰爭,俄羅斯肯定會讓其付出滅國的代價,總人口百餘萬的愛沙尼亞,根本不會對俄羅斯有任何威脅。



對於此,愛沙尼亞還是非常清楚的,既然愛沙尼亞清楚發動戰爭意味著什麼?為何還要張牙舞爪的向俄羅斯發起戰爭威脅呢?愛沙尼亞是這是司馬昭之心眾人皆知!



俄羅斯有兩大能源產地,一個主要的出海口方向,分別是波羅的海方向能源產地和環裡海能源產地,俄羅斯與歐洲合作的北溪項目主要是波羅的海方向的能源供應,而且最近美國與俄羅斯關係衝突加深,美國更對俄歐關係走近極為不滿,因此,愛沙尼亞本次挑釁俄羅斯的目的還是激化俄歐、北約與俄羅斯和美俄之間的衝突。


涇水書生


愛沙尼亞已不止一次向俄羅斯索要領土了。從2019年11月份起,愛沙尼亞議長珀呂埃斯、內政部長等人在不同場合數次發表聲明,公開要求俄羅斯歸還愛沙尼亞的領土,而且索要的領土面積還不小,達到2000平方公里。更讓人吃驚的是,愛沙尼亞人的態度還非常強硬:不還就打!

那麼,俄羅斯真佔了愛沙尼亞的領土嗎?這個倒是肯定的。眾所周知,俄羅斯最初只是個小小的公國,範圍也僅限於莫斯科周邊。現在變成世界面積最大的國家,絕大部分領土都是掠取得到的。至於愛沙尼亞,在歷史上就連整個國家都不止一次被俄羅斯吞併,佔它的領土更是不在話下。而愛沙尼亞索要的領土,是蘇俄建立之初,面對國內外巨大壓力,不得不和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簽署《塔爾圖條約》,同意把列寧格勒州和普斯科夫州的一部分土地劃歸這兩個國家。不過,1940年8月這兩個國家均被蘇聯吞併。1944年,蘇聯宣佈廢除《塔爾圖條約》,已成為蘇聯加盟共和國的愛、脫兩國別無選擇,只能同意。

愛沙尼亞1991年重新獨立後,馬上投入西方的懷抱,並於2004年加入北約。愛沙尼亞自以為有撐腰壯膽的了,終於可以對俄羅斯硬氣一回了。這樣既可以北約表達忠心,又能挽回一下面子。可怎麼對俄羅斯表達強硬的態度呢?愛沙尼亞想起了那片蘇俄曾答應還給的2000平方公里的領土。對於愛沙尼亞兩位部長強硬的言行,俄羅斯的態度還不錯,沒說不給,只是說愛沙尼亞的議長和內政部長太天真了,因為《塔爾圖條約》已廢除了80年了,再把它翻出來說事還有意思嗎?

(愛沙尼亞議長)

遭到這番羞辱的愛沙尼亞大為惱火,揚言不還領土就打,以武力奪回。俄羅斯恐怕聽到這話都會捂著嘴樂:說你們天真,你們還真無邪上了。拿什麼和俄羅斯打呀?總人口才130多萬,全體出動還不如俄羅斯的軍隊多,和俄羅斯對壘無異於痴人說夢。當然,有人會說,愛沙尼亞早已加入北約,北約可以上來幫忙呀。可問題是,北約也不是隨隨便便就發兵打仗的。北約對採取軍事行動設定了很多先決條件,比如必須是成員國遭到入侵時,才可以集體採取行動。如果愛沙尼亞主動挑事,那北約是不會出兵的。不僅不出兵,還可能怕惹火燒身,把愛沙尼亞踢出北約。因為加入北約有個硬性條件,那就是不能和其它國家有領土爭端,就憑這一條,便可以取消愛沙尼亞北約成員國資格。當然,北約不出兵,主要原因還是忌憚俄羅斯的強大。

