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旅遊的沒有農民,或很少看到農民?

平常之心160


我是農民,首先很感謝今日頭條這個平臺來討論農村農民。關於農民很少去旅遊的問題原因很多,首先經濟不寬鬆算是首位。其次農民常年忙於農務沒有多餘的時間。偶爾有點時間也想在家好好休息。再說山山水水吧,農民常年與此為伴。所以少去旅遊也不奇怪。今天藉此機會說說農的酸甜苦辣。也許大家沒注意糧食幾十年沒漲價了。國家把糧食作為公共資源普匯民生。農民作出了巨大的犧牲。農民的收入受國家的宏觀調控緊密相關。在農村人口中素質摻雜不齊,和城市中有不少人渣一樣。就像什麼一路風一路尖的滿口吐泡泡。留在農村的有著種種原因,他們經歷了許多的無奈和滿身傷痕累累。心靈上的創傷更無於言表。不要再貶低農民。就象有人說農民就是愚民。相信大家一看便知誰才是愚民。


陽子805


我以為農民不去旅遊的原因:

1.做不完的農活,像我老家所在的農村,果樹地裡的農活從年頭就能忙到年尾,還不說多種農作物和多種經濟作物。我以為在絕大多數農村都是這樣,一年四季農作物和經濟作物農活都不斷頭

2.農民手裡可能真的沒有閒錢,老是緊巴巴的

3.農民消費觀念與工人、商人不一樣,農民有錢是存起來,一是窮怕了二是聽老人說以前挨餓受凍多靠老天吃飯


努力了就會有


為什麼旅遊的沒有農民,或很少看到農民?大家好,我是城市問答專家@北京範兒。

這是一個老觀念,也是一個誤區。很多人一看到農民兩個字和旅遊放到一起,就會認為不可能。農民嘛,一個是掙得少,一個是沒有時間,每天看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辛勤勞作,哪裡有時間和閒錢去旅遊呢?我要告訴您,說這些話的人,都是不瞭解農村的人,用老印象憑空想象出來的。

我覺得我們有必要來看看新時代的農民,生活是什麼樣子的。看看他們的變化,也省的我們憑空猜測:

第一個變化,就是工作。

很多人都還認為農民就是要種地。其實這早已經是錯誤的認識了。就拿北京來說,北京郊區的農村,一般老百姓根本就不種地了,而是交給大公司來統一打理。農民本身的耕地交給這些大公司,或買斷,或承包。他們都有各自不同的合同。而農民個人也是可以在這個大公司裡上班的。

而且,現在的農村還有很多的就業機會,比如一些大的科技公司都搬到了農村,還有一些大工廠,大醫院,包括大學。。還有農村開發的大型住宅區,這裡的物業,超市。都在給農民提供著就業的機會。所以,他們每天也是在上班,而不是在種地。

第二個變化,吃穿住行。

現在北京正在致力於城市化建設。也就是說,北京的農村越來越城市化了。比如惠民的村村通政策,我理解,就是村村通公路,村村通信號,信號包括電視和寬帶。而且,就算是偏遠的山區農村,也有公交。所以,農民進城不像以前那麼困難了,城市化讓他們的家門口就有超市,您說,這樣有工作,生活便利的農村跟城市有什麼區別呢?

從我們農村的親戚的變化來看就更立體。他們在我小時候,也就是90年代,給我的印象就是土,說話土,穿的也土。長輩們有很多年就是穿軍大衣或者藍棉襖。這是北京人七八十年代的標配。可他們90年代還在穿。這麼算他們就是落後十年。可現在呢,人家穿的衣服特時髦,特貴,好多牌子都是我捨不得買的。因為他們經常去歐洲旅遊。好羨慕。

所以,知道了這些變化,我們說回來旅遊。其實如果您有旅行社的朋友您就知道了。他們雖然很多總部在市區,可目前都是在大力開發城鄉結合部的市場。從他們的數據裡,城裡的客源正在從數量上減少,而農村的客源正在程幾何狀增加。

咱們就說這春節長假吧,我們住市區的習慣了定年夜飯了。我承認,這是一個全家團聚的好辦法。可一旦形成了固定模式就討厭啦。我們家是一個大家族,親戚聚起來要三桌。連續好幾年都是吃完這頓就把明年的定下來了。有意思嗎?沒意思。可這形成了習慣呀,可是,連著兩年了,我農村的姑姑都缺席了,因為人家去年到三亞過年去了,今年去泰國。好不瀟灑。讓我是羨慕嫉妒恨啊。

這就是一個反差。其實以前農村的年夜飯更加的講究,一個大家族一定要聚到長輩的家裡吃一頓團圓飯。那時候的城市裡呢,因為飯店都不開門,家裡又都面積小,沒有吃年夜飯的條件。現在城市有了條件,因為飯店春節都不休息了。反而人家農村不再基於形式了,人家就可以在春節的時候去旅遊。您說氣人不?

