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民本思想有哪些?

中國傳統文化集錦


我對孔孟之道向來是持否定太度的,這也許是受毛澤東思想薰陶太久之故吧。但對孟子的民本思想,打心裡頭還是贊成一二的。

孟子的民本思想是基於‘盡心、知性、知天’的主觀唯心主義的哲學思想體系的。在此理論基礎上,孟子提出仁政保民和實行王道政治的民本主張,宣稱‘堯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而‘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孟子由‘保民而王’推衍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民本思想,並指斥桀、紂之流‘殘賊’的君主為‘一夫’。這種民本思想,深刻表現了這位思想家對苦難深重、死於連年戰亂的人民無限的憐憫和同情。儘管他的‘民’、‘君’概念與後世有所不同,但畢竟是戰國鉅變時期的新觀念,不僅堪稱驚世之論,也較之那些整天只知攻城略地、置人民死活於不顧的政客,有一定的歷史進步意義,且對後代反封建專制統治的思想家產生過積極的影響。

我認為,在整個孔孟之道中,只有這民本思想,才是其唯一的精華,其餘,不是糟粕,便是敗絮。



yangyucheng這就是我


孟子,名軻,是戰國時期著名哲學家、思想家、政治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尊為“亞聖”,與孔子並稱“孔孟”。宣揚“仁政”,最早提出“民貴君輕”的思想。

我對其民本思想進行疏理,具體表現為重民、愛民、育民、用民、利民五個方面:

  一是民貴君輕的重民思想

  《孟子•盡心章句下》中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強調了百姓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又說“得乎丘民而為天子”,說明了民心向背是政治成敗的決定因素。強調統治者要重視百姓,為民著想,才能得到人民的愛戴,從而穩固統治者的政權。

  二是憂樂與共的愛民思想

  《孟子•梁惠王下》中說:“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認為,君主與臣民之間是對等的關係,應該平等的享受權利。君主要與民眾在情感上相通相融,樂民之何樂,憂民之所憂,急民之所急,才能夠得到民眾的支持,從而穩定專制國家的政治秩序及統治者的地位。

  三是教民以德的育民思想

孟子認為,民眾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應該設立學校,對民眾進行道德馴化,教以人倫,使之懂得“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尊老愛幼,使“頒白者不負於塗",讓頭髮花的的老人不要負重行走。

四是選賢任能的用民思想

  孟子有自己獨特的用人觀,提了德、士、賢、能四種人才分類。他主張“貴德尊士,賢者在位,能者在職”,認為要治理好國家,必須有治國之能士。統治者必須要尊敬有才德之士,廣納天下英傑,並使他們能夠人盡其才,才盡其用。選拔人才,不分貴賤,不分親疏,傾聽國人的舉薦,不可偏聽偏信。

五是養民以惠的利民思想

孟子認為: “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孟子說:“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強調統治者要注重民生,給老百姓以基本的生產資料和生活保障,使民眾通過勤奮勞作,過上溫飽體面的生活,表現出一種可貴的利民思想。





柏夫文藝


孟子是儒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後人稱為"亞聖"。但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並不是很高。有一首諷刺孟子的打油詩:“乞丐何曾有二妻?鄰家焉有許多雞?當時尚有周天子,何事紛紛說魏齊?”自中唐的韓愈著《原道》。

把孟子列為先秦儒家中唯一繼承孔子“道統”的人物開始,出現了一個孟子的“升格運動”,孟子其人其書的地位逐漸上升。宋神宗熙寧四年(1071年),《孟子》一書首次被列入科舉考試科目之中。元豐六年(1083年),孟子首次被官方追封為“鄒國公”,翌年被批准配享孔廟。

以後《孟子》一書升格為儒家經典,南宋朱熹又把《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為“四書”,其實際地位更在“五經”之上。



華美德


歐洲十八世紀啟蒙運動中,儒家的民本思想也是歐洲民主思想的一個重要來源。孟子提出了“得民心者得天下”的觀點,尤其他所主張的:“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應該說到今天仍然是一種最為民主的思想。因為孟子的思想過於激進,所以在明朝初年朱元璋差一點要取消孟子亞聖的地位。

清朝初年,中國也有兩個啟蒙思想家,一個黃宗羲,一個王夫之。黃宗羲提出“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王夫之提出“一姓之興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這些思想與孟子重民輕君思想實際上是一脈相承的。

孫中山是中國倡導民主的第一人,也是把現代西方民主帶到中國來的第一人。當有日本記者問到他的民主思想來自哪裡時,他說:“我輩之三民主義首淵源於孟子,更基於程伊川之說。孟子實為我等民主主義之鼻祖。”1921年12月,共產國際代表馬林曾經問孫中山:“你的革命思想,基礎是什麼?”孫中山回答說:“中國有一個道統,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相繼不絕,我的思想基礎,就是這個道統,我的革命,就是繼承這個正統思想,來發揚光大”。“兩千多年前的孔子、孟子便主張民權。”


雲水閒人


首先是“仁政”,孟子主張“法先王,行仁政”.以三代(夏商周)的政治為楷模.此也是其政治的最高理想. 然後是仁政的一種體現,“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孟子的學說體現了一定的尊重人權思想,他渴望的是“百畝之田、五畝之宅,可以衣帛,可以食肉,可以無飢”的社會.這種維持溫飽的生存權是最初也是最基本的的以民為本. 這就是孟子所人為的:民貴君輕,社會一切不仁、不義都來自於君主,此帶有民本色彩的見解.