愛沙尼亞向俄羅斯索要領土,還發狠話,註定只是一場鬧劇,刷一下存在感罷了。愛沙尼亞作為一個小國,一直是被北約保護的對象。為了向北約主子顯示反俄的堅強決心,沒有足夠實力支撐的愛沙尼亞也只能高喊一些反俄的口號,以討得主人的歡心了。不過,這樣的鬧劇愛沙尼亞人感覺可能很好玩,但從國際上的反應來看,大都認為是荒唐可笑的。


高山流水116820061


愛沙尼亞揚言俄羅斯不還領土就開戰?如果真是這樣,真希望愛沙尼亞不要只在媒體平臺嗶嗶賴賴,讓它在現實生活中與俄羅斯碰一碰試試,可事實上,愛沙尼亞只是在向俄羅斯索要有關領土,但從來沒有說過要與俄羅斯開戰,想必任何一個愛沙尼亞政府的官員還是有自知之明的。

愛沙尼亞的地理位置圖



截止到2020年,前蘇聯與愛沙尼亞共同簽訂《塔爾圖和約》100週年,愛沙尼亞議長柏呂埃斯在新年賀詞中提到了此事,他還強調了《塔爾圖和約》依然有效,實際上,柏呂埃斯的所作所為都是在對俄羅斯進行旁敲側擊。因為俄羅斯早已經不承認該和約的有效性,但事實上該和約在生效中的國際和約裡依然可以查證,也就是說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被默認繼承了該項和約,只不過,俄羅斯現在不想承認。

此前愛沙尼亞政府也曾多次提到《塔爾圖和約》,愛沙尼亞為什麼多次提及《塔爾圖和約》?因為愛沙尼亞想要根據《塔爾圖和約》從俄羅斯那裡奪一些領土回來,根據1920年蘇聯與愛沙尼亞簽訂的《塔爾圖和約》,愛沙尼亞從蘇聯當中獨立出來,且兩國根據和約劃定國界,但是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存在越界行為,多佔據了和約中已經劃給愛沙尼亞的兩個州(列寧格勒州和普斯科夫州),所以愛沙尼亞政府曾多次提及和約的有效性,要求俄羅斯歸還兩個州給愛沙尼亞。順帶一提,愛沙尼亞的總領土面積為4.5萬平方公里,列寧格勒以及普斯科夫州共2000多平方公里,大約是愛沙尼亞總面積的5%。


北方四島

仔細想一想愛沙尼亞的處境,是不覺得有點像日本?同樣都是和約引發的部分領土爭議,同樣都是俄羅斯佔據主動權,不同的是愛沙尼亞與日本不是一個級別的國家,愛沙尼亞根本沒有談判的籌碼。想一想握有籌碼的日本在與俄羅斯進行北方四島的談判時的艱辛,就知道俄羅斯根本不可能把兩個州的土地還給“手無寸金”的愛沙尼亞,而且就連日本都不敢說如果俄羅斯不給領土就開戰,弱小的愛沙尼亞就更不可能了,即便是哪位愛沙尼亞的政府官員敢叫囂,俄羅斯也根本不會當回事。

普京說過,俄羅斯沒有一寸領土是多餘的,這句話透漏著普京對於領土的執著,尤其是在前蘇聯與各方簽訂的歷史協議中,普京向來都是以俄羅斯的利益為首,能少讓一寸土地就少讓一寸土地,而且對待那些想要要回土地的國家都是一個態度:不給。無論是日本、烏克蘭,還是如今的愛沙尼亞,無論是來軟的,像日本那樣談判;還是來硬的,像烏克蘭那樣與俄羅斯針鋒相對,甚至求助西方國家制裁俄羅斯,俄羅斯都始終沒有讓出一寸土地。所以,愛沙尼亞還是別想著從俄羅斯那裡奪回那兩個州了。

