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尋:自我價值的迷失——《綠皮書》電影有感

昨天,看了2018年獲五項奧斯卡提名的影片《綠皮書》,故事講述的是一位知名的非裔鋼琴演奏家“唐·謝利”與他僱傭的司機兼保鏢“託尼”前往當時種族歧視嚴重,民風保守的美國南部地區進行巡迴演出,兩人在幾個月的相處過程中,從“第一次見你不太順眼”,在共歷風雨後,變成了“誰知道後來關係那麼密切”,有笑有淚,十分溫暖。


找尋:自我價值的迷失——《綠皮書》電影有感

-1-

電影鏡頭


影片的兩位主角之一是一位黑人音樂家唐·謝利。他擁有心理學、音樂學、儀式藝術三重學位的博士頭銜,卻沒有一位家人。


他有錢、有名,住在高檔音樂廳的樓上,家中的陳設滿是昂貴的稀有物件:巨大的象牙、琳琅滿目的工藝品,而謝利博士則身著一身長袍坐在像祭神一般高高的椅子上,尊貴與富有寫滿了全身。

找尋:自我價值的迷失——《綠皮書》電影有感

在此之前的影片中,我們對黑人的固定印象是不守規矩、來自底層社會、嗑藥……在《綠皮書》中,這樣的形象定論被完全打破和顛覆,良好的修養與優秀的品行在謝利博士身上完美的展現。


可高出不勝寒,就是因為這樣的剋制與壓抑,讓黑皮膚的謝利博士無法在白種人的文化中立足,也因不懈與“黑人”同伍而無法迴歸到自己的同胞身邊。


三歲就公開演出的唐·謝利,從小接受貴族的高級教育,學習古典音樂,他的世界裡只有“禮數”,沒有託尼所說的“enjoy”。


找尋:自我價值的迷失——《綠皮書》電影有感

他翹著蘭花指拿著噴香金黃的炸雞,與前排的滿手油膩,大口咬著雞肉的託尼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託尼的勸說下,謝利博士也學著託尼的樣子將骨頭甩出窗外,然後露出了滿口潔白的牙齒,這是謝利博士在劇中的”第一次笑“,也是託尼給謝利上的第一課:“whatever you do, do it hundred percent”。


找尋:自我價值的迷失——《綠皮書》電影有感

託尼教唐接地氣的吃雞,唐·謝利為託尼口述如初戀般的情書,並在小鎮裡彼此解圍,最偉大的友誼也不過如此。


找尋:自我價值的迷失——《綠皮書》電影有感

但一路上的種族歧視疊加在一起,唐的情緒失控也終於在一個暴雨的夜晚爆發。


找尋:自我價值的迷失——《綠皮書》電影有感

找尋:自我價值的迷失——《綠皮書》電影有感

找尋:自我價值的迷失——《綠皮書》電影有感

找尋:自我價值的迷失——《綠皮書》電影有感

找尋:自我價值的迷失——《綠皮書》電影有感

虛偽、偽善,這句話一針見血的戳穿種族歧視者的羊皮。無論你多麼赫赫有名,無論你多麼身份顯貴,膚色隔絕你我,決定一切。


找尋:自我價值的迷失——《綠皮書》電影有感

“我是誰”,這是一個亙古的哲學問題。性別認同的不一致、白色的思想和黑色的皮膚的問題一直困擾著謝利博士,使他不知道該如何將自己歸置,在這多重心理壓迫的夾縫下,使他成為一個矛盾的結合體。無論在舞臺上聚光燈下有多麼的閃耀和光鮮,都無法抵禦獨身一人在城堡中的孤獨。那是多少物質的金錢和酒精的麻醉都無法解決的事情。


託尼明白了博士的孤單,明白了為什麼博士總是在夜晚獨自喝酒,明白了看向後視鏡的時候博士總在若有所思。託尼雖窮,但是窮的明白,窮的幸福,可以為了50美元吃26個熱狗,而博士坐在城堡最高處奢華的王座上,無”家“可歸。


當演出到最後一場的時候,唐因為不滿俱樂部不允許黑人在餐廳用餐的規定,憤而離場,拒絕演出。


他和託尼來到橘鳥餐廳,在這家僅招待黑人的餐廳裡,唐用手自然地吃著炸雞,還進行了一場免費的表演。在那架老舊的木質鋼琴上,唐彈起了他喜歡的古典音樂,臺下的黑人為之震撼並報以熱烈的掌聲。隨之樂隊加入,伴著他的琴聲,餐廳的黑人隨之舞蹈,唐在這家老舊的小酒館中酣暢淋漓的演奏了一回,並在這找到了某種意義上的迴歸——得到了自己同胞的認可。


