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您受益最明顯的中醫書?

於洪濤日日知非


我目前對自學和剛入中醫學院大一同學推薦一本書,《三個月學懂中醫》,名字很嚇人,但是讀了你就明白診斷是怎麼回事了,作為入門必堵書推薦


無題小曹子


我本人是學經絡的,我認為從經絡穴位下手中醫才是最快捷有效的切入點。

因為不管是從事針灸,中藥,或者推拿養生,都是以經絡為基礎的。

我自己是從倪海廈老師的人紀針灸開始下手,然後又精研《針灸大成》《針灸甲乙經》《針灸資生經》。

然後圍繞《針灸大成》,穿插著看了《黃帝內經素問,王冰注》,《黃帝內經靈樞《,《黃帝八十一難經》,《點穴療法》

然後閱讀《素問玄機原病式》,《醫學起源》,《奇經八脈考》

還有一些沒有正經看的《神灸經論》等等,

書會越來越多。

最後一張圖是我抄寫的筆記本摞起來的,書基本都是反覆看,抄寫,寫心得體會。











天強叔愛搗騰




很多人在一開始自學中醫的時候會感覺很難,覺得既無思路又無方向,並且還苦於沒人指點該怎樣自學。“自學中醫怎麼選擇中醫書”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事實上,初學的人面對琳琅滿目的中醫書籍,很容易一個不小心就走錯了彎路,看了一些不對的書或者不適合初學者的書。

那麼自學者應該看些什麼書?看什麼書相對來說才是合適的??

學中醫的人一般有三類,一類是祖傳或跟師,一類是各大中醫院校,一類是自學的。首先要講一下自學中醫和其它兩類的不同之處。自學中醫最大的劣勢就是不像其他兩類有師傅有老師教導,自學中醫完全靠自己看書,自己領悟理解。

所以自學中醫的人,要比其它兩類困難的多,很多人甚至學了很久連中醫入門都算不上,究其原因,就是因為不知道如何看書、看什麼書。

《零起點學中醫:帶你體驗中醫的12堂課》

這本書最大特點是,對於完全沒有基礎的人,它能讓你對中醫提起興趣。這本書的入門知識點並非最系統的,但是它能讓你對中醫有一個大體的框架認識,更重要的是它是一本難得的把枯燥的中醫理論講“活”了的書,因此對於初學者來說可以看完這本書對中醫產生極大的興趣。

《醫間道:十站旅行帶你進入中醫殿堂》

接下來就可出現開始看《醫間道:十站旅行帶你進入中醫殿堂》這本書了。當你看完了《零起點學中醫:帶你體驗中醫的12堂課》,對中醫有一個初步的認識並且掌握了一些中醫基礎時,不要看雜書,建議馬上進入陰陽一氣圓運動的理論學習中,也就是馬上去看《醫間道:十站旅行帶你進入中醫殿堂》。有了中醫基礎後,馬上建立一個初步的圓運動思維。圓運動思維將是你最後理解陰陽最重要的一個基礎。

《圓運動的古中醫學》和《四聖心源》

接下來就要開始看一氣圓運動的代表作——《圓運動的古中醫學》和《四聖心源》。讀這兩本書的時候要注意精讀,兩本參看,把一氣周流的思維完全領悟和掌握。當你學到這裡的時候就要注意了,不用因為讀完這幾本就覺得自己就學會中醫了,就懂看病了。

這是很多人學圓運動之後的通病,認為自己掌握了圓運動後沒有什麼病是不能治的。開始嘗試給人治病,然而往往會發現事實並不如人所願,甚至有的人因為嘗試治病沒有效果而放棄了中醫,這是非常可惜的。

這四本書初次月必看!!!


當你看完前面所有的書之後,你要記住一點,前面所有的東西都是幫你領悟“陰陽”,這兩個字非常重要。把陰陽領悟透以後,你就得去接觸經典了。這裡我推薦你先看《傷寒論》和《金匱要略》,而後再去看其它經典。因為我們學中醫的目的,首先是為了治病。這兩本書是臨床治病的“老大”,它的臨床指導地位,堪稱中醫泰山北斗。


朋哥帶你看世界


光明中醫教材是我受益最明顯的中醫書。

以前自己胡亂學習好多年,不如系統學習光明教材1年。

從基本的中醫概念,比如陰陽、五行、藏象、經絡、病因、病機、四診、辯證

然後再到本草、方劑

再然後是內經、傷寒、金匱 、溫病。

按部就班,2、3年,中醫理論就過關了。

如果不打基礎,直接學習經典,學不懂。


光明中醫


受益最明顯的中醫書《大醫精誠》、《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

一、醫者父母心,從仁心仁術開始,懸壺濟世仁德為先,學中醫需要有堅誠之心。《大醫精誠》作為指導。

二、中醫必讀《黃帝內經》,領悟陰陽之道,修心之法,方可治病救人。

正如《黃帝內經》中有論述:“黃帝曰: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於本。故積陽為天,積陰為地。陰靜陽躁,陽生陰長,陽殺陰藏。陽化氣,陰成形。寒極生熱,熱極生寒。寒氣生濁,熱氣生清。清氣在下,則生飧洩。濁氣在上,則生脹。此陰陽反作,病之逆從也。故清陽為天,濁陰為地;地氣上為雲,天氣下為雨,雨出地氣,雲出天氣。故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臟;清陽實四支,濁陰歸六腑。水為陰,火為陽。陽為氣,陰為味。味歸形,形歸氣,氣歸精,精歸化。精食氣,形食味,化生精,氣生形。味傷形,氣傷精,精化為氣,氣傷於味。陰味出下竅,陽氣出上竅。味厚者為陰,薄為陰之陽。氣厚者為陽,薄為陽之陰。味厚則洩,薄則通。氣薄則發洩,厚則發熱。壯火之氣衰,少火之氣壯。壯火食氣,氣食少火。壯火散氣,少火生氣。氣味,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湧洩為陰。”

三、《傷寒雜病論》被譽為方書之祖,創六經辯證,詳細講述了,疾病由淺入裡的過程,遣方用藥合理、嚴謹、療效顯著,為後世依據脈證組方用藥的典範。

四、除此之外還需要歷經艱難困苦的磨鍊,在明師的指引下,用心領悟,反覆實踐。


真醫行者


建議你買一本《黃帝內經》白話本,再買一本《黃帝內經使用手冊》,參照學習。《黃帝內經》是我國最早、最權威的一部包括中醫藥、中醫養生、中醫基礎概論、中醫醫藥理論的醫學著作!我家就有全套《黃帝內經》,全家人現在都懂得很多養生之道,受益良多!相信你也一定用得上!


柚子愛民謠


我是從2009年看了中裡巴人的《求醫不如求己》開始對中醫有興趣了。一般人沒有中醫基礎知識的,學習中醫太專業有些難度和堅持。

不論學習任何,都以有興趣才會學的下去,所以,從外在內接觸後再學習中醫。建議先看《求醫不如求己》,自己對照這個市裡的方法,體驗學習經絡和一些很實用的中醫知識。

中裡巴人寫的非常接地氣好懂,看後很有興趣,多看幾遍……。然後建議《黃帝內經》,有很多通俗板本和視頻講課。


慧澤惠


醫學傳心錄,沒有之一


用戶4580853548863


要讀的書很多,各個時代的也讀了不少。我認為醫學傳心錄對我影響最大


門泊東吳萬里船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24,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dac50001e9eb35e002f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