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


總之,俄羅斯在面對與小國的領土爭端時,向來都是不聞不問,談判時更是百般刁難對方,有時候實在不行,就秀一秀肌肉,直接將其嚇退,著實有些無賴。由於領土問題,俄羅斯沒少被制裁和孤立,但是俄羅斯也從來沒有做出改變。所以,在領土問題上,除了俄羅斯主動提出歸還,其他國家還真的一點辦法都沒有,如此看來愛沙尼亞想要讓俄羅斯歸還兩個州領土的計劃已然泡湯了,那些想要因此開戰的不切實際的想法就更不用提了。


黑先生1998


愛沙尼亞曾經是蘇聯的加盟共和國,蘇聯解體後愛沙尼亞獨立,並被聯合國接納。按理說曾經和俄羅斯都是大家庭的一員,但是實際上愛沙尼亞是最仇視俄羅斯的國家之一,這裡面當然有著深刻的歷史原因。愛沙尼亞和俄羅斯的愛恨情仇有著300多年的歷史。

愛沙尼亞和沙俄、蘇聯的愛恨情仇

被沙俄統治二百多年

愛沙尼亞這個國家歷史並不悠久,不過愛沙尼亞民族倒是在12-13世就存在了,但是由於人口稀少,所以古愛沙尼亞現在的地盤先後被普魯士、丹麥、瑞典、波蘭、德國等佔領和統治。

後來沙俄強大不斷擴張領土,從1710年開始,愛沙尼亞這塊土地被沙俄佔領,受俄國統治長達200多年。

一戰後獨立

一戰後期的1918年3月3日,蘇俄與德意志帝國簽訂的《佈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約》(簡稱佈列斯特合約),蘇俄將芬蘭、愛沙尼亞斯特蘭(愛沙尼亞)、裡夫蘭(拉脫維亞)、立陶宛和烏克蘭地區割讓給德國。

後德國戰敗,愛沙尼亞於1918年11月28日宣佈獨立,國內的德裔居民組建了志願軍團,和新組建的愛沙尼亞軍隊一道抵抗蘇俄紅軍和赤衛隊的進攻。

1920年2月,蘇維埃俄國承認愛沙尼亞獨立。

再次被蘇聯吞併

1939年8月,蘇德簽訂秘密條約,將愛沙尼亞劃入蘇勢力範圍。1940年6月16日,蘇聯向愛沙尼亞提出所謂“保證實施互助條約和防止反蘇挑釁行為”的要求,隨後出兵佔領了愛沙尼亞全境,同年7月成立愛沙尼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同年8月1日,愛沙尼亞經過“公民投票”被併入蘇聯,成為蘇聯加盟共和國之一。

再次獨立

1991年8月20日,愛沙尼亞脫離蘇聯,宣佈恢復獨立。9月17日,聯合國宣佈接納愛沙尼亞為成員國。

愛沙尼亞敢於叫板俄羅斯的原因

波羅的海三國都非常的仇俄,因為這三國在二戰前本來都是獨立的國家,而且經濟也還不錯人口也不多資源也可以,小日子都過的不錯,結果被蘇聯強行吞併。蘇聯解體這三國獨立後經濟發展的都還不錯,人均GDP遠遠甩開了俄羅斯。比如愛沙尼亞獨立後經濟飛速發展,在1994年加入北約,2004年加入歐盟,2011年加入歐元區。由於其高速增長的經濟,資訊科技發達,而被稱作”波羅的海之虎“,世界銀行將愛沙尼亞列為高收入國家。愛沙尼亞也是全世界空氣質量最優最舒適的國家,首都塔林被譽為“洗肺聖地”。

愛沙尼亞多次叫板俄羅斯,聲稱俄羅斯擁有愛沙尼亞5.2%的領土,兩國關係很差,愛沙尼亞敢於叫板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