找尋:自我價值的迷失——《綠皮書》電影有感

最後,在平安夜的晚上,唐拿著他最喜歡的順風威士忌,一臉嚴肅的站在託尼家人的面前,像個成績不好的孩子,直到大家接受他為他騰出一個地方,他才如釋重負的笑了。到此,唐·謝利博士完成了自我意義的迴歸與找尋,這個家雖不是自己的親人,但已讓他感到足夠溫暖。


找尋:自我價值的迷失——《綠皮書》電影有感

找尋:自我價值的迷失——《綠皮書》電影有感

-2-

電影哲理


這一條巡迴演唱會的路正是博士找尋歸屬感的路!


找尋:自我價值的迷失——《綠皮書》電影有感

一路上,託尼按照妻子的要求經常寫信回家,但沒有什麼文化的託尼只能寫一些生活中像曬襪子、洗衣服這樣的瑣事。在這一路上,博士不斷幫助託尼潤色信件,分享託尼對妻子與孩子的愛意。


這個過程,對於博士來說看似幫人,實則渡己。唐唯一的親人是不聯繫的兄弟,他高傲的自尊心使他無法做出退讓,主動寫信。幫助託尼寫信的過程也是在給博士自己親人寫信的過程。


唐最終踏出了這一步,他想融入大家,就像在黑人酒吧中那場酣暢淋漓的免費表演一樣,大家都真心的為博士鼓掌喝彩,在唐與樂隊的音樂下自由地舞蹈著。託尼的家中,謝利博士完成了自己最後的認同與歸屬


而託尼,也在唐的陪伴下開始改變,在影片的結尾,託尼完全變成了另外一種人,一個真正值得尊敬的人。


找尋:自我價值的迷失——《綠皮書》電影有感

當託尼問唐的夥伴為什麼唐要白白承受這些痛苦走這一遭?唐的搭檔這麼說:


“僅有天才並不夠,改變人們的觀念還需要勇氣。”


找尋:自我價值的迷失——《綠皮書》電影有感

唐儘管知道他在南方會受到不好的待遇,他還是毅然決然去演繹,希望他的音樂能改變人們的想法。他在參加一系列演出的過程中顯示出了自己勇氣和堅毅的力量。生活本不易,重要的是就是作真正的自己。


豆瓣裡有一位,這樣評價這部電影:趕走偏見不是靠鳴槍,贏得尊重不是靠拳頭。為了如廁寧可折返,為了用餐甘願罷演,受到霸凌不視為侮辱而視為考驗,受到恩惠不視為榮耀而視為恥辱。南方勞作的黑奴看到路邊的他衣冠楚楚,如同一個預言。一家上流餐廳,一間寬敞廁所,一個高檔試衣間都沒能容納下的東西,卻裝進了一方綠色車廂,勇敢上路。


-3-

故事背景


在1936年初次出版這本書的時候,作者格林曾在前言裡寫道:“在不久的將來,這套書將不會再出版。到這本書停止發行的那天,我們的好日子就到了。因為,這意味著我們可以去任何想去的地方,不必再受如今尷尬歧視之苦。”


直到將近三十年後的1964年,《民權法案》頒佈,種族隔離制度的喪鐘終於敲響了,《綠皮書》也終於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但格林卻沒機會見證這一切,因為他已經在1960年去世了。


找尋:自我價值的迷失——《綠皮書》電影有感


任何時代,每個角落,每種制度,觀念的改變都相當不容易,都需要那些有勇氣的人,不斷地挑戰世俗的偏見與傲慢,用實際行動去感化人心,去說服世界,直至一切慢慢改變。比如當今社會的種種……


最後,用託尼在唐的幫助下給妻子寫的這封浪漫的信,作為結尾吧!


親愛的德洛麗絲

當我想你時

我想起了愛荷華州美麗的平原

我們之間相隔的距離

使我意志消沉……

沒有你的時光和旅程對我來說毫無意義

與你相愛是我所做過的最輕鬆的事


沒有什麼比你更重要

在我活著的每一天 我都會深深地感覺到

遇見你的那天我就已愛上你 今天我愛你...

餘生也會繼續愛你

附 :吻孩子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