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老子为什么要写《道德经》,而非《金钱经》?是不是要告诉我们“道德至上”,而非“金钱至上”呢?

虚怀若谷104885096


很多人以为《道德经》讲的就是道德,甚至里面的很多内容也都确确实实和道德有所关联。

但学过哲学的人就明白,在哲学领域,很多东西都是凌驾于字面意思之上的。简言之,它是超越字面意思的,甚至是近乎真理的存在。

前段时间看过一句话:真理的背面还是真理。

那么,这里的真理是什么呢?显然不是短时间的标准答案,更非时代的标准,而是相对统一的,恒久的,近乎永恒的凌驾于现实之上,人之上,事物之上的。

这么说,可能有点费解。

简单的说,标准就是:非人为的,或者说非人力所及的。

其次,超越实物本身的,是超越级的选项。

举个例子,儒家的儒学,它是一个实物吗?是人创造的吗?不,它是一种思想,是一种格局,讲的是“入世”。

与之一起的还有庄子的“道”,道是什么?显然不是实物本身,不是人为的,而是一种思想境界,一种自然规律。

同理,《道德经》也是如此,名曰“道德”,实则是讲人心,讲的是道德之上的东西,那个相对原理的东西,而非实物本身,更非一个概念词。从另一个角度说,它说的是一种思想,一种原理,一种解释,当然,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意识之上的东西。

所以为什么不叫《金钱经》,为什么叫《道德经》,显然题主可能理解错了这个东西,看到了形,却没有看到高度和正确的角度。


最后一米阳光


《道德经》跟道德压根没半毛钱关系。

《道德经》的原名叫《老子》,分上下两卷,上卷为《德经》,下卷为《道经》。

所以即使按照上下卷内容命名,也应该是《德道经》。只是人们普遍认为《道经》内容更为宏大,应该在前,所以才叫《道德经》。

《老子》主要讲的是“天道”和“人道”,整本书就讲两件事:

第一是天道是自然法则,众生平等,有就是无,无就是有,有点物极必反的意思。

第二是人类总喜欢搞一些规则和规矩把自己束缚起来,俗称“作茧自缚”,还喜欢破坏自然规则,最后自己把自己玩死。

老子追求的无政府主义,很多人觉得道家很玄乎,其实只是你没有理解罢了。

举个例子,什么是孝?老子说“六亲不和,有慈孝”,什么意思呢?

意思是如果你觉得有人慈孝,那一定是六亲不和。因为如此,才能突出他的行为是慈孝。

换个说法,大概就是说,之所以有“富人”,是因为存在“穷人”的衬托,如果世界上大家都富有,还会有“富人”这一说吗?

同样的道理,如果六亲和睦,人人慈孝,也就不会有“孝”这个说法了。

所以推崇“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等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而老子认为,动物尚且知道反哺,可见“孝”是本来就存在的,这就是自然规律。

而某些人乱七八糟搞了一大堆,结果到头来却落得必须靠推崇“孝”来让人们找回动物的本性,真的可笑。

嗯,他真的没有在diss某个人。

还比如说对于“德”,老子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什么意思呢?

就是最好的道德就是不讲道德,最坏的道德就是只讲道德。

可能这么说有人不明白。其实老子是想说,动物懂什么叫道德吗?不懂,可是他们依然愉快而有序的生活着,可见道德本身也是自然界与生俱来的。

可是有些人偏偏要自己去定义一套规则,称之为“道德”,结果反而让一些人为了道德而道德,做表面文章,不知道变通,迂腐不堪。

所以最好的道德就是抛弃人为定义的“道德”,尊重自己内心的正义感和羞耻感。

而最坏的道德就是照本宣科,死守着人为定义的“道德”,也不管他是否客观,是对是错。

可能吧,他真的没有diss某个人。

而现代社会所说的“道德”,基本是以儒家道德为标准,所以请不要把老子和他所diss的某个人混为一谈。

他不屑。


逼我用真名吗


天道坏,则行人道;人道坏,则行权道;权道坏,则天下皆盗。

天,人,权三道,正是华夏文化的核心。

何谓天之道,上古之圣,通天之道。通天为何?事天以安民。使天下无以乱,是谓古道通天。以古察古,以天入天,原古圣之道,通天人之际,以期能使人复天归道。以此治身则养身,以此治家则兴家,以此治国,则天下万安。这才是道德经的宗旨和目的。