一、歷史恩怨讓包括愛沙尼亞在內的波羅的海三國對俄羅斯很是提防害怕歷史重演,三國現在都有動員機制。

二、愛沙尼亞雖然軍事弱小,但是背靠大樹,愛沙尼亞是北約的成員國之一,和美國也有防衛條約,美軍在愛沙尼亞駐軍,還有北約集團這個後盾,有恃無恐。

三、愛沙尼亞獨立後經濟飛速發展,是高度發達的國家,還是歐盟成員國之一,是歐元區國家,國家向心力高,領導層通過向俄方叫板也是拉攏人心的手段。


我家的貓叫皮蛋


拿一張百年前的蘇俄與愛沙尼亞簽訂的“塔爾圖和平條約”、車臣戰爭時派出大量女狙擊手配合車臣武裝,以兇狠暴戾手法專打俄羅斯士兵“睪丸”讓其生不如死,繼續鉤魚的東歐小國碰上嗜領土如命的普京,只能是嚷嚷倆聲罷了。



99年在平叛恐怖份子搔擾俄羅斯邊境問題時,普京說了句震驚世界的話語:犯俄羅斯者,原諒他們是上帝的事,我的任務就是送他們見上帝。俄羅斯領土很大,但沒一寸多餘。與俄羅斯有領土爭議的國家很多,想要得憑實力來拿。事實上俄日北方四島爭端,普京放的話也做到了:比愛沙尼亞強大的多的日本,至今沒脾氣。要知道,日本放的話比愛沙尼亞狠的多。並且派出了軍艦,然並卵,沒下文。

或許歐盟共同防衛條約,尤其2019年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突然在俄羅斯鄰國愛沙尼亞大規模軍演,北約戰機從愛沙尼亞多次起飛攔截搔擾俄羅斯軍機正常活動。加上在俄羅斯家門口的北約強大軍力讓對面俄軍眼觀就看的清楚。愛沙尼亞如獲“神之助”,膽量猛增,有了與俄叫板底氣。

以下配圖皆為愛沙尼亞軍人

美國與歐盟的成員國共防軍事條約規定:一成員國被侵略,歐盟所有成國有共同協防義務與責任。加上美歐的煽風點火,又實兵駐紮愛沙尼亞。這才是真正的底氣。只不過就怕戰鬥民族真的發火送其見上帝時,那些個個比兔子跑的還快的北約國家能否信守諾言?美國也好,德國也罷,不都面對土耳其與俄羅斯強勢出兵,實戰開火時:美國扔下庫爾德,德國扔下土耳其跑路了?

愛莎尼亞與俄接壤,可說有幾百年世仇。自沙俄時代就多次佔領吞併愛沙尼亞至前蘇聯解體時獨立。前蘇俄1920年與愛沙尼亞鑑定了(塔爾圖和約),擬定把“列寧格勒和普斯科夫”倆州3000多平方公里給愛沙尼亞。但協議簽了,沒了下文。

愛沙尼亞在美國鼓動下突然心血來潮念起舊經,惹的普京大怒:百年前的廢紙別當經念。但熱血上頭的愛沙尼亞卻念念不忘:廢紙也可當成經。不給就開戰。


如前蘇聯曾為籠絡烏克蘭,把克里米亞送給烏克蘭一樣。當烏克蘭與俄羅斯分道揚鑣,那麼普京就會拿起舊經只念有利的幾段:克里米亞是贈送給烏克蘭的,現在要收回,並付出了行動:名噪一時的“小綠人”閃電戰收復克里米亞。

以愛沙尼亞現役軍人5000,海空約300,飛機6架,無坦克,僅300輛裝甲車的實力,就怕惹毛了普京,坦克集群一個衝鋒,好不容易飛出去的愛沙尼亞又要被普京按地摩擦了。格魯吉亞也像他這麼叫過,但俄羅斯真的出兵接招後,格魯吉亞身後吶喊助威的美國及北約都不見了。



閉花落雨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月2日報道,愛上你呀議會議長亨-珀呂埃斯在新年賀詞中稱俄羅斯和愛沙尼亞在1920年簽署的《塔爾圖和平條約》仍然生效。其中包括兩國邊界問題。俄羅斯應該履行承諾歸還。兩千多平方公里的愛沙尼亞領土。這兩千多平方公里的領土包括列寧格勒州和普斯科夫州。