我看呀,為什麼您在旅遊的時候看不到農民呢?開個玩笑說吧,可能您作為一個城市人,更加的精打細算,經常報一些低價團吧。而我認識的農民呢,人家卻說,打死不報低價團。因為受不住人家導遊那麼低聲下氣的說,萬一把不住就買一堆沒用的東西。大家報的團總是有區別,您自然就看不到農民了唄!


北京範兒


這是拿咱窮莊稼漢開心,誰不想遊山逛景?沒錢啊!年輕的在外打工,以養家湖口,上年紀的老人幹不動了,只能守個家,又沒退休金,病都看不了起啊!


龍鳳1818


農民,天下最窮苦的一種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對黃土背朝天是他們的形象代名詞。可以說他們是看天吃飯,經濟來源毫不穩定,談何旅遊?理由已經成為他們奢侈的夢想了。


NK阿強


沒錢啊?



用戶77864730718


先來談談農民。農民是個啥概念?

我所生活的地區,是河北省廊坊市,位於河北中部、京津之間,地理條件好,區位優勢明顯,產業發達。

我這裡的農村人,具有農業戶籍、居住在村裡、以種地為生,滿足這三個條件的純粹的農民已經少之又少,且大部分都已是上了年紀。

大部分具有農業戶籍也居住在農村的人,已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農民,不再以種地為生。大多中青年人都在市區或家門口附近辦廠、開店、打工,很多人還在城裡購買了房子。

更有部分人因為徵地拆遷、舊城改造等緣由,拿到了拆遷款,分到了房改房,直接轉化為城裡的農村人。

再來談旅遊。農民去旅遊的人佔有相當大的比例。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

吃飽喝足了,也要讓自己的生活豐富多彩。我所接觸的農民當中,懷有這種想法的人不在少數。有的旅行社在農村大一點的村街設立了代辦點,招收代理人,農民參加旅遊在家門口就可以報名、坐車,非常方便。周邊北京天津一日遊、兩日遊報名相當火爆,甚至可以單獨發車,獨立成團。這從一個側面說明當地農村旅遊有相當大的市場空間。

雲南、桂林、華東、廈門、九寨溝,貴州,這些大眾常規旅遊路線,單從報名人員的身份信息來看,來自農村的不在少數。

更有一些農村人三三兩兩結伴泰國、韓國、迪拜遊,也是平常事。


黑馬在路上


旅遊必須滿足兩個條件,一,時間,農民沒有他們年齡再大,家裡也得養個雞鴨狗貓什麼的,地裡也得種點五穀雜糧蔬菜等,出去了誰管?二,得有錢,並且是閒錢。國家給的每月一百零三元可以旅遊嗎?就算兒女孝順給錢他們也不會去旅遊,他們會心疼,這就是原因。


野老82021684


為什麼沒農民,現實來講,種地收入不高,養家費用不購發,只能過平靜生話,身體好地,在當地乾點雜活,每天增幾十元錢,可以補貼一家生活費用。在也沒有過的享受外面的風光。


餘學臣


主體錯了,永遠得不出正確的答案,樓主說的農民是什麼?百度上說農民就是長期從事農業生產的人,中國是個農業大國,如果往上追溯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以前,中國大部分人祖父或父親一代都是農民,他們從事農業生產,城市只是他們走親戚和過會賣一些農產品的地方,八十年代後,農民走進城市,上學,打工,就業,移民進去城市,很多除了擁有農業戶口和農忙時回家從事農業生產,純粹以土地為生的基本不存在,可以說農民的身份差別已經很小了,那麼在旅遊人群中如何去界定真正的農民,其次什麼是旅遊,網上有這麼一句話,旅遊就是從自己厭煩的地方到別人厭煩的地方去玩,感覺有些道理,既然身份已沒有明確概念,目的地也很模糊,那麼談什麼沒有農民去旅遊的話題?相反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旅遊人群中身份的界定更是難以區別,所以樓主這個錯誤的問題永遠得不出正確的結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