道德经是一本圣贤书,当然是道德至上。如果和金钱挂上钩,那就是太肤浅了。



路远心更远1974


老子著的《道德经》主要阐述天地演化的基本规律及治国安邦理政的基本理念,论述有无、是非、黑白、曲直等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精髓。此处的道德,指的是道经和德经,并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品行操守。金钱只是物物交换的媒介,财富的象征,可能老子根本就没把这事放在心上。道德至上还是金钱至上与《道德经》扯不上关系。


闲着聊聊天呀


道德经讲了万有根本,易经透了万有之性,附黄帝内经、伤寒论、论语等书读熟,不用彻达,已足以立世好活命,会活了。余下诸典则穷尽万象之幻有。中国四大名著同根本大典相比就是小儿科,实名难符实。


手机用户51990248738


圣人老子为什么要写道德经?這是天命,是天赋予的历史使命!孔子曰:朝闻道,夕死而无悔。老子的道德经是根据易经而论述天道人德,天人合一的哲学道理,只有联系实际才能悟道,毛泽东的两论:“实践论”和“矛盾论”的哲学理论是对老子道德经的最好诠释。


星斗29


以前的道德不是一个词,道是道,德是德,道德连在一起用是后来的事。

道德经作为大家推崇的国学经典,集齐身,修家,治国等运用于一身,是大智慧。

道生之,德畜之。道是本,玄牝之门,天地之根。德为抚育,滋养,也体现了道家自有的济世观。

道德,涵盖世间所有,要是老子只为单一传达正确的金钱观,只能说他脱俗,不能说他成圣。


l笑笑l



在线灵童


老子所处的是远古时代,主要是农耕社会,商业不发达,没能看到金钱的好处,也不能预见未来的社会对金钱如此重视。但是,老子在当时,还是看到人类的无知与无畏,看到了战争与掠夺,剥削与压迫,因此,他以崇高的学识和智慧,想为人类指出一条和谐的发展道路,综合、概括了天地人三才以及事物原理,给予人类启蒙教育,创作了《道德经》。

道德经里面,有些内容,违背了所处时代统治阶级的意愿,不断的被篡改,以至面目全非,所流传下来的,已经词不达意,立意互相矛盾,断章取义难免误人。

在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个阶段被金钱肆虐,但都不能持久,也缺乏环境氛围,所以产生不了金钱经的学说。


周伯刚


出书背景

老子,实名李耳,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环境是周朝势微,各诸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战争不断。

严酷的动乱与变迁,让老子目睹到民间疾苦,作为周朝的守藏史,于是他提出了治国安民的一系列主张。

函谷关令尹喜对《道德经》的成书也起了巨大作用,他少时即好观天文、爱读古籍,修养深厚。

司马迁在《史记老子传》中记载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言道德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终”。尹喜感动了老子,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经》。

本书综述

《道德经》主题思想为“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是《道德经》中老子思想的精华。“道”作为《道德经》中最抽象的概念范畴,是天地万物生成的动力源。“德”是“道”在伦理常理领域的发展与表现。

《道德经》主要论述“道”与“德”:“道”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础,道是德的升华。没有德的基础,为人处世、治家、治国,很可能都失败,就没有能力去“修道”。所以修“德”是为修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拥有宁静的心境、超脱的人生,这也缺“德”不可。《道德经》德经部分,在经文中占了很大部分,这是修道的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