愛沙尼亞共和國位於波羅的海,波羅的海有三國。愛沙尼亞共和國,拉脫維亞和立陶宛。愛沙尼亞位於波羅的海東岸芬蘭灣南岸。國土總面積45339平方公里。主要的民族為愛沙尼亞族,總人口約為131萬,首都是塔林。愛沙尼亞在南面和東面分別同拉脫維亞和俄羅斯接壤。該國森林資源豐富,約在領土的47%,還擁有大量的油頁岩和石灰石。

愛沙尼亞和俄羅斯的關係比較複雜。

愛沙尼亞民族形成與12到13世紀。他在18世紀併入俄羅斯帝國,1918年宣佈獨立。同年11月蘇俄宣佈對愛沙尼亞擁有主權。1920年2月,蘇俄承認愛沙尼亞獨立,但是到1940年6月蘇俄吞併愛沙尼亞全境,1940年7月。在蘇聯的暗自策劃下成立了愛沙尼亞傀儡政權。但是在八月被蘇聯徹底吞併成為蘇聯的加盟共和國之一。1991年隨著蘇聯解體,愛沙尼亞也正式宣佈獨立。

愛沙尼亞在1994年加入北約與俄羅斯分道揚鑣。在2004年加入歐盟,在2011年加入歐元區。徹底與俄羅斯在經濟和政治上。相背而行。進入21世紀愛沙尼亞的經濟高速發展。資訊科技特別發達,被稱為波羅的海之虎。成為名副其實的高收入國家。它的空氣質量被稱為全球最佳。是全球最舒適的一個國家。

愛沙尼亞之所以敢跟俄羅斯叫板,背後肯定有修飾的在扶持。因為他現在已經加入北約,並且併入歐盟。和西方國家同仇敵愾和俄羅斯一直有領土矛盾。不過愛沙尼亞這次的對手是俄羅斯,並不是其他弱小國家面對俄羅斯。他不是那麼有底氣,因為俄羅斯作為世界大國有足夠的實力和能力,就連日本想要回北方四島都不是那麼容易。就連美國出面要回北方四島都無濟於事,更何況愛沙尼亞呢?

你認為愛沙尼亞能要回被俄羅斯侵佔的領土嗎?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


感人肺腑的你


愛沙尼亞完全是在耍嘴炮,作為一個人口只有130萬,領土面積只有4.5萬平方公里的小國,愛沙尼亞根本沒有能力跟俄羅斯硬碰硬,所以只要俄羅斯不想把土地還給愛沙尼亞,這個小國就沒有任何辦法從俄羅斯手上拿回土地,如果愛沙尼亞要搶,那無異於自尋死路。
(愛沙尼亞位置圖)

愛沙尼亞和俄羅斯之間確實存在一些領土爭端,兩國領土爭端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18年,當年愛沙尼亞脫離沙俄獨立建國。在愛沙尼亞獨立兩年之後的1920年,它與蘇俄簽署《塔爾圖條約》,根據該條約的規定,目前俄羅斯列寧格勒州的伊萬哥羅德和普斯科夫州的別喬爾斯基兩塊土地是屬於愛沙尼亞的。儘管俄羅斯也瞭解《塔爾圖條約》的內容,但是俄方認為該條約在二戰時期愛沙尼亞幫助納粹德國進攻蘇聯的時候就已經無效。


(《塔爾圖條約》簽署現場)

愛沙尼亞向俄羅斯索要的土地總面積大概2000平方公里,其佔愛沙尼亞總面積的5%左右。愛沙尼亞在蘇聯時期跟俄羅斯之間是不存在領土爭端的,然而蘇聯解體的時候,愛沙尼亞並沒有按照《塔爾圖條約》的內容獲得完整的土地,這就導致愛沙尼亞對俄羅斯一直有領土要求。包括愛沙尼亞在內的波羅的海三國對於俄羅斯始終都持有很深的敵意,愛沙尼亞在獨立之後不久也是加入了北約,這讓俄羅斯與愛沙尼亞之間的矛盾更深。

