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流之第十章:追尋生命的意義

人生,四季。三餐。終歸一人。

心流之第十章:追尋生命的意義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1.


讀到本書的最後一章,“追尋生命的意義”。

自我感覺這個命題深邃遙遠,經過20多天的閱讀和記錄1萬多字筆記,內心似乎有一盞明亮的燈火,但是又不停地搖曳,忽明忽暗,到底“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呢?


我讀了兩遍,有些句子反覆咀嚼,試圖能理解、明瞭。


人的一生很長也很短,你不知道意外那一天到來,你也不知道將來那一天壽終正寢。


所以在活著的時候,儘自己的能力、悟性,來完善自己,到人將盡時,回憶裡有美好,有善念。

不至於人生到頭來落了個空洞而沒有意義。

心流之第十章:追尋生命的意義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2.


書上是這麼說的:“人生的意義就在於‘尋求意義’,不論他的本質,不論他來自何處,只要找到一個統一的大方向,人生就會有意義”。


並舉例說:“拿破崙追求權力,一將功成萬骨枯,賠上數十萬法國士兵的性命;特蕾莎修女奉獻一生,幫助無依無靠的人,以信仰為基礎的無條件‘大愛’,賦予她人生的方向。”

從純心理學的觀點來看,拿破崙和特蕾莎修女的內心方向感均屬於相同的層次,都可視為最優體驗。


但兩者之間明顯的差異,那就要考慮一個道德上的問題:一個塗炭生靈;一個大愛無疆。


而我們大多數人都是平凡人,在這一生中所經歷大小事情不計其數,順途、快樂、幸福;逆境、悲傷、難過。

若要在逆境中走出了,那便需要一個大方向,並下定決心朝著目標前行,無視痛苦和失敗,堅持下去,在這個過程中,就可能體驗到涓涓不斷的心流。

心流之第十章:追尋生命的意義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3.


高速發展的社會,遍地是機會,站在風口,你就成功了。

然而,當你速成了有錢人,內心的秩序是否已經錯亂,金錢、酒色、權利等難以滿足,內心溝壑難以填平。


那麼認識自己,建立一個統一長遠的目標,就顯得特別重要。


書中提到兩種生活方式:“行動式生活”和“反省式生活”。

沉浸在行動式生活中的人,藉著面對具體的外在挑戰達到心流狀態。

一個集中投注到實際目標的人,有助於創造內在秩序,或許可以消除內心的衝突與矛盾,但他的選擇機會也大受限制。


比如說,一個年輕的工程師決心要在45歲之前當上公司的總經理,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到這個目標上,心無旁貸,信心十足,開始幾年,他可能十分成功,但早晚會想起自己放棄的其他機會,心中湧現難以言喻的後悔和質疑。


為升遷,犧牲健康,值得嗎?可愛的兒女一下變成了問題少年,婚姻岌岌可危,這幾年發生了什麼事?等等,回首看時,得到的總經理位子和金錢,又能改變什麼呢?


也就是說,有目標固然重要,且能支持行動一段時間,卻不能賦予整個人生以意義。


所以從這點看行動式生活和反省式生活最好是相輔相成,才能為心靈創造一個和諧的秩序。


書中提到了“信仰的力量”。對於“信仰”二字,沒有太深的瞭解。突然想起前幾日吃飯時兒子問了我一句:“老媽,你信什麼呀?”我一時語塞,回了句:“我信佛教”,“為什麼呀”,我又語塞。


古文化中都有自己的信仰,基督教、伊斯蘭教以及我們傳統文化裡的“佛道儒”等,而我們,現代的人,卻無信仰。


本書用“進化論觀點”闡述了本書的最高人生意義:認清人類意志的極限,接受與宇宙合作,而非統治宇宙的角色,並把自己的夢想加諸於自然。只要個人目標與宇宙心流匯合,人生意義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心流之第十章:追尋生命的意義
<section>

後記:時間過的真快,這二十多天來,在茶餘飯後,閱讀此書並記錄1萬多字的讀書筆記。

在此期間,家中躲避疫情,看書喝茶,學習做飯,自在其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