高密菜刀博物館


孟子的民本思想是:

人性方面,主張性善論。以為人生來就具備仁、義、禮、智四種品德。人可以通過內省去保持和擴充它,否則將會喪失這些善的品質。因而他要求人們重視內省的作用。在社會政治觀點方面,孟子突出仁政、王道的理論。仁政就是對人民“省刑罰,薄稅斂。”

他提出民貴君輕的主張,認為君主必須重視人民,“諸侯之寶三,土地、人民、政事。”君主如有大過,臣下則諫之,如諫而不聽可以易其位。

至於象桀、紂一樣的暴君,臣民可以起來誅滅之。他反對實行霸道,即用兼併戰爭去征服別的國家;而應該行仁政,爭取民心的歸附,以不戰而服,也即他所說的“仁者無敵”,實行王道就可以無敵於天下。


頭上長角的小鹿


孟子是中國民主思想的先驅者,是先秦的民粹主義思想家。他最早提出了“民貴君輕”的理念,並通過大量歷史事例反覆闡述其重要性。其核心是吿訴為政者(君主)要將人民放在首位,國家其次,君在最後。應該說,孟子的民本理念是中國政治歷史與國家吏治觀念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當今社會也有一定的教益作用。

孟子的民本思想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民貴君輕。孟子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下》)朱熹解釋說:“國以民為本。社稷亦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繫於二者之存亡。”(《四書章句集註》)孟子還說:“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得乎天子為諸侯,得乎諸侯為大夫。“可見在孟子的心裡,人民才是國家的根本,是居首位的,誰得到了民心就可以穩坐天下。

(二)民心決定論。孟子從桀、紂覆滅的歷史教訓中分析:“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孟子`離婁上》)天下之得失在於能否得民,而能否得民又在於能否得到“民心”,即能否得到民眾真心實意的擁護。桀、紂之失民,實際是失去了民心。反之,湯、武無敵於天下,就在於“四海之內皆舉首而望之”,順從了天下民眾之心。民心向背決定政權興衰,決定國家興亡!至於君王,孟子說是“君為輕”自然不能與人民相提並論。

(三)尚賢與民主。孟子主張君王廣泛地聽取各階層的意見。他說:“國君進賢,……左右皆曰賢,然後察之;見賢焉,然後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聽;諸大夫皆曰不可,勿聽;國人皆曰不可,然後察之;見不可焉,然後去之。左右皆曰可殺,勿聽;諸大夫皆曰可殺,勿聽;國人皆曰可殺,然後察之;見可殺焉,然後殺之。”(《孟子`梁惠王下》)“進賢”、任免和處置人都是比較重要的政事,孟子認為對此類問題,不能只聽左右親近和諸大夫的意見,還要聽取百姓的意見,並且還應該把百姓的意見當作基本的依據。這顯然巳有了民主性的因素。





文海墨韻


孟子主張“法先王,行仁政。”“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將民本思想推到了一個極高的位置。是諸子百家“重民保民”及儒家“人性善論”的融合發展,是儒家學說的一個偉大進步。

“民本思想”就是把孔子的“君權至上”調整為“重民、惠民、愛民、用民”,順應民意約束君主專制的權力,維護國家的穩定。

中國兩千年以來,歷朝歷代大多數君主都是以民本思想來治理國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中華民族數千年能夠領先於世界,孟子的“民本思想”功不可沒。

民本思想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毛主席提出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正是民本思想在現代中國的實踐,對中國的穩定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非羊日記


最能體現孟子民本思想的是: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其次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可以說,孟子是中國古代最早提出重視民生的思想家,他的很多論述都體現了民本思想。我只能總兩句比較精簡的話,來概括孟子偉大的思想。實在是慚愧。

我是行文恣意的作者丘山直心。歡迎對我的回答進行批評指正!


行文恣意


首先是“仁政”,孟子主張“法先王,行仁政”.以三代(夏商周)的政治為楷模.此也是其政治的最高理想. 然後是仁政的一種體現,“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孟子的學說體現了一定的尊重人權思想,他渴望的是“百畝之田、五畝之宅,可以衣帛,可以食肉,可以無飢”的社會.這種維持溫飽的生存權是最初也是最基本的的以民為本. 這就是孟子所人為的:民貴君輕,社會一切不仁、不義都來自於君主,此帶有民本色彩的見解,為後世儒家所不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