因為愛沙尼亞是北約成員國,並且它一直在幫助北約圍堵俄羅斯,所以俄羅斯對愛沙尼亞這個國家也是非常厭惡。對於愛沙尼亞的領土要求,俄羅斯根本就不願意搭理對方,並且俄羅斯認為《塔爾圖條約》已經失效,因此如果愛沙尼亞真的想要從俄羅斯手上拿回土地,那它只能用於武力去搶。一些不知天高地厚的愛沙尼亞官員或許真的曾放言說如果俄羅斯不歸還土地就對俄羅斯開戰,不過這樣的言論顯然只是在打嘴炮。
(愛沙尼亞與俄羅斯爭議土地示意圖)

愛沙尼亞目前是北約成員國,這讓它不用擔心自己會遭遇俄羅斯的侵略,但北約終究只是一個集體防禦性的組織,如果愛沙尼亞主動對俄羅斯發起戰爭,北約成員是沒有義務幫助愛沙尼亞的。而以愛沙尼亞的軍事實力,它那幾萬人的部隊連保衛本國的土地都比較困難,俄羅斯軍隊規模快要接近愛沙尼亞的人口總量,所以愛沙尼亞根本沒有能力跟俄羅斯開戰,俄羅斯輕輕鬆鬆就能團滅愛沙尼亞軍隊,因此我們也不用擔心愛沙尼亞真的會對俄羅斯開戰,這個小國根本沒有膽量那樣做。


李姓先生


愛沙尼亞在歷史上本就是一個親德疏蘇的國家,作為波羅的海三國之一在歷史上和蘇聯的關係本就不太融洽。

愛沙尼亞曾經先後被普魯士、丹麥、瑞典、波蘭、德國等佔領和統治,之後更是被沙皇俄國統治了200多年,

直到1917年沙皇俄國發生了震驚世界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愛沙尼亞才贏來了獨立的曙光,利用沙俄短暫的動亂在1918年宣佈成立“愛沙尼亞共和國”。

但是我們從中可以看出愛沙尼亞原本就是蘇聯的領土,如果不是蘇聯爆發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愛沙尼亞根本就沒有獨立的可能,因此這種獨立在某種意義上就觸怒了蘇聯。

瞭解蘇聯歷史的讀友都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戰蘇聯是中途退出,退出的原因就是沙俄政權覆滅,內部經過短暫的政權過度之後被蘇維埃政權所取代,

在這段期間蘇聯內部可以說是一片混亂,整體的國力也受到了極大的損傷,因此根本沒有能力對外發動戰爭,在這種情況下蘇聯被迫與德國簽訂了《佈列斯特和約》,

合約的內容就是將芬蘭、愛沙尼亞斯特蘭(愛沙尼亞)、裡夫蘭(拉脫維亞)、立陶宛和烏克蘭地區割讓給德國。

我們都知道蘇聯是一個在領土問題上“寸土不讓”的國家,因此這種不平等的條約明顯是蘇聯的緩兵之計,

果不其然在德國爆發“11月革命”之後蘇聯果斷的廢除了《佈列斯特和約》,這也就意味著蘇聯宣佈收回之前割讓給德國的領土,

這一決定自然會引發德國的不滿,因此愛沙尼亞的德國裔組建了“自由軍團”與愛沙尼亞軍隊一道抵抗蘇聯紅軍的進攻。

由於蘇聯此時的元氣還沒有恢復再加上國力空虛,最終蘇聯與愛沙尼亞簽署《塔爾圖和約》,這也意味著蘇聯承認了愛沙尼亞的獨立地位。

但很顯然這可不是蘇聯人的性格,畢竟當年愛沙尼亞可以戰勝蘇聯其實是因為德國的支持,果不其然在1939年蘇德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後將愛沙尼亞劃入到了蘇聯的勢力範圍。

在條約簽訂之後也就意味著愛沙尼亞失去了德國對他的保護,次年蘇聯開始對愛沙尼亞進行施壓,並出兵對其全境進行了佔領,由此愛沙尼亞也成為了蘇聯共和國的一部分。

但是這種佔領很顯然是不得人心的,因此在蘇德戰爭爆發之後,特別是蘇聯潰敗之後,德國又再一次的佔領了愛沙尼亞全境,

在這種佔領下德國不僅沒有受到當地人的譴責,反而被當地人奉成了“解放者”,並且還組建了軍隊幫助德國攻打蘇聯,

正所謂“跟對人,做對事,跟錯人,毀所有”,愛沙尼亞的這個舉動也為日後的悲劇埋下了隱患。

在戰爭後期德國人開始全面潰敗,愛沙尼亞也迎來了蘇聯的猛烈報復,當時的蘇聯紅軍不僅轟炸了塔林和納爾瓦等城市,還造成大量平民傷亡。在蘇聯重新佔領愛沙尼亞後更是對親德份子進行了大規模的逮捕和處決。

最重要的是為了懲罰愛沙尼亞當時的蘇聯將其一部分領土劃歸給了當時的俄羅斯,而這也就是今天愛沙尼亞的訴求理由。

直到1991年愛沙尼亞才在蘇聯解體前獲得了獨立身份,成為了一個獨立的國家。

愛沙尼亞現在為什麼敢叫囂俄羅斯,其實原因大家應該都知道,愛沙尼亞即是北約成員國同時也是歐盟成員國,這兩個身份就給了愛沙尼亞極大的政治勇氣。

但是要以愛沙尼亞區區100多萬的人口去挑戰俄羅斯顯然也是非常不現實的,所以在這裡我們只能理解為這是愛沙尼亞的政治家打打“嘴炮”,畢竟當年“格魯吉亞”的例子歷歷在目呢。

試問這個世界上有幾個國家敢去單獨挑戰俄羅斯?


世界淺談


愛沙尼亞要求俄羅斯歸還被其控制的列寧格勒州、普斯科夫州部分土地(伊萬哥羅德以及別喬爾斯基約2300平方公里,佔愛沙尼亞領土的5.2%),源於愛沙尼亞內政部長、保守人民黨領導人馬特·赫爾梅2019年5月上旬在新聞發佈會上的一段講話。愛沙尼亞政府及軍方從未公開說過“歸還領土,否則開戰”或是類似的話,全球各大媒體也沒有相關的任何報道。



“愛沙尼亞要求俄羅斯歸還領土,否則開戰”的消息源於國內某些自媒體文章,可以肯定地說,該消息是假的。赫爾梅表示:愛沙尼亞希望通過國際法解決(領土糾紛)問題,確定與俄羅斯之間的邊界,並不希望使用武力手段或是通過戰爭的方式,從俄羅斯手中奪回自己的領土。顯然,赫爾梅要求俄羅斯歸還領土是真的,而且他也確實有武力威脅的意思,但他可沒說過“不還就開戰”這樣的混蛋話。


赫爾梅要俄羅斯歸還領土的依據是《塔爾圖和平條約》,但有一點需要說明:《塔爾圖和約》簽署於1920年,而愛沙尼亞於1940年入侵蘇聯,該和約已經作廢,沒有任何法律效力。具有諷刺意味的是:讓《塔爾圖和約》成為一頁廢紙的恰恰是愛沙尼亞,而不是蘇聯。現在又把《塔爾圖和約》翻出來了,當年入侵蘇聯的時候幹什麼去了?正如俄羅斯外交部說的那樣,《塔爾圖和約》只是一份歷史文件,沒任何用。

實際上,俄羅斯並不承認與愛沙尼亞間存有領土爭議問題,愛沙尼亞政府也未正式向俄羅斯提出過領土要求,兩國也從未就該問題進行過會談。赫爾梅要求俄羅斯歸還土地,根本就沒有國際法、國際公約或是聯合國決議的支持,也不能代表愛沙尼亞政府的官方立場,純粹就是瞎胡鬧——典型的政治操弄。綜合上述內容,愛沙尼亞連要求俄羅斯歸還領土的事都沒有,更不用說“不還就開戰”的問題了。



赫爾梅要求俄羅斯歸還領土,且以武力相威脅(比較隱諱),不僅是因為愛沙尼亞背靠著北約這棵大樹,更重要的是:俄羅斯不可能因赫爾梅這番言論就對愛沙尼亞動武,也不可能對其實施“斬首行動”。俄羅斯不能把他怎麼著,赫爾梅還需要什麼勇氣嗎?赫爾梅發表這番言論,沒有任何的實際意義,就是政治炒作——想要伊萬哥羅德以及別喬爾斯基這2300平方公里的土地,先去改國際法吧!


儒道之主


愛沙尼亞,是地處波羅的海的一個小國,與立陶宛、拉脫維亞並稱“波羅的海三國”,面積僅4.5萬平方公里,人口只有區區130萬;在國際事務中,實話實說,其實,愛沙尼亞沒有什麼太大的影響力。
突然之間,愛沙尼亞公開叫板俄羅斯,讓其歸還其土地,否則,就開戰,可謂吸足了許多讀者的眼球,至少在世人面前刷了一波存在感。歷史上,愛沙尼亞,與沙俄、蘇聯包括當下的俄羅斯都是有過節的,第一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愛沙尼亞都熱烈擁抱德國,歡迎德國駐軍,這明顯是與沙俄和蘇聯為敵,當然,遭到沙俄和蘇聯的強烈鎮壓。
愛沙尼亞,曾被沙俄割讓給德國;蘇聯又試圖收回未果,只能承認愛沙尼亞獨立;蘇德簽訂秘密條約以後,將愛沙尼亞劃入蘇聯的勢力範圍。被當作一枚棋子,愛沙尼亞,被沙俄、德國和蘇聯劃來劃去,命運似乎不掌控在自身手中,因此,內心肯定有許多怨憤。
特別是二戰時期,由於愛沙尼亞和德國的合作,戰爭後期,就遭到蘇聯的嚴厲懲罰,轟炸了塔林和納爾瓦等城市,導致大量軍民死亡;又將部分愛沙尼亞人流放到西伯利亞,將愛沙尼亞部分領土划進了蘇聯的版圖。
現在的愛沙尼亞,是在1991年8月20日,宣佈脫離蘇聯恢復獨立;隨即於同年的9月17日,被聯合國接納為成員國。
當年,愛沙尼亞政府和列寧領導的蘇維埃政權簽訂有《塔爾圖條約》,承認波羅的海等國以及芬蘭獨立,根據條約蘇聯需將2300平方公里的領土歸還愛沙尼亞,但直到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衣缽,仍然未將被佔的愛沙尼亞領土歸還。愛沙尼亞,之所以要提出俄羅斯歸還領土,否則就開戰的底氣來自,愛沙尼亞在2002年11月21日,北約第二次東擴中,成了北約的成員國,北約是有集體防務的。
抱上北約特別是美國的大腿,現任愛沙尼亞領導人就態度強勢起來了,居然敢公開叫板俄羅斯,甚至連開戰的大話都敢說,還真的是不知道天高地厚。真實的情況是,北約包括美國都不敢公開叫囂和俄羅斯開戰,愛沙尼亞,一個鼻屎小的國家,軍力可以忽略不計,真的讓關注國際事務的讀者感到無語。
愛俄真的開戰,俄羅斯動根手指頭,就能讓總兵力只有7000人大約一個師兵力的愛沙尼亞滅國;真的惹毛了俄羅斯,就是出兵愛沙尼亞,難不成美國和北約真的為了一個小小的愛沙尼亞,就和俄羅斯拼命嗎?
俄羅斯的核彈足以自保,愛沙尼亞,拿什麼和俄羅斯開戰?當然,打嘴炮,過過癮,還是可以的,反正俄羅斯不會與其較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